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创意写作”第十季“我的旅行微游记”第十七批作品展示

2023-05-05 09:25

今日镇江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果阅读是诗,那旅行就是远方,而游记就是诗和远方的完美结晶。“创意写作  全城接力”第十季已经启动。主题:我的旅行我的微游记。(投稿要求详见文末海报)

46.泡南山

□ 韦一

南山,最适合市民“泡”了。我经常“泡”在南山,今天我又来了。

“泡”生态南山。作为城市中央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南山是一座雪藏的秘境在慢慢打开。西入口、北入口、文苑、竹林寺、招隐景区清新淡雅,如诗如画,莲花洞、金牛池、龙脉、幽栖古道、高崇寺曲径通幽,古朴深邃,春意盎扬的“绿道”串起市民家门口的生态休闲公园。

“泡”诗意南山。《南山赋》中赞曰:“东南形勝,郁郁乎文。六朝遗韵,华夏奇珍。童叟偕樂,天人相親。新園古寺,美奂美輪。”描绘了城市山林、诗画镇江的古韵新意。您可以家庭小憩,可以三五结伴,可以与好友组团转山,深度品鉴诗意南山。

“泡”人文南山。“文苑”的精致独具江南园林婉约之美。文心雕龙,昭明文选,牡丹争艳,紫藤沁香,四面赏析“知音亭”书法之美,转角就是一片竹海。以“竹”为题的谜面在步道旁唾手可得,欢笑声撕破青翠的竹衣,竹林寺已在眼前。这是南山“寿”文化的核心景区,红色“南山”石刻最让游客流连。“林公泉”右拐,“虎跑泉”“听鹂山房”“玉蕊亭”“增华阁”“读书台”惊才风逸,把游客引向南山深度探访。

擦肩而过的游客说:招隐景区杜鹃花开了,很美!是啊,泡在南山,吾独爱镇江

47.逐梦之旅

□ 点点

人间四月,春暖花开。2023年4月15日,我与文学内刊《吕城》的同仁们一道,赴京参观了久已向往的中国现代文学馆、鲁迅文学院等地,再次燃起了我的文学梦。

走进世界最大的文学馆——中国现代文学馆,常务副馆长王军热情接待了我们。在参观“不著一字  尽得风流——中国现代作家书房展”、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展”珍藏物品时,王军还亲自为我们作了补充讲解。看到那些年代感极强的名家书房和那些几近发黄的作家手稿原件,我仿佛看到了这些文学大师们的日常生活和伏案创作以及一遍遍改稿的情景,不禁对前辈们的勤奋严谨产生敬意,同时感叹文学创作的不易。我的心被款款地触动了,也可以说被震撼了。

穿过植物园,步入中国文学的最高“学习殿堂”——鲁迅文学院,同为江苏老乡的常务副院长徐可带我们参观了现代文学名人墙。见面会上,徐可说:“今天的座谈会,是鲁院历史上最接地气的一次。你们对文学的热诚、坚守,令我感动。”原中国作家网总编辑、新任《人民文学》副主编陈涛说,中国作家十分重视基层文学的发展。他勉励我们立足乡土,用文学的方式回报家乡,回报人民。次日,我们还参观了“人民艺术家”老舍的纪念馆和鲁迅博物馆,深受教育。

这是一次逐梦之旅,虽行程匆匆,却收获满满。

图为与《人民文学》副主编陈涛(中)中国现代文学馆常务副馆长王军(左)在文学馆内现场进行交流

48.流连宝堰老街,重回旧日时光

□ 地上跑的

流连宝堰老街,重回旧日时光,一直是我的一个梦。

早年,父亲在部队复员后,有一段时间在宝堰工作,我就是那时在宝堰出生的。我的出生地,就是宝堰的西大街。长到几岁以后,和母亲及家人一起下放回到大路老家,父亲则带着弟弟一直在宝堰工作、生活。因了这份渊源,对于宝堰,我一直有着一种“不是故乡,又似故乡”的感觉。

好多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我都会流连于宝堰老街,希图重回旧日时光。离别几十年后,当我重新置身于岁月斑驳的老街之中,看历史沧桑的印记,就有种亦梦亦真的感觉。那天,在沿街蜿蜒的二层旧木楼下,我遇到了几位老者。他们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我说,几十年前,我也生活在这里,他们一听,满是欢喜,几句一聊,就如故知了。他们告诉我当年这里的情景,比如那个早已坍圮的老虎灶,我当年生活的老宅,还有街外面的通济河,还约我有空再来,那份感情,最是殷殷。

忽然想起唐人柳宗元的诗:“凭寄还乡梦,殷勤入故园。”宝堰老街,今晚入我梦里,你说可好?

