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一文读懂酒海街,文史专家许金龙与您一起品读酒海街社区的古桥古巷

2023-02-03 22:11

□  许金龙

清代镇江民间曾经流传过一副脍炙人口的对联:“石婆婆磨刀劈竹竿,万家箍桶;范公公拖板搭浮桥,千秋利民”,说的是镇江主城区的石婆婆巷、磨刀巷、竹竿巷、万家巷、箍桶巷5条巷子和范公桥、拖板桥、石浮桥、千秋桥、利民(嘉定)桥5座桥梁。其中的范公桥、古通(箍桶)巷就在酒海街社区。酒海街社区的古桥古街巷富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故事传说。

范公桥

范公桥原名清风桥。因北宋景祐年间知润州的范仲淹重建该桥,习称范公桥。南宋嘉泰、开禧间,镇江知府辛弃疾又“复甃以石”,重修了范公桥。清咸丰年间战乱,桥上的桥石、桥栏俱被拆毁。从160多年前清代画家周镐的《京江二十四景》之一“范桥流水”图中可见当年桥上建有廊亭,线条流畅,层次分明,造型典雅飘逸,只可惜今人无缘一睹其风采。

民国时期镇江修筑正东路,残桥从此被覆盖于路下。

1998年,正东路拓宽改造开挖路基时,市考古队在酒海街与下河头之间的古关河上发现了宋代范公桥遗迹。石桥全长41米,包括桥体南侧加砌的石壁、夯土、桥拱护拱、拱脚、桥东端城式礓礤等。考古人员拍摄遗迹的专项影像资料后仍填土掩埋地下。

虎踞桥

虎踞桥是江南运河长江入口处现存的第一座古桥,历经明、清、民国,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桥梁位于古城镇江南门大街最南端的古运河(京杭大运河)上,自古就是丹阳、金坛等南部县域通往府城的关津。虎踞桥是一座实腹式单孔半圆形石拱桥,拱净跨11.12米,矢高6.15米,桥面长30.35米,桥中宽9.90米,南北两堍宽度为11.50米。桥两侧共有18块栏板,20根望柱。现为全国文保单位。

虎踞桥最初建于何时不得而知。有史可考的是,明弘治十四年(1501),虎踞桥与千秋桥俱圯。镇江知府王存中将原先倒塌的旧桥改建成单孔有榫石拱桥。

明万历四年(1576)镇江知府张纯拆除损坏的有榫石拱桥,改建为三跨木桥。

清《康熙丹徒县志》记载:后因行船不便,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知府苏兆民又将破损的木桥改建驼峰式单孔石拱桥,同时更改桥名为“泰运桥”。桥面中间以石板铺就独轮车的通行坡道,两侧置条石人行台阶。清《光绪丹徒县志》记载:“咸丰三年粤寇踞城拆毁此桥,九年经善后局重修”。表明此桥曾遭太平军毁坏,以阻清兵通行。同治九年(1870)重修并恢复了水路交通。清末民初(1912)改称明清府城虎踞门为南门,泰运桥更名老南门桥。

1937年12月镇江沦陷,老南门桥桥面和南门城楼包括里头的月城被日寇飞机炸毁,日军封锁交通,在桥上设置障碍。日本投降后,民国江苏省会对老南门桥进行了功能性修复。

1961年初,市政部门对老南门桥实施改造,将步行桥改为公路桥。桥面坡度放缓并浇筑成混凝土桥面,定名为南门桥。虽然桥栏板、石柱和桥面失去了原有的风貌,但桥身的拱圈、山花墙、金刚墙、桥墩、桥拱、桥耳等仍保持着明代桥梁的建筑风格。

1982年 4月17日市政府恢复“虎踞桥”名称,并首次将其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 3月18日设立文物保护碑。2006年5月25日,虎踞桥随京杭大运河一道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在虎踞桥东侧另建了一座板梁式新桥,老桥停止车辆通行,恢复了石拱桥原样。

南水桥

据元代志书记载:“镇江据南北要冲,其南三门:左曰通吴,右曰仁和,而水门居其中。”“宋代通济桥在南水门上。延佑三年(1316),守臣太平因水门旧址创建。”说明元代南水门位置在漕渠之上。镇江历史文化地图显示,明清镇江府城南水关确有一座桥闸横跨在关河之上,附近再无其他桥梁。

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从东门路口向南仅有一条断头的砂石路直抵古运河畔,河上仍然无桥。1974年,市政部门在古运河弯道处的运河路和环城路之间,新建了一座长40米、宽18米的南水桥,方便和沟通了东门与丁长路、矿机路、老南门外的交通,促进了这一带的繁荣。2003年,随着梦溪路的拓宽改造,南水桥两侧又进行了加宽,形成了目前“三块板”式的城市干道桥梁。

