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镇江讯 “这是我们报社编写的两本书,送给你们。”听说有位97岁的老先生和老伴专门到报社来订阅京江晚报,镇江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编辑、京江晚报总编辑张翀煜专门为他们送上了《道德楷模赵亚夫》《品读镇江》两套书,感谢他们一直以来对京江晚报的支持,并询问他们对于晚报的建议意见。
一张报纸与一座城市的情谊可以有多深厚?9月21日,一对已经结婚70年的夫妻走进镇江日报社大厅,在订阅了一份2023年京江晚报之后,饱含深情地讲述了他们与晚报20多年不离不弃的故事。
“我们俩文化水平都不高,但是就是喜欢读书看报。”1926年出生的陈春荣老爷爷今年虚97岁,除了听力不太好,身体看起来很健朗,而且思维清晰,他的老伴贾桂英出生于1935年,今年也已经虚88岁。贾奶奶告诉记者,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家庭条件不太好,陈春荣在上完小学之后就没有再继续读书,而她自己更是大字不识一个。“新中国成立后,我在‘扫盲班’里识了一些字,能够写写自己的名字,读点简单的东西。但是,从年轻时候开始,我们家就喜欢订报纸、杂志。”贾奶奶说,那时候一家三代人挤在一起,生活条件很艰苦,但是家里坚持每年订几份报纸杂志。
1998年1月1日,京江晚报创刊。陈春荣和贾桂英与晚报的“缘分”也从这一年开始。
“京江晚报是镇江人自己的报纸,上面有国际国内新闻,更多的是我们镇江本地的新闻,我特别喜欢。”陈春荣老爷爷说,第一次读晚报,他就喜欢上了这份报纸,这份报纸成了他每天必不可少的“新闻早餐”,“现在我们精力有限,其他报纸杂志都不订了,只有晚报,我们还是每年都要订,一直坚持了下来。以前就住在报社附近,比较方便,现在我们搬到了米山雅居,今天是特意坐公交车过来的。”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从“一带一路”到“大国外交”,陈爷爷说起来头头是道。除了国际国内大事、镇江本地事,两位老人感兴趣的还有体育新闻等。从识字不多,到能够读大块头的文章,贾奶奶说,她是通过报纸杂志尤其是京江晚报识字、长见识的,尤其是年纪大了,出门少了,晚报更是成了他们了解外面世界的一个重要渠道。除此之外,贾奶奶认为,读报也是一件有益健康的事情,“你看我们年龄都不算小了,身体都很好,脑子也清楚,我觉得这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我们坚持读报。”(全媒体记者 朱秋霞)
编辑:朱超
审核:杨佩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