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镇江讯 近日,省民政厅一行来新区督导社工站建设工作,督导组先后来到大路镇慈善社工站和丁岗镇慈善社工站,实地察看了社工站的工作环境、办公条件、制度建设、项目开展等情况,并对新区在基层社工站建设方面进行的探索给予充分肯定。
开展社会工作专业培训、关怀“一老一小”、依托社工站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在新区,5个镇(街道)均已建设有基层社工站,社工与空巢老人、困境儿童等困境群体靠得更近,社工站也成为了承接基层民政服务职能的大平台、服务基层群众的大阵地。
党建引领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核心。立足解决基层民政服务能力不足、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的工作定位,2021年10月,镇江新区在全市率先出台了《镇江新区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方案(试行)》,明确了社工站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聚焦提升社会服务供给质效,织密织牢基层社会工作服务网络。
按照全区党建引领末梢疏通工程、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的工作要求,新区因地制宜利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儿童关爱之家、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等现有便民服务载体建设社工站,引入4家社会组织承接运营5个镇(街道)社工站,吸纳14名专职社会工作服务人员驻站开展服务。针对困难群众的物质与精神需求,将物质资金帮扶与心理社会支持相结合,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精准帮扶,探索制定了“一对一”的个案帮扶服务。
目前小学一年级在读的小雨(化名),就是接受个案辅导的一员。7岁的小雨,由于家庭原因一直与太爷爷太奶奶生活,属于父母监护缺失儿童,家庭经济负担较重,个人的学习生活习惯也相对较差。了解到她的情况后,社工站专职社会工作服务人员主动介入,为她制定了详细的帮扶个案。
“在具体的帮扶措施启动之前,我们对小雨的基本情况做了全面的调研,通过与她本人、她的家人及学校老师、社区工作人员进行多次走访交流,充分掌握了她的个性情况、家庭情况、生活经历、社会关系等信息,从而为制定合理有效的帮扶举措打下坚实的基础。”工作人员介绍,经过系统性分析评估,他们决定采用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帮助小雨。
在历经10个月共四个阶段的干预帮扶后,小雨的学习和生活习惯都有了明显的改善。“她以前很内向,现在见到我们都能给与拥抱,在家里会主动做些家务,而且学习成绩也提高了!”看到小雨的积极变化,工作人员欣慰地说。
据了解,今年以来,包括小雨在内,新区已累计实施个案辅导61件,通过持续关注特殊困难群体的心理和精神健康,基层社工站用专业服务帮助更多困难群众点亮生活的希望,助力其增强在生活和发展性问题方面的解决能力,不断实现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除此之外,新区5个镇(街道)社工站今年累计走访困难对象1787人次,建立困难群体档案650份;打造“社工+志愿者”服务圈,组建了5支志愿团队,注册志愿者共计225名,为困难群体志愿服务超过400小时。链接社会资金25.44万元,持续帮扶困境儿童58名,组织开展“不一样的青春‘益童’行动”“爱心助残、与爱同行”等主题活动80余场。基层社工站在开展特殊困难群众专项排查、高温时段探访重点人员和辖区疫情防控工作中,均起到了积极作用。
同时,各地因地制宜创建特色品牌,大路镇社工站“党建引领 五社联动”社区治理、丁岗镇社工站“彩虹桥爱心超市”、大港街道社工站“小苔花梦飞扬”儿童关爱等项目逐步形成一定影响力。
另据了解,截至目前,镇江新区已建成30家村社区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6家残疾人之家,2家儿童关爱之家,新引入8家社会组织入驻运营。通过“社工+志愿者+慈善力量”联动对接,聚焦“一老一小一群体”,提供社会救助、助老助残、儿童关爱、社区志愿服务等多种服务,基本形成了全域范围内“15分钟公共服务圈”,推动民政工作从“兜得住”向“兜得好”转变,从单纯的物资救助,向精神、文化、社会等全方位服务转变,不断优化基层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提升城乡基层治理效能。(朱秋霞 孙竹君)
编辑:朱超
审核:解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