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首页看点 | 如何让传统文化赶上时代脚步?探访江苏四大国家级文化重点实验室

2021-12-31 14:37 来源:交汇点  

交汇点新闻开设的“首页看点”栏目,每天通过关键词,为您推荐最及时的新闻资讯、最重要的热点事件、最值得铭记的人和事。今天,我们推荐的关键词——江苏四大国家级文化重点实验室。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激活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

在江苏省挂牌的国家级文化重点实验室中,有4个与传统文化和文化遗产保护相关,它们分别是苏州大学现代丝绸国家工程实验室、近现代纸制文献脱酸保护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水印版画材料与技术研究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中餐非遗技艺传承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它们承担着让传统文化和文化遗产既得到保护传承,又实现现代性变革,从而跟上时代脚步的重任。

它们究竟承担了什么样的“国家级”重任,作出了哪些探索,又取得了什么样的进展?交汇点记者走进这4家国家级文化重点实验室一探究竟。

抢救民国文献,十万火急!

用“救焚拯溺”来形容南京博物院“近现代纸制文献脱酸保护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承担的工作,一点都不夸张,因为抢救民国文献的形势就是这么危急。

人们常说“纸寿千年”,唐代敦煌写经、宋代刻本留存至今并不鲜见,且保存完好。近现代纸质文献只有百余年历史,却仿佛步入“风烛残年”,集体泛黄、变脆,严重的甚至像被火烧过一样成了咖啡色,一碰就掉渣。

张金萍

罪魁祸首就是纸张酸化。南博文保所所长、近现代纸制文献脱酸保护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张金萍告诉记者,古法造纸常用树皮、麻和竹子,制作周期长,而近代机器造纸的原料主要是木材,为了让其表面平滑,印刷时字迹不扩散,就要加入松香等含有硫酸铝的物质,硫酸铝遇到空气中的水分就容易分解出强腐蚀性的硫酸,这就相当于启动了书籍的“自毁”程序,如果不进行有效抢救,也许以后我们看得到甲骨文和敦煌写经,却看不到民国文献。

机制纸的酸化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而民国时期的中国处于战乱、贫困之中,与欧美国家相比,纸张和书籍的质量更差,保护难度更大,2014年文旅部认定首批国家级实验室时,攻克脱酸难题的重任就落在了南博。纸质文物保护是南博的强项,早在上世纪80年代,南博的前辈就在吸取美国国会图书馆经验的基础上,开发出二乙基锌气相脱酸技术,然而这条技术路线的缺点在于气体有毒性,有易燃、易爆的安全风险。此外,南博还开发过用蚕丝覆盖固定纸张的方式,但存在适用单张纸而不适用整本书的问题。

一个新的攻关项目由此启动。

“脱酸的原理说起来很简单,就是用碱性物质去中和酸性物质,承载碱性物质的可以是气体,可以是有机溶剂,也可以是水溶剂。”张金萍说。作为一期探索,南博联合南京工业大学和南京图书馆,通过微波真空技术解决了整本图书浸泡脱酸液后的快速干燥,验证了整本图书水溶液脱酸的可能性,研发出第一代脱酸设备。

如今,实验室已经研发出第三代脱酸设备。在张金萍的带领下,记者参观了实验室,脱酸液生产室就像一个化学实验室,玻璃恒温浴锅上插着橡皮管,桌面上摆着各种试剂,而脱酸工作室则更像一个小车间,沿墙一圈放着大大小小的设备,不锈钢外壳银光闪闪,连接着方形、圆形的仪表,银色、绿色、灰色的管道。在一台脱酸机前,张金萍打开机器门,指着里面对记者说:“书被放在机器里,红外翻识别技术确保每次只翻开一页,用超声波搅拌好的有机溶剂会由喷头均匀喷涂在书页上,大约20分钟就可以完成一本书的脱酸。”

