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推动我市乡村振兴走在前列

2018-05-07 15:41

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推动我市乡村振兴走在前列

惠建林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发展全局,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自觉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自觉落实到工作实践中去。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刚刚召开,前不久省委书记娄勤俭来镇调研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乡村振兴,我们要把学习贯彻会议精神,与娄书记调研镇江的讲话精神结合起来,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以创新思路和务实举措,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推动我市乡村振兴走在前列。

一、准确把握“三农”工作的历史方位和目标路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三农”工作发生了新变化、取得了新成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农村面貌持续改善,农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农村综合改革深入推进,农村治理体系不断完善,社会更加安定和谐。但我市“三农”工作也存在着一系列突出问题,比如思想认识层面,比较重视工业化、城镇化,对农业农村工作存在“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体制机制层面,规划、涉农政策、资金等都缺乏统筹,资源价值、政策效应没有最大化;工作落实层面,有的基础性工作还不够扎实,实效性不够强等。我们要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七个方面路径指引和“五个振兴”的布局安排,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找准短板、有的放矢,大力实施“六大行动”,加快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工作中,要坚持解放思想、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实干实效,把上级要求与镇江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做顺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规律的事,做广大农民迫切需要解决的事,做符合发展实际可以做成的事,真正把方位定准、路径找对、办法谋实,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二、积极推进城乡要素合理流动

推进“四化同步”,关键是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机制,在要素配置上实现新突破,真正重塑城乡关系、推动融合发展。一是人才要素。乡村振兴关键在人。紧紧围绕新型职业农民、农村基层干部、专业人才等农村亟须的人才,加大招引、培养、激励力度,推动各路人才投身乡村振兴。二是土地要素。农村建设用地矛盾比较突出,是当前制约乡村振兴的主要障碍之一。要严格落实中央、省关于农业农村发展用地的政策,切实保障农村建设用地的合理规模和空间。同时,深入解放思想,用新思路、新办法逐步破解难题,在土地复垦、村庄整理等方面狠下功夫、实现多赢。三是资金要素。抓紧完善涉农资金统筹管理机制,从预算源头进行整合,确保财政资金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用到“刀刃上”、效应最大化。深化农村金融改革,不断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资格权抵押贷款等,积极引导社会资本“下乡”。在创新过程中,坚决守住底线:一是按规划严格实行土地用途管制;二是地方政府和村集体不得违法违规变相举债;三是严禁资本下乡利用宅基地建设别墅大院和私人会馆;四是坚守农村集体所有制,不能损害农民利益。

三、着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主线,大力推动质量兴农、科技兴农,加快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一是从抓“产量”转向抓“质量”。顺应消费理念和结构的变化,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加快提高农产品整体质量。科技是质量兴农的关键,要探索建立利益联结机制,鼓励科研院所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技术合作,认真研究农技推广人员的动力问题,在农技推广市场化上闯出一条新路。二是集中力量做“特色”、打“品牌”。在“特”字上深耕细作,不断丰富品种,特别是要研发推广一些品质好、附加值高、市场欢迎的新品种,增加“高端产品”供给,巩固和扩大特色竞争优势。善于经营品牌,做好策划包装、营销推广,提升品牌附加值。三是大力发展新业态、新模式。积极培育乡村休闲、文化体验、养生养老、农村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把现代信息技术引入农业产加销各个环节,提高开发层次和水平,让农村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充分彰显出来。四是带动农民增收、实现精准脱贫。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设计好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就业带动、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让农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大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学习借鉴周边先进地区经验,创新思路和办法,努力盘活村里的闲置资源,增加农村集体稳定收入。建立精确数据库,准确掌握贫困人口情况,统筹用好社保、救助政策,织密兜底保障网,坚持实事求是,不搞层层加码,确保如期完成脱贫目标。