古通巷

古通巷西至南门大街,东与酒海街碰接后向南100米至棒棰营,全长约300米。明清时巷内多作坊,多家箍桶店集中于此,故名箍桶巷,清代地方志有记载。新中国成立前后被讹写成“古通巷”沿用至今。

箍桶本是中国民间的一门古老技艺,历史非常悠久,与千家万户、各行各业息息相关。昔日当家过日子使用的饭桶、水桶、锅盖、水舀子、澡盆、脚盆、马桶、粪桶、粪勺,甚至小孩子冬天取暖用的火桶都离不开箍桶匠。直到上世纪80年代箍桶业才逐步淡出人们的视线。

1970年,巷内新建一批公房曾命名“古田新村”,后合并通称古通巷。1965年创办的市城建中学,1972年更名市十一中后搬入古通巷。2007年十一中再次更名江科大附中迁址学府路,原址出让给南门小学扩建新校区。

酒海街

酒海街位于南门大街东侧,北自正东路,南至古通巷交叉口东转接梦溪路,全长414米。此街紧临古漕渠,有千年以上历史。古代称大型盛酒容器为酒海,元代《至顺镇江志》记载:“宋丞相陈升之宅,在范公桥南,后为军寨及酒海,酒库,今为民居”,故取名酒海街。唐宋至明清,宽阔的关河上樯帆如织,十分繁忙。漕渠两岸商贾云集,茶楼酒店林立,名人宅院栉比。街首清风桥北侧有一梦溪,溪畔便是北宋沈括的梦溪园所在。桥南有一条清溪,北宋宰相陈升之在溪边建有清溪花园。如今清溪花园早已荡然无存,梦溪园的沈括故居仍可供人瞻仰。

新中国成立后,酒海街北段曾经有过一家市属针织厂。上世纪末企业改制、职工分流,在工厂原址建起了酒海街小区,残存的那些古民居也不见了踪影。

正东路

正东路在酒海街社区北边,东自梦溪广场,西至解放路,长988米。清代时,东段横穿清风桥的条石小路称清风街(俗称东门大街)。1931年整体拆除了清风街,再打通西头的屏风街、东观巷、武庙和小教场,拓宽成一条新马路。这条马路连接当时的中正路和东门,故统称正东路。民国初期原丹徒县学一度成为江苏省民众教育馆(又称孔庙),1932年孔庙为省立镇江师范学校所在地。新中国成立后,原省高等法院第一分院原址改作镇江军分区驻地。1958年中共镇江地委和镇江专区专员公署借用原武庙和小教场的一部分,在正东路西段新砌了办公大楼,这里成为镇江地区的政治、行政中心。

1983年3月地市合并,新的镇江市委、市政府迁入地委大院办公。1978年,停办后的镇江师范专科学校复校,拆毁了原镇江师范内的大量古建筑,大门口的4棵古银杏树移植东郊宾馆。学校在大院内及寿邱山上下大兴土木,扩建成镇江高等师范专科学校,2001年参与合并组建江苏大学。上世纪末,市交通局、建设银行、住建局都在正东路占有一席之地;市第四人民医院将大门从南门大街挪至正东路上,门前建成健康广场和地下停车场。1998年正东路全线拓宽改造后,拆除了东门西南隅的老旧民房,改造成地下人防、地上绿树成荫的市民文化休闲广场。清末前称明清府城的东门为朝阳门,所以如今梦溪广场西南片的新建小区命名为朝阳门小区。2011年,镇江市委、市政府搬迁新址,原址改造修缮为“东大院创业广场”,成为市中心集现代与传承、科技与文化、公益与市场为一体的城市新坐标。

何家巷

何家巷在正东路南侧,巷深66米,因巷内有何家祠堂而得名。清代镇江城内曾有“东何西郭,南张北柳”之说。其中“东何”指的就是居住镇江城东十字街(今范公桥以南)的何氏世医家族。

南宋(1141)何氏镇江支第一世何柟、何彦猷兄弟二人弃官从医,随宋室南渡由河南汴梁迁居镇江。此后何氏世代行医历经宋、元、明、清、民国至今,绵延800余年,多在太医院中任医职,共编撰各类医书130余种。清代时,何氏后裔何书田在其父何世仁去世后,念及祖传医业须人继承,乃学医,不数年便闻名大江南北。其时林则徐所患软脚病即是由何书田治愈;林则徐在广东禁烟时所颁18味禁烟方,亦出自何书田所著《救迷良方》。林则徐曾书赠何书田一联:“读史有怀经世略,检方常著活人书。”何书田之子何鸿舫亦以医出名,著有《续医人史传》。何氏医学源远流长,在治疗伤寒、瘟疫、虚劳、女科等方面为人称道,名动杏林。自南宋初年以来,何氏家族至今传世22代,相继涌现过200多位医家,是江南何氏流派中最为繁荣的一支。

