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记忆中的红星小吃店    

2018-07-13 16:47

王晓明

红星小吃店开业于20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开业之初坐落在大西路与电力路交叉路口的西北角,20世纪八十年代因电力路拓宽搬到大西路商业街繁华的中段,后又迁至斜桥街北端的马路对面,后来又搬迁了一次,生意一直很红火。

当年红星小吃店门面不大,设置简陋,店里只有几张桌子供食客堂吃。早市从六点钟开始,主要供应各式包子、烧卖、白汤面。

七点钟左右生意最忙:店堂里的餐桌座无虚席,大多是来吃面的,下面师傅一面将面条放进灶头上一只水花翻滚的铁锅里,一面从边上一只熬骨头汤的锅子里舀一勺子汤冲在盛面的碗里。接着利索地用两尺长的竹筷将面条撩进竹笊篱后,很有范儿地用劲甩一下,以脱去面汤水,然后慢慢地一折三反地将细白的面条放到碗中,匀称如“鲫鱼背”,下面师傅这一手,当今的面店已经很少看到了。

一碗汤水略带乳白色、上撒细碎的生青蒜叶,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白汤面,令人胃口大开。

还有鲜肉、豆沙包、菜肉包、烧卖、蜂糖糕等相继出笼上柜供应,买包子的人一直排到店门口。

红星小吃店的包子做得不错,记得有一年奶奶过生日全家到红星小吃店吃早茶,点上几笼包子,一人一碗白汤面。后来父亲把笼里剩下的四只肉包子推到我面前,我几乎不假思索地统统消灭。

当年的肉包子,尤其是国营小吃店供应的,绝对不掺假。老酵发酵,手工擀制,真材实料。最忆加了皮冻的,那汤汁鲜得啊,包子形如荸荠鼓、口似鲤鱼嘴、收口有10多个褶皱,像是石榴裙花边,既中看又中吃。

晚市增加了锅贴、片儿汤、馄饨等品种,面点师傅们善于创新、精心制作,用一双双麻利做活的巧手倾心打造出锅贴、片儿汤这两个在本地叫得响的招牌小吃。

下午四点钟左右开始,进入了晚高峰,同样人气很旺,店堂里顾客进进出出热闹非凡,由于营业面积的局限,晚市只能支起平底铁锅在一进店堂的门口卖锅贴。每次去吃锅贴买好筹子,大多都需排队等候。那个留着胡茬的老师傅,一边吆喝着镇江话:“锅贴子烫啦!小把戏离远些啊!”一边豪气地揭开锅,高温逼出的面香肉香弥漫,焦香脆底吸住视线。

咬一口刚出锅的锅贴,松脆适中,汤汁溢流,满口余香,红星的锅贴声名鹊起,引起了城里城外吃客的追捧,排队者络绎不绝,等候出锅的队伍排起长队拐到了电力路上。

红星小吃店的片儿汤讲究的是“衬头”的搭配,片儿汤里有猪心、猪肝、蛋皮、笋片、木耳、小青菜或菠菜及薄薄的面片,先将面粉调成面团擀成大薄片,切成小块待用。

当各种食材烹饪成汤,滚沸后加入面片,再开时撇去浮沫淋入蛋液,待蛋片浮起滴入香油加入佐料即成,捞起来盛在一只蓝边大碗里,像荤素混搭的什锦砂锅,色、香、味、形俱佳,面片皮薄、爽滑绵柔适口。

当年人们有点事需要帮忙,事办完了往往会说一句“明个请你到红星吃锅贴、片儿汤”。

红星小吃店的馄饨小巧玲珑,我第一次吃是因语文、算术考了两个100分,作为奖励父亲带我去的,至今记得那馄饨皮薄馅足,半浮半沉,咬一口,皮是皮,肉是肉,汁是汁,美味在舌尖上荡漾,真叫个爽呢。

镇江人吃馄饨有时并非是为了当饭吃,而是当晚茶垫饥过渡,因为当年馄饨一角四分一碗,虽有十多只却只收一两粮票,纯粹当饭吃,一调羹下去三四只一口进嘴了无滋味,所以非得用调羹一只只地品尝才有味道。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男女谈对象不大下馆子,没有快餐店和甜品店,也没有地方可喝咖啡,那时的红星小吃店是情侣逛完大西路商业街之后的好去处。一来可以歇歇脚,二来吃碗汤汤水水的馄饨,填补下肚子还可以继续逛街。

如今有些人每每怀念当年的馄饨味道是如何的好,殊不知其中加入了美好恋爱感觉的那碗馄饨,岂能不鲜美无比?

