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镇江讯 日前一天早晨7点,一场暴雨刚刚停歇,丹徒宝堰镇刘庄村东的水田边就热闹起来了,12名来自丹徒区摄影家协会的摄影家们拿着长枪短炮、航拍飞行器,走进满是泥泞的田间地头,开始聚焦稻米耕作,捕捉丹徒区劳模、种粮大户刘国喜家插秧的镜头。
丹徒区摄影家协会打造的“跟着农民拍 帮着农民销”公益志愿摄影活动,长年关注“三农”建设,用细腻的镜头、独特的视角讲述“三农”故事,用精彩的瞬间图片帮助农民销售农产品,以影像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跟踪拍摄,
帮助农民宣传、销售
“随着高效农业的不断发展,农产品的销售成了农民的难题。”市摄影家协会理事吴呈昱介绍,“自2016年开始,我们的摄影家在农村走村串户采风拍摄中发现这个现实问题,萌生了通过发布摄影作品的方式,在各自的朋友圈帮助农民宣传、销售的想法。”
农产品的种植有其自然规律,为了全面反映农作物的生产过程,摄影家们春夏秋冬四季跟踪到田头拍摄。他们走进荣炳盐资源区胜利村葛洲和家,跟踪拍摄了专题《吃梨要吃脆蜜梨》;走进上党镇敖毅村,从黄桃的整枝、清沟、施肥、治虫、选果、套袋到采摘、包装、销售等全过程进行拍摄,发表专题《“黄桃西施”种桃记》;走进黄村芡实种植园,跟踪拍摄了《秋风起 芡实香》专题。
6月11日,丹徒区摄影家协会摄影志愿者来到荣炳种粮大户沈填证家和上党镇敖毅村黄桃种植户程怀银家,继续跟踪拍摄稻米、黄桃田间管理。在沈填证的田头,摄影家详细了解了育秧、起秧、机插过程,拍摄了沈填证的劳动过程,并向沈填证赠送了过去拍摄的照片。
在黄桃种植户程怀银家,摄影家们了解到今年早桃因开春雨水较多、桃花授粉不足而歉收的情况。拍摄照片后,大家当即在朋友圈发布信息,呼吁市民朋友在中桃成熟时前来品尝、购买。
“一年四季,摄影师们背着‘长枪短炮’来了十多次,帮我们拍照片,帮我们宣传推销。”程怀银感动地说,“我们都变成老朋友了,只要看到摄影师们走进村里就觉得格外亲切。”
“我们拍摄之后会选取最具有情怀的一批图片,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做成美篇、公众号对外发布,让读者真切感受农民的艰辛生活、农产品的优质品质,激发购买欲望。”吴呈昱说。
一个个关注农产品的专题,全方位反映果农的艰辛和农产品的品质,通过美篇、“丹徒文艺家”“镇江市摄影家协会”等公众号发布后,不仅引起广泛好评,吸引了广大摄影爱好者前来拍摄,还提升了农特产品影响力和竞争力,促进了特色农产品的销售。
宝堰镇的老岳酒坊,2008年年销售为1.5万公斤,通过摄影家帮着销售宣传,2021年达到了7.5万公斤。上党镇黄村惠金堂的芡实,2019年之前产品95%销往苏州、福建,通过摄影家帮着销售宣传,逐渐被镇江本地人所熟知和认可,本地销售量已占60%以上。
聚焦“三农”,
用作品为农产品代言
“农民不容易,这么热的天,我们站在田边什么都不干已浑身是汗,他们还要下田劳作。”摄影志愿者、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朱以忻深有感触地说,“希望能通过我们的作品宣传为农民的产品销售出一份力。”
鲜红欲滴的草莓、黄澄澄的柑橘、压弯枝头的稻穗……从世业镇的初心草莓、江心洲的柑橘、高桥镇的蒿蒿茧、辛丰镇的速成桃、谷阳镇的铁皮石斛、高资街道的水青稻米,到上党镇的黄桃、芡实、茶叶,宝堰镇的米酒,荣炳盐资源区的脆蜜梨、优质稻米等。
截至目前,“跟着农民拍 帮着农民销”公益志愿摄影项目已为丹徒每个乡镇代言了1-3个农产品。在摄影家的镜头下,一张张极富视觉冲击力的农产品展现十足诱人的景象。
丹徒摄影协会的这一做法,获得市文联、市摄协的大力支持,也带动了丹阳摄协、京口摄协、镇江新区摄协等的一大批摄影爱好者走向农村、走到田间,创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的摄影作品。他们的作品屡屡在各级摄影比赛中获奖、展览中展出。
摄影志愿者、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谷立彬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主办的“身边的自然,发现不可错过的美”摄影和微视频有奖征集活动中先后获得一、二、三等奖,在省乡村规划建设研究会主办的“特田生活特别甜”手机摄影作品征集活动中先后获一、二、三等奖。朱以忻的作品先后入展2017年江苏省“强富美高新上党”摄影展,2017年镇江市“发现新镇江,喜迎十九大”摄影展。
宝堰镇地处茅山山系脚下,水网密布,土地肥沃,得天独厚的“堰泥”田地培育出优质的稻米。刘庄村的刘国喜自2013年开始承包土地,先后成立了农机专业合作社及家庭农场从事农业生产,目前种植面积达500余亩。摄影志愿者多次拍摄过刘庄村春夏秋冬自然风光、刘庄湖水产丰收场景,以及刘国喜种粮收粮画面,为宝堰大米等农副产品销售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图片。
吴呈昱表示,摄影家们还会继续跟踪刘国喜拍摄田间管理、收割稻米、加工稻米等全过程,让“堰泥”大米名声越叫越响。(全媒体记者 马彦如)
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编辑:缪小兵
审核:曾海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