簸箕巷

簸箕巷北自学沟巷,南至石头巷,长57米。1992年原花巷并入其中。

镇江古代就以编织簸箕等竹器著称。东晋时称京口为北府,驻守京口的北府兵多为南迁人士,“人多劲悍”,富有战斗经验,因此被东晋重臣桓温称赞道:“京口酒可饮,箕可用,兵可使。”意思是镇江的好酒可以饮,簸箕可以用,士兵凶猛,兵器也可以使用。

箕是用竹篾、柳条或铁皮等材料制成的器具,清代巷内居民多以竹器簸箕编织为业,故称簸箕巷。

学沟巷

学沟巷东自下河头,西转北至正东路,全长197米。此巷因地处昔日镇江县学宫墙外水沟南侧,故名。由此可略知当年县学南端的边界位置。

“文革”后,镇江师专在基建过程中,曾于原县学遗址外围挖掘出刻有“仞”字与“墙”字的正方形石块,证明当年县学南侧曾有“万仞宫墙”的石刻砌块,用以赞颂孔子的崇高品德与学问。2003年正东路建华侨大厦,学沟巷大部被拆除。

石头巷

石头巷在南门大街南段,东至下河头,西连南门大街,全长163米,也是镇江城里的一条千年古巷,宋《嘉定镇江志》和清《光绪丹徒志》均有记载。

北宋时范仲淹任镇江知府,他处处想着老百姓,一心一意为百姓做好事。那时关河西岸的石头巷口和县学门前都是泊船码头,不远处有一座竹桥,时常有小孩子不小心溺水身亡的悲剧发生。范仲淹得知后心里很难过,决心为民造桥。他拿出自己的部分俸禄,再加上社会募集的善款,准备在关河上建造一座宽大安全的石桥。周围百姓纷纷解囊,就连远在他方的朋友也闻讯赶来相助。但有人认为,范仲淹为官清廉,直接赠与金钱生怕日后不大说得清,便有意买来石料、箩筐、大绳等材料运至施工现场。两年以后,县学门前这座漂亮的“清风桥”建成通行,老百姓称它“范公桥”。

此时各地仍有人陆续往这里发运石料,巷子里堆放的石料一直延伸到千石墟。范仲淹很是为难,他一面劝告停发石料,一面嘱咐属下妥加保管,以后转赠其他地方建桥。久而久之,人们就称这条巷子叫“石头巷”了。

清康熙年间著名诗人祝应瑞罢官归京口,居石头巷“见山楼”,在此著《瘗鹤铭考》,画《观碑图》。清乾隆年间大学士兼礼部侍郎沈德潜亦住见山楼。清道光年间诗人夏桢宅也在石头巷,其读书处称“十砚斋”。

下河头

下河头紧临关河西岸,北通正东路,南至古通巷,长349米。宋代时称下河巷,清代改称下河头,是镇江最古老的地名之一。宋元明清时,下河头沿岸茶馆、酒楼、商铺林立,一年四季商贾云集、人来人往,好不热闹。加之北有清风桥、梦溪园,西北有寿邱山,东面是藏春坞,春风杨柳,夏雨绿荷,秋月菊蕊,冬寒白雪,风景非常优美,引得许多文人雅士经常到此品茗、饮酒、吟诗、填词。

鼎石山上的僧伽塔与下河头隔河相望,山下有座都天庙。古时候一旦发生大旱,善男信女们就到此膜拜求雨。庙前旗幡高挂,青烟缭绕,钟鸣钹响,乐声悠扬,道士们率领信众们抬着玉帝、雷神、风神的佛像沿街游行,请当地有名望的人士书写青词祈祷上苍降雨赐福。

道光十九年(1839年)岁次己亥,4月23日傍晚,久任京官的龚自珍只身一人辞职南行。他夷然傲然,悲愤交加,途中不断有人资助。船行至镇江水域,被友人请至下河头酒馆小坐,但只见街上人山人海,喧闹非凡。一打听,原来是当地求雨的民众在参加都天庙祭拜后游行来到下河头。大名士龚自珍被一位道士认出,并恳请他为天神写一篇青词。龚自珍母亲本是金坛人,隶属镇江府,因此镇江也是他从小受知、启蒙之地。于是便挥洒健笔写下了“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一抨击时弊、抒发理想的著名诗篇。

