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8日,无锡市东绛第二实验学校开展“我与国旗合个影”主题活动,喜迎国庆佳节。 高月鹏 戚善成 摄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为江苏擘画了“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宏伟蓝图。如今,“强富美高”新江苏这幅画卷上,“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标识更加鲜明,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丰富多彩。
牢记总书记嘱托,江苏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和对江苏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着力构筑思想文化引领高地、道德风尚建设高地、文艺精品创作高地,加快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持续推动文化建设高质量走在前列,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先行区建设迈出坚实有力的步伐。
全社会文化自信自觉充分彰显,文化创新创造成为新优势,社会文明程度大幅提升,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江苏努力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凝聚奋进新征程的强大精神动力。
文化自信充分彰显
构筑共同精神家园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苏时指出,做好各项工作,必须有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的支撑,加强文化建设要有主心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广泛宣传教育、广泛探索实践,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引导人们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松柏苍翠,庄严肃穆。走进雨花台烈士纪念馆,《信仰的力量——雨花英烈生平事迹展》“常红”。
雨花英烈坚定的信仰信念、炽烈的家国情怀,不仅通过展陈的形式,还通过图书、戏剧演出、影视剧等方式,可观、可听、可互动。“雨花台”这一超级“红色IP”发出熠熠光彩。
人无精神不立。红色精神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能够深深滋养人心。江苏充分发挥32家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13家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结合重大时间节点和重要纪念日,组织开展“我和我的祖国”“永远跟党走”“强国复兴有我”等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江苏大地上孕育的革命精神广为弘扬。
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手抓,江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扎实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大力弘扬时代新风,提升人的全面发展水平,社会文明程度稳步提升。
这种文明之风,离不开新思想旗帜的指引——
以新思想培根铸魂,江苏每年组织400多万名基层党员参加冬训、组织理论宣讲骨干宣讲10余万场,连续举办“马克思主义青年说”等特色品牌活动。“习语晨读”、“理论飞燕”、追梦学堂、“偶”来讲、“五微必至”微宣贯……一系列接地气、有温度的宣讲遍地开花,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千家万户、“播”到车间地头、“走”进人们心坎。
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开展,持续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明理增信、崇德力行。
这种文明之风,体现在先进典型的引领——
去年年底,神舟十五号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相聚中国空间站,被神舟十五号带上太空的种子,有的就采摘自开山岛第一棵长成的苦楝树。
2018年,“守岛英雄”王继才去世后,越来越多的退役军人、共产党员、大学生志愿加入守岛队伍,第一棵苦楝树结出的种子也悄然扎根海岛各个角落,发芽生长、开花结果。
赵亚夫、王继才等一批“时代楷模”在江苏大地相继涌现。一位位先进典型,引领全社会见贤思齐、崇德向善,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时代主旋律昂扬向上,转化为全省向上向善、奋发奋斗的精气神。
这种文明之风,展现在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之中、一言一行之上——
“南博蓝”“六朝青”“淮塔红”“紫金草”……在江苏各大博物馆,志愿队伍融为一道道“彩虹”,成为文明江苏的亮丽风景线。“想来馆里当社会志愿者的人太多了,录取比例已经达到了10比1……”在馆内服务近9年、71岁的南京六朝博物馆志愿者罗建表示。
全面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目前江苏13个设区市、16个县(市)创成全国文明城市,总数和占比均居全国第一。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实现95个县(市、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覆盖,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家园不断丰富。
放眼新时代,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激励8500万江苏儿女铆足干劲、砥砺拼搏,“强富美高”新征程快马加鞭、扬蹄奋进。
2022年12月5日,航拍位于南京河西滨江岸线的宪法广场。记者 余萍 摄
“文化生活圈”日益丰富
百姓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2017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徐州市贾汪区潘安湖街道马庄村考察时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
今年2月17日,一场生动“讲+演+问”形式的理论宣讲在马庄进行。在马庄村群众文化礼堂,快板《党的二十大精神我宣传》等马庄农民乐团表演的丰富节目,让大家对马庄村乡村振兴取得的成就感到欢欣鼓舞。
富起来的江苏百姓,对生活品质有了更高要求。适应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我省着力推动文化强省建设,守正创新、与时俱进,让文化创新创造成为新优势,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得到新提升,城乡焕发文明新气象。