近现代纸制文献脱酸,是一个非常庞大,但却尚未正式启动的产业。据了解,仅国家图书馆就有67万册(件)民国文献待脱酸处理,南京图书馆的馆藏民国文献达70万册(件),还有大量的民国书报杂志急待“拯救”,然而国内目前尚没有可以大规模产业化的成熟技术,国外企业虽然对中国市场虎视眈眈,但因为成本太高、纸质和装帧的差异,国外技术也存在“水土不服”,在各收藏机构只有零星尝试,对大规模应用仍然顾虑重重。

“总体来说,容易被单张处理的档案文件脱酸难度不大,但是对整本书脱酸,目前仍处于实验室阶段,离大规模商用仍然有一段距离。”张金萍说,“我们希望材料有超高渗透性,但又可以长期残留在文献上,希望技术和设备可以实现脱酸、加固、清洗一体化,同时不会让纸张起皱,不会对红蓝墨水等写印材料有影响,这是一个非常复杂、超高难度的课题,南博希望能走在全行业的前列。”

在业内看来,“脱酸”二字千钧重,这是为国存史,同时又刻不容缓,因为脆弱的文献已等不及那么久了。

千年水印木刻,在此焕青春

南京长江路边、碑亭巷内,“水印版画材料与技术研究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就躲在一栋临街的楼里,窄门对巷口。

到了楼上则别有洞天,宽敞的实验室里工作台张张宽大,颜料被涂抹在板材上五彩缤纷,调和了动物油脂和烟囱灰的黑颜料散发着淡淡的香气,流水冲洗着网绷上的光敏材料哗哗作响,机床转动压制版画时齿轮咬合传出轻微的嘎嘎声……在记者看来这一切新鲜又好玩。作为“国”字头的实验室,这里为水印版画制定材料和工艺标准,也开展中国传统雕版、套色木刻、丝印版画、铜版画、石版画的研究和创作。

中国的水印版画已有1000多年历史,传承至今从未断绝,文旅部为何要在江苏省美术馆建一个“国字头”实验室?实验室副主任刘彤彬介绍说,中国水印版画一直没有属于自己行业的颜料,长期以来要么使用进口颜料,要么借用国画颜料,国家级实验室成立后颜料开发成了第一件事。做颜料首先要确定色谱,实验室求助于南京艺术学院的杨春华、周一清夫妇。两位教授是颜料收藏家,最终打出一套包含20种颜色的色谱。接下来,实验室联系到一位在台湾的世界级颜料配方专家,按水印版画工艺要求研发出专用颜料。但到了生产环节,因为要求高、市场小,很多厂家拒绝接单,最后终于找到了宁波秀普公司合作,生产出色相纯正、纯度高、接色力强、干湿变化色差微小、胶质适中不粘连的水印版画专用颜料,填补了一项空白。

板材的选择同样坎坷。历史上版画家们曾使用船板,取其不变形、不开裂的效果,后来借鉴国外的人工压合板,但价格贵,并且不太适合水印工艺。实验室跑遍了上海、江苏、东北三省的厂家,仍然没有合适的板材,最终在山东临沂找到了一家为日本木雕行业供应板材的公司,请他们研发出遇水不会起泡、分层、脱胶的椴木板,可以两面雕刻,其中艺术家级别为五层全椴木板材,学生和大众普及使用杨木芯椴木板材。

制作水印版画要用羊毛刷,以前没有专用刷,要借用国画的排笔和底纹刷,因为羊毛太长,版画家要自己动手剪羊毛,麻烦还在其次,关键是损失了含水性好又有弹性的羊毫,影响创作。实验室经过反复测试,最终设计制定了6种型号和2种笔锋尺寸的羊毛刷。

研发刀具,实验室探访木雕之乡东阳,改良了圆口刀、平口刀、三角刀的钢材、刀口尺寸和夹角,价格只有日本同类刀具的1/10。

研发纸张,实验室与安徽泾县的宣纸企业合作,按应用要求调整配方,使专用纸韧性增强,经得起反复套印而不破损。

“事后说起来都很简单,但当时无异于大海捞针。”刘彤彬说,“色、板、纸、笔、刷,完成一个项目短则一两年,长则三四年,无数次山重水复才换来最后一次柳暗花明。”正是他们的努力,使得千年水印版画的材料和工艺成为一个独立门类,从千人千法完成了一次现代飞跃。

