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朱方”“丹徒”来自古越语?

2023-01-13 09:59 新华日报  

“朱方”“丹徒”是江苏古城镇江最早见诸文献史料的两个名称,前者是吴越地区最早出现的县制城邑名,后者则是秦一统以来当地使用时间最长的县级行政区域名,至今仍然为镇江市丹徒区所沿用。它们的历史渊源到底是什么?江苏大学相关学者最新研究指出,我们可以从古越语的角度,对这两个老地名作出新阐释。

在学术期刊《民族语文》所刊登的最新研究成果《古越语视野下的“朱方”“丹徒”地名释义》中,作者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高逸凡指出,“朱方”“丹徒”应是古越语地名的汉字记音,分别意为“主管江岸的官守”和“控扼江河的城关”,其内涵与后世出现的汉语地名“镇江”一脉相通。

关于地名“朱方”的释义,历代文献并无明确记载。有的研究者由“方”字联想到商代“徐方”“虎方”“危方”等众多的方国名,认为“朱方”即是这类商代方国地名在春秋时期的遗留;还有人认为,“朱方”原本应是“夨方”,即名“夨”的方国,由“夨”而“朱”是“音似形近”之讹。

关于地名“丹徒”的释义,最早出现在南朝时期的地志之中。《南徐州记》中说:“秦使赭衣凿其地,因谓之丹徒。”《京口记》中说:“龙目湖,秦王东观,亲见形势,云此有天子气,使赭衣徒凿湖中长冈使断,因改名丹徒,今水北注江也。”

大致意思是:“丹徒”指穿着赭红色衣服的囚徒。秦始皇东巡时,听术士说此地有王气,因此派穿着赭红色衣服的囚徒凿断山脉,损坏这里的王气。同时改名为丹徒县。这一类阐释框架,都有着色彩浓厚的传说意味。

可以说,目前这些关于“朱方”“丹徒”地名的释义,基本都是后人从汉字字面意思出发的推测或附会。高逸凡分析说,从考古学文化上看,镇江一带在先秦时期属于吴越文化区,当地的主要居民是“习俗同,言语通”的吴人和越人,二者都属于古代“百越”民族的范畴,所说的语言应属于侗台语族的古越语。

高逸凡告诉记者,“因此,我们在探讨镇江地区先秦乃至秦汉时期出现的古地名涵义时,不可不考虑当地吴越居民所操古越语的因素。”

越人是古代生活在长江以南广大沿海地区的一个大族群,文献上称为百越。那么,先秦时候的古越语到底是什么样的语言?汉语文献中对于古代百越语言记录并不多,较为成篇幅而又确定属于百越语言的,是《越人歌》和《维甲令》。汉代刘向在《说苑》中记载的《越人歌》讲述了一个故事。春秋时代,楚王母弟鄂君子皙在河中游玩,摇船者是位越人,拥抱双桨用越语唱了一支歌。鄂君子皙听不懂,命人翻译成楚语。刘向的原文用32个汉字记载了这首歌的原始发音,翻译成楚语后成为了一首著名的诗歌:

“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说君兮君不知。”

由这段“翻译”的往事可见,古越语的原始发音和当时的汉语之间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

上世纪90年代,著名语言学家郑张尚芳曾经从古越语的角度对吴越地名进行了自己的阐释。比如“朱余”意为“盐官”,而“余”是古越语“盐”之意,在侗台语的语法中,修饰成分后置,按照这个习惯,“朱余”中的“朱”字就极有可能是古越语“官”一词的音译。

“这对我们探究‘朱方’‘丹徒’二地名的涵义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对此,高逸凡研究称,将“朱余”词首的“朱”字解释为古越语中表示主管某事之“官”这一语素的音译,是较为合理的。而“方”在壮语中同样读音的词,有“像墙一样直立的石山”之意,对应汉语的“壁”。镇江东部丹徒镇至大港镇五峰山一带在先秦时期是长江入海口的南岸,沿岸一线皆是宁镇山脉的群山丘陵。对于当时的吴人来说,此地以东就是茫茫东海,此地由群山丘陵构成的江岸或海岸正如同天然的城墙壁垒一般。

因此,高逸凡综合语言学、地理学和考古学材料判断,“方”字在“朱方”这个地名中应当解释为古越语中“河岸”一词的汉字记音。“朱方”按照其上古汉字音对应的古越语词应释作“主管河(江)岸的官守”之义。

“丹徒”词首位置的“丹”字,上古音属元部,端母,其同音字“单”曾在越王勾践《维甲令》的汉文记载中被用来音译古越语中的“堵”一词。对此,郑张尚芳指出这里的“单”字应当是以其上古音对应了古越语中表“城垣关隘”义的词汇。高逸凡表示,结合汉语上古音来看,“丹徒”地名中的“徒”字应是古越语中“河川”一词的记音字,而非“赭衣徒”这种字面意义上的“徒”。综合来看, “丹徒”这一地名在古越语中应是“河川之城”或“河川之关”的意思,对其义加以引申就是“控扼江河的城关”,汉语可译为“江城”“河关”。这一古越语视野下的地名释义不仅与秦汉丹徒县城(今丹徒社区)“坐镇”古运河入江口的地理位置相吻合,更与后世出现的汉语地名“镇江”异曲同工,不谋而合。

从先秦时期的“朱方”到秦汉时期的“丹徒”,这两个地名从字面上看,可谓毫无联系。然而在古越语的视野之下,从主管江岸的“堤官”到控扼江河的“江城”,其内涵竟又如此相通,从源头上清楚地揭示了镇江这座城市古今一贯的地理意义——屏障太湖的吴越门户,锁钥江河的天下关津。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毛蕴劼