“以前去市区看电影,开车要三四十分钟。镇上开了电影院就很方便,我们骑自行车几分钟就到了。电影院整体的环境和设备设施都很‘高大上’。”在家门口观影的南通余东古镇观众王凤幸福地说。2023年春节档,江苏总票房达7.17亿元,观影总人次达1346万,在全国占比均超过10%,均位居全国第一。
如今的江苏,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遍地开花。一组组数字折射苏式文化生活圈的精彩与活力:在全国率先建成“省有四馆、市有三馆、县有两馆、乡有一站、村有一室”五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基本形成城市社区“15分钟文化圈”、乡村“十里文化圈”。全省国家一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的总数均居全国前列;2021年,全省居民综合阅读率90.2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8.63个百分点……
紫金文化艺术节、紫金京昆艺术群英会、紫金合唱节、扬子江作家周、扬子江诗会、扬子江网络文学周……家门口这些兼具颜值和内涵的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老百姓的文化生活,也提供了一种精神滋养。
品牌文化活动不断,精神家园更加多彩。送戏、送书、送展览到基层贯穿全年,不断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不仅“送文化”,更有“种文化”。“千支优秀群众文化团队培育”工作,鼓励更多群众走近文艺、亲近艺术,使广大人民群众在文化生活中当主角、唱大戏。
走出家门,“诗与远方”不再遥远。蓬勃发展的文化旅游消费,印证了江苏人生活品质的提升。我省研究出台世界级运河文化遗产旅游廊道、滨海生态旅游廊道和扬子江城市休闲旅游带等建设实施方案,推动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建设。
最新的数字科技成果,也在融入百姓的生活——戴上VR眼镜,大报恩寺遗址珍贵文物“琉璃拱门”动了起来;在“西游元宇宙”,飞跃花果山,可与虚拟数字人“悟空”聊天对话……2022中国(南京)文化和科技融合成果展览交易会上,科技与文化的奇妙碰撞让参观者“思接千载,心游万仞”。
一组组不断攀升的数字,见证着江苏文化产业的强劲发展势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2330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5800亿元左右,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二。
厚植沃土,新时代的江苏文艺园地百花齐放、硕果累累。2022年底,喜讯传来:电影《守岛人》、电视剧《人世间》、广播剧《谋将来永远幸福——张太雷》、昆剧《瞿秋白》、歌曲《面朝东方》、图书《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等6部江苏作品入选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实现所有门类全覆盖。
一部部讴歌时代、制作精良的文艺精品,成为广大人民精神世界里的丰厚滋养。“文艺苏军”凝心创作的长篇小说《七层宝塔》、诗集《沙漏》等获鲁迅文学奖,锡剧《烛光在前》、淮剧《小镇》、苏剧《国鼎魂》等获“文华大奖”,舞剧《朱自清》、交响音乐《大运河》等深受人民群众喜爱,获国家级重点奖项总数位居前列。
创新创造成为新优势
守正创新铸就新辉煌
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扬州考察调研时来到运河三湾,了解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取得的成效,在南京市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
让千年运河焕新颜,让新时代的长江之歌更嘹亮,江苏着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作为大运河、长江两大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江苏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全面谋划、全力推进,一江一河文化标识更加鲜明——
运河畔,热闹非凡。今年1月22日,因预约人数爆满,被称为“宝藏博物馆”的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发布通知,春节期间每天增加1000个预约名额。“快上‘船’,半天带你穿越大运河的2500年!”年轻人纷纷在社交媒体上晒游馆攻略。自2021年6月开馆以来,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累计参观人次已超过280万。
全省统筹构建“1+1+6+11”规划体系,出台全国首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地方性法规,设立全国首只大运河文化旅游发展基金,连续多年举办国内唯一以运河文化为主题的国际性论坛——世界运河城市论坛,成功打造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近日,江苏发布了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创新案例,30个创新案例榜上有名。
长江边,景美人畅。2月20日,南京幕府山下,来自法国、日本、越南等国家的外媒摄影采风团登上“长江传奇”号游轮。南京长江大桥、江豚观赏地、阅江楼……自然美景与历史人文交织,历史故事与现实发展叠加的长江两岸,让快门的“咔咔咔”声一路不绝。
出台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建设推进方案,举办长江文化节,建设长江文化研究基地……江苏紧锣密鼓推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建设。
从历史中走来,江苏文脉在赓续传承中发扬光大,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影响力——
清源浚流。实施江苏文脉整理研究与传播工程,规划3000册的《江苏文库》已出版约千册。深入推进江苏地域文明探源工程,从中汲取中华文明的精神养分、夯实文化自信根基。
焕新深融。江南文脉论坛、汉文化论坛,连续举办中国江苏二胡之乡民族音乐盛典、东方工艺美术之都博览会,彰显吴韵汉风。苏州成功入选“世界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扬州淮安入选“世界美食之都”等,让江苏文化焕发当代价值和永恒魅力。
一系列文明交流互鉴的活动相继开展:去年,江苏制造的首部中沙合拍电视动画片《孔小西和哈基姆》广受小朋友喜爱,播撒中沙友好的种子;今年2月中旬苏州丝绸惊艳亮相威尼斯狂欢节,在“欧洲最美客厅”演绎江南生活美学,此前《运之河》《鉴真东渡》《拉贝日记》等多部江苏原创歌剧赴海外巡演,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又踏层峰望眼开。江苏以丰硕文明成果凝聚全社会昂扬向上精气神,朝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先行区的目标奋力前行。
来源:交汇点
编辑:金凯
审核:滕建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