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镇江讯 炎炎夏日,暑热难耐,人们常会觉得不思饮食、浑身倦怠。从夏季气候特点上来看,人体脾胃的运化功能极易受到暑湿邪气的影响,从而导致食欲下降、倦怠乏力。所以夏天更应该重视调养脾胃,正所谓“脾胃强,好度夏”。
到了夏季,人们普遍感觉到烦躁、困倦、乏力,主要原因在于夏季多“暑”“湿”,而脾喜燥恶湿,故容易损伤脾胃,影响水谷运化,消化能力下降。暑、湿有碍于脾胃,影响到食物消化、输送营养,易使人感到疲乏,体力虚弱,运动能力下降。另外,夏季炎热,人们又多贪凉爽之饮食,容易损伤脾胃阳气,引起腹泻、腹痛等,故夏季应注意切勿多食寒凉之物。在中医夏季养生中,自古提倡“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提出“冬吃萝卜夏吃姜”。故顺应夏季阳气的升发,提升自己内在的阳气,适当进补,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炎炎夏日里,脾胃运化功能减退,可以这样改善:
饮食要注意节制,不要吃得太饱,尽量避免炸煎等高油高脂食物,少吃不易消化和易胀气的食物,例如坚果类和干豆类食物。
夏季饮食应该以“清补”为原则,做到健脾化湿,消食开胃。如果为抵御天气炎热而过量进食冰饮等凉食,很容易损伤脾胃之阳气,导致胃痛、腹泻等症状。而食用西瓜、苦瓜、黄瓜、茄子、芹菜、芦笋等凉性食物,不仅有清热作用又有消除夏季暑湿之效。同时还可以进食药粥食疗,如绿豆粥、益胃粥、荷叶粥等,以达到健脾开胃的目的,也可补充夏季人体因为炎热丢失的许多水分,维持体内水液平衡。其中绿豆粥中绿豆性寒味甘,有清热解毒,降火消暑的功效,适合脾胃湿热症人群。而益胃粥中的沙参、麦冬、冰糖、生地、玉竹具有养阴益胃之功效,适合胃阴虚症人群。
人们应顺应自然,借此阳气升发之际,适当进补来提升自身的阳气。对于阳虚、怕冷、易感冒的人群,在夏季应适当进食补阳温燥之品,减少甚至不吃寒凉饮食。
“冬病夏治”的手段不仅仅是“三伏贴”,还可以是饮食、汤药调理,甚至夏季膏方。平时门诊中经常有一些脾胃虚寒的患者,在夏季及三伏天的时候,平时常见的大便稀溏、容易腹泻的症状好转了,平时不敢碰的生冷也可以稍微吃一点了。对于这些患者,此时最好不要因为症状的减轻而掉以轻心,而应该抓住时机,培养阳气,通过穴位敷贴、艾灸、膏方、汤药等形式进行“冬病夏治”,做到未病先防。当然,如果素来存在阴虚、内热、阳亢的人群,应当结合自身情况及医生意见后进补,勿擅自服用大量温燥之品。(通讯员 景骁轶 周玉倩 全媒体记者 杨泠)
实习编辑:毛蕴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