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美文 | 盛满温情的《校友名录》

2022-12-01 20:28 今日镇江  

□ 朱宏瑗

我的母校——江苏省镇江中学最近刊印了一本《校友名录》。

名录的前言阐明了编辑刊印它的宗旨:便于校友与校友之间、校友与母校之间、校友与家乡之间互相交流,共叙师生情、同学谊、母校恩,共展学校发展宏图。

手捧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校友名录》,心中漾起阵阵暖意和感情的波澜——感叹、感动,更有感激。

我感叹历经战乱频仍、数次迁址、动荡岁月、十年“文革”,母校竟能保存如此之多的校友名单(尽管名单中尚有遗漏、错讹)。

我感动母校对校友的重视关爱,为历届学子准备了一份珍贵的百卅校庆礼品。

我感激那些编辑校友名录的老师,感激他们为母校搜集整理出一份丰富翔实、极具研究价值的校史材料。名录的校友人数之多,跨越年代之久,蕴含信息之丰,在全国各地的中学校友录中都十分罕见。他们的工作是如此认真负责、细致辛苦,面对一张张手工刻印的原始材料,面对材料上的模糊字迹,面对经历动荡岁月后留下的混乱残缺的档案,一次次梳理校对增补勘误。编辑卷帙浩繁的校友名录,工作量之大之重可想而知。

我感激当年母校的殷同学、如今母校的殷老师等热心校友,是他们积极认真收集整理同学们纠错补漏的信息并及时反馈校方,才使得今天的校友名录更加准确完整。

这本校友录很轻,物理重量只有几百克,这本校友录又很重,它盛满了母校对学子温暖的情意。

粗略估算, 《校友名录》上有5万多个名字,他们都是母校的孩子,或许其中少数人后来因为各种缘故改名甚至换姓,但校友录依然忠于学籍卡,采用当年每位同学入校时登记的姓名——这既是尊重历史,也是让每一位校友能找到真实的当年。每一个名字都有自己的社会人生故事,有的早已谢幕,有的刚刚开始;有的平顺温馨,有的曲折励志;有的校友是名满天下的时代巨擘,有的是寂寂无闻的平头百姓;有的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人民教育家”“改革先锋”、两院院士……更多的人则是各行各业的普通成员。

一部校友名录犹如一座金字塔,塔基是成千上万的平凡学子,塔尖是母校引以为傲的知名校友。不管塔基还是塔尖,不管他们的故事精彩或平淡,踏上社会之前有一点是相同的——都将自己最美好的一段青春留在了省镇中校园。

翻开校友录,我找到自己的名字(1967届高中),想起1964年第一次跨进母校大门时的忐忑;我找到女儿的名字(1998届高中),想起当年她获得保送“211”资格时的喜悦;我找到大妹外孙的名字(2022届高中),想起大妹告诉我,孩子被“985”录取时的自豪;母校恩泽我的家族三代人啊!

我看到我们班级40位同学的名字,想起当年班上的趣闻糗事,想起毕业40年后第一次聚会时许多同学已互不相识的感慨和认出彼此后的狂喜。

我看到“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园丁们的名字,当年他们受母校培育,如今自己也是桃李满园,他们中有的是大学教授,更多的是中学老师,毫无疑问,其中最杰出的代表是1947届校友、荣获“人民教育家”称号的于漪。

我还看到退休后和我一样,也当了“沪上老漂”的一批校友的名字,看到当年自己崇拜的校园文体偶像的名字,比如1965届高中的跳高名将魏同学,他轻松优美的剪式跳姿至今难忘,比如1966届高中的短跑“飞人”陈同学,他创造的百米11点3秒的校运会纪录不知是否被打破?比如也是这一届高中的邱同学,他是当年校排球队的“金牌”二传,比如1966届初中的文艺多面手林同学、校文工团的功勋笛手仲同学……当然,我也看到了那些早早写完人生故事、离我们远去的校友的名字,他们中有的人曾经是那样才华横溢、光彩照人,不禁感叹人生无常,天妒英才。

