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宿迁市泗洪县见义勇为基金会负责人为不畏严寒不顾安危跳河救人的金锁镇乔庄村青年农民刘晓龙颁发了见义勇为证书。
原来,今年1月20日中午11点,有位妇女落水,刘晓龙一边打电话向同伴求助,一边快速脱下外套,毫不犹豫地跳入冰冷的河水里将落水者救起。刘晓龙是泗洪县众多“平民英雄”的一个缩影。在泗洪县,每年都会产生10多位“平民英雄”。近十年来,全县涌现出100多位见义勇为“平民英雄”。
“英雄”层出不穷,并非偶然。泗洪县党史委主任赵勇认为,见义勇为的行为需要具备自我牺牲的精神,英雄刹那间的壮举源于日积月累的培养,沉淀文化的滋润。赵勇告诉记者,泗洪县地处古运河和淮河的交汇处,在多种地域文化的共同影响下,形成了泗洪人诚信、正义、热情等厚德秉性,“挂剑留徐”、“管鲍分金”的这两个史书上记载的重义轻利的典故就是来自泗洪。此外,泗洪县是苏皖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中心,彭雪枫、江上青等3000多位烈士长眠于此,这些“红色基因”在潜移默化中孕育着见义勇为英雄。
事实确实如此。在南京打工的双沟镇青年农民朱柱,在秦淮河畔勇救落水女,只留下“来不及了,我要去救人了”最后的声音;陈圩乡22岁青年李少文面对持刀行凶的歹徒,义无反顾冲上去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一辆载着3名儿童的三轮车从桥上失控下滑,归仁镇女青年吴邮邮用血肉之躯挡住了车子……
在泗洪县,与“见义勇为”并肩而行的是“孝老爱亲”。满少萍组建爱心妈妈团队专注做困难家庭大病患儿的救助工作,她的团队累计筹款400多万元,让57名患儿完全康复;泗洪县公安局民警秦永鸣利用微博平台,2012年以来帮助找回走失人员900多人,他还自费为聋哑儿童、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购买了5000余条防走失黄手环,长期开展“佩戴黄手环,照亮回家路”公益活动;获评“中国好人”荣誉的杨庭标,30多年如一日关爱梅花敬老院孤寡老人。2020年退休以后,每年的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他依旧如初购买物品到敬老院慰问老人。
据介绍,泗洪县积极培养有利于“厚德”成长的沃土,让道德的种子在泗洪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每年除开展敬业奉献、见义勇为、助人为乐、诚实守信、孝老爱亲等五大类“泗洪好人”及各类先进典型评选外,还健全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德育网络,让德育浸润全社会每个人的心田。
此外,县里还精心打造“暖心工程”,对当选人员给予慰问、免费体检、赠送商业保险等回报,既鼓励了当选人员更高地要求自己当好标杆,又激励着社会群体向典型人物学习,把“厚德”种子根植于群众的心田。
如今,在泗洪大地上,“凡人善举”犹如雨后春笋:变卖上海的房屋家产,用毕生积蓄为家乡建小学的“中国好人”许乃荣;勇挑家庭重担,带着婆婆嫁人的好儿媳谢红娟;坚守一纸诺言,义务守护无名烈士70余载的老人邱德平……
更令人振奋的是,“厚德泗洪”的种子已经深深地植入孩子们的心田。泗洪姜堰实验学校学生王宋元,不畏严寒勇救跌入藕池的小朋友;泗洪育才实验学校学生蔡芸璟发现邻家起火,5岁小孩被困火中,他用一块湿毛巾捂住口鼻,冒着浓烟进去将孩子救出;泗洪县青阳小学学生许二文在骑车回家途中,不小心剐蹭到一辆停在路边的私家车,她在车上留下电话号码主动联系车主……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个性鲜明的“厚德”基因,已根植于越来越多的泗洪人身心之中。泗洪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明办主任朱永芝告诉记者,近年来,泗洪县共获评中国好人18人、江苏省文明家庭3户,省道德模范及提名奖6人、江苏好人31人,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厚德泗洪”现象。
一群群默默无闻的凡人,一个个似曾相识的“壮举”,一串串感人至深的故事,谱写了一曲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赞歌。他们犹如一颗颗耀眼的星星,汇聚在一起点亮着新时代的道德星空,永不停歇地传递“厚德泗洪”精神。
来源:宿迁手机台
编辑:何冰
审核:杨佩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