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镇江文化 | 镇江乡贤与甲骨文研究

2023-06-09 23:27

□ 张峥嵘

文字是文化的“脊梁骨”,在十九世纪末期,有中国知识分子站出来,其中包括了一批镇江人,通过他们不懈的努力,终使中国文字的历史恢复了记忆。而他们恢复的关键记忆,便是甲骨文。

十九世纪末,清帝国的这艘破船,危机四伏,漏洞百出。列强兴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当时京城顶级的古文字学者、金石学家王懿荣,在北京城里闲逛,当他在街上的药铺里,偶尔看到药包皮里没有磨碎的“龙骨”上的古文字时,立即敏感起来。他不仅收购了这家中药店里的全部“龙骨”,而且嘱人四处再搜集,很快集中了一千五百余块有字甲骨。正是那个深秋,有字甲骨被他发现了。

王懿荣为官清廉,死后家境拮据,债台高筑。他的儿子王翰甫为了偿还债务,只能出售父亲前几个月搜集起来的甲骨。王翰甫也是明白人,甲骨藏在家里无用,应该售给真正有志于甲骨文研究的中国学者,首选就是王懿荣的好友刘鹗。

刘鹗

刘鹗1857年出生于丹徒,字铁云,一字云湍。刘鹗一生用过的名、字、笔名、室名有28个,但与家世有关的只有两个,即“刘武僖王后裔”和“天下第一江山渔樵”。刘武僖是刘鹗先祖南宋大将刘光世死后的封号,“天下第一江山”是梁武帝萧衍对镇江的赞美,刘鹗用“刘武僖王后裔”和“天下第一江山渔樵”作室名并刻成印谱,表明他以家世始于镇江而自豪。

刘鹗在王懿荣去世后一年,果断地购买了老师的收藏,又立即派人去安阳现场搜求甲骨,共得5000余片,开始选拓墨本。两年多时间,《铁云藏龟》六册即石印刊行,使甲骨文第一次从私家秘藏变成了向民众公开的文物资料。

刘鹗第一个提出甲骨文是“殷人刀笔文字”,他说:“不意二千余年后,转得目睹殷人刀笔文字,非大幸欤?”作为甲骨文字的第一批先睹者,他颇感幸运。

他的贡献还在于从经济上支持罗振玉,在罗经济困难的情况下,聘其为西席,后来又成为儿女亲家。赞助其学业、增广其见闻。据王骧先生引《罗振玉传》罗振玉言:“予之知有殷墟文字,实因丹徒刘君铁云”。罗的甲骨学著述甚丰,后来王国维进入罗振玉的“东方学社”,受其影响,在甲骨文方面也取得突出成果。两位国学大师的成功,都得力于刘鹗的推动。但是,就在《铁云藏龟》出版后的五年,刘鹗突然莫名其妙地被罗织了罪名,流放新疆,1909年刘鹗在新疆因脑溢血而死。

镇江自古文人荟萃,在甲骨文研究方面也人才辈出,从研究甲骨文的第一人刘鹗开始,镇江乡贤的文化名人就开始了对这一古老文字痴情而又硕果频出的探索,以至甲骨文研究成为镇江人叫得响的“乡学”。

接过刘鹗甲骨文研究的继承者叫叶玉森,其用力最勤,成就最大。

叶玉森

叶玉森通晓中西文化,涉猎学术多门,洞悉世情百态。余暇,又潜心著述,既攻诗词文赋,谙熟外文翻译,亦善书画篆刻,尤考释甲骨文字,经同乡好友柳诒徵介绍,购得刘鹗遗孀郑安香收藏甲骨1300片(内精品800片),于是他一头钻了进去,选拓240片,并附考释,取名《铁云藏龟拾遗》出版。同年12月,又写成《殷契钩沉》二卷,刊于《学衡》24期,柳诒徵为之写了格调很高的骈体序文。1929年,又写了《说契》及《揅契枝谭》各一卷,刊《学衡》31期。从而奠定了他在甲骨学上的地位,被时人称之与王国维、罗振玉齐名的“三大家”。叶玉森在释字上贡献最大,当时孙海波先生的《甲骨文编》一书,录《说文解字》所有的765个字中,王国维释25字,叶玉森释24字,而郭沫若、胡小石、唐兰等不过每人几个字而已。

民国《铁云藏龟拾遗附考释》

他的其他著作还有《殷墟书契前编集释》《殷墟书契后编集释》《铁云藏龟考释》等。叶玉森的甲骨文研究对后来人们系统提出古文字的考释方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933年因所购刘鹗收藏的甲骨文1300多版被人遗失,叶玉森气急交加,一病不起,终年仅54岁。