这首“青词”以祈祷天神的口吻,呼唤风雷般的变革,以打破清王朝束缚思想、扼杀人才造成的死气沉沉的局面,表达了作者期求解放人才,变革社会,振兴国家的强烈愿望。

南门大街

南门大街位于酒海街社区西缘,南自虎踞桥(即南门桥),北延至中山东路,全长1229米,是沟通城乡南北的主要通道。古南门大街最初由三段组成:从虎踞桥至正东路,即酒海街社区所在的地段称柴米街;从正东路至原吴先生巷(今第四人民医院北端)称道崇观;再往北至中山东路五条街口称南街;街上从南至北的岔路口共有三道御赐石牌坊。因方向正对南城门,清末民初统称南门大街。清代南门大街有“三条龙”之谓:清晨农民担柴进城形成一条长龙叫“草龙”,中午农民担米进城投牙(行)形成一条长龙叫“米龙”,下午大街稍得空闲,商户、居民们赶忙持桶前往运河边担水,形成一条长龙叫“水龙”,整条大街从早到晚忙得不亦乐乎。街上曾有明大学士靳贵、清大学士张玉书、清四川按察使戴三锡等名人故居。清冷士嵋有《过故靳相公宅》诗云:断垣荒壁斜阳里,落尽前朝一树花。

南门大街南端穿过虎踞桥是南门外大街。这条大街北自运河路,南至天桥路,全长255米,是连通丁卯桥路、官塘桥路和岗子下的交通要道。

庙巷

庙巷南至棒棰营,北至古通巷,长183米。庙巷原名“双庙巷”。元代《至顺镇江志》记载:江苏科技大学附属小学(前南门小学)原址就是北宋丞相曾布的宅院,“在千石墟之东,后为道林寺。”清代此巷内有关帝庙、极乐庙(穷神庙)、如意庙、狗王庙等多处庙宇,故称庙巷。数如意庙的规模最大,狗王庙最为热闹。

狗王庙里供奉的是一只为保护主人财产而丧生的义犬。传说很久以前镇江城里有个叫朱来臣的猪贩子,年关去南乡一带收账返回途中,因贪杯喝得酩酊大醉,跌跌撞撞将装有银两的褡裢失落在地。直到次日醒来后方才发觉褡裢丢落,但沿途寻找无果。若干天后,忽然发现自家的那只家犬蜷曲着身体,饿死在庙巷的墙角,伏在身下的那只褡裢原封不动。原来那日小狗随他一起赶路,看到了丢失的褡裢。但见主人已经喝醉,小狗用嘴衔也衔不动,于是就匍匐在庙巷的一处墙旮旯,苦苦等待主人来寻。猪贩子见状失声痛哭,但是悔之晚矣,便用失而复得的银两修造了这座狗王庙,以彰显义犬之忠诚。每年正月二十是“狗王”的忌日,也是传统的狗王庙会,四乡八镇的乡亲们都会来此祭拜“狗王”,为新的一年祈福。

到了清代,庙巷一带成为守城部队的训练场。镇江沦陷时,庙巷又遭敌机轰炸,形成一片废墟。新中国成立后巷子里陆续建起很多民房,庙巷的走向也发生了很大改变。

棒棰营

棒棰营地处南城根脚下,东自梦溪路,西至南门大街,巷长278米,原南城根于1957年并入棒棰营。据说明清时代这里驻扎着用“棒棰”守护城墙的军队。冷兵器时代打仗一般使用云梯攻城,依靠云梯顶端的竹缆套住城垛以固定云梯。而守城士兵就会用“棒棰”砸烂梯顶的竹缆,以阻止敌人登城,这支军队就叫做“棒棰营”。因此棒棰营的名称与旧时军队的营房、营盘驻地名称相关。

自从有了洋枪洋炮之后,守护城墙的棒棰营遣散,这里成为江绸业织机户加工生丝的作坊集聚地。巧合的是,棒棰也是一种用于捶丝的工具,故棒棰营的名称也与当地丝绸业有关。镇江“江绸”质地优良,闻名国内外,远销朝鲜、阿拉伯国家,清代时被列为“贡品”。据《江苏省志·蚕桑丝绸志》记载:“江苏绸类丝织品著名的有南京宁绸,丹阳阳绸,镇江江绸,吴江盛绸、绉绸等。”又云:“镇江的江绸,又名冲宁绸,颜色有花、素两种,每匹长4丈余,宽2.2尺。清廷每遇庆典,均派员来镇江采办,以备赏赐。宣统二年(1910年)镇江的‘文明绸’获南洋劝业会奖状。”民国期间镇江江绸业出口逐年萎缩,大部分作坊倒闭或兼并。

新中国成立后为安置住房困难职工,在棒棰营大块空地上建起一排排简易公房。随后又有船院三村建在棒棰营。1988年,新的工人文化宫落户棒棰营东侧地块,被列为镇江市优秀历史建筑。2016年,棒棰营老旧公房作为危房被拆除,原址经过平场后建成公共停车场。

南马路

南马路原名南门外马路,后称南马路。东自南水桥,西至南门虎踞桥,长320米。清末民初,大批淮北与苏北的移民不断涌入江南,因为进不了城区,便在高差近2米的南城根脚下搭设窝棚栖居,俗称“侉子街”。1996年古运河整治,对原址进行成片开发。大片破旧房屋被拆除建成多层楼群,紧临运河的绿地公园融入古运河风光带。

