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大经
在《镇江日报》复刊四十周年之际,我不由得想起当年复刊筹备过程中一些鲜为人知的往事。
记得那是1980年秋,在市文联第四次代表大会期间,徐舒同志神秘地告诉我《镇江日报》要复刊,准备调你去筹办。当时镇江周边南京、常州、无锡、苏州、南通等城市的地方党报已复刊,镇江日报复刊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为此市委和市委宣传部想出了办法,先成立《镇江通讯》编辑部,发行4开4版,周二刊《镇江通讯》,待时机成熟向报纸正式复刊过渡。
1981年3月,余中奇(前)冯鸣仪在《镇江通讯》编辑部的破桌子上办公。
《镇江通讯》试刊第二号
很快,《镇江通讯》试刊一、二号就在1981年元旦前后出笼了。就在这时,我来到《镇江通讯》编辑部报到。编辑部设在观音桥巷中段的镇江市广播站二楼一间会议室内。那时冯鸣仪、余中奇和镇江印刷厂的陈彬已在此上班,没多久王耀南、曹卫民也陆续加入编辑部。我们5人的工作由冯鸣仪同志负责,主要任务是在3月份正式出版《镇江通讯》。当时还有主力干将——原镇江日报的老报人陈建、宋仰山、徐舒,他们虽在文化局和广播站“上班”,实际上在《镇江通讯》编辑部工作。经过一个多月各方面紧锣密鼓的准备,《镇江通讯》3月7日正式出刊了。没想到这次正式出刊换来的却是镇江地委责令《镇江通讯》停刊的指令……刚刚成立的编辑部似乎快散架了。
我的《镇江通讯》记者证
也许是镇江市这一级相关同志的复刊心切,打乱了地委领导“稳扎稳打”的计划。现在回过头来看,当时改革开放已经开始,受到“文革”影响的各项事业百废待兴,镇江党报的复刊是大势所趋;而《镇江通讯》停刊也是必然的,因为它沒有正式刊号,是不合法的。然而,《镇江通讯》这一出一停,也强化了地委对镇江党报复刊的重视,加速了对复刊筹备工作的部署安排。因此可以说《镇江通讯》的停刊是“坏事变好事”。
《镇江通讯》停刊了。这仅是表面上的停刊,大家都明白这是为报纸正式复刊下的一步棋,所以筹备工作力度一点未减。尹冰胜就是在这一“低潮”中调入编辑部的,还有从云南调回镇江的赵寅生,因编制暂未落实“寄居”在市园林局。3月份过后的大半年时间里,曹卫民、尹冰胜到常州报社去培训学习,我和余中奇到南通、常州的报社了解复刊时的情况和程序,还到上海《文汇报》、《解放日报》、《新民晚报》学习,最后由余中奇,冯鸣仪等人写出调查报告提交市委、地委,供领导机关决策参考。我们还积极争取省出版局的支持,余中奇和我不仅同省出版局马国征保持联系,还一度成了省出版局的“常客”。1981年11月终于传来好消息,中共江苏省委批复了中共镇江地委并镇江市委,同意《镇江市报》复刊。紧接着市委副书记孙舒凯、宣传部长姚杰把工作重点转到市报复刊上来,地委还调来纪仁康同志加强筹备工作领导力量。
《镇江市报》复刊筹备处成立后,面临的第一件事就是组织编辑、记者队伍。大家认为无锡报社的做法值得学习,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通过考试择优录取。经过上级批准,在11月下旬,招聘编辑、记者的简章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公布了。面向全市公开招聘编辑、记者,这可是镇江历史上的第一次,整个城市为之轰动、热闹了起来。当时离预定的1982年3月复刊日期只有三个多月,招聘工作非常紧迫。报名工作只有一周左右时间,也只能一周,这下可把我们几个人(冯鸣仪、余中奇、曹卫民、王耀南、尹冰胜和我)忙坏了。就在报名达到高潮时,市教育局向《镇江市报》筹备处提出了“抗议”:他们发现有不少教师报名应聘,担心影响教育教学和教师队伍的稳定。说实话,报名人员中,教师的比例确实多了一些。于是,市委和宣传部紧急决定,把报名的教师从名单上一刀切去。这样最后符合应聘条件的还有404人,其中有工人、职员、企事业单位干部,甚至还有个别国营工厂的厂长。