王坚如

实验室内,版画家王坚如正在印制自己的新作《蜀山行》。桌上印制的版画水气氤氲、墨色淋漓,1.7米长的画面上群山绵延不绝。这组作品的特殊之处在于它们是用熟宣纸创作的。

以前水印版画都用生宣纸。相比于熟宣纸,生宣纸吸水均匀,但它有一个缺点,就是干燥后会皱缩变形,因此喷潮后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完成印制,劳动强度大,也很难制作大尺幅作品。

“正是因为太耗体力,我们版画院老先生们曾开玩笑说,版画家40岁前不出成绩,以后也就没什么指望了。”王坚如告诉记者,“现在改用熟宣纸,把纸贴在塑料薄膜上,再覆盖在椴木版上,这样确保宣纸不变形,创作时可以慢慢来,工艺的变化既使作品的墨味、版味、水味有了新面貌,也延长了画家的艺术生命。”

今年“七一”前夕,在“百年征程——江苏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美术书法精品展”上,省版画院、实验室集体创作的《日出东方——各个时期的毛泽东(组画)》被确定为展览的第一组作品。他们用水印木刻、黑白墨刻、石版印刷、铜版印刷和丝网印刷等技法,全面展示了“国字头”的创作实力。

30项核心技术,“一丝一缕”绽放新芳华

中国是丝绸的发源地,一丝一缕的芳华,孕育彰显着千年古国的文明。

我国丝绸产量占世界的80%,但蚕丝加工技术不高、附加值低,在国际上一直处于“量大、质差、价低”的劣势地位。

为了攻关传统丝绸行业发展中的卡脖子问题,引领全国丝绸业升级换代,2009年,“现代丝绸国家工程实验室”落户苏州大学,这也是国内纺织丝绸行业唯一的国家工程实验室。

“实验室大部分课题项目来自企业,企业在生产过程发现问题,被我们列入课题,有针对性地研究解决。”实验室执行主任、苏州大学纺织服装工程学院院长陈国强透露,成立12年来,“现代丝绸国家工程实验室”聚焦新型功能性纤维材料、新型生物医用材料、纤维材料绿色低碳制造、纤维材料数字化智能制造及检测体系四大方向,攻克了30多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取得了原创性突破。

丝绸实验室助力脱贫攻坚

国内外对丝绸的研究方向之一,是利用天然蚕丝蛋白极好的生物相容性,制成医用材料。“丝绸是蛋白质材料,人体由蛋白质构成,蚕丝与人体相容性较好,丝绸可以成为人体的一部分。”陈国强介绍,目前市面上的可穿戴设备,大部分是以棉、纤维等材料加工而成,监测心跳信号时,往往得到的结果并不准确。相比之下,蚕丝柔软透明,蛋白纯净结构稳定,以此为原料,制成心跳监测传感器,若应用于可穿戴设备,可以提高采集信号的准确性。

“蚕丝丝素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活性和可调控的生物降解性,用它来制作创面修复产品安全可靠。”近几年,苏州大学还以天然蚕丝制成的“人工皮肤”替代自体皮,开发了有别于传统丝绸的丝蛋白创面修复材料系列产品。“目前,国内大面积烧伤的病人,要么选择自体真皮移植,要么用美国进口的人工真皮,价格昂贵。用蚕丝来制作的创面修复产品,能有效促进创面愈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还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在生物医用蚕丝材料领域进行过大量研究的李明忠教授告诉记者。

在江浙地区,纺织印染企业较为集中,如何排污成为所有印染厂面临的难题,“有没有办法不产生污水呢?”带着这样的设想,去年,实验室发明了“无水染色”的方式。“之前,蚕丝印染时所用的化学染料,需以水为介质溶解”,陈国强介绍,“无水染色”是用二氧化碳作介质溶解染料,这种染色方式,牢靠度、鲜艳度,各方面效果不逊于水。剩余的二氧化碳还可以重复使用,从根本上解决了印染“水污染”的问题。据悉,目前在江苏,已经有印染厂引进了“无水染色”的设备,正处于调试改造中。