编辑:毛蕴劼

审核:滕建锋

153

□  许金龙

清代镇江民间曾经流传过一副脍炙人口的对联:“石婆婆磨刀劈竹竿,万家箍桶;范公公拖板搭浮桥,千秋利民”,说的是镇江主城区的石婆婆巷、磨刀巷、竹竿巷、万家巷、箍桶巷5条巷子和范公桥、拖板桥、石浮桥、千秋桥、利民(嘉定)桥5座桥梁。其中的范公桥、古通(箍桶)巷就在酒海街社区。酒海街社区的古桥古街巷富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故事传说。

范公桥

范公桥原名清风桥。因北宋景祐年间知润州的范仲淹重建该桥,习称范公桥。南宋嘉泰、开禧间,镇江知府辛弃疾又“复甃以石”,重修了范公桥。清咸丰年间战乱,桥上的桥石、桥栏俱被拆毁。从160多年前清代画家周镐的《京江二十四景》之一“范桥流水”图中可见当年桥上建有廊亭,线条流畅,层次分明,造型典雅飘逸,只可惜今人无缘一睹其风采。

民国时期镇江修筑正东路,残桥从此被覆盖于路下。

1998年,正东路拓宽改造开挖路基时,市考古队在酒海街与下河头之间的古关河上发现了宋代范公桥遗迹。石桥全长41米,包括桥体南侧加砌的石壁、夯土、桥拱护拱、拱脚、桥东端城式礓礤等。考古人员拍摄遗迹的专项影像资料后仍填土掩埋地下。

虎踞桥

虎踞桥是江南运河长江入口处现存的第一座古桥,历经明、清、民国,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桥梁位于古城镇江南门大街最南端的古运河(京杭大运河)上,自古就是丹阳、金坛等南部县域通往府城的关津。虎踞桥是一座实腹式单孔半圆形石拱桥,拱净跨11.12米,矢高6.15米,桥面长30.35米,桥中宽9.90米,南北两堍宽度为11.50米。桥两侧共有18块栏板,20根望柱。现为全国文保单位。

虎踞桥最初建于何时不得而知。有史可考的是,明弘治十四年(1501),虎踞桥与千秋桥俱圯。镇江知府王存中将原先倒塌的旧桥改建成单孔有榫石拱桥。

明万历四年(1576)镇江知府张纯拆除损坏的有榫石拱桥,改建为三跨木桥。

清《康熙丹徒县志》记载:后因行船不便,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知府苏兆民又将破损的木桥改建驼峰式单孔石拱桥,同时更改桥名为“泰运桥”。桥面中间以石板铺就独轮车的通行坡道,两侧置条石人行台阶。清《光绪丹徒县志》记载:“咸丰三年粤寇踞城拆毁此桥,九年经善后局重修”。表明此桥曾遭太平军毁坏,以阻清兵通行。同治九年(1870)重修并恢复了水路交通。清末民初(1912)改称明清府城虎踞门为南门,泰运桥更名老南门桥。

1937年12月镇江沦陷,老南门桥桥面和南门城楼包括里头的月城被日寇飞机炸毁,日军封锁交通,在桥上设置障碍。日本投降后,民国江苏省会对老南门桥进行了功能性修复。

1961年初,市政部门对老南门桥实施改造,将步行桥改为公路桥。桥面坡度放缓并浇筑成混凝土桥面,定名为南门桥。虽然桥栏板、石柱和桥面失去了原有的风貌,但桥身的拱圈、山花墙、金刚墙、桥墩、桥拱、桥耳等仍保持着明代桥梁的建筑风格。

1982年 4月17日市政府恢复“虎踞桥”名称,并首次将其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 3月18日设立文物保护碑。2006年5月25日,虎踞桥随京杭大运河一道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在虎踞桥东侧另建了一座板梁式新桥,老桥停止车辆通行,恢复了石拱桥原样。

南水桥

据元代志书记载:“镇江据南北要冲,其南三门:左曰通吴,右曰仁和,而水门居其中。”“宋代通济桥在南水门上。延佑三年(1316),守臣太平因水门旧址创建。”说明元代南水门位置在漕渠之上。镇江历史文化地图显示,明清镇江府城南水关确有一座桥闸横跨在关河之上,附近再无其他桥梁。

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从东门路口向南仅有一条断头的砂石路直抵古运河畔,河上仍然无桥。1974年,市政部门在古运河弯道处的运河路和环城路之间,新建了一座长40米、宽18米的南水桥,方便和沟通了东门与丁长路、矿机路、老南门外的交通,促进了这一带的繁荣。2003年,随着梦溪路的拓宽改造,南水桥两侧又进行了加宽,形成了目前“三块板”式的城市干道桥梁。

