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继我省发布《关于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政策措施”)后,苏州、盐城、南京、扬州等地立足发展特色,纷纷跟进出台落地政策,压实责任、简化流程,促进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落细,直达基层、直接惠及市场主体。
投资、出口、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在全面落实若干政策措施的基础上,江苏各地围绕这三个领域推出多项支持举措。盐城出台56条措施,提出安排17.3亿元涉企专项资金,聚焦产业链赋能、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业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发展、旅游业发展等14个领域,集中保障、突出重点,对重点企业、重大项目、重要平台等进行支持;南京新出的33条政策措施中,针对“促进消费提质扩容”的有3条,涉及10家责任单位;围绕外贸外资,苏州提出统筹国家、省级和地方商务发展专项资金安排3亿元支持外贸稳中提质工作,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作用。
去年底,苏州连续组织包机赴日本和欧洲招商,为新一年的外资招引打响了“头阵”。今年,苏州已初步摸排出50个团组的境外招商计划,苏州“招商铁军”蓄势待发。为更好地保障项目计划落地,苏州近日出台55条政策措施,在外资外贸方面,提出“加强对项目全周期、全流程服务”“对符合条件的外资项目进行奖补”等。
苏州市商务局外资处处长顾溪表示,接下来将以更大力度推动苏州全市的招商人员走出去赴境外开展招商,同时抓好重大招商活动,持续发力与日韩和东盟的开放合作。“我们要继续扎实推进省市两级的外资总部政策,抢抓跨国公司事业部全球整合的风口,促进跨国公司在苏州设立中国区、亚太区,乃至全球的事业部总部,引导存量外企向研发中心、投资性总部开展再投资。”
若干政策措施共42条12个方面,突出“干货”和“含金量”,以“存量政策+增量政策”共同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2月3日,扬州系统评估2022年“1+1+N”助企纾困政策后,提出可延续执行的8项政策,形成了贯彻落实的“42+8”政策体系。包括,统筹市级财政产业发展、科技发展、人才等专项资金,对生产经营暂时面临困难但产品有市场、项目有前景、技术有竞争力的中小微企业,以及劳动力密集、社会效益高的民生领域服务型中小微企业给予专项资金支持;市级财政设立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专项资金,鼓励各县(市、区)、功能区设立专项资金,对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工业互联网建设、标杆示范创建等项目,给予最高600万元一次性奖励等。
同一天,南京印发《南京市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若干政策措施》,出台包括丰富财税支持手段、助力企业降本增效、降低交通物流成本、加大金融扶持力度、促进消费提质扩容等十方面33条政策措施,并附录各有关单位责任处室、联系人及联系方式,以积极务实的姿态,回应各市场主体对“暖企”政策的期待。
此外,记者还注意到,多地的落地政策不约而同地以惠民生为落脚点。例如,南京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提出多渠道深度挖掘就业岗位,帮助企业和劳动者精准匹配;在加快健康产业发展方面,盐城提出,强化疫情防控能力建设,扩容重症医疗资源,对老年人、孕产妇、儿童等人群开设就医绿色通道,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等。
来源:我苏网
编辑:缪小兵
审核:杨佩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