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礼刚
后颜村,《乾隆句容县志》记载,位于句容县东来苏乡,即现在的白兔镇。颜真卿墓葬于此,祠堂建于此,他的子孙也定居于此。但是,在其他省市地区也有颜真卿墓和祠堂,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后颜村的墓和祠
《乾隆句容县志》(苏州大学出版社,2016年11月第一版)卷四记载:“(唐)颜尚书真卿墓,在县治东来苏乡后颜村。”
颜真卿墓镇江市文保碑
颜鲁公(真卿)祠,《景定健康志》(四库本)卷四十三载:“颜尚书冢,在县东来苏乡后颜村,石龟尚存。淳熙十一年(1184),颜运使度重建祠堂。”“景定”是年号,即南宋1260年至1264年,颜鲁公祠重建,亦说明颜鲁公祠在“景定”之前就存在。
《乾隆句容县志》卷第十“碑文”记载的王遂《唐颜鲁公祠记》,颜真卿墓祠在句容后颜村记载的很清楚:“淳祐二年(1242),遂守宛陵,爱鲁公之为人,而不得其像者。朋友刘汝进过虎耳山,谒其墓而得之……后五年,知句容县张君榘,以县《图经》见寄,载县东来苏乡后颜村有颜尚书冢,石龟俱在。然知公虽死于蔡州,而逾年淮蔡削平,赠公司徒,谥‘文忠’,而杞既贬,李希烈败丧,斩首献于朝。有诏子頵、硕护丧归葬后颜,即虎耳山……颜尚书冢,九坟十八墓,岁代流易,昭穆杂处,惟有石人、石柱、石版。墓地虽存,而墓志无在,莫克表识,是可谓缺典矣!”
颜真卿像
王遂(约1182-约1252),宋代名臣,授官工部尚书。王遂撰写的《唐颜鲁公祠记》,可谓是详细记载了颜真卿死于蔡州,一年后由他的两个儿子奉诏护丧归葬句容后颜村。“后五年”,应该是1247年,张君榘知句容县时,石龟俱在。1242年,王遂朋友刘汝进谒的颜真卿像,可以证明祠堂也在。
颜鲁公祠,《乾隆句容县志》记曰:“在县东三十里颜家边。王遂有记。”颜鲁公祠,1995年,镇江市博物馆在颜鲁公祠茅厕旁发现石碑一块,高133厘米,宽62厘米,厚18厘米,部分碑文尚可辨认,上有“奉府宪批据县民颜运锦、运鹏赴府呈称,身祖颜鲁公赐紫于唐,立祠设庵产载明县志……于东隅虎耳山置产立祠自唐至今已千八年”等内容,落款为:道光十六年二月。碑刻是说颜鲁公祠建于唐代,至道光十六年已一千零八年了,推算是唐文宗大和二年(828)所建。2016年,笔者和文友马阿林、王铁牛去虎耳山寻访颜真卿墓葬时,村民在祠堂遗址告诉我们,说祠堂石门槛还在地下瘗埋。
颜真卿墓葬在句容虎耳山,是由他的两个儿子护丧,归葬虎耳山。淳祐七年(1247),县《图经》记载墓葬的石龟尚存。淳熙十一年,颜运使度重建祠堂。1995年,镇江博物馆考古到碑刻,足以说明颜真卿墓祠唐代建在句容来苏乡后颜村是确定无疑的。
其他地区的墓祠
其他地方也建有颜真卿墓祠,具体我们来了解其他地方所建墓祠的情况。
南京清凉山颜鲁公祠
《旧唐书·颜真卿传》载:“及淮、泗平,贞元元年(785),陈仙奇使护送真卿丧归京师。德宗痛悼异常。废朝五日,谥曰‘文忠’。”《新唐书·颜真卿传》载:“(阉奴)遂缢杀之,(颜真卿)年七十六。子頵、硕护丧还,帝废朝五日,赠司徒,谥文忠。”颜真卿死后,“丧归京师”,葬在哪里,《旧唐书》没有说明。《新唐书》却说明是由“子頵、硕护丧还”。
费县颜林墓园建有颜真卿墓。费县颜林墓园,在山东省费县县城东北25公里颜林村颜氏祖茔。费县县城中心现在建有颜真卿汉白玉雕像,沿河公园重立了“唐鲁郡颜文忠公新庙记”碑。并在颜真卿祖坟重修颜真卿墓,并引《宋史·礼记八》载:“诏治……沂州费县颜真卿墓并载祀典。”可是,在史志中没有颜真卿归葬费县的记载。没有如王遂《唐颜鲁公祠记》:“有诏子頵、硕护丧归葬后颜,即虎耳山。”明确记载。但是,费县颜林墓园建有颜真卿墓,充分体现了费县人民对颜真卿深深的怀念和崇敬的感情。