校友录中令我倍感亲切的是老三届同学的名字,我和他们都曾在镇中校园里共同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有太多共同的熟悉:熟悉的校长,熟悉的老师(可以列出一长串名单),熟悉的水塔,熟悉的A字房,熟悉的图书馆,熟悉的宿舍里狭窄的木质双层床,熟悉的校园小店里售卖的喷喷香的京江[饣][齐],熟悉的田径场上的煤渣跑道(记得曾有学长为了磨炼意志,挑着盛满水的粪担子赤足在跑道上绕圈),熟悉的吃饭开会演出三用的“多功能”大礼堂,熟悉的能装下全班同学饭盒的方形大蒸笼,熟悉的“餐前交响乐”(广东音乐加勺子敲击饭盆的叮当声),熟悉的八人一桌站着就餐,熟悉的学校广播站播放的马玉涛演唱的“马儿啊!你慢些走”,熟悉的晚自习课间男女同学跳集体舞时的拘谨尴尬(女生比男生大方),熟悉的隔壁军营悠长的熄灯号声,熟悉的校园大合唱《长征组歌》,熟悉的师生同台(青年教师为主)演出的话剧《红岩》……

除了上述的共同记忆,更主要的是,我们都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停课闹革命”和“上山下乡”,有过幼稚荒唐、空虚迷茫。两届同学未能完成初中或高中的全部学业,他们的年级被定格,成为永远的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尽管在校友名录中他们仍按应该毕业的年份被标注为初、高中三年级)。1968年秋始,除了极少数人升学留城,老三届们先后插队、回乡或去农场,锄禾挑担、刈麦栽秧,广阔天地,蹉跎年华。

我钦羡那些在逆境中砥砺前行、勤修不辍、抓住机遇、走上成功之路的校友中的佼佼者,也深深祝福那些命运艰辛的校友们否极泰来,温馨平顺地安度晚年。

因为早期档案散失,导致校友录上部分校友名姓付之阙如,其中不乏知名校友,如曾任清华大学校长的蒋南翔、两院院士吴良镛等,这是很可惜的。

最后再说一点,一部《校友名录》,折射出母校的历史变迁,刻下深深的时代印痕:从中能看到学校顽强的生命力,动乱岁月的阴影,教改学制的探索,不同年代姓名的特点等。

编辑:缪小兵

审核:滕建锋

96

□ 朱宏瑗

我的母校——江苏省镇江中学最近刊印了一本《校友名录》。

名录的前言阐明了编辑刊印它的宗旨:便于校友与校友之间、校友与母校之间、校友与家乡之间互相交流,共叙师生情、同学谊、母校恩,共展学校发展宏图。

手捧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校友名录》,心中漾起阵阵暖意和感情的波澜——感叹、感动,更有感激。

我感叹历经战乱频仍、数次迁址、动荡岁月、十年“文革”,母校竟能保存如此之多的校友名单(尽管名单中尚有遗漏、错讹)。

我感动母校对校友的重视关爱,为历届学子准备了一份珍贵的百卅校庆礼品。

我感激那些编辑校友名录的老师,感激他们为母校搜集整理出一份丰富翔实、极具研究价值的校史材料。名录的校友人数之多,跨越年代之久,蕴含信息之丰,在全国各地的中学校友录中都十分罕见。他们的工作是如此认真负责、细致辛苦,面对一张张手工刻印的原始材料,面对材料上的模糊字迹,面对经历动荡岁月后留下的混乱残缺的档案,一次次梳理校对增补勘误。编辑卷帙浩繁的校友名录,工作量之大之重可想而知。

我感激当年母校的殷同学、如今母校的殷老师等热心校友,是他们积极认真收集整理同学们纠错补漏的信息并及时反馈校方,才使得今天的校友名录更加准确完整。

这本校友录很轻,物理重量只有几百克,这本校友录又很重,它盛满了母校对学子温暖的情意。

粗略估算, 《校友名录》上有5万多个名字,他们都是母校的孩子,或许其中少数人后来因为各种缘故改名甚至换姓,但校友录依然忠于学籍卡,采用当年每位同学入校时登记的姓名——这既是尊重历史,也是让每一位校友能找到真实的当年。每一个名字都有自己的社会人生故事,有的早已谢幕,有的刚刚开始;有的平顺温馨,有的曲折励志;有的校友是名满天下的时代巨擘,有的是寂寂无闻的平头百姓;有的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人民教育家”“改革先锋”、两院院士……更多的人则是各行各业的普通成员。

