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中行”杯 “讲史志故事 品镇江风骨”征文 | 戴敦邦:我的祖上在镇江丹徒

2022-07-14 23:33 今日镇江  

□ 蔡庆来

在戴敦邦老先生的记忆里,镇江的丹徒是个小县城。但这座小县城,给了他画作的源头。

他的祖上世代都住高资的石马乡,石马多山,据说山里还有宋代高俅的墓葬。过去那一带挺艰苦,当地青年都在局限的范围内通婚成家。所以戴敦邦常说自己家不仅是农民,还是农民中的山民,赤贫的那种。他从小就想出去看看长见识,后来他跟着家里人到了大上海讨生活,住进了小弄堂。

幼年的他,每天放学后最大的兴趣就是去陆家浜路逛旧货摊,可能是石马乡的巫岗古墓给他留下印象太深的缘故,戴敦邦居然对弄堂口的棺材铺情有独钟。店里的老师傅用金漆在棺材上描绘出各种图案,花草、动物,还有苏武牧羊或二十四孝里的人物故事场景。别人很忌讳,但戴敦邦却在放学后猫在店里,专心看师傅在棺材上绘画,直到掌灯时分绘画师傅手酸收铺,才离开。棺材铺里的绘画,戴敦邦百看不厌,能“妙笔生花”的老师傅成了当时他心中“最伟大的人”。

他开始暗地里偷偷地练,竟然被他练出了一点小名气。他帮一家私人书店画一些插画,挣到了第一笔零花钱。

新中国成立后,戴敦邦读了师范。19岁那年,他从上海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到《儿童时代》杂志社当了美术编辑。

1979年,戴敦邦进行了一次敦煌之旅。敦煌的条件不好,他趴在地上画。石窟里面没有灯,但只要能看到的东西,他都会认认真真画下来。

这些民俗瑰宝震撼了戴敦邦,他说:“那时候的画工们都没有留下个人的名字,但他们留下了共同的名字——‘民间艺人’。”于是,戴敦邦把自己化为了民间艺人中的一员,他沉浸在绘画的天地里,他只想着,为后人留下更多经典。

兴许是家乡有高俅墓传说的缘故,也有他最喜欢画底层小市民生活的原因。他特别喜欢画《水浒传》。

戴敦邦从小迷恋《水浒传》,小学时他就努力省下饭钱,收集齐了一套《水浒传》108将的香烟牌子,还躲在墙角门后偷偷画《水浒传》。后来他告诉别人:“我生活在底层,《水浒传》里描写的东西比较能引起我的共鸣。”

央视筹拍《水浒传》,导演张纪中发愁108将的人物造型,看过一本戴敦邦画的连环画后,张纪中专程到上海找到戴敦邦,请他来设计人物形象。

在戴敦邦寒冷的画室里,张纪中说明来意,戴敦邦听罢,沉吟片刻说:“此事必由我来做,没有报酬,我都愿意。没有其他原因,就是因为我太爱这部旷世名著了。”

于是一年内,戴敦邦推掉一切事务,北京、无锡、上海三地跑,潜心创作了80多幅作品。

他几乎画了一幅宋朝风俗图,很多群众角色,依照的就是他小时候在各种市场里看到的形象。画稿分批送到北京后,张纪中将画稿贴在墙上,剧组成员无不为之叹服,戴敦邦准确地画出了每个人物的言行举止,他得意地给自己起了个绰号——《水浒传》第109将。

后来,从遴选演员到服装设计和造型化妆都以此为依据。

画完《水浒传》,戴敦邦开始用国画演绎《红楼梦》,当时戴敦邦已经60多岁了,编辑和他商量是否选用部分现成的旧稿,但戴敦邦坚持统统另起炉灶,240幅画全部重新来过。

他将上至皇妃国公,下至贩夫走卒都画了出来。为了准确画出各个人物的言行举止,他手不释卷地阅读《红楼梦》,反复琢磨。他的笔下,《红楼梦》中的人物都是一个个现实生活中的人,丫头、小姐都画成小姑娘,有的天真,有的任性,有的则多一些教养。就连刘姥姥都特别生动真实。

后来,戴敦邦还创作了《金瓶梅》《聊斋》《西游记》《西厢记》《长恨歌》等40余部大型画册。

他每天就泡在画室里,他的老伴沈嘉华常常望着他,半真半假地嗔道:“从年初一画到年三十,侬啥开心?”