古通巷

古通巷西至南门大街,东与酒海街碰接后向南100米至棒棰营,全长约300米。明清时巷内多作坊,多家箍桶店集中于此,故名箍桶巷,清代地方志有记载。新中国成立前后被讹写成“古通巷”沿用至今。

箍桶本是中国民间的一门古老技艺,历史非常悠久,与千家万户、各行各业息息相关。昔日当家过日子使用的饭桶、水桶、锅盖、水舀子、澡盆、脚盆、马桶、粪桶、粪勺,甚至小孩子冬天取暖用的火桶都离不开箍桶匠。直到上世纪80年代箍桶业才逐步淡出人们的视线。

1970年,巷内新建一批公房曾命名“古田新村”,后合并通称古通巷。1965年创办的市城建中学,1972年更名市十一中后搬入古通巷。2007年十一中再次更名江科大附中迁址学府路,原址出让给南门小学扩建新校区。

酒海街

酒海街位于南门大街东侧,北自正东路,南至古通巷交叉口东转接梦溪路,全长414米。此街紧临古漕渠,有千年以上历史。古代称大型盛酒容器为酒海,元代《至顺镇江志》记载:“宋丞相陈升之宅,在范公桥南,后为军寨及酒海,酒库,今为民居”,故取名酒海街。唐宋至明清,宽阔的关河上樯帆如织,十分繁忙。漕渠两岸商贾云集,茶楼酒店林立,名人宅院栉比。街首清风桥北侧有一梦溪,溪畔便是北宋沈括的梦溪园所在。桥南有一条清溪,北宋宰相陈升之在溪边建有清溪花园。如今清溪花园早已荡然无存,梦溪园的沈括故居仍可供人瞻仰。

新中国成立后,酒海街北段曾经有过一家市属针织厂。上世纪末企业改制、职工分流,在工厂原址建起了酒海街小区,残存的那些古民居也不见了踪影。

正东路

正东路在酒海街社区北边,东自梦溪广场,西至解放路,长988米。清代时,东段横穿清风桥的条石小路称清风街(俗称东门大街)。1931年整体拆除了清风街,再打通西头的屏风街、东观巷、武庙和小教场,拓宽成一条新马路。这条马路连接当时的中正路和东门,故统称正东路。民国初期原丹徒县学一度成为江苏省民众教育馆(又称孔庙),1932年孔庙为省立镇江师范学校所在地。新中国成立后,原省高等法院第一分院原址改作镇江军分区驻地。1958年中共镇江地委和镇江专区专员公署借用原武庙和小教场的一部分,在正东路西段新砌了办公大楼,这里成为镇江地区的政治、行政中心。

1983年3月地市合并,新的镇江市委、市政府迁入地委大院办公。1978年,停办后的镇江师范专科学校复校,拆毁了原镇江师范内的大量古建筑,大门口的4棵古银杏树移植东郊宾馆。学校在大院内及寿邱山上下大兴土木,扩建成镇江高等师范专科学校,2001年参与合并组建江苏大学。上世纪末,市交通局、建设银行、住建局都在正东路占有一席之地;市第四人民医院将大门从南门大街挪至正东路上,门前建成健康广场和地下停车场。1998年正东路全线拓宽改造后,拆除了东门西南隅的老旧民房,改造成地下人防、地上绿树成荫的市民文化休闲广场。清末前称明清府城的东门为朝阳门,所以如今梦溪广场西南片的新建小区命名为朝阳门小区。2011年,镇江市委、市政府搬迁新址,原址改造修缮为“东大院创业广场”,成为市中心集现代与传承、科技与文化、公益与市场为一体的城市新坐标。

何家巷

何家巷在正东路南侧,巷深66米,因巷内有何家祠堂而得名。清代镇江城内曾有“东何西郭,南张北柳”之说。其中“东何”指的就是居住镇江城东十字街(今范公桥以南)的何氏世医家族。

南宋(1141)何氏镇江支第一世何柟、何彦猷兄弟二人弃官从医,随宋室南渡由河南汴梁迁居镇江。此后何氏世代行医历经宋、元、明、清、民国至今,绵延800余年,多在太医院中任医职,共编撰各类医书130余种。清代时,何氏后裔何书田在其父何世仁去世后,念及祖传医业须人继承,乃学医,不数年便闻名大江南北。其时林则徐所患软脚病即是由何书田治愈;林则徐在广东禁烟时所颁18味禁烟方,亦出自何书田所著《救迷良方》。林则徐曾书赠何书田一联:“读史有怀经世略,检方常著活人书。”何书田之子何鸿舫亦以医出名,著有《续医人史传》。何氏医学源远流长,在治疗伤寒、瘟疫、虚劳、女科等方面为人称道,名动杏林。自南宋初年以来,何氏家族至今传世22代,相继涌现过200多位医家,是江南何氏流派中最为繁荣的一支。

