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隔离酒店防控漏洞:病毒或通过通风管道气溶胶传播

2022-04-11 16:32 澎湃新闻  

4月11日,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发表了一项调查揭示了一起可能经气溶胶传播的新冠聚集性疫情。这是发生于去年11月北京市昌平区一起涉及5例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德尔塔(Delta)变异株家庭聚集性疫情。研究发现,此起家庭聚集性疫情感染来源在隔离期间可能通过通风管道气溶胶传播给该起疫情的首发病例。

2021年11月3日,北京市卫健委官方微信公众号通报了一家5口确诊新冠肺炎的情况。病例A在10月22日被判定为次级密切接触者转运至集中隔离点隔离5天后返回家中,隔离期间他的多次核酸检测都为阴性。11月1日,在与家人相处5天后,病例A的妻子、母亲、女儿、儿子都确诊新冠。

此前对于这个病例有猜测是否是德尔塔病毒的潜伏期延长了,但通过此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到,病例A并非作为次密接被感染,而是可能在隔离酒店被楼下一确诊病例通过卫生间的通风管道造成气溶胶传播导致的感染。

上述研究结论成文于《一起可能经气溶胶传播的新型冠状病毒Delta变异株聚集性疫情调查》中,文章作者吴双胜、庞火星等人来自北京市疾控中心。

2021年11月1日,北京市昌平区报告一起新冠病毒德尔塔变异株导致的家庭聚集性疫情,感染来源不明确。此次研究对象为该家庭聚集性疫情的全部5例新冠病毒感染者,对其进行感染来源调查。

此次研究调查首先摸排了病例A的感染来源情况,确诊病例A,男,39岁,在京居住地为昌平区某社区,某公司干部职员,与病例B~E共同居住。2021年4月1日和4月22日完成第一和第二剂次新冠肺炎灭活疫苗接种。自述于2021年10月31日出现咳嗽、发热37.3 ℃等症状。11月1日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当日转至定点医院。11月2日,定点医疗机构确诊其为新冠肺炎普通型。

病例A近14天内无出京史。由于其同事T为某外省病例的密接,病例A被作为次密于10月22-27日在同一隔离酒店单间集中隔离。10月23-27日,采集病例A鼻咽拭子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同事T未感染新冠病毒,10月21-30日鼻咽拭子的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排除同事T传播给病例A的可能。

通过大数据对比发现,病例A于2021年10月22-27日在B210房间集中隔离,病例O、M和N均为2021年10月北京市昌平区报告的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输入疫情相关病例,当时作为密接,分别于10月22-27日(住B110房间)、10月22-27日(住B106房间)、10月22-31日(住B106房间,病例M检出核酸阳性后病例N于10月27日转至B115房间)在同一酒店集中隔离。无其他有公共卫生学意义的同时空交集。

在隔离酒店调查发现,该隔离酒店共2层,除上述病例外未检出其他病例,监控视频查看入住、送餐、清运垃圾、消毒和采样等环节,未发现首发病例A与O、M和N有接触。病例O于10月22-27日在B110房间集中隔离,10月25日发病,10月27日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11月1日采集B110房间30件环境标本,7件核酸阳性。病例A居住在B210房间,在B110房间正上方,2个房间的卫生间均没有排风扇,只有一个开口的通风管道上下相通,楼顶没有强排设施。

11月1日采集B210房间31件环境标本,均为阴性;11月2日采集B210、B110房间卫生间通风、排污管道20件环境标本,其中B110房间卫生间通风管道内壁深部2件核酸阳性(Ct值:阳性标本1:ORF1ab为25.80、核壳蛋白N为28.38;阳性标本2:ORF1ab为32.83、核壳蛋白N为35.65),其余均为阴性。

研究梳理出了清晰的传播链,此次疫情为单一传播链,感染来源为病例O。2021年10月22-27日,病例O(住B110房间)隔离期间可能通过上下楼层通风管道气溶胶传播,造成病例A(住同一隔离酒店B210房间)感染。10月27日病例A解除隔离回家,11月1日首次检出核酸阳性并隔离治疗。10月27日至11月1日病例A与家庭成员B~E共同居住,期间造成4名家庭成员续发感染。