同样的“绿色改造”也出现在喷墨印花油墨应用领域中。以前,喷墨印花需要先喷到纸上,再进行高温转移,印到蚕丝布上,如果花型不清晰,还需要人工干预处理,实验室探索开发了无转印纸直喷喷墨技术,将墨直接喷到布上面,省去了中间喷纸的环节,不仅降低印花过程中的成本和能耗,还从根本上解决了图像清晰度不高、渗色、转印纸浪费等问题。

除了助力中国丝绸行业转型升级,“现代丝绸国家工程实验室”还以丝绸技术优势服务国家战略。比如,企业把丝绸产业推广到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一带,实验室专家团队全程提供技术指导,推动当地丝绸产业从起步,向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目前,当地已建成桑园基地30万亩,带动22万农户增收,1.3万户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民家庭脱贫奔小康。

变革思维,传承好舌尖上的“非遗”

民以食为天。舌尖上的“非遗”是中华文化的一块瑰宝,如何传承好发展好美食“非遗”?如何从老字号中吃出新滋味,又从创新菜品中挖掘传统文化?

今年6月初,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第三批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名单中,扬州大学的“中餐非遗技艺传承实验室”成功获批,实验室整合了烹饪与营养、食品科学与工程、旅游管理、人工智能等多学科优势,是一个以交叉学科为基础、以特色发展为动力的综合性实验室。在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院长周晓燕看来,实验室有一个神圣的使命:探讨中餐非遗的创新发展之路,为传统菜品、老字号的发展传承注入活力。

“中餐非遗不缺技术,最缺的是变革的思维,吸收外界元素进行创新,传统在内,时尚在外,才能让非遗美食更好地适应时代。”这是密集调研过程中淮扬菜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周晓燕最强烈的感受。

谈及中餐非遗的变革,周晓燕有点着急,举起例子来滔滔不绝:比如,江苏的阜宁大糕,是往年苏北地区过年必备的糕点,但现在大家吃得少,因为传统做法油多糖多,甜得腻人。“我们可以从原材料入手,以荞麦、玉米、紫薯为主,在制作过程中,减少猪油,增加植物油,还可以加入芝麻和蔓越莓等果仁,既不破坏本来绵软甜香的特殊口感,更满足现代人营养健康的需要。”

在传承中创新,离不开抱团充电。12月中旬,扬州大学承办的2021年中华名小吃非遗技艺研修班中,来自全国各地30名烹饪大师同台竞技。

细若须发的山西龙须拉面,状若凝脂、形似菊花的天津“狗不理”包子,香气四溢、脆感十足的陕西稷山麻花,造型雅致、品种繁多的江苏扬州富春茶点……

承办中餐研修班,是2017年以来扬州大学每年的必备活动,目前,已有超过15个省近200名烹饪大师在这里切磋技艺。随着“朋友圈”的扩大,美食文化也在交流中碰撞、在吆喝中扩大市场。

“搭建一个比学赶超的擂台,让各类非遗技艺传承人‘头脑风暴’。”周晓燕的初衷是,激发出非遗大师们更多灵感,培育更多“非遗”传承人才。

在调研过程中,周晓燕还发现,很多非遗美食传承人岁数偏大,有一些甚至70多岁了也没有收徒,手艺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困境。还有很多非遗美食小作坊生产规模小,效益不太好,如何拯救那些濒危的饮食非遗技艺?

