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镇江讯 近日,从审计署传来好消息,市审计局“某公司2018-2020年度财务收支审计项目”,获全国审计机关优秀审计项目一等奖。
审计项目斩获全国一等奖绝非偶然。近年来,市审计局聚焦主业,依法忠实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做好常态化“经济体检”,以高质量审计监督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聚焦主责勇担当,彰显审计作为
审计在维护财经秩序、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围绕重大政策跟踪落实、聚焦产业强市“一号战略”、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市审计局科学统筹,安排了科技、开放发展、市场监管、住房公积金、农村人居环境5个专项资金审计(调查)。与此同时,为消除监督盲区,还安排了7个高配乡镇领导干部、4个辖市区公安局局长经济责任审计;安排住建局和卫健委等重要部门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等项目,促进领导干部更好履职尽责。
“疫情期间,我们对外市医学观察人员在镇产生隔离费用和医疗队员相关保障费用进行核查,在疫情防控中充分发挥了审计力量。”市审计局副局长史宏告诉记者,市审计局还开展了全市债务核查审计工作,摸清市属国有企业债务规模;按照津补贴专班工作要求,参与区县津补贴专项检查……2022年,全市共完成审计项目159个,审计处理处罚金额4.61亿元,促进整改落实问题金额16.96亿元,审计建议被采纳322条,审计成果获省纪委、市委充分肯定。
接下来,市审计局将根据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项目计划后评估结果,提前锁定年度创优项目清单,及早谋划培育、加大资源投入,集中力量抓好“拳头”项目。紧扣优秀项目评分标准,细化审计实施方案,强化审计取证要求,提升审计报告质量,加强审计成果挖掘。
争先创优提质量,展现审计风采
审计工作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审计质量这一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市审计局高度重视审计提质增效,始终关注审计全流程、各环节,切实提高审计质量。
“优秀审计项目既是审计质量控制的手段,又是审计成果的具体体现,要把打造优秀审计项目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集中力量争先创优。”市审计局副局长曹敏表示,成绩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将进一步提高质量意识、创优意识、精品意识,确保创优工作实现新突破。
审计质量要提升,同样强调“项目为王”。目前,省内不少城市优秀项目、大数据项目、民生项目全面开花,市局和县区审计局齐头并进,相比之下,市审计局的项目发力点略显不足,县区局的项目较缺乏竞争力。
发现问题之后如何有效解决问题?市审计局将从精准选择项目、落实工作机制、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挖掘审计成果等方面发力,层层推进争先创优提质工作,进一步展现审计风采。“审计人员要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科学确定创优项目。”曹敏表示,将优势资源向重点项目聚焦,不仅有助于优秀审计项目的打造,也有助于切实将决策部署落实到审计项目中、体现在工作成果上,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聚焦人才强队伍,打造审计“多面手”
“审计人员要坚持正确审计政绩观,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谈及审计队伍的建设,曹敏坦言,审计工作政治性、政策性、法纪性很强,审计机关要不断适应新时期审计工作全面发展的要求,为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提供坚强保证。
审计干部是审计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要对标新时代审计干部队伍高素质专业化要求,以专业化为导向,提升审计干部专业能力。市审计局通过组织审计系统业务知识培训、跟班学习等方式,拓展审计干部知识结构,提高依法审计能力、科学判断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通过“以审代训”的方式,加强实践锻炼、扩充知识储备,补齐审计人员业务能力上的短板;通过“审计讲坛”等活动,达到学习、总结、巩固、提升的目的,增强审计干部能查、能说、能写的本领。
新时代对审计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全市审计机关不断根据审计业务需要,补齐自然资源、大数据审计人才。着力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打破项目处室与专业界限,借鉴不同类型审计项目经验做法,快速适应不同岗位的能力要求,培养业务“多面手”,打造复合型审计队伍。目前,全市已有120余名年轻审计人员通过“导师制”结业考核,值得一提的是,两名“导师制”优秀学员入选联合国审计人才库,去年还分别参与了联合国远程审计和现场审计任务,获审计署通报表扬。(全媒体记者 单杉 通讯员 李京凝)
编辑:万嘉
审核:高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