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知镇江历史的人,一定会听说过“龙目湖”这个名字。历史上有两名帝王与龙目湖相关,秦始皇凿断龙目湖长岗破王气,梁武帝掘龙目湖“点睛”。
龙目湖,一听就是聚集王气的地方,很遗憾的是,这个名字没有流传下来,镇江湖多,现在却没有一个湖叫做龙目湖。
被两代帝王一凿一掘的龙目湖,究竟在什么地方呢?千古以来,扑朔迷离。
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会员邵国平、李德柱、王礼刚经过几年来对镇江古运河的实地考察和研究,认为秦始皇凿龙目湖长岗以破王气的龙目湖就在杜野湖、猪婆滩一带。
杜野湖 戴蓉 摄
历史记载中的龙目湖
关于龙目湖的记载,最早是和秦始皇有关。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东巡,为破王气,凿断京岘山东南垄龙目湖中长岗,历代志书都有记载。宋《嘉定镇江志》、元《至顺镇江志》、清《乾隆镇江府志》以及《太平寰宇记》、《京口记》中皆记录:有龙目湖,秦王东游观地势云,此有天子气,使赭衣徒凿湖中长岗,令断,以破其势。
秦始皇破坏的王气,到了梁武帝的时代有了聚拢的可能,于是出现了“龙目二湖”。
《寰宇记》记载,“梁武帝望京岘山盘似龙,■其左右为龙目二湖。”梁武帝到此游玩,看到京岘山形似盘龙,缺少一双龙眼,于是命人在京岘山脚下挖掘了两湖以为龙目。梁武帝掘湖,大概是出于心理需要,他代齐立梁,贵为真龙天子,京岘山的龙气能让他江山永固。
爱国将领宗泽和知名学者周孚所著的诗歌中也有关于龙目湖的记录,说明到了南宋时期龙目湖仍旧存在。
宗泽有一首葬妻诗《葬妻京岘山·结庐龙目湖上》:“一对龙湖青眼开,乾坤倚剑独徘徊;白云是处堪埋骨,京岘山头梦未回。”据说宗泽和夫人就长眠在龙目湖畔。
周孚有诗曰:“平湖认龙目,断岭记蜂腰。”
岁月流逝,沧海桑田,龙目湖也不可能一成不变。《南徐州志》记载龙目二湖变成了田地。“秦使赭衣凿其地,因谓之丹徒。凿处今在故县西北六里,丹徒岘东南连亘盘纡,屈曲有像龙形,故秦凿绝顶,阔百余步,又夹坑龙首,以毁其形,坑之所在,即今龙目二湖,悉成田也。”
清初学者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记录龙目湖在清朝的时候被毁。京岘山“城东五里,一名丹徒岘,相传即秦时所凿以泄王气处,京口、京镇皆因以名。《梁典》武帝望京岘,盘纡似龙,因掘二湖于山下,曰龙目湖,今堙”。
现代《象山乡志》第十编第三章“故事歌谣”记载:京岘山“山脚下有两个湾(地名),一个叫凌家湾,一个叫陈家湾,都有碧波荡漾的湖水,像龙的两只眼睛,人们把这两方清湖称为龙目湖。”现在这两个被当地老百姓成为龙目湖的清湖也因为开发不存在了。
资料图片 王礼刚提供
龙目湖是杜野湖、猪婆滩?
龙目湖真的已经不存在了吗?
邵国平、李德柱、王礼刚经过几年来对于镇江古运河和地形的实地考察和研究,以为当年秦始皇凿断长岗破王气的龙目湖就在现代的杜野湖、猪婆滩一带。
秦始皇东巡镇江派三千赭衣徒(穿赭色囚衣的罪犯)凿京岘山破“王气”,不管秦始皇是不是真的为了破王气,但是秦始皇凿了京岘东南垄,令水北注,绝对是个水利工程。在《至顺镇江志》中有详细的记载。
《至顺镇江志·漕渠水》:“秦凿丹徒、曲阿。《类集》:‘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使赭衣徒三千凿京岘东南垄’……今水道所经大小夹岗,一在京岘之南,一在云阳之北,其势委曲周折,皆凿山为之,正与诸说相合。”
“京口有渠,肇自始皇,非始于隋也”。“是则炀帝初非创置,不过开使宽广耳。”秦始皇凿龙目湖长岗,使得这段人工河道成为后来江南运河北段的雏形。
古运河从都天庙往东去便是高岗峡河段,“夹冈如连山”,丁卯桥向东河床有一平阔地,就是猪婆滩,过了猪婆滩又是高岗峡河段,过了这个高岗峡河段,就是杜野湖。
据清《光绪丹徒县志》记载,猪婆滩“自都天庙至此,河之转向最多。盖缘两岸高耸,皆系山岗,发脉开河时,循度地势,让高就下故也。但至此滩,则两岸忽开,变为平岸。过此,则两岸又耸,缘此地系山岗。”同时《光绪丹徒县志》也述及猪婆滩系高岗峡河段,多流沙,经常淤塞,究其原因,是京岘山脚下穷坑流沙所致。
王礼刚以为,小夹岗位于京岘山东南,西有猪婆滩,东有杜野湖。猪婆滩与杜野湖之间有高岗相隔。秦始皇凿断长岗,使猪婆滩与杜野湖相连贯通,这两个湖应该就是龙目湖。《舆地志》也记录:“吴孙皓求凿道于杜墅(杜野)小村,即厌王气之所。”秦始皇让赭衣徒凿湖中长岗,正是“厌王气之所”。
记者近日跟随王礼刚走访了古运河从猪婆滩到杜野湖的一段。因为时代变迁,地形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我们仍能从现在河道中看到当年水道的痕迹。
顺着焦顶山路一路往东,到恒美嘉园的南边,永隆城市广场的北面,能看到一片略显宽阔的水域,“这里就是猪婆滩”,王礼刚告诉记者,“你看,运河北面有地势高的焦顶山,南面有华盖山,虽然两座山现在已变成了土丘,但是山丘距离运河水面还是有一定高度的。当年肯定不止这个高度。古运河到了这里还有个弯道。所以猪婆滩即便水域平缓,因为两边都是高岗,古运河穿峡而过,这里被称为小夹岗。”
猪婆滩的名字很有意思,《光绪丹徒县志》上说,“其名为猪婆者,乃系北岸脚下,沙水汇成两凹,若猪婆,然而流沙活动,又若豕突其间。”我们现在是看不出当年流沙的景象,只能从外形上想象一下。
过了猪婆滩,顺着焦顶山路进入恒运路,继续往东,省镇江一中的正大门往东一点的运河水域就是杜野湖。虽然不能和其他湖泊相比,但杜野湖算是古运河井口段比较宽阔的水域。运河水到了这里开始向两边扩张,水域上有小岛,将水域分成了两片。朝南的一边宽阔,湖水清澈;朝北的一边窄小,水面上布满了水生植物,不注意的还以为小岛已经和岸边相连。王礼刚说:“杜野湖经过了景观改造,也是河宽水清杨柳绿,雨亭矗立,水杉高耸,湖水环绕,是一方很难得的运河自然景观。”
过了杜野湖,运河水继续向东,奔流入江。
记者:戴蓉
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