簸箕巷

簸箕巷北自学沟巷,南至石头巷,长57米。1992年原花巷并入其中。

镇江古代就以编织簸箕等竹器著称。东晋时称京口为北府,驻守京口的北府兵多为南迁人士,“人多劲悍”,富有战斗经验,因此被东晋重臣桓温称赞道:“京口酒可饮,箕可用,兵可使。”意思是镇江的好酒可以饮,簸箕可以用,士兵凶猛,兵器也可以使用。

箕是用竹篾、柳条或铁皮等材料制成的器具,清代巷内居民多以竹器簸箕编织为业,故称簸箕巷。

学沟巷

学沟巷东自下河头,西转北至正东路,全长197米。此巷因地处昔日镇江县学宫墙外水沟南侧,故名。由此可略知当年县学南端的边界位置。

“文革”后,镇江师专在基建过程中,曾于原县学遗址外围挖掘出刻有“仞”字与“墙”字的正方形石块,证明当年县学南侧曾有“万仞宫墙”的石刻砌块,用以赞颂孔子的崇高品德与学问。2003年正东路建华侨大厦,学沟巷大部被拆除。

石头巷

石头巷在南门大街南段,东至下河头,西连南门大街,全长163米,也是镇江城里的一条千年古巷,宋《嘉定镇江志》和清《光绪丹徒志》均有记载。

北宋时范仲淹任镇江知府,他处处想着老百姓,一心一意为百姓做好事。那时关河西岸的石头巷口和县学门前都是泊船码头,不远处有一座竹桥,时常有小孩子不小心溺水身亡的悲剧发生。范仲淹得知后心里很难过,决心为民造桥。他拿出自己的部分俸禄,再加上社会募集的善款,准备在关河上建造一座宽大安全的石桥。周围百姓纷纷解囊,就连远在他方的朋友也闻讯赶来相助。但有人认为,范仲淹为官清廉,直接赠与金钱生怕日后不大说得清,便有意买来石料、箩筐、大绳等材料运至施工现场。两年以后,县学门前这座漂亮的“清风桥”建成通行,老百姓称它“范公桥”。

此时各地仍有人陆续往这里发运石料,巷子里堆放的石料一直延伸到千石墟。范仲淹很是为难,他一面劝告停发石料,一面嘱咐属下妥加保管,以后转赠其他地方建桥。久而久之,人们就称这条巷子叫“石头巷”了。

清康熙年间著名诗人祝应瑞罢官归京口,居石头巷“见山楼”,在此著《瘗鹤铭考》,画《观碑图》。清乾隆年间大学士兼礼部侍郎沈德潜亦住见山楼。清道光年间诗人夏桢宅也在石头巷,其读书处称“十砚斋”。

下河头

下河头紧临关河西岸,北通正东路,南至古通巷,长349米。宋代时称下河巷,清代改称下河头,是镇江最古老的地名之一。宋元明清时,下河头沿岸茶馆、酒楼、商铺林立,一年四季商贾云集、人来人往,好不热闹。加之北有清风桥、梦溪园,西北有寿邱山,东面是藏春坞,春风杨柳,夏雨绿荷,秋月菊蕊,冬寒白雪,风景非常优美,引得许多文人雅士经常到此品茗、饮酒、吟诗、填词。

鼎石山上的僧伽塔与下河头隔河相望,山下有座都天庙。古时候一旦发生大旱,善男信女们就到此膜拜求雨。庙前旗幡高挂,青烟缭绕,钟鸣钹响,乐声悠扬,道士们率领信众们抬着玉帝、雷神、风神的佛像沿街游行,请当地有名望的人士书写青词祈祷上苍降雨赐福。

道光十九年(1839年)岁次己亥,4月23日傍晚,久任京官的龚自珍只身一人辞职南行。他夷然傲然,悲愤交加,途中不断有人资助。船行至镇江水域,被友人请至下河头酒馆小坐,但只见街上人山人海,喧闹非凡。一打听,原来是当地求雨的民众在参加都天庙祭拜后游行来到下河头。大名士龚自珍被一位道士认出,并恳请他为天神写一篇青词。龚自珍母亲本是金坛人,隶属镇江府,因此镇江也是他从小受知、启蒙之地。于是便挥洒健笔写下了“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一抨击时弊、抒发理想的著名诗篇。

这首“青词”以祈祷天神的口吻,呼唤风雷般的变革,以打破清王朝束缚思想、扼杀人才造成的死气沉沉的局面,表达了作者期求解放人才,变革社会,振兴国家的强烈愿望。

南门大街

南门大街位于酒海街社区西缘,南自虎踞桥(即南门桥),北延至中山东路,全长1229米,是沟通城乡南北的主要通道。古南门大街最初由三段组成:从虎踞桥至正东路,即酒海街社区所在的地段称柴米街;从正东路至原吴先生巷(今第四人民医院北端)称道崇观;再往北至中山东路五条街口称南街;街上从南至北的岔路口共有三道御赐石牌坊。因方向正对南城门,清末民初统称南门大街。清代南门大街有“三条龙”之谓:清晨农民担柴进城形成一条长龙叫“草龙”,中午农民担米进城投牙(行)形成一条长龙叫“米龙”,下午大街稍得空闲,商户、居民们赶忙持桶前往运河边担水,形成一条长龙叫“水龙”,整条大街从早到晚忙得不亦乐乎。街上曾有明大学士靳贵、清大学士张玉书、清四川按察使戴三锡等名人故居。清冷士嵋有《过故靳相公宅》诗云:断垣荒壁斜阳里,落尽前朝一树花。

