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镇江讯 近日,市民许先生从外地淘来一件纸品,刚上传到朋友圈里,便引来不少关注,原来这是一张极为少见的民国镇江老包装纸。
广告词费解难懂,老镇江人也说不出所以然
这张民国镇江老包装纸,长45厘米,宽29厘米,属于大号包装纸。记者近距离观察了下,发现这是一张类似于牛皮纸性质的皮纸,有较强的韧性,而且老包装纸也呈现出浅咖啡色,在包装纸的上部,已经出现了很多虫蚀状的小孔,那是岁月留下的痕迹。包装纸采取的是红色套印,正中间是两排隶书大字“晋昌衣庄,原典抄发”,四围都是一圈小一点的字,上边是“不二价”,下边是“镇江镇屏街西”,左边是“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右边是“四折八扣,一律大洋”。
许先生介绍,他淘的时候,就发现这张老包装纸上的广告词特别有趣,而且是让人很难理解的那种。像“不二价、货真价实、童叟无欺”还都是好理解的,但是如“原典抄发”和“四折八扣”就让人费解了。他想了很多时日,也只能大概厘测其中的意思,如“四折八扣”可能类似于于成语“七折八扣”,比喻折扣力度很大,减掉了很多。而从字面上猜测的话,莫非四折了还要再打八折吗?岂不是相当于3.2折,难道以前的打折力度比我们现在的还要大吗?
而对于“原典抄发”的含义,许先生更是云里雾里,他特地了解了下新中国成立后我市服装企业情况,那时镇江有了友谊服装厂,也就在镇屏街不远的二马路上;还有大西路上面的德隆服装厂,现在融天古玩城对面;还有戏剧服装厂,过去在大西路狮子街上;还有久负盛名的鼎大祥,这几个都是较有名气的服装企业,他找些老职工聊聊,看看能有什么启发,但都无果。孙先生只好咨询几位镇江老辈人,大家表示从来没有听说过这种说法。如果实在要解释的话,联系“衣庄”要卖衣服的实际,可能是衣服原装版型的意思,没有进行改版,型号比较正宗热门吧。
民国镇屏街是热闹地,如今已成历史
民国时,镇屏街是一番什么样子呢?
过去,镇江是开埠口岸,在这一区域的日新街、东坞街、西坞街、戥儿巷都是繁华之地。民国时的镇屏街上,有一家民国时期的富丰纸号,是过去专门经营纸制品的;还有南徐刻字印刷所,是过去专为企业印刷或是印书的地方……也就是说,这一片地方是商贾云集之地,做生意最好的场所。
而镇屏街的历史也颇为悠久。镇屏街南至大西路,北至公估巷,呈南北走向,长度58米,宽4.5米。据清《丹徒县志》记载:称镇屏巷,因位于镇屏山下,故名,后改称镇屏街,原来的宝善里于1957年并入镇屏街。也就是说,镇屏街是与镇屏山下、公估巷、宝善里几条巷道交汇处,但现在已经荡然无存了,而镇屏街的历史也是在2009年左右结束的。那么这个地段现在位于什么地方呢?也就是大西路西段,现在的老存仁堂药店附近,现在的环境是一片拆迁的空地。就在这一片范围内,近年还移建了过去在日新街的新旅社旧址,以及过去位于盆汤巷的清代沈道台府邸。
许先生认为,这张老包装纸传达出一个信息,当年的服装店对广告还是比较看重的,包装纸上印的“晋昌衣庄”应明确是一家服装店,而且从包装纸上“一律大洋”来判断,可能是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左右。他查了下,镇江的服装缝纫业在清末就比较兴盛,有成衣铺180余家,主要集中在九如巷、浮桥巷等地,均系手工缝制中服。宣统三年(1911年),镇江出现西服成衣店,用缝纫机作业。民国2年(1913年)开设的德安衣店比较有名气,后来改名为德隆衣庄。到新中国成立时,我市有中服成衣铺270余家,有工作人员500余人,西服服装店22家,且多为前店后作型的,有员工近百人。“可以说,这张老包装纸是当年服装业兴盛的一个印证。”(全媒体记者 竺捷 文/图)
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