上述研究指出,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气溶胶传播,其中关于气溶胶传播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发现气溶胶传播是新冠病毒重要的传播途径之一,首发病例A可能通过隔离酒店卫生间的通风管道造成气溶胶传播,主要依据:第一,病例A在酒店隔离期间与感染来源病例O所住房间为上下楼层,公用通风管道,2个隔离房间的卫生间通风管道存在气流流动;第二,2个隔离房间卫生间的通风、排污管道20件环境标本中,2件通风管道内壁深部环境标本核酸阳性,且与病例A、O的病毒核苷酸相似度为100%;第三,病例O于10月25日发病,居住房间30件环境标本7件核酸阳性,病例A房间31件环境标本均阴性,提示病例O产生的气溶胶造成通风管道内壁环境污染;第四,监控视频查看隔离酒店入住、送餐、清运垃圾、环境消杀和采样环节,未发现其他交叉传播可能;同时,流行病学调查和大数据比对分析均排除病例A及其家庭成员B~E在其他地点引入该疫情的可能。

由于新冠病毒气溶胶传播的隐匿性,首发病例A在与感染来源没有直接接触的情况下通过气溶胶传播而感染,解除隔离后导致其他4名家庭成员在共同居住期间感染。

本研究发现该隔离酒店老旧,通风管道上下相通,通风管道口敞开,在病例离开5天后仍能在通风管道内壁深部检出2件环境阳性标本,其中1件阳性标本Ct值较低,ORF1ab为25.80、核壳蛋白N为28.38。有研究显示,Ct值越低提示病毒载量越高,传染性越强。

这些结果表明,病例O在隔离酒店期间通过呼吸、说话、咳嗽、排泄等过程产生气溶胶,并在通风管道内部沉降富集,在阴冷潮湿的通风管道内存活时间较长。上述研究者建议要加强对隔离酒店、病例同单元住户的管理,通过工程改造、优化流程和加强监测降低建筑物内部气溶胶传播风险。

来源:澎湃新闻

编辑:金凯

150

4月11日,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发表了一项调查揭示了一起可能经气溶胶传播的新冠聚集性疫情。这是发生于去年11月北京市昌平区一起涉及5例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德尔塔(Delta)变异株家庭聚集性疫情。研究发现,此起家庭聚集性疫情感染来源在隔离期间可能通过通风管道气溶胶传播给该起疫情的首发病例。

2021年11月3日,北京市卫健委官方微信公众号通报了一家5口确诊新冠肺炎的情况。病例A在10月22日被判定为次级密切接触者转运至集中隔离点隔离5天后返回家中,隔离期间他的多次核酸检测都为阴性。11月1日,在与家人相处5天后,病例A的妻子、母亲、女儿、儿子都确诊新冠。

此前对于这个病例有猜测是否是德尔塔病毒的潜伏期延长了,但通过此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到,病例A并非作为次密接被感染,而是可能在隔离酒店被楼下一确诊病例通过卫生间的通风管道造成气溶胶传播导致的感染。

上述研究结论成文于《一起可能经气溶胶传播的新型冠状病毒Delta变异株聚集性疫情调查》中,文章作者吴双胜、庞火星等人来自北京市疾控中心。

2021年11月1日,北京市昌平区报告一起新冠病毒德尔塔变异株导致的家庭聚集性疫情,感染来源不明确。此次研究对象为该家庭聚集性疫情的全部5例新冠病毒感染者,对其进行感染来源调查。

此次研究调查首先摸排了病例A的感染来源情况,确诊病例A,男,39岁,在京居住地为昌平区某社区,某公司干部职员,与病例B~E共同居住。2021年4月1日和4月22日完成第一和第二剂次新冠肺炎灭活疫苗接种。自述于2021年10月31日出现咳嗽、发热37.3 ℃等症状。11月1日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当日转至定点医院。11月2日,定点医疗机构确诊其为新冠肺炎普通型。