在“中餐非遗技艺传承实验室”,有个特殊的全自动烹饪机器人,每当非遗大师现场表演,机器人手臂上的数十个传感器同时工作,大师操作的配方、烹饪温度、时长等各因素,都能精准捕捉。演示完毕后,机器人便能模拟重现大师的动作,相似度达到90%以上,现在它已能演示500道左右淮扬菜了。

周晓燕认为,这种数字化记录也能应用在“非遗美食产业化”上,比如,现在扬州炒饭名声在外,但很多地方都是挂羊头卖狗肉,名不副实。通过对扬州炒饭大师的操作过程进行数字化记录,就能整理出扬州炒饭的“标准化方案”,让各地生产出地道的扬州炒饭。

“舌尖上非遗的传承不仅仅是美食的传承,还是以人为核心、以生活为载体的活态传承。”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副院长孟祥忍花了两年时间,研究扬州地区烹饪技艺非遗项目传承人,以他们口述为线索,展现了百年间淮扬菜发展兴盛的变迁过程。

今年3月出版的《淮扬百年:扬州烹饪技艺非遗传承人口述史》,记录了徐永珍、陈恩德、居长龙、薛泉生、周晓燕、陈春松、王立喜、张玉琪等八位扬州本地的淮扬菜大师口述,这也是国内首部记录烹饪技艺的非遗传承人口述史。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宏伟 周娴

来源:交汇点

编辑:阿奎

201

交汇点新闻开设的“首页看点”栏目,每天通过关键词,为您推荐最及时的新闻资讯、最重要的热点事件、最值得铭记的人和事。今天,我们推荐的关键词——江苏四大国家级文化重点实验室。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激活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

在江苏省挂牌的国家级文化重点实验室中,有4个与传统文化和文化遗产保护相关,它们分别是苏州大学现代丝绸国家工程实验室、近现代纸制文献脱酸保护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水印版画材料与技术研究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中餐非遗技艺传承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它们承担着让传统文化和文化遗产既得到保护传承,又实现现代性变革,从而跟上时代脚步的重任。

它们究竟承担了什么样的“国家级”重任,作出了哪些探索,又取得了什么样的进展?交汇点记者走进这4家国家级文化重点实验室一探究竟。

抢救民国文献,十万火急!

用“救焚拯溺”来形容南京博物院“近现代纸制文献脱酸保护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承担的工作,一点都不夸张,因为抢救民国文献的形势就是这么危急。

人们常说“纸寿千年”,唐代敦煌写经、宋代刻本留存至今并不鲜见,且保存完好。近现代纸质文献只有百余年历史,却仿佛步入“风烛残年”,集体泛黄、变脆,严重的甚至像被火烧过一样成了咖啡色,一碰就掉渣。

张金萍

罪魁祸首就是纸张酸化。南博文保所所长、近现代纸制文献脱酸保护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张金萍告诉记者,古法造纸常用树皮、麻和竹子,制作周期长,而近代机器造纸的原料主要是木材,为了让其表面平滑,印刷时字迹不扩散,就要加入松香等含有硫酸铝的物质,硫酸铝遇到空气中的水分就容易分解出强腐蚀性的硫酸,这就相当于启动了书籍的“自毁”程序,如果不进行有效抢救,也许以后我们看得到甲骨文和敦煌写经,却看不到民国文献。

机制纸的酸化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而民国时期的中国处于战乱、贫困之中,与欧美国家相比,纸张和书籍的质量更差,保护难度更大,2014年文旅部认定首批国家级实验室时,攻克脱酸难题的重任就落在了南博。纸质文物保护是南博的强项,早在上世纪80年代,南博的前辈就在吸取美国国会图书馆经验的基础上,开发出二乙基锌气相脱酸技术,然而这条技术路线的缺点在于气体有毒性,有易燃、易爆的安全风险。此外,南博还开发过用蚕丝覆盖固定纸张的方式,但存在适用单张纸而不适用整本书的问题。

一个新的攻关项目由此启动。

“脱酸的原理说起来很简单,就是用碱性物质去中和酸性物质,承载碱性物质的可以是气体,可以是有机溶剂,也可以是水溶剂。”张金萍说。作为一期探索,南博联合南京工业大学和南京图书馆,通过微波真空技术解决了整本图书浸泡脱酸液后的快速干燥,验证了整本图书水溶液脱酸的可能性,研发出第一代脱酸设备。

