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亮
近年来,镇江城市建设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南徐片区快速崛起,金山湖托起“三山一湖一渡”美景,彰显低碳、绿色的“官塘片区”建设闪亮启动,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生态市”“全国文明城市”等一系列国家级城市荣誉。但是,对标精美城市的定位,对照城市规划建设的现状,镇江城市规划的系统性、科学性、权威性仍有待进一步提升。笔者认为,提升精美镇江建设水平,要把规划作为龙头,以系统性规划引领高质量城市建设,力求做到“三个强化”与“三先三后”。
强化顶层设计,先生态保护后开发建设
“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规划的战略定位就是一种顶层设计,必须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战略性眼光。
首先,倍加珍惜山水生态,只做加法不做减法。过去城市建设者往往对自然山水敬畏不够,为了土地效益的最大化,开山取地、填河造地时有发生,甚至人为的进行河道裁弯取直、改明渠为暗渠;为了解决地质灾害问题,仅“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地对山体进行单一硬化处理,忽略了山体蓄洪、水系引洪的功能,导致部分地区一遇大雨城市防洪问题频发,仅依靠局部海绵工程无法治本。再如,为了追求“立竿见影”的绿化效果,在生态修复时盲目引进外来树种和大树,生搬硬套“乔冠花草”的搭配原则,却忽略了十二胸径的本地树冠类树种的运用,不仅树木存活率降低,而且造成了水土流失,起不到完善生态系统、涵养水土的功能。这些问题无不警示我们,建筑可以复制,环境往往不可再生,我们应尊尚自然本底、尊重自然规律,对山水资源非迫不得已,坚决不改变原有风貌。在城市规划中应先明确控制线(如生态控制线、生态林地控制线、城市开发边界控制线等),再确立“黄紫蓝”线;先确定非建设用地,再确立建设用地;先生态空间管控、后建设项目实施,最大限度地把生态保护好、把资源留下来。
其次,科学利用山水生态,做到“显山透绿露水”。镇江最大的特色是生态环境优越,但有特色不代表大家都能看到、都能感受到、都能享受到。怎么体现特色?建议通过“显山透绿露水”,使城市与自然融合。显山方面,建议山体周边1000米至少500米范围内的工厂、民居都应退地还山还林。透绿方面,多层次建设城市“绿地”,按照出行500米就有一处5000㎡以上公园绿地的要求,编制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规划,做到“空中看镇江,山水相宜;路上看镇江,抬头见绿”;进一步完善绿道系统,建议围绕连接“三山”建设西津湾滨江游憩型绿道,结合古运河中段整治建设贯穿丁卯和老城区的滨河游憩型绿道,完善南山风景区环山景观型绿道。露水方面,在科学疏浚清淤的同时,可考虑运用梯级蓄水、泵站翻水并打通水系的办法,构建纵横交错、循环贯通的城市水网;进一步强化长江路东段、古运河城区段的亲水性,完善景观灯、亭廊、座椅和标志指示牌,努力实现碧水绕城、水清岸绿。
强化问题导向,先社会功能后经济效益
坚持问题导向基点,是运用系统化思维推动发展的逻辑起点和重要抓手。当前镇江,无论是对内需要提高城市首位度,还是对外需要提高影响力,归根到底都是城市对人和人才的吸引力不足的问题。一个地方想要吸引人、留住人,必须把满足人的需求作为城市规划的第一需求。建议在规划时牢固树立起内涵式发展的理念,把为了人、方便人、服务人作为一切规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规划的核心理念,把提升镇江对市民和外来人才的吸引力作为规划的终极目标。在经营城市过程中,应坚决防止因过分强调土地的产业效益和房地产价值,而蚕食土地满足人的生态、文化、公共服务等功能的状况。对该保留的城市绿地、文化、公共服务用地一分一亩都不能侵占,切实做到城市开发先地下后地上、先路网后建设、先社会功能后经济效应。反过来看,土地的社会功能与经济效益并不矛盾,把“三先”做好,把医院、学校、文化设施做到位,方能有效带动周边土地及城市的整体升值,这方面可算好大账、算好长远账。
