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镇江讯 沃得农业机械、希西维轴承、恒宝等企业组成的“走出去大军”,纷纷在“一带一路”沿线“安营扎寨”。上半年,我市境外投资的9个项目中,有8个分布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我市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深化与沿线国家的投资、贸易、基建、金融等合作。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5月,我市累计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12.0亿美元,占我市出口的比重达38.1%,同比增长39.8%,并且连续5年保持高于全市出口平均增幅。
“一带一路”渐成关注热点
2013年以来,我市根据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鼓励和引导企业“走出去”布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加快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
在贸易方面,2013年以前,我市对“一带一路”市场出口只占20%左右。随着深入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我市对“一带一路”沿线的贸易增速、占比都在不断刷新:2016年占全部出口的比重超过30%,今年1—5月更是高达38.1%。“一带一路”沿线已成为我市不可或缺的国际市场。
我市对“一带一路”沿线的投资大幅增加。截至2017年,我市在“一带一路”投资56个项目,中方协议投资1.75亿美元。其中,2013-2017年就有45个项目协议投资1.36亿美元,项目数占到全市境外投资总项目数的一半左右,“一带一路”沿线已然成为我市重要的境外投资目的地。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建合作取得重要突破。2013-2017年,省交通、建工集团、镇江二建等11家重点工程承包企业,发挥中式园林建筑、港口公路建设等“镇江建筑”品牌技术特长,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承接近50个重点工程项目,每年完成工程营业额约3亿美元左右,占全市全年工程营业额的80%以上。
近年来,我市针对“一带一路”的组展力度也明显加大。镇江国际商会分别成立船舶、汽配、工具、眼镜、照明、皮革和针织等七大行业企业联盟,加入联盟的120家企业均在行业中具有一定影响、出口达到一定规模。各行业联盟每年组织约1000家次企业,参加84个“一带一路”市场的重点展会,占全市全年境外展会的比重,由早期的不足1/3提高到现在约1/2。
高质量服务挖掘新增长点
成绩亮眼,不足之处也很明显——我市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也存在融资难、企业对境外投资环境不熟悉等问题。
商务部门调查发现,企业“走出去”营运资金80%以上为自有资金,而境外企业由于处于起步阶段,资信及担保方面往往难以达到境外银行融资条件,境内金融机构融资门槛高,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从境内融资更为困难。同时,企业“走出去”风险防范意识相对薄弱,投保中信保比率偏低,3/4的企业没有任何风险分担补偿机制,仅不足10%的企业通过政府税收、贴息等风险补偿机制分散相关风险。
针对这些问题,市商务局通过打造“走出去”服务平台、风险保障平台等,推出一系列高质量服务。比如“以资金融通”为保障,加大境外投资企业的扶持力度,在用好用足国家政策的同时,商务部门整合省商务专项资金及新兴产业等领域专项资金,支持企业“走出去”;搭建“走出去”企业服务中心、“走出去”信保平台和“走出去”风险保障平台,引导企业加强与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中信保等金融机构的合作,拓展并创新企业境外投资融资渠道,为企业“走出去”提供相关扶持保障机制。
在投资便利化方面,商务部门则会同查验部门,依托“无纸申报、无纸监管、无纸放行”的电子通关模式,为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通关提供最大的便利。今年,他们还创新作为,主动帮助企业联系江苏大学,从50多名埃塞籍学生中招聘土木工程和工商管理专业的留学生,满足了我市企业投资埃塞俄比亚项目的人才需求。(全媒体记者 朱婕 通讯员 周琴)
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