病例A近14天内无出京史。由于其同事T为某外省病例的密接,病例A被作为次密于10月22-27日在同一隔离酒店单间集中隔离。10月23-27日,采集病例A鼻咽拭子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同事T未感染新冠病毒,10月21-30日鼻咽拭子的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排除同事T传播给病例A的可能。

通过大数据对比发现,病例A于2021年10月22-27日在B210房间集中隔离,病例O、M和N均为2021年10月北京市昌平区报告的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输入疫情相关病例,当时作为密接,分别于10月22-27日(住B110房间)、10月22-27日(住B106房间)、10月22-31日(住B106房间,病例M检出核酸阳性后病例N于10月27日转至B115房间)在同一酒店集中隔离。无其他有公共卫生学意义的同时空交集。

在隔离酒店调查发现,该隔离酒店共2层,除上述病例外未检出其他病例,监控视频查看入住、送餐、清运垃圾、消毒和采样等环节,未发现首发病例A与O、M和N有接触。病例O于10月22-27日在B110房间集中隔离,10月25日发病,10月27日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11月1日采集B110房间30件环境标本,7件核酸阳性。病例A居住在B210房间,在B110房间正上方,2个房间的卫生间均没有排风扇,只有一个开口的通风管道上下相通,楼顶没有强排设施。

11月1日采集B210房间31件环境标本,均为阴性;11月2日采集B210、B110房间卫生间通风、排污管道20件环境标本,其中B110房间卫生间通风管道内壁深部2件核酸阳性(Ct值:阳性标本1:ORF1ab为25.80、核壳蛋白N为28.38;阳性标本2:ORF1ab为32.83、核壳蛋白N为35.65),其余均为阴性。

研究梳理出了清晰的传播链,此次疫情为单一传播链,感染来源为病例O。2021年10月22-27日,病例O(住B110房间)隔离期间可能通过上下楼层通风管道气溶胶传播,造成病例A(住同一隔离酒店B210房间)感染。10月27日病例A解除隔离回家,11月1日首次检出核酸阳性并隔离治疗。10月27日至11月1日病例A与家庭成员B~E共同居住,期间造成4名家庭成员续发感染。

上述研究指出,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气溶胶传播,其中关于气溶胶传播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发现气溶胶传播是新冠病毒重要的传播途径之一,首发病例A可能通过隔离酒店卫生间的通风管道造成气溶胶传播,主要依据:第一,病例A在酒店隔离期间与感染来源病例O所住房间为上下楼层,公用通风管道,2个隔离房间的卫生间通风管道存在气流流动;第二,2个隔离房间卫生间的通风、排污管道20件环境标本中,2件通风管道内壁深部环境标本核酸阳性,且与病例A、O的病毒核苷酸相似度为100%;第三,病例O于10月25日发病,居住房间30件环境标本7件核酸阳性,病例A房间31件环境标本均阴性,提示病例O产生的气溶胶造成通风管道内壁环境污染;第四,监控视频查看隔离酒店入住、送餐、清运垃圾、环境消杀和采样环节,未发现其他交叉传播可能;同时,流行病学调查和大数据比对分析均排除病例A及其家庭成员B~E在其他地点引入该疫情的可能。

由于新冠病毒气溶胶传播的隐匿性,首发病例A在与感染来源没有直接接触的情况下通过气溶胶传播而感染,解除隔离后导致其他4名家庭成员在共同居住期间感染。

本研究发现该隔离酒店老旧,通风管道上下相通,通风管道口敞开,在病例离开5天后仍能在通风管道内壁深部检出2件环境阳性标本,其中1件阳性标本Ct值较低,ORF1ab为25.80、核壳蛋白N为28.38。有研究显示,Ct值越低提示病毒载量越高,传染性越强。

这些结果表明,病例O在隔离酒店期间通过呼吸、说话、咳嗽、排泄等过程产生气溶胶,并在通风管道内部沉降富集,在阴冷潮湿的通风管道内存活时间较长。上述研究者建议要加强对隔离酒店、病例同单元住户的管理,通过工程改造、优化流程和加强监测降低建筑物内部气溶胶传播风险。

来源:澎湃新闻

编辑:金凯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