而戴老则拢起袖子,眯起眼睛自嘲道:“不画,叫我干啥呢?”

他画辛亥革命百年人物群像。为了赶在正日子前交稿,戴敦邦闭门不出,没日没夜地加班加点,他画着画着,居然为年轻的先烈痛哭流涕:“林觉民死的时候才20几岁,他那封《与妻书》,写得多感人啊!”

当时,戴老的眼睛本就已十分不好,画完这一组浸透了心血的人物群像,他永远失去了一只眼睛。

戴老和镇江的关系密切,在西津渡,还有他精心绘制的32幅观音妙像,游人到西津渡观看后都会点赞。

2016年我组织过一场“七夕节”鸳鸯邮票发行活动,戴老受邀也来参加了这次活动。令我感动的是,活动中戴老说:“我是镇江人,只要家乡有事请我出力,我义无反顾”。

浓浓乡情,溢于言表。

活动后,我陪着戴老在金山湖边游玩,并请他看当时的《白蛇传传说》展览。戴老兴致勃勃地参观了4个展厅,边看边询问,而且问得特别细。他突然开玩笑地说:“白蛇传展厅,要多展出我的‘白蛇传’主题啊!”

我笑着回话:“必须的,老爷子!”

如今,已经80多岁的戴老,还是每天清晨四点多起床创作,天上飞的,地下跑的,动物、花卉、山水、人物,什么都能创作。他给自己找了一个工作量很大的选题,画《资本论》,所以他每天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构思。

这样的成就、这么大年纪还在辛苦创作。果然,这世间,哪有不付出努力就能随随便便成功的天才啊。

戴敦邦先生,中国人物画界的翘楚,我们镇江人的骄傲!

编辑:缪小兵

审核:滕建锋

104

□ 蔡庆来

在戴敦邦老先生的记忆里,镇江的丹徒是个小县城。但这座小县城,给了他画作的源头。

他的祖上世代都住高资的石马乡,石马多山,据说山里还有宋代高俅的墓葬。过去那一带挺艰苦,当地青年都在局限的范围内通婚成家。所以戴敦邦常说自己家不仅是农民,还是农民中的山民,赤贫的那种。他从小就想出去看看长见识,后来他跟着家里人到了大上海讨生活,住进了小弄堂。

幼年的他,每天放学后最大的兴趣就是去陆家浜路逛旧货摊,可能是石马乡的巫岗古墓给他留下印象太深的缘故,戴敦邦居然对弄堂口的棺材铺情有独钟。店里的老师傅用金漆在棺材上描绘出各种图案,花草、动物,还有苏武牧羊或二十四孝里的人物故事场景。别人很忌讳,但戴敦邦却在放学后猫在店里,专心看师傅在棺材上绘画,直到掌灯时分绘画师傅手酸收铺,才离开。棺材铺里的绘画,戴敦邦百看不厌,能“妙笔生花”的老师傅成了当时他心中“最伟大的人”。

他开始暗地里偷偷地练,竟然被他练出了一点小名气。他帮一家私人书店画一些插画,挣到了第一笔零花钱。

新中国成立后,戴敦邦读了师范。19岁那年,他从上海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到《儿童时代》杂志社当了美术编辑。

1979年,戴敦邦进行了一次敦煌之旅。敦煌的条件不好,他趴在地上画。石窟里面没有灯,但只要能看到的东西,他都会认认真真画下来。

这些民俗瑰宝震撼了戴敦邦,他说:“那时候的画工们都没有留下个人的名字,但他们留下了共同的名字——‘民间艺人’。”于是,戴敦邦把自己化为了民间艺人中的一员,他沉浸在绘画的天地里,他只想着,为后人留下更多经典。