偃师市建有颜真卿墓,是说颜真卿墓位于偃师市山化乡汤泉村村口,村民称之为“颜鲁公坟”。明朝万历年间,偃师知县吕纯如发现颜真卿墓,不仅重修了颜真卿墓葬,还撰写了《唐太师颜鲁公真卿墓碑记》。吕知县发现颜真卿墓,已经是明代万历年间,同样和费县一样,没有历史资料明确记载。吕知县修墓撰碑,笔者认为也是对颜真卿形象的一种敬仰。作为地方文化弘扬颜真卿,让偃师人民在当地就可以瞻仰。
湖州市安吉县荆湾乡颜村墓,清同治《安吉县志》记载:“唐刺史颜真卿墓在荆溪乡……或因公刺湖州,其子孙有葬其衣冠于此者。”“荆溪乡”即今荆湾乡。现该地墓已不存,清乾隆年间所立“唐太师颜鲁公之墓”碑移存安吉县博物馆。《安吉县志》记载很清楚,是“衣冠”冢。时间是清末同治志记载,从时间上与宋代王遂《唐颜鲁公祠记》难以比拟。
关于其他地方所建祠堂。王遂《唐颜鲁公祠记》记曰:“取南丰(即曾巩)《祠记》而读焉,意其若临川(即曾巩)为堂以祠者,亦足以代表一方矣。”王遂所述曾巩《祠记》,即《抚州颜鲁公祠堂记》。读曾巩《抚州颜鲁公祠堂记》,此记没有记载颜真卿死葬何地。只是记述:“今天子至和三年(1056),尚书都官郎中、知抚州聂君厚载,尚书屯田员外郎、通判抚州林君,相与慕公之烈,以公之尝为此邦也,遂为堂而祠之。”曾巩这段是说宋仁宗至和三年,尚书都官郎中、抚州知州聂厚载,尚书屯田员外郎、通判苏州林慥,仰慕颜真卿的忠烈,且颜真卿曾在此地任职,于是就在抚州建立祠堂纪念他。
关于祠堂记载,除了句容来苏乡后颜村颜鲁公祠外,最早是宋仁宗至和三年(1056),聂厚载和林慥仰慕颜公的忠烈,在抚州而建。至于墓葬,最早出现是《宋史·礼记八》,“沂州费县颜真卿墓并载祀典”。偃师建墓“颜鲁公坟”是明代。迟者是清代记载,安吉县荆湾乡“其子孙有葬其衣冠于此”的衣冠冢。
颜真卿忠肝义胆
《抚州颜鲁公祠堂记》:“赠司徒鲁郡颜公,讳真卿,事唐为太子太师,与其从父兄杲卿,皆有大节以死。”颜真卿预测安禄山叛乱,颜真卿和常山太守颜杲卿攻打贼军的后方,致使贼军不能长驱直入潼关。李希烈攻陷汝州,卢杞派颜真卿到李希烈那里去招抚,颜真卿知道此次招抚,他是不可能活着回来的。但是颜真卿视死如归,结果被李希烈缢死。颜真卿屡次直谏,知道杨国忠、唐旻、李辅国、元载、杨炎、卢杞这些人讨厌他,颜真卿还是坚持该说的还是要说。颜真卿一而再、再而三地得罪当世权臣,颜真卿多次触犯,因此,遭贬、受害达七八次之多。但颜真卿始终丝毫不顾虑自己的死生祸福。曾巩在《抚州颜鲁公祠堂记》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赞扬:“维历忤大奸,颠跌撼顿至于七八,而终不以死生祸福为秋毫顾虑,非笃于道者不能如此,此足以观公之大也。”“忤于世,失所而不自悔者,则天下一人而已。”由此足见颜真卿其刚烈和忠肝。
颜真卿墓文保碑碑文
王遂《唐颜鲁公祠记》记云:“天下望而称为鲁公”。所以表其墓,刻石以补墓上,别图其像,作文以侑,岁时祭祀云。祭祀祝文写道:“唐有天下兮,内政不纲。夷狄怃嫚兮,蕃方陆梁。平原不动兮,卒灭范阳。淮蔡勃奚兮,诸镇丧亡。陋巷有孙兮,甚贤且良。志存王室兮,一饭敢忘。行使宣慰兮,其谋不臧。餧之贼手兮,肆毒虎狼。余生在廷兮,余死在床。忠肝义胆兮,其未可量。惟昇有县兮,山高水长。虎耳名山兮,来苏其乡。卞壶忠孝兮,臣子有光。两县一州兮,百世齐芳。从容赴义兮,励以自强。畏怯观望兮,敢有伏藏。鑱石为龟兮,祠之于傍。苹蘩以荐兮,春秋烝尝。”王遂之祭文叙述颜真卿忠肝义胆,来苏乡虎耳山颜真卿墓祠,春秋祭祀。
编辑:缪小兵
审核:滕建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