叶玉森已经够厉害的了,不久他身边又站起来一位镇江学者鲍鼎。

鲍鼎

鲍鼎(1898—1973年)在古文字学、音韵学及金石考古方面早有成就。1928年任上海蟫隐庐书店编辑时,重印了刘鹗的《铁云藏龟》,并自著《铁云藏龟释文》和《铁云藏龟之余释文》,录入他的《默庵金石三书》中。刘鹗《铁云藏龟》没有全部释文,这两本释文的出版,使《铁云藏龟》从一部只有专家才能使用的学术资料,变成了初学者也能看懂的甲骨文教材,对甲骨文的推广普及和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

1958年的上海,作为文人的鲍鼎可能太脱世,太不考虑前后左右,他在61岁生日时有感而发:“廿载饥驱冷砚田,为人压线自年年;只今补读缥缃帙,垂老唯欣华棣联”。谁知1959年秋季即获冤案,被判刑管制三年。

日子过得孤寂而荒凉。亲朋好友不来理睬,流言蜚语时时出现。灾难使他十分狼狈,一度蓬头垢面。1960年在背着黑锅的情况下,鲍鼎从上海回到了故乡镇江。但是,故乡人民没有忘记他,没有忘记他曾经向镇江绍宗藏书楼和镇江博物馆捐赠过六大箱珍贵的善本书和珍藏多年的古钱币。1961年陆小波、陆九皋等名人,竭力向有关部门推荐,终使鲍鼎在镇江绍宗藏书楼有了落脚之地,在此做古籍整理编目工作,一月20元的生活费,中餐经常以两只馒头充饥,日子虽苦,但他甘之如饴,一直到1966年5月,完成绍宗藏书九万余册古籍书的分类编目任务,编目十四帙,善本书目一帙,并为镇江的京江画派诸位画家制作卡片若干张,为抢救家乡的历史文化作出了杰出贡献。

经过不懈努力,镇江的考古学家们在甲骨文研究中,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实物证据。根据叶玉森著录中提到的参考著目,镇江研究甲骨文的学者还有陈邦福、陈邦怀兄弟和陈直三人。《镇江人物辞典》称:“陈邦福(1940年左右在世),精于金石音韵,考证诸学,尤通甲骨文字,与叶玉森、鲍鼎、陈直相伯仲。同居京口甲骨文专家之列。著有《殷墟埋契考》、《殷契琐言》、《殷契辨疑》、《殷墟剩义》至今尚有存本”。其《殷契辨疑》为民国石印本。《殷契说存》为民国十九年石印本,封面书名下,有“墨迻自署”字样,另盖有“孙金振遗赠”长方印。辞典文中未提及其弟邦怀,提及的陈直另有传,但传中未记载其甲骨文著作《殷墟剩义》,而将其列入陈邦福名下,实际上将镇江研究甲骨文的陈氏三人误为一人。

陈邦怀于丁未年(民国八年)十二月出版了《殷契拾遗》写印本,己丑年(民国十四年)出版《殷墟书契考释小笺》,自序“书于南通僦舍延月楼。”《殷代社会史料征序》、《甲骨文拾零》两书分别于1959、1960年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征序一书自序“1956年写于天津文史研究馆”。对于陈氏兄弟的评价见于《殷契拾遗》首页眉批:“陈氏另著殷墟书契考释小笺,与乃兄福邦同研甲骨考释文学,惟均系零星作品,识见手庸,要亦不失契学先进。”但为邦怀小笺作序的吉曾甫则言:“小笺云者,以罗君叔考释为主,而以已意为之疏补,其思深,其言慎,地名文字解说尤详。”

陈直(1901-1980年),童年受父兄影响,攻读秦汉史籍,青年时以研究术简金石为主,他的《殷墟剩义》封面上署“摹庐三十以前丛书之一”。并手书“荭渔乡长大人教正”,是赠送叶玉森的。“新中国成立后,任西北大学教授……有14种未刊手稿14册,1980年病逝前捐赠给镇江图书馆”。主要著作有《史汉问答》《关中秦汉陶录》《秦汉瓦当概述》《两汉经济史料论丛》《摹庐丛著七种》《摹庐金石录》《居延汉简研究》等。

陈直先生在甲骨文方面也颇有建树。陈直先生与嫡兄陈邦福、从兄陈邦怀自幼一起亲聆父祖两辈老人的教诲,打下坚实的古文字学功底。在骨文字研究方面也有《殷墟剩义》等著作传世。

镇江的甲骨文研究,创始于刘鹗,继之而起者有叶玉森、鲍鼎、陈邦福、陈邦怀、陈直诸人,都有甲骨文考论的著作。在甲骨文研究初创之时,有此成果者,外地并不多见,“乡学”之誉,当之无愧。但就其影响来说,由于他们著作向外传播不够,未注意宣传,因此在甲骨界知其名并了解其业绩的学者不多。因此我建议把相关人物和业绩整理一下,向学界推广,起到宣传名城的作用。

