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承载着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深切关怀、殷切期望。党的十八大以来,每逢关键时期、重要节点,总书记都亲自为江苏指航定向,三次亲临江苏考察,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
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8500多万江苏人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一步一个脚印将总书记擘画的美好蓝图化为现实。让我们走近部分住苏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看看他们把怎样的发展答卷带到北京,听听他们要向总书记说说什么心里话。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冷俊委员:
自立自强 勇攀高峰
2014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顶着夜色来到江苏产研院,听取研发工作介绍、了解产品性能、询问产业前景。总书记指出,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形成有利于出创新成果、有利于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新机制。
“四个对接”为我们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指明方向。多年来,南瑞集团始终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站在能源电力行业技术前沿,引领并推动我国电网技术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转变。
我们聚焦国家能源战略需求,开展支撑能源转型原创理论研究,形成能源的信息物理社会系统研究框架;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攻克大电网安全稳定、特高压输电、新能源消纳等领域“卡脖子”技术,126项成果获国际领先评价;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充分利用“双百”“科改”契机,持续优化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培养机制。
我们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近3年企业经营业绩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缴纳税费近90亿元;发挥特高压装备、智能电网产业“链主”引领作用,带动上下游6000余家企业共赢发展。
我们将自立自强、勇攀高峰,为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贡献力量,以实际行动向总书记交上更加优异的答卷。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学院副院长王立峰代表:
把论文写在国之重器上
作为一名从事基础研究的高校科研工作者,我切实感受到国家对科技发展和科技工作者的关怀与期待,这让我们在科研路上脚步更坚定,更有信心,更有盼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为基础研究工作指明方向、提供根本遵循。
近年来,我国创新体系持续完善、科研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但是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着一定差距,尤其是一些“卡脖子”技术、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等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一些制约我国科技发展的瓶颈问题依然存在。突破制造业“卡脖子”技术,需要源头上的基础理论创新。科技成果的转化,需要源头创新研究者深度参与。从基础研究到成果产业化,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基础研究投入和评价、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创新机制,真正做到“顶天立地”做科研。
我一直从事微纳系统动力学和飞行器结构动力学等方面的基础研究,深知从事基础研究需要克服重重困难、破解各项难题,也深知基础研究对助力国家科技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努力攻克难题,将论文写在国之重器和尖端科技上,是指引着我奋勇前行的方向,我们将继续大踏步走在建设科技强国的大道上,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写下不负时代的答卷。
江苏恒顺集团有限公司新品车间主任、生产管理部部长林田中代表:
让镇江香醋香飘更远
2014年12月13日,总书记在镇江视察时,殷切寄语“镇江很有前途”。作为新时代产业工人,我牢记总书记嘱托,积极传承古法酿醋这一非遗工艺,在守正创新中让镇江香醋“香”名远扬。
总书记强调,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人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如何发挥自己的技能优势和技术特长,培养更多的青年工匠?我依托林田中技能大师工作室这个平台,组织食醋制作工开展技术练兵、技能竞赛,向他们传授技艺,培养了数十名食醋制作高级技师、技师及200余名高级工、中级工。
这次来北京前,我向老代表赵亚夫、聂永平“取经”学习,他们告诉我,要把镇江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斗取得的新变化、新成就带上会。
今年全国两会,我准备就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出建议,把一线技能人才关于加强技能培训、提升技能等级等方面的心声带上会。
徐州市贾汪区紫庄镇岐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杨永代表:
请总书记给我们的答卷打打分
2017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徐州来到贾汪,贾汪干部群众深受鼓舞。这几年,我们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取得很大成绩。这次,我要把贾汪发展答卷带上会,请总书记给我们评评卷、打打分。
知道我要来北京开会,乡亲们提了很多意见建议。他们要我把村里这几年的大变化告诉总书记。有位80多岁的老人感慨:“不敢想也想不到农村会有这样大的变化!”自来水、天然气、水冲厕所,家家户户用上了。柏油路铺到家门口,晚上出来散步,路灯是通亮的。整个村庄变美了,有公园,有广场,还有礼堂。这些变化都是党的好政策带来的,所以大伙希望通过我,把这些话带给总书记。
农民现在最期盼的不光是提高生活水平,也关心富裕后的精神文化生活。总书记视察徐州马庄村时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我们为了丰富农民群众生活,发动群众搞“草根秀”“百姓大舞台、有才你就来”,大家参与积极性很高。