如今,实验室已经研发出第三代脱酸设备。在张金萍的带领下,记者参观了实验室,脱酸液生产室就像一个化学实验室,玻璃恒温浴锅上插着橡皮管,桌面上摆着各种试剂,而脱酸工作室则更像一个小车间,沿墙一圈放着大大小小的设备,不锈钢外壳银光闪闪,连接着方形、圆形的仪表,银色、绿色、灰色的管道。在一台脱酸机前,张金萍打开机器门,指着里面对记者说:“书被放在机器里,红外翻识别技术确保每次只翻开一页,用超声波搅拌好的有机溶剂会由喷头均匀喷涂在书页上,大约20分钟就可以完成一本书的脱酸。”

近现代纸制文献脱酸,是一个非常庞大,但却尚未正式启动的产业。据了解,仅国家图书馆就有67万册(件)民国文献待脱酸处理,南京图书馆的馆藏民国文献达70万册(件),还有大量的民国书报杂志急待“拯救”,然而国内目前尚没有可以大规模产业化的成熟技术,国外企业虽然对中国市场虎视眈眈,但因为成本太高、纸质和装帧的差异,国外技术也存在“水土不服”,在各收藏机构只有零星尝试,对大规模应用仍然顾虑重重。

“总体来说,容易被单张处理的档案文件脱酸难度不大,但是对整本书脱酸,目前仍处于实验室阶段,离大规模商用仍然有一段距离。”张金萍说,“我们希望材料有超高渗透性,但又可以长期残留在文献上,希望技术和设备可以实现脱酸、加固、清洗一体化,同时不会让纸张起皱,不会对红蓝墨水等写印材料有影响,这是一个非常复杂、超高难度的课题,南博希望能走在全行业的前列。”

在业内看来,“脱酸”二字千钧重,这是为国存史,同时又刻不容缓,因为脆弱的文献已等不及那么久了。

千年水印木刻,在此焕青春

南京长江路边、碑亭巷内,“水印版画材料与技术研究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就躲在一栋临街的楼里,窄门对巷口。

到了楼上则别有洞天,宽敞的实验室里工作台张张宽大,颜料被涂抹在板材上五彩缤纷,调和了动物油脂和烟囱灰的黑颜料散发着淡淡的香气,流水冲洗着网绷上的光敏材料哗哗作响,机床转动压制版画时齿轮咬合传出轻微的嘎嘎声……在记者看来这一切新鲜又好玩。作为“国”字头的实验室,这里为水印版画制定材料和工艺标准,也开展中国传统雕版、套色木刻、丝印版画、铜版画、石版画的研究和创作。

中国的水印版画已有1000多年历史,传承至今从未断绝,文旅部为何要在江苏省美术馆建一个“国字头”实验室?实验室副主任刘彤彬介绍说,中国水印版画一直没有属于自己行业的颜料,长期以来要么使用进口颜料,要么借用国画颜料,国家级实验室成立后颜料开发成了第一件事。做颜料首先要确定色谱,实验室求助于南京艺术学院的杨春华、周一清夫妇。两位教授是颜料收藏家,最终打出一套包含20种颜色的色谱。接下来,实验室联系到一位在台湾的世界级颜料配方专家,按水印版画工艺要求研发出专用颜料。但到了生产环节,因为要求高、市场小,很多厂家拒绝接单,最后终于找到了宁波秀普公司合作,生产出色相纯正、纯度高、接色力强、干湿变化色差微小、胶质适中不粘连的水印版画专用颜料,填补了一项空白。

板材的选择同样坎坷。历史上版画家们曾使用船板,取其不变形、不开裂的效果,后来借鉴国外的人工压合板,但价格贵,并且不太适合水印工艺。实验室跑遍了上海、江苏、东北三省的厂家,仍然没有合适的板材,最终在山东临沂找到了一家为日本木雕行业供应板材的公司,请他们研发出遇水不会起泡、分层、脱胶的椴木板,可以两面雕刻,其中艺术家级别为五层全椴木板材,学生和大众普及使用杨木芯椴木板材。