图片:张峥嵘

编辑:朱超

审核:高新

87

□ 张峥嵘

文字是文化的“脊梁骨”,在十九世纪末期,有中国知识分子站出来,其中包括了一批镇江人,通过他们不懈的努力,终使中国文字的历史恢复了记忆。而他们恢复的关键记忆,便是甲骨文。

十九世纪末,清帝国的这艘破船,危机四伏,漏洞百出。列强兴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当时京城顶级的古文字学者、金石学家王懿荣,在北京城里闲逛,当他在街上的药铺里,偶尔看到药包皮里没有磨碎的“龙骨”上的古文字时,立即敏感起来。他不仅收购了这家中药店里的全部“龙骨”,而且嘱人四处再搜集,很快集中了一千五百余块有字甲骨。正是那个深秋,有字甲骨被他发现了。

王懿荣为官清廉,死后家境拮据,债台高筑。他的儿子王翰甫为了偿还债务,只能出售父亲前几个月搜集起来的甲骨。王翰甫也是明白人,甲骨藏在家里无用,应该售给真正有志于甲骨文研究的中国学者,首选就是王懿荣的好友刘鹗。

刘鹗

刘鹗1857年出生于丹徒,字铁云,一字云湍。刘鹗一生用过的名、字、笔名、室名有28个,但与家世有关的只有两个,即“刘武僖王后裔”和“天下第一江山渔樵”。刘武僖是刘鹗先祖南宋大将刘光世死后的封号,“天下第一江山”是梁武帝萧衍对镇江的赞美,刘鹗用“刘武僖王后裔”和“天下第一江山渔樵”作室名并刻成印谱,表明他以家世始于镇江而自豪。

刘鹗在王懿荣去世后一年,果断地购买了老师的收藏,又立即派人去安阳现场搜求甲骨,共得5000余片,开始选拓墨本。两年多时间,《铁云藏龟》六册即石印刊行,使甲骨文第一次从私家秘藏变成了向民众公开的文物资料。

刘鹗第一个提出甲骨文是“殷人刀笔文字”,他说:“不意二千余年后,转得目睹殷人刀笔文字,非大幸欤?”作为甲骨文字的第一批先睹者,他颇感幸运。

他的贡献还在于从经济上支持罗振玉,在罗经济困难的情况下,聘其为西席,后来又成为儿女亲家。赞助其学业、增广其见闻。据王骧先生引《罗振玉传》罗振玉言:“予之知有殷墟文字,实因丹徒刘君铁云”。罗的甲骨学著述甚丰,后来王国维进入罗振玉的“东方学社”,受其影响,在甲骨文方面也取得突出成果。两位国学大师的成功,都得力于刘鹗的推动。但是,就在《铁云藏龟》出版后的五年,刘鹗突然莫名其妙地被罗织了罪名,流放新疆,1909年刘鹗在新疆因脑溢血而死。

镇江自古文人荟萃,在甲骨文研究方面也人才辈出,从研究甲骨文的第一人刘鹗开始,镇江乡贤的文化名人就开始了对这一古老文字痴情而又硕果频出的探索,以至甲骨文研究成为镇江人叫得响的“乡学”。

接过刘鹗甲骨文研究的继承者叫叶玉森,其用力最勤,成就最大。

叶玉森

叶玉森通晓中西文化,涉猎学术多门,洞悉世情百态。余暇,又潜心著述,既攻诗词文赋,谙熟外文翻译,亦善书画篆刻,尤考释甲骨文字,经同乡好友柳诒徵介绍,购得刘鹗遗孀郑安香收藏甲骨1300片(内精品800片),于是他一头钻了进去,选拓240片,并附考释,取名《铁云藏龟拾遗》出版。同年12月,又写成《殷契钩沉》二卷,刊于《学衡》24期,柳诒徵为之写了格调很高的骈体序文。1929年,又写了《说契》及《揅契枝谭》各一卷,刊《学衡》31期。从而奠定了他在甲骨学上的地位,被时人称之与王国维、罗振玉齐名的“三大家”。叶玉森在释字上贡献最大,当时孙海波先生的《甲骨文编》一书,录《说文解字》所有的765个字中,王国维释25字,叶玉森释24字,而郭沫若、胡小石、唐兰等不过每人几个字而已。

民国《铁云藏龟拾遗附考释》

他的其他著作还有《殷墟书契前编集释》《殷墟书契后编集释》《铁云藏龟考释》等。叶玉森的甲骨文研究对后来人们系统提出古文字的考释方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933年因所购刘鹗收藏的甲骨文1300多版被人遗失,叶玉森气急交加,一病不起,终年仅54岁。