推动乡村“五大振兴”,组织振兴最要加强。总书记视察马庄时强调,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各个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要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职能。这方面,我体会很深。没有一个好的班子、队伍、带头人,没有好的思路、务实的作风,发展就可能出问题,所以要把组织振兴、把党建引领放在最首要位置。这是我要建议的,也希望国家继续加大对乡村投入力度,让农民能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民盟南通市委会主委、南通市副市长刘洪委员:
扛起“四敢”担当 真抓实干锐意进取
2020年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莅临南通视察,点赞南通“好通”、沧桑巨变、生活幸福。我们倍感亲切、备受鼓舞。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南通以实际行动交出一份提振人心的答卷。我们积极抢抓国家战略叠加机遇,经济总量历史性突破万亿元大关,所辖县(市、区)全部跻身全国百强;锚定“一枢纽五城市”主攻方向,北沿江高铁、南通新机场、通州湾新出海口等重大战略工程全面起势,“南通‘好通’”优势更加明显。
我们纵深推进长江大保护,率先落实长江禁捕退捕要求,“化工围江”一去不返,五山地区滨江片区生态修复成为全国样板;PM2.5平均浓度降至25.9微克/立方米,全省最优;主要入江入海河流全面消除劣Ⅴ类,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沧桑巨变”实践更加生动。
我们始终牢记总书记谆谆教导,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93、好于全省平均水平,城乡居民保障扩面提质,教育现代化水平全省领先,“生活幸福”底色更加鲜亮。
新征程上,我们将充分发扬“四敢”精神,真抓实干、锐意进取,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南通新实践贡献更大力量。
南通市中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薛济萍代表:
牢记嘱托 展现民企新作为
2020年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通时,称赞张謇是“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对我们民营企业来说,这是巨大的鼓舞,更是有力的指引。
身处南通这座城市,我深切感受到南通在积极发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要支点作用,勇当全省“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排头兵过程中所创造的山海巨变。作为一家南通本土民营企业,中天科技始终将理解好、把握好、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作为重中之重,大力弘扬先贤精神,专注先进制造业,深耕新能源、海洋、通信、电力等主营产业,主营产品远销160多个国家及地区,为1.6万余名员工提供稳定就业平台。同时,我们持之以恒履行社会责任,在教育、环保、抗灾、乡村振兴等方面的公益支出累计超过2亿元。
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我们牢记总书记嘱托,保持战略定力,以正确的战略策略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敢闯敢干敢创新,不断把企业做大做强。今年,中天科技确立“创新驱动,合规奋进”的经营指导方针,更加注重“以人才成就事业,用事业造就人才”,精准把握国家、社会和市场的创新需求,奋力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民企力量。
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小麦研究室主任高德荣代表:
让好种子种出更多好“丰景”
2020年11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扬州考察调研,称赞“扬州是个好地方”。巨大鼓舞催人奋进。牢记殷切嘱托,脚踏实地研发更多优新品种,为国家粮食安全多作贡献,是我作为农业科技工作者的第一使命。
总书记强调,“必须把民族种业搞上去”“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我和团队定下目标:农民需要什么就培育什么,国家需要什么就钻研什么。我们从抗赤霉病育种、弱筋品质改良和耐迟播育种等方面努力破解小麦产业“卡脖子”问题,已育成“扬麦158”“扬麦16”“扬麦33”等小麦新品种,累计推广4亿多亩,增产粮食150多亿斤。
去年我们新研发的“扬麦39”在盐城东台实产验收,亩产788.9公斤,刷新长江中下游地区小麦高产纪录。“扬麦33”入选农业农村部主导品种,成为去年中国农业农村重大新产品中唯一的小麦品种。今后我们将继续攻坚克难,努力培育更多好种子,种出好“丰景”。
眼下春耕春管正是要紧时,履职间隙,我最牵挂的还是家里的小麦试验田。来北京前,我跟同事、农民朋友交流,加强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提高农业补贴效率、加大农业信贷支持力度等,是我们聊得最多的话题。这是他们的期待,也是我最想在两会上发出的声音。
致公党扬州市委会副主委、扬州大学副校长龚卫娟委员:
为“好地方”好上加好提供坚实支撑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扬州人民努力把“好地方”建设得好上加好、越来越好。
两年多来,我们围绕总书记关心的“南水北调”工程,全力做好江都水利枢纽芒稻闸、运盐闸等配套工程,全面参与东线二期工程设计论证,确保“一江清水向北流”。
围绕总书记提出的“让古运河重生”要求,积极做好大运河遗产保护与利用,精心编制扬州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方案,建成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积极促进文旅融合,讲好运河故事。
聚焦高水平学科建设,扬州大学发挥地方综合性大学优势培养高素质人才,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以高水平科技创新赋能发展,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上多作贡献,为“好地方”好上加好提供坚实支撑。
我将牢记总书记嘱托,在长期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广泛深入走访调研,为我国教育领域和医药卫生领域的改革和发展贡献政协委员的智慧力量。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陈月飞 杨频萍 方思伟 倪方方 胡兰兰 徐睿翔 陈珺璐 统筹 孙巡
来源:交汇点
编辑:朱超
审核:高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