审核:高新

206

“朱方”“丹徒”是江苏古城镇江最早见诸文献史料的两个名称,前者是吴越地区最早出现的县制城邑名,后者则是秦一统以来当地使用时间最长的县级行政区域名,至今仍然为镇江市丹徒区所沿用。它们的历史渊源到底是什么?江苏大学相关学者最新研究指出,我们可以从古越语的角度,对这两个老地名作出新阐释。

在学术期刊《民族语文》所刊登的最新研究成果《古越语视野下的“朱方”“丹徒”地名释义》中,作者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高逸凡指出,“朱方”“丹徒”应是古越语地名的汉字记音,分别意为“主管江岸的官守”和“控扼江河的城关”,其内涵与后世出现的汉语地名“镇江”一脉相通。

关于地名“朱方”的释义,历代文献并无明确记载。有的研究者由“方”字联想到商代“徐方”“虎方”“危方”等众多的方国名,认为“朱方”即是这类商代方国地名在春秋时期的遗留;还有人认为,“朱方”原本应是“夨方”,即名“夨”的方国,由“夨”而“朱”是“音似形近”之讹。

关于地名“丹徒”的释义,最早出现在南朝时期的地志之中。《南徐州记》中说:“秦使赭衣凿其地,因谓之丹徒。”《京口记》中说:“龙目湖,秦王东观,亲见形势,云此有天子气,使赭衣徒凿湖中长冈使断,因改名丹徒,今水北注江也。”

大致意思是:“丹徒”指穿着赭红色衣服的囚徒。秦始皇东巡时,听术士说此地有王气,因此派穿着赭红色衣服的囚徒凿断山脉,损坏这里的王气。同时改名为丹徒县。这一类阐释框架,都有着色彩浓厚的传说意味。

可以说,目前这些关于“朱方”“丹徒”地名的释义,基本都是后人从汉字字面意思出发的推测或附会。高逸凡分析说,从考古学文化上看,镇江一带在先秦时期属于吴越文化区,当地的主要居民是“习俗同,言语通”的吴人和越人,二者都属于古代“百越”民族的范畴,所说的语言应属于侗台语族的古越语。

高逸凡告诉记者,“因此,我们在探讨镇江地区先秦乃至秦汉时期出现的古地名涵义时,不可不考虑当地吴越居民所操古越语的因素。”

越人是古代生活在长江以南广大沿海地区的一个大族群,文献上称为百越。那么,先秦时候的古越语到底是什么样的语言?汉语文献中对于古代百越语言记录并不多,较为成篇幅而又确定属于百越语言的,是《越人歌》和《维甲令》。汉代刘向在《说苑》中记载的《越人歌》讲述了一个故事。春秋时代,楚王母弟鄂君子皙在河中游玩,摇船者是位越人,拥抱双桨用越语唱了一支歌。鄂君子皙听不懂,命人翻译成楚语。刘向的原文用32个汉字记载了这首歌的原始发音,翻译成楚语后成为了一首著名的诗歌:

“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说君兮君不知。”

由这段“翻译”的往事可见,古越语的原始发音和当时的汉语之间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

上世纪90年代,著名语言学家郑张尚芳曾经从古越语的角度对吴越地名进行了自己的阐释。比如“朱余”意为“盐官”,而“余”是古越语“盐”之意,在侗台语的语法中,修饰成分后置,按照这个习惯,“朱余”中的“朱”字就极有可能是古越语“官”一词的音译。

“这对我们探究‘朱方’‘丹徒’二地名的涵义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对此,高逸凡研究称,将“朱余”词首的“朱”字解释为古越语中表示主管某事之“官”这一语素的音译,是较为合理的。而“方”在壮语中同样读音的词,有“像墙一样直立的石山”之意,对应汉语的“壁”。镇江东部丹徒镇至大港镇五峰山一带在先秦时期是长江入海口的南岸,沿岸一线皆是宁镇山脉的群山丘陵。对于当时的吴人来说,此地以东就是茫茫东海,此地由群山丘陵构成的江岸或海岸正如同天然的城墙壁垒一般。

因此,高逸凡综合语言学、地理学和考古学材料判断,“方”字在“朱方”这个地名中应当解释为古越语中“河岸”一词的汉字记音。“朱方”按照其上古汉字音对应的古越语词应释作“主管河(江)岸的官守”之义。

“丹徒”词首位置的“丹”字,上古音属元部,端母,其同音字“单”曾在越王勾践《维甲令》的汉文记载中被用来音译古越语中的“堵”一词。对此,郑张尚芳指出这里的“单”字应当是以其上古音对应了古越语中表“城垣关隘”义的词汇。高逸凡表示,结合汉语上古音来看,“丹徒”地名中的“徒”字应是古越语中“河川”一词的记音字,而非“赭衣徒”这种字面意义上的“徒”。综合来看, “丹徒”这一地名在古越语中应是“河川之城”或“河川之关”的意思,对其义加以引申就是“控扼江河的城关”,汉语可译为“江城”“河关”。这一古越语视野下的地名释义不仅与秦汉丹徒县城(今丹徒社区)“坐镇”古运河入江口的地理位置相吻合,更与后世出现的汉语地名“镇江”异曲同工,不谋而合。

从先秦时期的“朱方”到秦汉时期的“丹徒”,这两个地名从字面上看,可谓毫无联系。然而在古越语的视野之下,从主管江岸的“堤官”到控扼江河的“江城”,其内涵竟又如此相通,从源头上清楚地揭示了镇江这座城市古今一贯的地理意义——屏障太湖的吴越门户,锁钥江河的天下关津。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毛蕴劼

审核:高新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