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镇江讯(通讯员 钱小蔷 孙卉 全媒体记者 杨泠)“手术能不能不插管?我怕声带受到损伤。”“切除的肺组织不能多,我怕会影响肺功能。”“能不能不做穿刺定位?我怕疼。”“手术能不能4个月后做?我怕影响孩子高考”……
提出这一串诉求的患者邹玲(化名)是我市一名专业歌舞演员,今年3月,她被诊断出肺癌,需要接受手术治疗,但是对此,她却颇有顾虑,一方面担心孩子高考受到影响,另一方面也担心手术后声带和肺功能受到影响,无法继续热爱的表演事业。
江大附院胸心外科副主任医师郁珲接诊后,耐心听完了邹玲的诉求,思量片刻后给出了肯定的回答:“好!”
面对手术顾虑重重
医生和患者定下“4月之约”
邹玲今年46岁,作为我市一名专业的歌舞演员,一直活跃在文艺舞台上。今年3月,邹玲体检做胸部CT发现左肺下叶大小约8×5毫米的磨玻璃结节,于是来到郁珲的专家门诊寻求诊治。仔细阅片后,郁珲认为该枚磨玻璃结节密度不均,边缘欠光整,早期肺癌的可能性大,建议手术治疗。
诊断出肺癌,毫无心理准备的邹玲心急如焚。作为一名歌舞演员,同时又是一位高三学生的母亲,邹玲冷静思考过后向郁珲提出了几个诉求:“一是儿子即将高考,如果我现在做手术,势必会影响孩子备考的心态,手术能不能延期再做?二是我听说手术全麻气管插管可能会对声带造成损伤,影响以后唱歌表演,有没有不插管的手术方式?三是我希望手术后仍然能在舞台上跳舞,能不能尽可能保护肺功能不受较大影响?四是我特别怕疼,可不可以不做术前穿刺定位?”
得知邹玲的4个顾虑,郁珲综合研判病情后,逐一给出了解决方案:该枚磨玻璃结节虽然考虑为早期微浸润腺癌,但进展较慢,可以等到4个月后孩子高考结束再行手术,对病情无明显影响;手术采用Tubeless技术,术中全程不插管,对结节所在肺段进行精准切除,避免对声带气管造成损伤,同时最大化保留肺功能;至于怕疼的问题,可以运用无创的定位技术,取代有创的术前定位。
郁珲给出的治疗方案,让原本忧心忡忡的邹玲吃下了一颗“定心丸”,此后她又接连跑了好几家医院问诊咨询,但综合考量后,认为郁珲的方案更加合理可靠,于是和他约定,4个月后手术。
肺癌手术3天出院
患者直言“不可思议”
8月7日,邹玲如约办理了入院手续。完善相关检查后,郁珲立即与麻醉科主任蒋鹏、主治医师夏艳开展术前讨论,根据患者病变位置特点设计手术及麻醉方案。
8月9日,郁珲团队为邹玲实施Tubeless单孔胸腔镜下S6肺段切除术、胸腔镜胸内淋巴结清扫术、胸腔镜下胸膜粘连松解术。手术运用无创的解剖定位技术,取代有创的术前定位,避免了术前出血、气胸、肿瘤播散、疼痛等风险及并发症。通过解剖定位方法,结合三维CT支气管血管重建,精准切除了结节所在肺段,尽可能保留宝贵的肺组织。所有操作均在一个仅3厘米的单孔下借助胸腔镜完成,实现了胸科手术“整体微创”的目标。术后病理提示为微浸润性腺癌,与郁珲之前的诊断无异。
据介绍,Tubeless技术优势诸多,术中患者保留自主呼吸,无需麻醉机控制通气,从而避免机械通气造成肺泡气压伤和容量伤等,术后肺部并发症大大减少;不插管麻醉,让声门损伤和术后咽喉痛发生率显著降低;不使用肌肉松弛剂,采用较浅的麻醉镇静,大大减少了阿片类药物的使用,从而显著减少了麻醉药物残余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加快术后恢复。
“原本以为肺癌这种大手术会十分遭罪,但没想到术后感觉非常好,第3天就安排我出院了,真的挺不可思议的。”邹玲感慨道。
在胸心外科和麻醉科的共同努力下,3年前江大附院在全市率先开展了Tubeless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手术,现已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该项技术也将引领着胸腔镜手术往更加精细化、舒适化的方向发展。
肺癌发病年轻化
定期筛查“一招搞定”
据国家癌症中心最新发布的2022年全国癌症报告显示,肺癌每年新发病人数约为82.8万,位居恶性肿瘤发病率与死亡率的首位,是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第一癌”,且呈现出明显的年轻化趋势。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肺癌患者整体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部分发达国家,其主要原因是我国68%的肺癌患者诊断时已是晚期,比例远远高于其他国家。而早期肺癌5年生存率可达到92%,晚期肺癌5年生存率仅为5.8%。因此,早期发现病变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肺癌的筛查手段并不复杂,低剂量螺旋CT能准确捕捉早期肺癌,是目前筛查肺癌的最有效手段。
郁珲建议,成年人每年应做1次低剂量螺旋CT检查,发现了肺结节也不用恐慌,肺结节不等于肺癌。造成肺结节的原因比较多,如肺部感染、结核、真菌感染等。首次发现结节后,一般医生会建议定期随访,如果结节是由感染引起的,那么通常在自身免疫力的作用下会渐渐消散,但如果复查之后结节没有明显变化,甚至变大或者密度增高,就要引起重视,高危结节一般建议外科手术治疗。
江大附院供图
编辑:万嘉
审核:沈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