王耀南、余中奇接待报名人员
宋仰山、尹冰胜在接待报名人员
80年代初,人们的思想还未完全从“阶级斗争为纲”的阴影中彻底走出来,复刊筹备处的同志们对于报名应聘人员的“家庭成分”曾有过疑问,记得姚杰同志明确指出,这次招聘要做到绝对公平,一律按成绩和能力择人。他的表态也代表了地委、市委的态度,打消了复刊筹备处同志们的顾虑。
招聘工作顺利开展,大家感到欣慰的是,从收到的个人简介中,就已看出一些端倪,应聘人员的整体文化素质较高,这正合报纸复刊的需求,这个需求就是来了就能顶用,因为时间不允许再培训和学习。前进印刷厂来报名的丁卉,自己的简介写得与众不同,是简介更是散文,尤其给人深刻的印象。
招聘考试分初试和复试,试卷请无锡报社出题,由余中奇和纪仁康同志负责到无锡提卷,考试当天,由他俩凌晨从无锡乘火车到镇江,在火车站将考卷交专人直送考场,然后他俩不下火车继续前行到南京,以避泄题之嫌。初试考场设在第四中学,那天不少地委、市委的领导同志都高兴地当起了主考官和监考官,考试的“规格档次”可谓高矣。
招聘初试考场上
主考官镇江市委副书记陈忠廉和镇江市委宣传部长姚杰在初试考场看试题
监考人员曹卫民(右)、赵寅生
地委、市委领导及组织部门负责同志当起了主考官、监考官
初试的成绩很快出来了,其中有一位来自工厂的考生,成绩相当突出,正当大家为他高兴时,他的父亲突然找到筹备处,声言“知子莫若父”,他儿子绝不适合当报社的编辑记者。最后这位考生终止了应聘程序,这也成为招聘中的一支小插曲。
考生张良国(左四)复试中在京口闸农贸市场采访。(左二)为考官冯鸣仪
复试中的考生们逮住市场管理员问个不停
复试内容是现场采访,考场定在京口闸农贸市场和中华路小学。就在这一场“模拟实战”中,大部分考生未能通过考验而就此止步。经筹备处领导集体研究,决定了试用的编辑记者和校对人员共30人,有一位考生因个人原因放弃应聘,这样应聘实到29人。他们是:丁卉、方范、刘乃生、李思诚、朱宏瑗、孙莉、孙肖苏、孙爱国、吴宗群、林少麟、陈福根、范德平、张晓平、张良国、张文今、徐溯、袁平、欧阳筠、欧阳箐、呼延镇、蒋勃、董洪林、戴钟尧、花有文、马天翼、杨咏、季路风、贾又敏、季荣荣。谁知人员的调动却非一帆风顺,就有个别单位坚决不肯放人,还有一些“小集体”所有制单位的人员,人事关系没法转,等等。这些问题由于姚杰同志大力度的工作,都一一摆平解决。筹备处的同志们都如释重负,迫不及待地在红旗小学为新同事举办了非常朴实的欢迎会。之后,生龙活虎的“新兵”队伍便立即投身火热的新闻战线。40年来,正是这批复刊之初的“元老”,成为《镇江日报》的新闻采编骨干,挑起了报社工作的大梁和重担。
蒋勃、戴钟尧、林少麟、方范等在复试考场上
孙莉、丁卉、袁平、季荣荣、呼延镇在欢迎会上
除了招聘工作,我们还担当在1月份连出三期《镇江市报》试刊号的任务。因为有宋仰山、徐舒、冯鸣仪、余中奇等老报人“掌厨”,加上曹卫民、尹冰胜、赵寅生、王耀南几位初露头角的“小实力”,分工明确,干劲十足,三期试刋都赢得了读者好评。我也正式开始了摄影记者的生涯。白天跑采访,晚上进暗房,条件虽差但总能有所收获。我曾在部队的团、师、军级机关工作时,与部队报纸《解放军报》、《人民前线》及部队驻地的《新安徽报》有过结缘,有一定的新闻摄影实战经验,然而现在是自己在办报,从通讯员到记者,角色转变了,接触的社会面也不同,报纸每期的图片都等着你拿,怎么办?只有发动群众才能全面掌握信息、开拓稿源。于是我和从东海县调回镇江的老报人李杰同志迅速拉起了以基层为主的摄影通讯员队伍,努力开创报社新闻摄影工作新局面。
1982年元旦,我和赵寅生在市场出售《镇江市报》试刋一号
1982年3月1日,市民在报社门口争购正式复刊的《镇江市报》第一期
来源:镇江日报
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