舌尖上的这些往事,而今已演绎成美好的记忆。

(编辑 花蕾)


38

王晓明

红星小吃店开业于20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开业之初坐落在大西路与电力路交叉路口的西北角,20世纪八十年代因电力路拓宽搬到大西路商业街繁华的中段,后又迁至斜桥街北端的马路对面,后来又搬迁了一次,生意一直很红火。

当年红星小吃店门面不大,设置简陋,店里只有几张桌子供食客堂吃。早市从六点钟开始,主要供应各式包子、烧卖、白汤面。

七点钟左右生意最忙:店堂里的餐桌座无虚席,大多是来吃面的,下面师傅一面将面条放进灶头上一只水花翻滚的铁锅里,一面从边上一只熬骨头汤的锅子里舀一勺子汤冲在盛面的碗里。接着利索地用两尺长的竹筷将面条撩进竹笊篱后,很有范儿地用劲甩一下,以脱去面汤水,然后慢慢地一折三反地将细白的面条放到碗中,匀称如“鲫鱼背”,下面师傅这一手,当今的面店已经很少看到了。

一碗汤水略带乳白色、上撒细碎的生青蒜叶,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白汤面,令人胃口大开。

还有鲜肉、豆沙包、菜肉包、烧卖、蜂糖糕等相继出笼上柜供应,买包子的人一直排到店门口。

红星小吃店的包子做得不错,记得有一年奶奶过生日全家到红星小吃店吃早茶,点上几笼包子,一人一碗白汤面。后来父亲把笼里剩下的四只肉包子推到我面前,我几乎不假思索地统统消灭。

当年的肉包子,尤其是国营小吃店供应的,绝对不掺假。老酵发酵,手工擀制,真材实料。最忆加了皮冻的,那汤汁鲜得啊,包子形如荸荠鼓、口似鲤鱼嘴、收口有10多个褶皱,像是石榴裙花边,既中看又中吃。

晚市增加了锅贴、片儿汤、馄饨等品种,面点师傅们善于创新、精心制作,用一双双麻利做活的巧手倾心打造出锅贴、片儿汤这两个在本地叫得响的招牌小吃。

下午四点钟左右开始,进入了晚高峰,同样人气很旺,店堂里顾客进进出出热闹非凡,由于营业面积的局限,晚市只能支起平底铁锅在一进店堂的门口卖锅贴。每次去吃锅贴买好筹子,大多都需排队等候。那个留着胡茬的老师傅,一边吆喝着镇江话:“锅贴子烫啦!小把戏离远些啊!”一边豪气地揭开锅,高温逼出的面香肉香弥漫,焦香脆底吸住视线。

咬一口刚出锅的锅贴,松脆适中,汤汁溢流,满口余香,红星的锅贴声名鹊起,引起了城里城外吃客的追捧,排队者络绎不绝,等候出锅的队伍排起长队拐到了电力路上。

红星小吃店的片儿汤讲究的是“衬头”的搭配,片儿汤里有猪心、猪肝、蛋皮、笋片、木耳、小青菜或菠菜及薄薄的面片,先将面粉调成面团擀成大薄片,切成小块待用。

当各种食材烹饪成汤,滚沸后加入面片,再开时撇去浮沫淋入蛋液,待蛋片浮起滴入香油加入佐料即成,捞起来盛在一只蓝边大碗里,像荤素混搭的什锦砂锅,色、香、味、形俱佳,面片皮薄、爽滑绵柔适口。

当年人们有点事需要帮忙,事办完了往往会说一句“明个请你到红星吃锅贴、片儿汤”。

红星小吃店的馄饨小巧玲珑,我第一次吃是因语文、算术考了两个100分,作为奖励父亲带我去的,至今记得那馄饨皮薄馅足,半浮半沉,咬一口,皮是皮,肉是肉,汁是汁,美味在舌尖上荡漾,真叫个爽呢。

镇江人吃馄饨有时并非是为了当饭吃,而是当晚茶垫饥过渡,因为当年馄饨一角四分一碗,虽有十多只却只收一两粮票,纯粹当饭吃,一调羹下去三四只一口进嘴了无滋味,所以非得用调羹一只只地品尝才有味道。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男女谈对象不大下馆子,没有快餐店和甜品店,也没有地方可喝咖啡,那时的红星小吃店是情侣逛完大西路商业街之后的好去处。一来可以歇歇脚,二来吃碗汤汤水水的馄饨,填补下肚子还可以继续逛街。

如今有些人每每怀念当年的馄饨味道是如何的好,殊不知其中加入了美好恋爱感觉的那碗馄饨,岂能不鲜美无比?

舌尖上的这些往事,而今已演绎成美好的记忆。

(编辑 花蕾)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