宝堰老街

49.遇见“文宗阁”

□ 吕芬

今年“五一”,文宗阁迎来复建后首次维修出新。这个假期,我避开人从众,观仰文宗阁。

文宗阁建于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是清朝皇家七大藏书阁之一,也是镇江第一座图书馆,以收藏《四库全书》和《钦定古今图书集成》而闻名。彼时的金山,四面江水环绕,气势磅礴,“阁中文气与烟云相辉映”。所谓文荟于此,百川朝宗,乾隆帝欣然冠名“文宗”。

文宗阁

然而,咸丰三年春(1853年),历时74年的文宗阁在战火中毁于一炬,阁书俱焚,令人扼腕。现在的文宗阁,是2010年在原址东侧参照“文宗阁实景写真图”,仿照宁波天一阁重新设计建造的。收藏了故宫博物院监制的线装《四库全书》1184册,共148函。

带着对历史的考证和沉思,我缓步走入文宗阁。门厅两边矗立着乾隆的御诗石碑,御座房里,金黄色的龙椅凸显着皇家的威严。四合院内,树木葱茏,鸟语花香,藏书楼赫然立于眼前,乾隆亲笔御书的《文宗阁》和《江山永秀》匾额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走进藏书楼,一楼正厅屏风上是清代镇江诗人张慰坤撰写的《文宗阁赋》,东西两厅分别陈列着相关影像资料。二楼为藏书处,目前尚未开放。抬头望去,透过木质书橱的玻璃门,仍然能看到一册册经史子集整整齐齐地码放在书橱里。真迹早已烟消云散,文化传承却生生不息。那一本本珍贵的典籍,仿佛在诉说着镇江的历史,延续着城市的文脉,叩击着每一个镇江人的心灵。



整理:全媒体记者 笪伟

海报设计:谢志斌

编辑:朱超

审核:高新

76

今日镇江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果阅读是诗,那旅行就是远方,而游记就是诗和远方的完美结晶。“创意写作  全城接力”第十季已经启动。主题:我的旅行我的微游记。(投稿要求详见文末海报)

46.泡南山

□ 韦一

南山,最适合市民“泡”了。我经常“泡”在南山,今天我又来了。

“泡”生态南山。作为城市中央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南山是一座雪藏的秘境在慢慢打开。西入口、北入口、文苑、竹林寺、招隐景区清新淡雅,如诗如画,莲花洞、金牛池、龙脉、幽栖古道、高崇寺曲径通幽,古朴深邃,春意盎扬的“绿道”串起市民家门口的生态休闲公园。

“泡”诗意南山。《南山赋》中赞曰:“东南形勝,郁郁乎文。六朝遗韵,华夏奇珍。童叟偕樂,天人相親。新園古寺,美奂美輪。”描绘了城市山林、诗画镇江的古韵新意。您可以家庭小憩,可以三五结伴,可以与好友组团转山,深度品鉴诗意南山。

“泡”人文南山。“文苑”的精致独具江南园林婉约之美。文心雕龙,昭明文选,牡丹争艳,紫藤沁香,四面赏析“知音亭”书法之美,转角就是一片竹海。以“竹”为题的谜面在步道旁唾手可得,欢笑声撕破青翠的竹衣,竹林寺已在眼前。这是南山“寿”文化的核心景区,红色“南山”石刻最让游客流连。“林公泉”右拐,“虎跑泉”“听鹂山房”“玉蕊亭”“增华阁”“读书台”惊才风逸,把游客引向南山深度探访。

擦肩而过的游客说:招隐景区杜鹃花开了,很美!是啊,泡在南山,吾独爱镇江

47.逐梦之旅

□ 点点

人间四月,春暖花开。2023年4月15日,我与文学内刊《吕城》的同仁们一道,赴京参观了久已向往的中国现代文学馆、鲁迅文学院等地,再次燃起了我的文学梦。

走进世界最大的文学馆——中国现代文学馆,常务副馆长王军热情接待了我们。在参观“不著一字  尽得风流——中国现代作家书房展”、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展”珍藏物品时,王军还亲自为我们作了补充讲解。看到那些年代感极强的名家书房和那些几近发黄的作家手稿原件,我仿佛看到了这些文学大师们的日常生活和伏案创作以及一遍遍改稿的情景,不禁对前辈们的勤奋严谨产生敬意,同时感叹文学创作的不易。我的心被款款地触动了,也可以说被震撼了。

