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镇江探索全生命周期模式治理“白色污染”

2022-04-27 16:47 镇江日报  

今日镇江讯  塑料的发明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其污染问题也不容忽视。刚刚过去的世界地球日,再次聚焦“减塑”,呼吁为地球“减负”。镇江作为全国低碳试点城市,正在积极行动,治理“白色污染”。

当前,塑料污染问题逐渐成为仅次于气候变化的第二大焦点环境问题,给全球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极大挑战。几天前,我国首个关于塑料污染治理的国家智库研究报告——《中国塑料污染治理理念与实践》发布。报告指出,随着近年来人们消费方式的变化和新兴领域的快速发展以及新冠疫情导致对一次性医疗及防护用品需求的大量增加,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量也快速增长。

镇江是第二批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也是江苏省唯一的生态文明综合改革试点城市,近年来不断探索创新绿色发展之道,实现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和碳排放强度大幅度降低“三个同步”。塑料污染治理作为绿色发展的重要任务,我市积极探索发展塑料循环经济,从生产、消费、流通、处置各环节推行全生命周期管理,“限塑”工作取得显著效果,“白色污染”得到明显控制。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此过程中,我市聚焦重点抓管控,特别是对全市107家塑料制品生产企业实行动态巡查,引导企业及时做好生产调整。“严格禁止类项目准入,凡是列入禁止类塑料产品目录的项目依法依规不予审批、核准和备案。目前107家企业均无淘汰类落后产能。”

去年以来,我市加强了对禁止生产销售塑料制品的管控,依法查处生产、销售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购物袋和厚度小于0.01毫米的聚乙烯农用地膜等行为,并且按照分工清单规定的禁限期限,对纳入淘汰类产品目录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签、含塑料微珠日化产品等开展执法工作。同时,开展废塑料加工利用行业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全年出动近500人次对废塑料粒子加工单位开展监督检查,查处废塑料粒子加工利用单位15家,行政处罚346.4万元,取缔关闭相关单位13家。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快递业、集贸市场等领域,我市分别制定了《镇江市邮政快递业塑料污染治理工作三年实施方案》《关于做好集贸市场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文旅行业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2021-2022年地膜减量替代技术试验示范方案》等,对其实施重点管控。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市邮政快递网点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一次性塑料编织袋使用率低于50%;全市22家旅游星级饭店、2家绿色旅游饭店已不主动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全市30家A级景区红线范围内均已实现全面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

抓好末端是塑料污染治理的重要一环。近年来,我市通过垃圾分类达标小区建设、加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等,强化末端治理。由此,从塑料设计生产、流通消费,到废弃后处置的闭合式循环发展模式,呼之欲出。

截至目前,全市建成垃圾分类达标小区195个;现有3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达到3150吨/日,超过全市每日生活垃圾产生量。通过合理调配我市率先在全省范围内实现生活垃圾全量焚烧、日产日清,做到塑料垃圾零填埋,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今年我们将继续加强废塑料回收、利用、处置等环节的环境监管,依法查处违法排污等行为,同时联合多部门开展联合检查,确保禁售塑料制品落到实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不仅如此,我市还将加强科技要素支撑保障,加大科技创新资金支持,支持可降解材料和产品生产骨干企业扩能,加强绿色包装研发生产、绿色物流和配送体系建设,支持可降解材料和产品的成果转化、规模化生产和示范应用,提高废塑料高标准资源化利用。(全媒体记者 朱婕 通讯员 朱海洋)

编辑:陈路

167

今日镇江讯  塑料的发明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其污染问题也不容忽视。刚刚过去的世界地球日,再次聚焦“减塑”,呼吁为地球“减负”。镇江作为全国低碳试点城市,正在积极行动,治理“白色污染”。

当前,塑料污染问题逐渐成为仅次于气候变化的第二大焦点环境问题,给全球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极大挑战。几天前,我国首个关于塑料污染治理的国家智库研究报告——《中国塑料污染治理理念与实践》发布。报告指出,随着近年来人们消费方式的变化和新兴领域的快速发展以及新冠疫情导致对一次性医疗及防护用品需求的大量增加,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量也快速增长。

镇江是第二批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也是江苏省唯一的生态文明综合改革试点城市,近年来不断探索创新绿色发展之道,实现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和碳排放强度大幅度降低“三个同步”。塑料污染治理作为绿色发展的重要任务,我市积极探索发展塑料循环经济,从生产、消费、流通、处置各环节推行全生命周期管理,“限塑”工作取得显著效果,“白色污染”得到明显控制。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此过程中,我市聚焦重点抓管控,特别是对全市107家塑料制品生产企业实行动态巡查,引导企业及时做好生产调整。“严格禁止类项目准入,凡是列入禁止类塑料产品目录的项目依法依规不予审批、核准和备案。目前107家企业均无淘汰类落后产能。”

去年以来,我市加强了对禁止生产销售塑料制品的管控,依法查处生产、销售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购物袋和厚度小于0.01毫米的聚乙烯农用地膜等行为,并且按照分工清单规定的禁限期限,对纳入淘汰类产品目录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签、含塑料微珠日化产品等开展执法工作。同时,开展废塑料加工利用行业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全年出动近500人次对废塑料粒子加工单位开展监督检查,查处废塑料粒子加工利用单位15家,行政处罚346.4万元,取缔关闭相关单位13家。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快递业、集贸市场等领域,我市分别制定了《镇江市邮政快递业塑料污染治理工作三年实施方案》《关于做好集贸市场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文旅行业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2021-2022年地膜减量替代技术试验示范方案》等,对其实施重点管控。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市邮政快递网点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一次性塑料编织袋使用率低于50%;全市22家旅游星级饭店、2家绿色旅游饭店已不主动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全市30家A级景区红线范围内均已实现全面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

抓好末端是塑料污染治理的重要一环。近年来,我市通过垃圾分类达标小区建设、加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等,强化末端治理。由此,从塑料设计生产、流通消费,到废弃后处置的闭合式循环发展模式,呼之欲出。

截至目前,全市建成垃圾分类达标小区195个;现有3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达到3150吨/日,超过全市每日生活垃圾产生量。通过合理调配我市率先在全省范围内实现生活垃圾全量焚烧、日产日清,做到塑料垃圾零填埋,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今年我们将继续加强废塑料回收、利用、处置等环节的环境监管,依法查处违法排污等行为,同时联合多部门开展联合检查,确保禁售塑料制品落到实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不仅如此,我市还将加强科技要素支撑保障,加大科技创新资金支持,支持可降解材料和产品生产骨干企业扩能,加强绿色包装研发生产、绿色物流和配送体系建设,支持可降解材料和产品的成果转化、规模化生产和示范应用,提高废塑料高标准资源化利用。(全媒体记者 朱婕 通讯员 朱海洋)

编辑:陈路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