四、切实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村环境整治这个事,不管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都要搞,标准可以有高有低,但最起码要给农民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我市农村的生态“底子”非常好,理应在生态保护上标准更高、要求更严。但有的地方连“最起码”也没有做到,必须引起警醒,坚决整改。一是着力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通过发展设施农业,推广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测土配方等技术,着力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全面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广粪肥还田、生物天然气使用等技术,加快种养循环化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多赢。二是有序推动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制定落实农民人居环境治理三年行动方案,加强农村垃圾处置,建立完善生活垃圾收集、储运、处置体系。加强农村水系规划和整治,打通“断头河”,连通小水塘,让乡村的水流起来、活起来。统筹推进“厕所革命”,抓好清理乱搭乱建、生活污水治理、绿化美化等工作,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水平的整体改善。三是加强生态修复。有条件的村庄要以特色田园乡村为目标,整体谋划,推动山林水田湖系统治理。加大绿化造林力度,有序开展林相改造,涵养生态功能、打造生态特色,展现镇江“美丽乡村”新画卷。

五、补好乡村发展的突出短板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我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不够高、覆盖不够全、管养维护不到位。要转变观念、转换思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向农村倾斜,加快高标准农田、“四好农村路”、电力、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统筹,坚持“一次规划、分步实施”,防止“马路拉链”等城市病向农村蔓延。明确管养责任、落实管养经费,确保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二是公共服务供给短板。对照省“十三五”基层公共服务功能配置标准,全面查漏补缺,加快构建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教育、医疗等公共设施要向农村倾斜,严格落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低保、大病救助等政策,稳步提高保障标准,织牢农民社会保障网,加快实现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完善便民服务体系,推动“e办事”平台向下延伸,积极推广网上办理和“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为农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三是乡村文化建设短板。广泛开展农民乐于参与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群众性文化活动,倡导现代文明理念和生活方式,浓厚诚信淳朴的良好乡风,打造农民有情节可安放、有乡愁可寄托的精神家园。镇江有宝堰镇、儒里村、葛村等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有正则绣、扬剧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挖掘、传承、保护、创新、发展好这些优秀的“特色文化基因”,并赋予新时代的新内涵,让古村落、古建筑展现出新风采,用优秀的乡村文化提振农村精气神,增强农民凝聚力,焕发文明新气象。

六、切实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

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一要完善领导机制。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要求,各级党委、政府一把手都要当好“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要真正成为“三农”工作的行家里手。相关部门要积极参与,尽职履责,凝聚起工作合力。镇、村一级要强化政治意识、责任意识、自觉意识,充分发挥好抓落实的主体作用,确保各项工作抓细抓实抓到位。二要强化统筹推进。加强上下衔接、左右联动,加快构建城乡融合、一体设计、多规合一、全面覆盖的规划体系。统筹考虑农业布局、非农产业布局,在“多规合一”中把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城乡一体化的布局安排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为农业规模化发展创造条件。坚持分类施策,按照重点村、特色村、一般村差别化推进,统筹好政策、资金、项目等,全力保障乡村振兴战略落实。三要深化农村改革。深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国有林场林区改革等,紧盯重点改革,加快落地见效。在坚守“四个不能”底线的前提下,鼓励各地各部门大胆闯、大胆试,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从深层次上破解难题。四要推动乡村善治。乡村振兴要靠基层党组织、靠好的带头人。高度重视带头人队伍建设,选树一批优秀村支部书记典型,完善“第一书记”、村官等制度。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三治理一挂牌”行动。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着力解决农村社会失范、失序、失信的问题,让农村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落实河长制是保护生态环境、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要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拿出坚决的态度、过硬的举措,推动任务落实,确保取得实效。一是压实责任。守护好“一方碧水”,既是一项民生工程,更是一份政治责任,四级河长要强化责任担当,全面落实“管、治、保”责任。各责任单位要密切协作、主动作为,形成共抓、共管、共治的工作格局。二是细化任务。抓紧制定“一河一策”方案,把任务细化、量化、具体化、项目化。每一项任务都要明确标准、明确时限、明确责任,确保事事有着落、层层抓落实。三是强化督查问责。市监委、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市河长办要动态跟踪工作进展、及时通报问题。对突出问题要抓典型,严肃问责,用严格的督查问责,倒逼河长制常态长效落实。

推动乡村振兴,使命光荣、意义重大。让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统一思想、坚定信心,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奋力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为推进“强富美高”新镇江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本文根据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惠建林同志在全市农村工作暨河长制推进会议上的讲话摘编)