穿过植物园,步入中国文学的最高“学习殿堂”——鲁迅文学院,同为江苏老乡的常务副院长徐可带我们参观了现代文学名人墙。见面会上,徐可说:“今天的座谈会,是鲁院历史上最接地气的一次。你们对文学的热诚、坚守,令我感动。”原中国作家网总编辑、新任《人民文学》副主编陈涛说,中国作家十分重视基层文学的发展。他勉励我们立足乡土,用文学的方式回报家乡,回报人民。次日,我们还参观了“人民艺术家”老舍的纪念馆和鲁迅博物馆,深受教育。

这是一次逐梦之旅,虽行程匆匆,却收获满满。

图为与《人民文学》副主编陈涛(中)中国现代文学馆常务副馆长王军(左)在文学馆内现场进行交流

48.流连宝堰老街,重回旧日时光

□ 地上跑的

流连宝堰老街,重回旧日时光,一直是我的一个梦。

早年,父亲在部队复员后,有一段时间在宝堰工作,我就是那时在宝堰出生的。我的出生地,就是宝堰的西大街。长到几岁以后,和母亲及家人一起下放回到大路老家,父亲则带着弟弟一直在宝堰工作、生活。因了这份渊源,对于宝堰,我一直有着一种“不是故乡,又似故乡”的感觉。

好多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我都会流连于宝堰老街,希图重回旧日时光。离别几十年后,当我重新置身于岁月斑驳的老街之中,看历史沧桑的印记,就有种亦梦亦真的感觉。那天,在沿街蜿蜒的二层旧木楼下,我遇到了几位老者。他们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我说,几十年前,我也生活在这里,他们一听,满是欢喜,几句一聊,就如故知了。他们告诉我当年这里的情景,比如那个早已坍圮的老虎灶,我当年生活的老宅,还有街外面的通济河,还约我有空再来,那份感情,最是殷殷。

忽然想起唐人柳宗元的诗:“凭寄还乡梦,殷勤入故园。”宝堰老街,今晚入我梦里,你说可好?

宝堰老街

49.遇见“文宗阁”

□ 吕芬

今年“五一”,文宗阁迎来复建后首次维修出新。这个假期,我避开人从众,观仰文宗阁。

文宗阁建于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是清朝皇家七大藏书阁之一,也是镇江第一座图书馆,以收藏《四库全书》和《钦定古今图书集成》而闻名。彼时的金山,四面江水环绕,气势磅礴,“阁中文气与烟云相辉映”。所谓文荟于此,百川朝宗,乾隆帝欣然冠名“文宗”。

文宗阁

然而,咸丰三年春(1853年),历时74年的文宗阁在战火中毁于一炬,阁书俱焚,令人扼腕。现在的文宗阁,是2010年在原址东侧参照“文宗阁实景写真图”,仿照宁波天一阁重新设计建造的。收藏了故宫博物院监制的线装《四库全书》1184册,共148函。

带着对历史的考证和沉思,我缓步走入文宗阁。门厅两边矗立着乾隆的御诗石碑,御座房里,金黄色的龙椅凸显着皇家的威严。四合院内,树木葱茏,鸟语花香,藏书楼赫然立于眼前,乾隆亲笔御书的《文宗阁》和《江山永秀》匾额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走进藏书楼,一楼正厅屏风上是清代镇江诗人张慰坤撰写的《文宗阁赋》,东西两厅分别陈列着相关影像资料。二楼为藏书处,目前尚未开放。抬头望去,透过木质书橱的玻璃门,仍然能看到一册册经史子集整整齐齐地码放在书橱里。真迹早已烟消云散,文化传承却生生不息。那一本本珍贵的典籍,仿佛在诉说着镇江的历史,延续着城市的文脉,叩击着每一个镇江人的心灵。



整理:全媒体记者 笪伟

海报设计:谢志斌

编辑:朱超

审核:高新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