兴许是家乡有高俅墓传说的缘故,也有他最喜欢画底层小市民生活的原因。他特别喜欢画《水浒传》。

戴敦邦从小迷恋《水浒传》,小学时他就努力省下饭钱,收集齐了一套《水浒传》108将的香烟牌子,还躲在墙角门后偷偷画《水浒传》。后来他告诉别人:“我生活在底层,《水浒传》里描写的东西比较能引起我的共鸣。”

央视筹拍《水浒传》,导演张纪中发愁108将的人物造型,看过一本戴敦邦画的连环画后,张纪中专程到上海找到戴敦邦,请他来设计人物形象。

在戴敦邦寒冷的画室里,张纪中说明来意,戴敦邦听罢,沉吟片刻说:“此事必由我来做,没有报酬,我都愿意。没有其他原因,就是因为我太爱这部旷世名著了。”

于是一年内,戴敦邦推掉一切事务,北京、无锡、上海三地跑,潜心创作了80多幅作品。

他几乎画了一幅宋朝风俗图,很多群众角色,依照的就是他小时候在各种市场里看到的形象。画稿分批送到北京后,张纪中将画稿贴在墙上,剧组成员无不为之叹服,戴敦邦准确地画出了每个人物的言行举止,他得意地给自己起了个绰号——《水浒传》第109将。

后来,从遴选演员到服装设计和造型化妆都以此为依据。

画完《水浒传》,戴敦邦开始用国画演绎《红楼梦》,当时戴敦邦已经60多岁了,编辑和他商量是否选用部分现成的旧稿,但戴敦邦坚持统统另起炉灶,240幅画全部重新来过。

他将上至皇妃国公,下至贩夫走卒都画了出来。为了准确画出各个人物的言行举止,他手不释卷地阅读《红楼梦》,反复琢磨。他的笔下,《红楼梦》中的人物都是一个个现实生活中的人,丫头、小姐都画成小姑娘,有的天真,有的任性,有的则多一些教养。就连刘姥姥都特别生动真实。

后来,戴敦邦还创作了《金瓶梅》《聊斋》《西游记》《西厢记》《长恨歌》等40余部大型画册。

他每天就泡在画室里,他的老伴沈嘉华常常望着他,半真半假地嗔道:“从年初一画到年三十,侬啥开心?”

而戴老则拢起袖子,眯起眼睛自嘲道:“不画,叫我干啥呢?”

他画辛亥革命百年人物群像。为了赶在正日子前交稿,戴敦邦闭门不出,没日没夜地加班加点,他画着画着,居然为年轻的先烈痛哭流涕:“林觉民死的时候才20几岁,他那封《与妻书》,写得多感人啊!”

当时,戴老的眼睛本就已十分不好,画完这一组浸透了心血的人物群像,他永远失去了一只眼睛。

戴老和镇江的关系密切,在西津渡,还有他精心绘制的32幅观音妙像,游人到西津渡观看后都会点赞。

2016年我组织过一场“七夕节”鸳鸯邮票发行活动,戴老受邀也来参加了这次活动。令我感动的是,活动中戴老说:“我是镇江人,只要家乡有事请我出力,我义无反顾”。

浓浓乡情,溢于言表。

活动后,我陪着戴老在金山湖边游玩,并请他看当时的《白蛇传传说》展览。戴老兴致勃勃地参观了4个展厅,边看边询问,而且问得特别细。他突然开玩笑地说:“白蛇传展厅,要多展出我的‘白蛇传’主题啊!”

我笑着回话:“必须的,老爷子!”

如今,已经80多岁的戴老,还是每天清晨四点多起床创作,天上飞的,地下跑的,动物、花卉、山水、人物,什么都能创作。他给自己找了一个工作量很大的选题,画《资本论》,所以他每天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构思。

这样的成就、这么大年纪还在辛苦创作。果然,这世间,哪有不付出努力就能随随便便成功的天才啊。

戴敦邦先生,中国人物画界的翘楚,我们镇江人的骄傲!

编辑:缪小兵

审核:滕建锋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