63岁的安徽人张阿姨是一名退休教师。近3年来,她经常感到胃不舒服,有嗳气、恶心、胃痛等症状。不仅如此,她还时常便秘,睡眠质量也越来越差。虽然期间辗转多个大城市的多家医院做胃肠镜检查,均提示为“慢性胃炎”,腹部CT、B超及多种化验检查的结果也没有发现明显异常。中药、针灸、“偏方”……能打听到的方法,张阿姨几乎试了个遍,花了十多万,治疗效果却一直不理想,病情好好坏坏。后来,她经人介绍到镇江市精神卫生中心就诊,才发现原来导致自己“胃病”的元凶,是心理问题。
心理医生与其深入交流后获知,张阿姨原来身体很好,退休前一直是业务骨干、优秀教师,平时个性争强好强,做事特别认真。退休后,生活一下子清闲起来,看到早已退休的丈夫仍被单位返聘,听到关于他包养“小三”的闲言碎语,二人便经常争吵,她心理一直很郁闷,但碍于“面子”又不好意思跟别人讲,只好长期“憋”在心中,导致了“胃病”。综合这些情况,心里医生考虑其患有“焦虑障碍”,好在经过住院对症治疗后,张阿姨的病情明显好转。
类似张阿姨这种心理问题导致胃肠道反应的情况并不少见。有研究显示,在综合医院消化科,有20%以上的患者可诊断为心理障碍,这些病人往往有共同的个性缺陷,如过于急躁、敏感,做事过分追求完美等。在此基础上,若长期人际关系紧张、生活压力过大,或一直纠缠于某件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事,又没有恰当的发泄途径,就很容易发生严重的心理问题。
人们常把“胃”比作“情绪”的器官,当心情不佳或郁闷难解时,人往往首先感到胃不舒服且没有食欲,久而久之,这种状态会愈发明显并可能出现诸如疼痛、恶心、发胀、发麻及排便异常等种种症状,这是因为人的心理与生理功能相互影响,其实质是心理功能的紊乱导致了植物神经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等功能的失调。
对于这类可能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胃病”,无需害怕。基本对策如下:
首先,必须经具有一定权威的医疗机构,按照正常诊疗程序排除明显的器质性消化系统疾病,且常规治疗无效后才可基本认为是心理问题。一旦明确疾病性质属“心理问题”后,要力求通过自我调节缓解心理压力,从而起到间接减轻胃肠道症状的作用。当然,这期间积极去化解矛盾及解决现实问题很重要,因为它可能是患者“胃病”的主要诱因。 婚姻、家庭的支持十分重要,家人需充分认识到患者并非以“装病”逃避做事,而是要充分理解、关爱患者并鼓励他们战胜疾病,这样才有可能恢复得更快。(吴兰珍 杨泠)
责任编辑:崔骏 郑海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