南门大街南端穿过虎踞桥是南门外大街。这条大街北自运河路,南至天桥路,全长255米,是连通丁卯桥路、官塘桥路和岗子下的交通要道。

庙巷

庙巷南至棒棰营,北至古通巷,长183米。庙巷原名“双庙巷”。元代《至顺镇江志》记载:江苏科技大学附属小学(前南门小学)原址就是北宋丞相曾布的宅院,“在千石墟之东,后为道林寺。”清代此巷内有关帝庙、极乐庙(穷神庙)、如意庙、狗王庙等多处庙宇,故称庙巷。数如意庙的规模最大,狗王庙最为热闹。

狗王庙里供奉的是一只为保护主人财产而丧生的义犬。传说很久以前镇江城里有个叫朱来臣的猪贩子,年关去南乡一带收账返回途中,因贪杯喝得酩酊大醉,跌跌撞撞将装有银两的褡裢失落在地。直到次日醒来后方才发觉褡裢丢落,但沿途寻找无果。若干天后,忽然发现自家的那只家犬蜷曲着身体,饿死在庙巷的墙角,伏在身下的那只褡裢原封不动。原来那日小狗随他一起赶路,看到了丢失的褡裢。但见主人已经喝醉,小狗用嘴衔也衔不动,于是就匍匐在庙巷的一处墙旮旯,苦苦等待主人来寻。猪贩子见状失声痛哭,但是悔之晚矣,便用失而复得的银两修造了这座狗王庙,以彰显义犬之忠诚。每年正月二十是“狗王”的忌日,也是传统的狗王庙会,四乡八镇的乡亲们都会来此祭拜“狗王”,为新的一年祈福。

到了清代,庙巷一带成为守城部队的训练场。镇江沦陷时,庙巷又遭敌机轰炸,形成一片废墟。新中国成立后巷子里陆续建起很多民房,庙巷的走向也发生了很大改变。

棒棰营

棒棰营地处南城根脚下,东自梦溪路,西至南门大街,巷长278米,原南城根于1957年并入棒棰营。据说明清时代这里驻扎着用“棒棰”守护城墙的军队。冷兵器时代打仗一般使用云梯攻城,依靠云梯顶端的竹缆套住城垛以固定云梯。而守城士兵就会用“棒棰”砸烂梯顶的竹缆,以阻止敌人登城,这支军队就叫做“棒棰营”。因此棒棰营的名称与旧时军队的营房、营盘驻地名称相关。

自从有了洋枪洋炮之后,守护城墙的棒棰营遣散,这里成为江绸业织机户加工生丝的作坊集聚地。巧合的是,棒棰也是一种用于捶丝的工具,故棒棰营的名称也与当地丝绸业有关。镇江“江绸”质地优良,闻名国内外,远销朝鲜、阿拉伯国家,清代时被列为“贡品”。据《江苏省志·蚕桑丝绸志》记载:“江苏绸类丝织品著名的有南京宁绸,丹阳阳绸,镇江江绸,吴江盛绸、绉绸等。”又云:“镇江的江绸,又名冲宁绸,颜色有花、素两种,每匹长4丈余,宽2.2尺。清廷每遇庆典,均派员来镇江采办,以备赏赐。宣统二年(1910年)镇江的‘文明绸’获南洋劝业会奖状。”民国期间镇江江绸业出口逐年萎缩,大部分作坊倒闭或兼并。

新中国成立后为安置住房困难职工,在棒棰营大块空地上建起一排排简易公房。随后又有船院三村建在棒棰营。1988年,新的工人文化宫落户棒棰营东侧地块,被列为镇江市优秀历史建筑。2016年,棒棰营老旧公房作为危房被拆除,原址经过平场后建成公共停车场。

南马路

南马路原名南门外马路,后称南马路。东自南水桥,西至南门虎踞桥,长320米。清末民初,大批淮北与苏北的移民不断涌入江南,因为进不了城区,便在高差近2米的南城根脚下搭设窝棚栖居,俗称“侉子街”。1996年古运河整治,对原址进行成片开发。大片破旧房屋被拆除建成多层楼群,紧临运河的绿地公园融入古运河风光带。

编辑:毛蕴劼

审核:滕建锋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