一部校友名录犹如一座金字塔,塔基是成千上万的平凡学子,塔尖是母校引以为傲的知名校友。不管塔基还是塔尖,不管他们的故事精彩或平淡,踏上社会之前有一点是相同的——都将自己最美好的一段青春留在了省镇中校园。

翻开校友录,我找到自己的名字(1967届高中),想起1964年第一次跨进母校大门时的忐忑;我找到女儿的名字(1998届高中),想起当年她获得保送“211”资格时的喜悦;我找到大妹外孙的名字(2022届高中),想起大妹告诉我,孩子被“985”录取时的自豪;母校恩泽我的家族三代人啊!

我看到我们班级40位同学的名字,想起当年班上的趣闻糗事,想起毕业40年后第一次聚会时许多同学已互不相识的感慨和认出彼此后的狂喜。

我看到“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园丁们的名字,当年他们受母校培育,如今自己也是桃李满园,他们中有的是大学教授,更多的是中学老师,毫无疑问,其中最杰出的代表是1947届校友、荣获“人民教育家”称号的于漪。

我还看到退休后和我一样,也当了“沪上老漂”的一批校友的名字,看到当年自己崇拜的校园文体偶像的名字,比如1965届高中的跳高名将魏同学,他轻松优美的剪式跳姿至今难忘,比如1966届高中的短跑“飞人”陈同学,他创造的百米11点3秒的校运会纪录不知是否被打破?比如也是这一届高中的邱同学,他是当年校排球队的“金牌”二传,比如1966届初中的文艺多面手林同学、校文工团的功勋笛手仲同学……当然,我也看到了那些早早写完人生故事、离我们远去的校友的名字,他们中有的人曾经是那样才华横溢、光彩照人,不禁感叹人生无常,天妒英才。

校友录中令我倍感亲切的是老三届同学的名字,我和他们都曾在镇中校园里共同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有太多共同的熟悉:熟悉的校长,熟悉的老师(可以列出一长串名单),熟悉的水塔,熟悉的A字房,熟悉的图书馆,熟悉的宿舍里狭窄的木质双层床,熟悉的校园小店里售卖的喷喷香的京江[饣][齐],熟悉的田径场上的煤渣跑道(记得曾有学长为了磨炼意志,挑着盛满水的粪担子赤足在跑道上绕圈),熟悉的吃饭开会演出三用的“多功能”大礼堂,熟悉的能装下全班同学饭盒的方形大蒸笼,熟悉的“餐前交响乐”(广东音乐加勺子敲击饭盆的叮当声),熟悉的八人一桌站着就餐,熟悉的学校广播站播放的马玉涛演唱的“马儿啊!你慢些走”,熟悉的晚自习课间男女同学跳集体舞时的拘谨尴尬(女生比男生大方),熟悉的隔壁军营悠长的熄灯号声,熟悉的校园大合唱《长征组歌》,熟悉的师生同台(青年教师为主)演出的话剧《红岩》……

除了上述的共同记忆,更主要的是,我们都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停课闹革命”和“上山下乡”,有过幼稚荒唐、空虚迷茫。两届同学未能完成初中或高中的全部学业,他们的年级被定格,成为永远的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尽管在校友名录中他们仍按应该毕业的年份被标注为初、高中三年级)。1968年秋始,除了极少数人升学留城,老三届们先后插队、回乡或去农场,锄禾挑担、刈麦栽秧,广阔天地,蹉跎年华。

我钦羡那些在逆境中砥砺前行、勤修不辍、抓住机遇、走上成功之路的校友中的佼佼者,也深深祝福那些命运艰辛的校友们否极泰来,温馨平顺地安度晚年。

因为早期档案散失,导致校友录上部分校友名姓付之阙如,其中不乏知名校友,如曾任清华大学校长的蒋南翔、两院院士吴良镛等,这是很可惜的。

最后再说一点,一部《校友名录》,折射出母校的历史变迁,刻下深深的时代印痕:从中能看到学校顽强的生命力,动乱岁月的阴影,教改学制的探索,不同年代姓名的特点等。

编辑:缪小兵

审核:滕建锋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