叶玉森已经够厉害的了,不久他身边又站起来一位镇江学者鲍鼎。

鲍鼎

鲍鼎(1898—1973年)在古文字学、音韵学及金石考古方面早有成就。1928年任上海蟫隐庐书店编辑时,重印了刘鹗的《铁云藏龟》,并自著《铁云藏龟释文》和《铁云藏龟之余释文》,录入他的《默庵金石三书》中。刘鹗《铁云藏龟》没有全部释文,这两本释文的出版,使《铁云藏龟》从一部只有专家才能使用的学术资料,变成了初学者也能看懂的甲骨文教材,对甲骨文的推广普及和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

1958年的上海,作为文人的鲍鼎可能太脱世,太不考虑前后左右,他在61岁生日时有感而发:“廿载饥驱冷砚田,为人压线自年年;只今补读缥缃帙,垂老唯欣华棣联”。谁知1959年秋季即获冤案,被判刑管制三年。

日子过得孤寂而荒凉。亲朋好友不来理睬,流言蜚语时时出现。灾难使他十分狼狈,一度蓬头垢面。1960年在背着黑锅的情况下,鲍鼎从上海回到了故乡镇江。但是,故乡人民没有忘记他,没有忘记他曾经向镇江绍宗藏书楼和镇江博物馆捐赠过六大箱珍贵的善本书和珍藏多年的古钱币。1961年陆小波、陆九皋等名人,竭力向有关部门推荐,终使鲍鼎在镇江绍宗藏书楼有了落脚之地,在此做古籍整理编目工作,一月20元的生活费,中餐经常以两只馒头充饥,日子虽苦,但他甘之如饴,一直到1966年5月,完成绍宗藏书九万余册古籍书的分类编目任务,编目十四帙,善本书目一帙,并为镇江的京江画派诸位画家制作卡片若干张,为抢救家乡的历史文化作出了杰出贡献。

经过不懈努力,镇江的考古学家们在甲骨文研究中,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实物证据。根据叶玉森著录中提到的参考著目,镇江研究甲骨文的学者还有陈邦福、陈邦怀兄弟和陈直三人。《镇江人物辞典》称:“陈邦福(1940年左右在世),精于金石音韵,考证诸学,尤通甲骨文字,与叶玉森、鲍鼎、陈直相伯仲。同居京口甲骨文专家之列。著有《殷墟埋契考》、《殷契琐言》、《殷契辨疑》、《殷墟剩义》至今尚有存本”。其《殷契辨疑》为民国石印本。《殷契说存》为民国十九年石印本,封面书名下,有“墨迻自署”字样,另盖有“孙金振遗赠”长方印。辞典文中未提及其弟邦怀,提及的陈直另有传,但传中未记载其甲骨文著作《殷墟剩义》,而将其列入陈邦福名下,实际上将镇江研究甲骨文的陈氏三人误为一人。

陈邦怀于丁未年(民国八年)十二月出版了《殷契拾遗》写印本,己丑年(民国十四年)出版《殷墟书契考释小笺》,自序“书于南通僦舍延月楼。”《殷代社会史料征序》、《甲骨文拾零》两书分别于1959、1960年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征序一书自序“1956年写于天津文史研究馆”。对于陈氏兄弟的评价见于《殷契拾遗》首页眉批:“陈氏另著殷墟书契考释小笺,与乃兄福邦同研甲骨考释文学,惟均系零星作品,识见手庸,要亦不失契学先进。”但为邦怀小笺作序的吉曾甫则言:“小笺云者,以罗君叔考释为主,而以已意为之疏补,其思深,其言慎,地名文字解说尤详。”

陈直(1901-1980年),童年受父兄影响,攻读秦汉史籍,青年时以研究术简金石为主,他的《殷墟剩义》封面上署“摹庐三十以前丛书之一”。并手书“荭渔乡长大人教正”,是赠送叶玉森的。“新中国成立后,任西北大学教授……有14种未刊手稿14册,1980年病逝前捐赠给镇江图书馆”。主要著作有《史汉问答》《关中秦汉陶录》《秦汉瓦当概述》《两汉经济史料论丛》《摹庐丛著七种》《摹庐金石录》《居延汉简研究》等。

陈直先生在甲骨文方面也颇有建树。陈直先生与嫡兄陈邦福、从兄陈邦怀自幼一起亲聆父祖两辈老人的教诲,打下坚实的古文字学功底。在骨文字研究方面也有《殷墟剩义》等著作传世。

镇江的甲骨文研究,创始于刘鹗,继之而起者有叶玉森、鲍鼎、陈邦福、陈邦怀、陈直诸人,都有甲骨文考论的著作。在甲骨文研究初创之时,有此成果者,外地并不多见,“乡学”之誉,当之无愧。但就其影响来说,由于他们著作向外传播不够,未注意宣传,因此在甲骨界知其名并了解其业绩的学者不多。因此我建议把相关人物和业绩整理一下,向学界推广,起到宣传名城的作用。

图片:张峥嵘

编辑:朱超

审核:高新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