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镇江讯 现年40岁的石杨,是江苏省镇江市干道办第四项目部负责人,先后负责、参与镇江市近30条城市重点道路的建设,连续3年负责镇江市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京口片区的改造任务。
石杨(左一)在施工现场 文雯 摄
他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把每项工程都作为回应群众关切、解决“急难愁盼”的生动实践。用他自己的话说,民生工程要真正赢得民心,关键是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办到群众心坎上。最近,石杨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授予“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劳动模范”称号。
修了一条路,解了十余难题
沥青路面宽阔平坦,标线标识清晰明了,机非分离各行其道。今年初完工的桃花坞路,彻底消除了困扰镇江城东居民多年的“肠梗阻”。
桃花坞路大修工程是镇江市政府2022年民生实事项目,由石杨团队承担建设任务。项目完工后的一个月间,项目指挥部及主管部门镇江市住建局已收到六七面锦旗,口头点赞更是不断。
接待前来求助居民
“政府办了一件实事,还解决了困扰我们小区多年的难题。”代表小区居民送来锦旗的华星新村业委会委员朱朝炳说,拥有800多户、2000多居民的华星新村,位于桃花坞路南侧,地势低洼,东、西大门通过坡道连接桃花坞路。一到下雨天,道路上的流水就会冲进小区,特别是冬季雨雪天气道路结冰,给居民出行带来极大安全隐患。
去年11月,接到朱朝炳等居民反映后,石杨当即召集相关参建单位讨论具体解决方案。因不在施工计划内,增加项目会相应增加建设成本。加之此处桃花坞路地势东高西低,利用东侧检查井引流比较困难,相关负责人面露难色。“既然居民代表找上门,又在我们能力范围内,我们没有理由拒绝。至于如何解决,我们自己想办法。”石杨力排众议。
项目部经磋商,最终决定在东、西两个道口各挖一道截水沟,对路面来水进行分流。“第二天,项目部就组织工人开挖。完工后几次下大雨,路面流水被拦截后导入地下管网,我们进出小区方便多了。”朱朝炳一脸的开心。
石杨负责改造的镇江老城区和平路
“项目部坚持以人为本,能顺便解决的难题我们绝不推脱。”石杨说,项目全程邀请居民参与,先后召开了多轮沿线企事业单位和居民代表谈心会,对收集到的意见建议逐一研究,已先后解决群众出行、饮水和店铺经营等难题十多件。
十多年来,石杨先后完成双井路、解放路、大西路、中山路、焦山路、和平路等近30条主城区道路建设任务,广受社会各界褒奖。
改造老小区,人人认识小石
步入镇江宋官营路西侧小区,经过“穿衣戴帽”的老旧建筑“年轻”了许多,3块楼栋间绿地内草木茂盛,三季有花,令居民推窗见绿、抬头赏景、起步闻香。
作为当年大市口西北片区改造指挥部负责人,石杨告诉记者,这3块空地共有800平方米,此前居民自种了一些苗木,但因为失管,杂草丛生。当时进行老旧小区改造时,围绕保留绿地还是铲绿停车,居民产生了争议。改造项目部与大市口街道双井路社区商量后,决定把决定权交给居民。
石杨在项目指挥部忙碌 文雯 摄
召集相关楼栋每户居民代表举行的“交心会”上,经过一番“唇枪舌剑”,一些居民的想法有了转变。在石杨主持下,经投票表决,大家一致同意保留绿化并进行提升。随后,指挥部进行规划微调,对原有树木进行修剪,补植了花草树木,丰富了小区景观色彩。
老旧小区改造期间,石杨不允许上班时间指挥部锁门,为的是方便居民随时来反映问题。只要有空闲,他就深入施工现场,察看工程进度,检查施工质量,现场调解纠纷。久而久之,他成为小区居民熟悉的“小石”。“小石负责得不得了!虽然他年纪轻,但做事踏踏实实,我们大家在一起都说小石呱呱叫。”宋官营小区居民朱奶奶说。
3年间,石杨负责推动了宋官营、城隍庙、剪子巷、石头巷等近20个小区更新提质,让美好生活可感可及。“我把自己定位为居民家里的装修工、清洁工,以这种心态来和业主沟通,最大限度地吸纳民意。”石杨说,老旧小区改造是市委市政府实施的民生工程,必须用足“绣花功夫”,尽可能做得尽善尽美。
把很多“第一次”写进工程
智慧大屏具备播放宣传标语、影视功能,气象监测系统实时显示温度、湿度、噪声、风速、风向等数据,环境监测系统可实时监测臭氧、PM2.5、PM10等环境数据,便民充电系统可供新能源汽车等充电……在今年春节前开放交通的新建道路新马路上,首次亮相的智慧路灯系统令人耳目一新。这也是镇江首条安装智慧路灯的道路。
石杨在项目一线解决技术难题
石杨既是新马路改造工程负责人,又是“智慧城市创新性发展应用研究”课题组成员。“智慧路灯灯杆除具备智能灯控、视频监控、气象监测、环境监测、便民充电功能外,还可集成无线上网、公共广播、信息发布、紧急呼叫、地下管网监测、便民信息交互等功能。”石杨说,该研究技术水平国内领先,已获实用新型专利1项,研究成果不仅可提升城市形象,助力智慧城市建设,而且能有效降低城市管理成本,撬动新兴产业发展,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工程建设领域,“四新”成果层出不穷。作为一名“80后”城市建设者,石杨在注重科技研发的同时,持续推动相关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在镇江城建史上写下了很多“第一次”。如在小米山路改造工程中,根据现场作业环境,新铺设直径2.4米、总长290米的球墨铸铁排水管,这是国内首例运用在城市支路、居住密集区的最大口径球墨铸铁排水管,等等。
智慧路灯灯杆下部设置的充电设施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自己肩负着一份责任,就是要把镇江发展的蓝图不断变为美好现实,让百姓享受更多城市发展成果。”石杨表示,城市建设者最大的自豪,就是交出一份份让党和人民满意的答卷。(方良龙 杜广晨)
编辑:金凯
审核:高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