39

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推动我市乡村振兴走在前列

惠建林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发展全局,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自觉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自觉落实到工作实践中去。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刚刚召开,前不久省委书记娄勤俭来镇调研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乡村振兴,我们要把学习贯彻会议精神,与娄书记调研镇江的讲话精神结合起来,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以创新思路和务实举措,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推动我市乡村振兴走在前列。

一、准确把握“三农”工作的历史方位和目标路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三农”工作发生了新变化、取得了新成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农村面貌持续改善,农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农村综合改革深入推进,农村治理体系不断完善,社会更加安定和谐。但我市“三农”工作也存在着一系列突出问题,比如思想认识层面,比较重视工业化、城镇化,对农业农村工作存在“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体制机制层面,规划、涉农政策、资金等都缺乏统筹,资源价值、政策效应没有最大化;工作落实层面,有的基础性工作还不够扎实,实效性不够强等。我们要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七个方面路径指引和“五个振兴”的布局安排,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找准短板、有的放矢,大力实施“六大行动”,加快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工作中,要坚持解放思想、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实干实效,把上级要求与镇江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做顺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规律的事,做广大农民迫切需要解决的事,做符合发展实际可以做成的事,真正把方位定准、路径找对、办法谋实,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二、积极推进城乡要素合理流动

推进“四化同步”,关键是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机制,在要素配置上实现新突破,真正重塑城乡关系、推动融合发展。一是人才要素。乡村振兴关键在人。紧紧围绕新型职业农民、农村基层干部、专业人才等农村亟须的人才,加大招引、培养、激励力度,推动各路人才投身乡村振兴。二是土地要素。农村建设用地矛盾比较突出,是当前制约乡村振兴的主要障碍之一。要严格落实中央、省关于农业农村发展用地的政策,切实保障农村建设用地的合理规模和空间。同时,深入解放思想,用新思路、新办法逐步破解难题,在土地复垦、村庄整理等方面狠下功夫、实现多赢。三是资金要素。抓紧完善涉农资金统筹管理机制,从预算源头进行整合,确保财政资金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用到“刀刃上”、效应最大化。深化农村金融改革,不断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资格权抵押贷款等,积极引导社会资本“下乡”。在创新过程中,坚决守住底线:一是按规划严格实行土地用途管制;二是地方政府和村集体不得违法违规变相举债;三是严禁资本下乡利用宅基地建设别墅大院和私人会馆;四是坚守农村集体所有制,不能损害农民利益。

三、着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主线,大力推动质量兴农、科技兴农,加快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一是从抓“产量”转向抓“质量”。顺应消费理念和结构的变化,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加快提高农产品整体质量。科技是质量兴农的关键,要探索建立利益联结机制,鼓励科研院所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技术合作,认真研究农技推广人员的动力问题,在农技推广市场化上闯出一条新路。二是集中力量做“特色”、打“品牌”。在“特”字上深耕细作,不断丰富品种,特别是要研发推广一些品质好、附加值高、市场欢迎的新品种,增加“高端产品”供给,巩固和扩大特色竞争优势。善于经营品牌,做好策划包装、营销推广,提升品牌附加值。三是大力发展新业态、新模式。积极培育乡村休闲、文化体验、养生养老、农村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把现代信息技术引入农业产加销各个环节,提高开发层次和水平,让农村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充分彰显出来。四是带动农民增收、实现精准脱贫。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设计好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就业带动、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让农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大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学习借鉴周边先进地区经验,创新思路和办法,努力盘活村里的闲置资源,增加农村集体稳定收入。建立精确数据库,准确掌握贫困人口情况,统筹用好社保、救助政策,织密兜底保障网,坚持实事求是,不搞层层加码,确保如期完成脱贫目标。