生产就业方面抓好产城融合。市委、市政府勾勒出未来“新镇江”主城区产业布局:西部以高新区为核心区域,重点推进科技研发与创业孵化;东部镇江新区加快丁卯科技新城和大港生态产业新城建设,打造科技企业孵化区;北部滨水区加快服务类功能设施建设,打造西津湾不夜城,建设文化艺术中心,长江路沿线打造科技金融区;南部南徐片区完善商业配套,打造科技商务集聚区;东南部官塘片区建成宜居乐业的绿色生态城,打造科技人才新社区。根据上述产业布局,控规可进一步作出科学的预测和理性的控制,给未来发展留下充足空间。一方面,要吸引和留住在高新区和新区就业创业的年轻白领阶层。建议学习深圳华侨城国家级度假区和苏州金鸡湖、常熟尚湖等地的开发经验,集中连片打造集商务、旅游、文化为一体的高端服务业综合体。在项目选址上不仅要考虑符合资源禀赋和旅游商务市场研判,而且要考虑具有带动整个片区城市品质提升和周边土地开发利用价值的现实效益。特别是要深度研究长三角一体化、互联网经济条件下产业、金融与城市经济的产城融合,研究物流、商流等服务业对人口居住的干扰和产业的互动作用,科学做好布局规划。另一方面,新型工业化也会造就农村人口进城,应妥善解决好他们城市生活成本过高的问题,既要按照环保规范、疏堵结合的要求,科学布局流动摊贩集中区、小商品市场、大排档等适合他们就业和消费的服务业,又要防止集中安置区、外来务工人员集聚区,着力避免农村人口进城却与城市人口分割、低收入者和其他社会阶层隔离的状况,规划中可考虑产业、居住和传统商业街区在分布上的平衡,高档住宅区与老城区、安置区的搭配,实现板块结构、条状结构、组团式结构相互配合的城市静态分布格局,用色块分布体现好城市经济的多样化。
居住生活方面抓好高端配套。国内研究表明,在吸引人才的核心要素中,优质的教育、医疗资源也是一个城市的响亮名片。镇江在普惠式公共资源分布上基本满足当前需求,但在全省乃至全国叫得响的优质公共资源上还比较缺乏,建议按照综合平衡、就近便利的原则,合理引入和布局中、高端的公共服务项目,着力满足城市高端人才对公共服务设施的更高要求。同时,积极推广各类便民服务业态,彰显镇江大剧院、镇江书城等公共文化设施便民功能,解决居民的8小时以外的教育、医疗、文化、休闲娱乐等公共配套的便利问题,努力实现人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最基本的公共服务。
文化交流方面抓好空间打造。城市意象理论强调,城市的好坏不只是凭客观物质形象和标准,更重要的是来自于人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切实感受。在抓好“城市双修”的过程中,绝不能忽略和破坏了城市的有机性、城市的复杂性和城市的历史性,不能就此消灭了传统城市中的小街道、小公共空间和小商店。建议在规划中遵循“景物因人成胜概”,不仅对老建筑更要对老街区抓好整体保护,保留伯先路、大龙王巷、杨家巷等老城区历史街巷,因地制宜对云台山风景区、新河街等区域以保护古民居为主进行整治性修缮,对“双遗”进行“双抢”,力争留下标志性的城市文化印记和文化传统。
强化综合平衡,先整体协调后局部美观
综合平衡贯穿于系统思维始终,这要求我们善于综合考虑各方因素,妥善处理各方面关系。在规划理念上我们应当摒弃“隔靴止痒”“一叶障目”观念,把握好事物的联系性和平衡性,变模块为模组,形成整体协同联动的规划格局。建议进一步发挥市委、市政府统揽谋划、牵头抓总的职能,树立规委会在城市建设各领域的龙头地位,深度研究城市规划建设体制改革,着力打破行政区划与条块分割,推动各平台土地及建设资源的整合盘活利用,形成全市一盘棋的规划建设格局。在此基础上,按照面、线、点的先后顺序推动规划落地。
面上要多规合一,资源整合。建议各相关部门共享大数据、形成一张图,确立发展远景规划,再往深处、细节规划微观,尽快完善控制性详规。交通、旅游等专项规划,既要“局部微创”,更要“综合施策”。如城市交通规划,既要充分考虑城市立交、天桥、地下通道、公交站台、道路标识、盲道、停车场等民生细节问题,更要综合考虑“经济的可行性”与“可行的经济性”,杜绝“不管体系、只顾支线”的做法,从全方位角度审视打开“城市动脉”、加密“毛细血管”,做到“市内结网、市外成环”,加快建设主城区到辖市的快速通道,并逐步拓宽次干道和支路。旅游规划应着力构建“大旅游”格局,既要突出世业洲、三山、句容等各旅游区块的观光、体验、休闲的不同旅游功能定位,又要形成统一的旅游形象。要把全域旅游意识融入到城市规划的方方面面中去,大到城市意向设计,小到市民广场、路灯、公厕、垃圾箱设计,都要体现城市的总体文化特质和旅游化功能,让“天下第一江山”的历史文脉自然流淌到城市建设的每一个细节中去。
线上要和谐统一,展现韵律。建议强化临山滨湖、城市核心区、旅游度假区等重点区域的城市设计,统一协调建筑物前后上下的景观效果,注重后向空间、顶部空间、背面效果、鸟瞰效果,注重建筑造型、色彩、风格的整体和谐,注重历史文化风貌、自然生态环境的统一。在天际线的设计上建议以节奏的变化取胜,在地标线设计上应注重应景延伸,在城市的出入口、山水交汇处、主干道交叉口强化节点的美化设计,突出陆轴、水轴各自交汇点,让人们感到视界开阔、心旷神怡。
点上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西方许多small town,其建筑品位、格调、宜居度与大都市比毫不逊色。镇江的城市规模虽然不算太大,但我们的建设品位绝不能输于大都市,城市精致度不能低,要以“工匠精神”抓好城市设计细节的打磨,在单体设计上尽可能把建筑语言研究透彻,配好颜色、找准比例、分出几何,做出韵味,努力做到“乡村比城市好看、车下比车上好看”,把精品留给后人赞叹。
(作者系句容茅山湖旅游度假区管理办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