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踏青赏花,本是一年中旅游的好时节。然而今年3月以来,新一轮新冠疫情出现多点散发之后,一时之间,人们不得不停下寻找“诗和远方”的脚步,各地的景区游客量大幅减少,虽然许多景区仍坚持开放,但营业收入却微乎其微。
从2020年开始,受疫情影响,旅游景区经历了断续开放、限流、关闭部分室内场馆等措施,许多景区的温度似乎一直未曾有明显的升温。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一方面与当前的疫情大环境息息相关,特别是一些有远程市场影响力的景区表现得更为明显,这些景区原先有相当多的外地游客,甚至是外地游客占据“主流”,一旦游客选择不远行,那么这些景点在市场中表现出竞争乏力也就成了“正常”。而另一方面不可讳言的是,这也和景区自身应对市场变化创新能力不足有关。
不过,在旅游市场普遍低迷的状态之下,记者观察到近期南山风景区入园人流却一直保持着稳定状态,而且周一至周五原先人流的低谷时段,近期也呈现出“低谷不低”的情况,甚至还带动了南山北入口和西入口的人流量。那么南山风景区为何会出现逆势而上的状况,它对于我们在疫情之下,景区寻求走出困境之路又有何借鉴意义呢?
“捕捉市场消费热点,打开南山腹地,给予游客更多安全感。”南山风景区相关负责人一语道破了天机,疫情之下,安全已成为旅游市场的第一需求。据了解,目前文苑景区、竹林景区、招隐景区可以互通,南山的腹地被打开后,开阔的空间,浓密的植被,给游客提供了更高的环境包容度。鸟语花香,没有人挤人的担忧,更好的舒适度和安全感,自然也就吸引了大批市民前往。
南山杜鹃花开灿烂。 刘林琳 摄
“特色+引流”,南山风景区在市场营销中抓住机遇不断施巧劲。今年3月新一轮疫情暴发之后,市民的出行脚步被“放慢”,人们将搜寻美景的目光由“远方”转向了“身边”。而南山风景区适时抢抓机遇,先后把牡丹花、杜鹃花等推向市场,南山的美、南山的风景特色,被不断放大,赏牡丹、看杜鹃成为今年镇江人朋友圈关不住的春色。与此同时,景区还在4月邀请了网络达人在南山进行了两场直播。景区5万株杜鹃花,“开进”了众多媒体客户端,线上种草,线下引流,南山风景区在市场不断蓄流,而镇江市民则是第一波被释放的流量。
当下,随着“五一”临近,如何吸引镇江人游镇江正成为许多景区思考的问题。
“去过的景点再去没意思”这是许多镇江人不愿意进本地景区的重要原因。然而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许多市民表示近几年并没有进过镇江本地的收费景区,而是更愿意去周围的免费公园和绿地。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要想唤起本地人对景区的兴趣,必须要用创新的思维赋予景区新项目、新亮点和新业态。“与众不同”让熟悉的景区有新鲜感,才会让更多的镇江人爱上本地景区。(全媒体记者 司马珂)
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