四、切实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村环境整治这个事,不管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都要搞,标准可以有高有低,但最起码要给农民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我市农村的生态“底子”非常好,理应在生态保护上标准更高、要求更严。但有的地方连“最起码”也没有做到,必须引起警醒,坚决整改。一是着力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通过发展设施农业,推广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测土配方等技术,着力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全面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广粪肥还田、生物天然气使用等技术,加快种养循环化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多赢。二是有序推动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制定落实农民人居环境治理三年行动方案,加强农村垃圾处置,建立完善生活垃圾收集、储运、处置体系。加强农村水系规划和整治,打通“断头河”,连通小水塘,让乡村的水流起来、活起来。统筹推进“厕所革命”,抓好清理乱搭乱建、生活污水治理、绿化美化等工作,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水平的整体改善。三是加强生态修复。有条件的村庄要以特色田园乡村为目标,整体谋划,推动山林水田湖系统治理。加大绿化造林力度,有序开展林相改造,涵养生态功能、打造生态特色,展现镇江“美丽乡村”新画卷。

五、补好乡村发展的突出短板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我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不够高、覆盖不够全、管养维护不到位。要转变观念、转换思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向农村倾斜,加快高标准农田、“四好农村路”、电力、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统筹,坚持“一次规划、分步实施”,防止“马路拉链”等城市病向农村蔓延。明确管养责任、落实管养经费,确保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二是公共服务供给短板。对照省“十三五”基层公共服务功能配置标准,全面查漏补缺,加快构建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教育、医疗等公共设施要向农村倾斜,严格落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低保、大病救助等政策,稳步提高保障标准,织牢农民社会保障网,加快实现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完善便民服务体系,推动“e办事”平台向下延伸,积极推广网上办理和“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为农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三是乡村文化建设短板。广泛开展农民乐于参与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群众性文化活动,倡导现代文明理念和生活方式,浓厚诚信淳朴的良好乡风,打造农民有情节可安放、有乡愁可寄托的精神家园。镇江有宝堰镇、儒里村、葛村等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有正则绣、扬剧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挖掘、传承、保护、创新、发展好这些优秀的“特色文化基因”,并赋予新时代的新内涵,让古村落、古建筑展现出新风采,用优秀的乡村文化提振农村精气神,增强农民凝聚力,焕发文明新气象。

六、切实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

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一要完善领导机制。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要求,各级党委、政府一把手都要当好“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要真正成为“三农”工作的行家里手。相关部门要积极参与,尽职履责,凝聚起工作合力。镇、村一级要强化政治意识、责任意识、自觉意识,充分发挥好抓落实的主体作用,确保各项工作抓细抓实抓到位。二要强化统筹推进。加强上下衔接、左右联动,加快构建城乡融合、一体设计、多规合一、全面覆盖的规划体系。统筹考虑农业布局、非农产业布局,在“多规合一”中把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城乡一体化的布局安排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为农业规模化发展创造条件。坚持分类施策,按照重点村、特色村、一般村差别化推进,统筹好政策、资金、项目等,全力保障乡村振兴战略落实。三要深化农村改革。深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国有林场林区改革等,紧盯重点改革,加快落地见效。在坚守“四个不能”底线的前提下,鼓励各地各部门大胆闯、大胆试,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从深层次上破解难题。四要推动乡村善治。乡村振兴要靠基层党组织、靠好的带头人。高度重视带头人队伍建设,选树一批优秀村支部书记典型,完善“第一书记”、村官等制度。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三治理一挂牌”行动。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着力解决农村社会失范、失序、失信的问题,让农村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落实河长制是保护生态环境、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要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拿出坚决的态度、过硬的举措,推动任务落实,确保取得实效。一是压实责任。守护好“一方碧水”,既是一项民生工程,更是一份政治责任,四级河长要强化责任担当,全面落实“管、治、保”责任。各责任单位要密切协作、主动作为,形成共抓、共管、共治的工作格局。二是细化任务。抓紧制定“一河一策”方案,把任务细化、量化、具体化、项目化。每一项任务都要明确标准、明确时限、明确责任,确保事事有着落、层层抓落实。三是强化督查问责。市监委、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市河长办要动态跟踪工作进展、及时通报问题。对突出问题要抓典型,严肃问责,用严格的督查问责,倒逼河长制常态长效落实。

推动乡村振兴,使命光荣、意义重大。让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统一思想、坚定信心,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奋力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为推进“强富美高”新镇江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本文根据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惠建林同志在全市农村工作暨河长制推进会议上的讲话摘编)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