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翔
摘要
“基于未来”的规划或曰战略,判断皆源于“洞察”,洞察时代与产业趋势的转变;布局皆源于“预见”,预见下一代经济蓝海。强调“基于未来”,并不是否定“立足当下”。只是在“变局”成为当下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核心特征的背景下,跳出“当下”视野,跳出路径惯性,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当是我们从容应对挑战、全力抢抓机遇的最佳路径。
发展规划,一般而言,都是立足当下、面向未来。日前,《成都市“十四五”新经济发展规划》正式印发。作为“十四五”时期成都市推进新经济发展的指导性文件,《规划》提出具体目标,并勾勒出未来“路线图”。细读这份规划,却深深地感觉,与通常规划皆以“立足当下”为基点相比,这份《规划》,更多地凸现出了以“基于未来”为出发点的特性,颇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先看《规划》的内容。其构建成都发展新经济的发展方式,是提出了“新赛道、新场景、新主体、新载体、新生态”的“五新”方法。具体包括:聚焦产业细分领域布局新赛道,锚定新经济发展重点;聚焦业态模式创新营造新场景,形成城市高质量供给;聚焦增强产业核心能力培育新主体,汇聚新经济“城市合伙人”;聚焦赛道落位布局建设新载体,提升产业集聚效应;聚焦资源要素协同构建新生态,激发城市创新创造能力和市场活力。
这其中,最核心的关键词则是“新赛道”。《规划》解释,新赛道作为以新技术新模式为核心竞争力的新兴产业或细分领域,具有引领性发展、颠覆性创新、爆发式成长特性。为此,《规划》提出,把握科技变革趋势、产业发展规律、城市功能定位和赛道成长逻辑,重点培育“优势赛道”、大力支持“基础赛道”、前瞻布局“未来赛道”。并据此锚定新经济发展方向,布局了32个新赛道。《规划》还说,将根据新兴前沿科技发展趋势,动态调整重点赛道布局,推动新经济形态向垂直赛道精准发力,全面提升新经济发展位势能级。
感觉出了没有?《规划》并没有多少着墨于“我有什么”“我强什么”或者是“我的产业基础怎么样”,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是这么两句话——判断皆源于“洞察”,洞察时代与产业趋势的转变;布局皆源于“预见”,预见下一代经济蓝海。然后,在城市经营中把各种人和资源整合好,最终实现城市发展的“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所以,成都的这份《规划》,可以称为——“基于未来”。
“基于未来”的规划或曰战略,掀起智能手机革命、颠覆了传统手机业的苹果乔布斯曾有言:“有些人说‘消费者想要什么就给他们什么’,但那不是我的方式。我们的责任是提前一步搞清楚他们将来想要什么。”
“基于未来”的战略,在企业界常青树IBM的商业模式转型之中,可谓体现得淋漓尽致。2000年左右,IBM正值发展强盛之际。但企业领导层敏锐地洞察到——IT行业发展趋势正在发生变革,各种硬件、软件逐步发展和分化,形成一个个的细分需求和市场,IT业变得越来越复杂。然后,他们预见——在未来的十年中,客户将逐渐看重那些能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即能将各种供应商所提供的电脑零部件和软件进行整合的技术方案以及能将技术整合到一个企业流程中的公司;信息技术产业将变成以服务为主导的产业,而并不以技术为主导。“基于未来”,IBM谋划了新的战略构想,开始了长达十年的企业转型——做行业的整合者,成为一个综合的服务方案提供商。于是,曾经是硬盘、PC等一系列IT产品发明创造者的IBM,毅然决然地逐步放弃硬件制造者的身份,包括2004年将当时仍占据世界市场份额第三名的全球个人电脑业务卖给联想集团,转型为以咨询服务业为主的服务型公司。2008年,尽管全球金融危机的威胁继续存在,但IBM的收益依然保持稳定上升,营业收入与税前利润均实现了创纪录的数据。转型十年后,2011年9月30日,IBM市值达到2140亿美元,一举超越微软成为全球市值第二高的科技企业。这是15年来IBM市值首超微软。
强调“基于未来”,并不是否定“立足当下”。只是在“变局”成为当下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核心特征的背景下,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当是我们从容应对挑战、全力抢抓机遇的最佳路径。事实上,在已经非常成熟的领域,已经有系统的经验和规律可循的情况下,当外部环境改变时,“当下”视野或曰路径惯性就成了改革与发展的阻力,让人陷于原有的模式不能自拔。联想今日的困境,某种意义上讲,正是因为没有能够跳出“当下”视野,跳出路径惯性。
另一方面,即使“基于未来”,亦不是空穴来风。IBM的服务与整体解决方案模式,其起步于1993年就开始了,只不过,那时尚未上升到公司的整体发展战略层面。而成都亦如是。2017年4月25日,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大力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促进新经济快速成长。同年11月9日,成都新经济发展大会举行。长达5年的深耕,让成都逐步成了新经济话语引领者、场景培育地、要素集聚地和生态创新区,被业界誉为“最适宜新经济成长的城市”。所以,今日的成都,对于新经济的未来,洞察足够敏锐,预见足够清晰。也所以,今日的成都,能够总结出六大新经济形态,亦能够持续不断地推出新经济应用场景。最终,则是我们看到了这份“基于未来”的《成都市“十四五”新经济发展规划》。
“基于未来”,成都的这份规划,或可说——已然赢在了起跑线上!
来源:镇江日报
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