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是第16个“全国疟疾日”
疟疾是全世界最严重的传染疾病之一
从谈“疟”色变到实现无疟疾
中国的消除疟疾之路
离不开青蒿素
以及它的发现者屠呦呦
01
3000万→0,了不起的壮举
上世纪六十年代,氯喹抗疟失效,人类饱受疟疾之害。
1969年,时年39岁的屠呦呦临危受命接受了国家疟疾防治项目“523”办公室艰巨的抗疟研究任务,经过上百种中药筛选、数百次失败,屠呦呦和团队终于研制出青蒿素。
20世纪50年代,屠呦呦与老师楼之岑一起研究中药。
自20世纪70年代问世以来,青蒿素类抗疟药成为疟疾肆虐地区的救命药。据世卫组织不完全统计,青蒿素在全世界已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2015年,屠呦呦凭借“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提出了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疗法”,获得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这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作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60多年来,屠呦呦从未停止中医药研究实践。青蒿素、双氢青蒿素、复方蒿甲醚、双氢青蒿素哌喹片……在抗疟临床得到广泛应用,还走出国门,最终影响世界。
2020年,我国实现消除疟疾目标。
2021年6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中国获得无疟疾认证。
中国疟疾感染病例由1940年代的3000万减少至0,这是一项了不起的壮举。
02
镇江连续12年未发现本土病例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镇江全市已连续12年未发现本地感染疟疾病例,已连续3年未发现输入性疟疾病例。
据了解,多年来,镇江认真落实各项综合防治措施,尤其是2010年以来,积极开展消除疟疾工作,不断调整完善防治策略和措施,消除疟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16年之前,7个市、区先后分别通过省消除疟疾县级达标考核验收;2016年11月,我市达到市级消除疟疾标准。2011-2022年全市共发现的54例疟疾病例,均为境外输入性病例,无二代病例发生。
市疾控中心血寄地防科科长王琳还提醒,市民出国前应当了解目的地的疟疾流行状况,必要时储备适量疟疾治疗药物。由于重症疟疾会危及生命,去疟疾流行区旅行后出现发冷、发热、出汗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入境后就医时应主动告知旅行史。
03
“青蒿素”的灵感来自这位“镇江人”的著作
屠呦呦曾披露,当年她和她团队之所以能成功提取对疟原虫抑制率达100%的“青蒿素”,灵感来源于诞生在东晋的一本著名医典《肘后备急方》,而这本书的作者葛洪,正是地地道道的镇江句容人。
《肘后备急方》是我国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它显著独特之处就是集“方”“药”与“炮制方法”于一体,治疗内容涵盖外用与内服,很多内容当时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就是放在今天,这本书的许多内容在临床应用尤其是急救方面仍然具有指导意义。而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可以放在手肘后面,带在身边,随时拿出来救急使用”。
有关“青蒿”的内容位于该书卷三,很不起眼的一列:“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当年屠呦呦课题组从事青蒿提取物研究,先是经历过整整190次的失败,关键时刻真正触发她灵感、让她转变思路,并终于在“191号青蒿提取物样品”上取得成功,其实只有最核心的区区三个字“绞取汁”!提取方法的重大转变有效避免了高温对药效成分的破坏。
来源:人民日报、科技日报、镇江日报
编辑:金凯
审核:曾海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