制作水印版画要用羊毛刷,以前没有专用刷,要借用国画的排笔和底纹刷,因为羊毛太长,版画家要自己动手剪羊毛,麻烦还在其次,关键是损失了含水性好又有弹性的羊毫,影响创作。实验室经过反复测试,最终设计制定了6种型号和2种笔锋尺寸的羊毛刷。

研发刀具,实验室探访木雕之乡东阳,改良了圆口刀、平口刀、三角刀的钢材、刀口尺寸和夹角,价格只有日本同类刀具的1/10。

研发纸张,实验室与安徽泾县的宣纸企业合作,按应用要求调整配方,使专用纸韧性增强,经得起反复套印而不破损。

“事后说起来都很简单,但当时无异于大海捞针。”刘彤彬说,“色、板、纸、笔、刷,完成一个项目短则一两年,长则三四年,无数次山重水复才换来最后一次柳暗花明。”正是他们的努力,使得千年水印版画的材料和工艺成为一个独立门类,从千人千法完成了一次现代飞跃。

王坚如

实验室内,版画家王坚如正在印制自己的新作《蜀山行》。桌上印制的版画水气氤氲、墨色淋漓,1.7米长的画面上群山绵延不绝。这组作品的特殊之处在于它们是用熟宣纸创作的。

以前水印版画都用生宣纸。相比于熟宣纸,生宣纸吸水均匀,但它有一个缺点,就是干燥后会皱缩变形,因此喷潮后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完成印制,劳动强度大,也很难制作大尺幅作品。

“正是因为太耗体力,我们版画院老先生们曾开玩笑说,版画家40岁前不出成绩,以后也就没什么指望了。”王坚如告诉记者,“现在改用熟宣纸,把纸贴在塑料薄膜上,再覆盖在椴木版上,这样确保宣纸不变形,创作时可以慢慢来,工艺的变化既使作品的墨味、版味、水味有了新面貌,也延长了画家的艺术生命。”

今年“七一”前夕,在“百年征程——江苏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美术书法精品展”上,省版画院、实验室集体创作的《日出东方——各个时期的毛泽东(组画)》被确定为展览的第一组作品。他们用水印木刻、黑白墨刻、石版印刷、铜版印刷和丝网印刷等技法,全面展示了“国字头”的创作实力。

30项核心技术,“一丝一缕”绽放新芳华

中国是丝绸的发源地,一丝一缕的芳华,孕育彰显着千年古国的文明。

我国丝绸产量占世界的80%,但蚕丝加工技术不高、附加值低,在国际上一直处于“量大、质差、价低”的劣势地位。

为了攻关传统丝绸行业发展中的卡脖子问题,引领全国丝绸业升级换代,2009年,“现代丝绸国家工程实验室”落户苏州大学,这也是国内纺织丝绸行业唯一的国家工程实验室。

“实验室大部分课题项目来自企业,企业在生产过程发现问题,被我们列入课题,有针对性地研究解决。”实验室执行主任、苏州大学纺织服装工程学院院长陈国强透露,成立12年来,“现代丝绸国家工程实验室”聚焦新型功能性纤维材料、新型生物医用材料、纤维材料绿色低碳制造、纤维材料数字化智能制造及检测体系四大方向,攻克了30多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取得了原创性突破。

丝绸实验室助力脱贫攻坚

国内外对丝绸的研究方向之一,是利用天然蚕丝蛋白极好的生物相容性,制成医用材料。“丝绸是蛋白质材料,人体由蛋白质构成,蚕丝与人体相容性较好,丝绸可以成为人体的一部分。”陈国强介绍,目前市面上的可穿戴设备,大部分是以棉、纤维等材料加工而成,监测心跳信号时,往往得到的结果并不准确。相比之下,蚕丝柔软透明,蛋白纯净结构稳定,以此为原料,制成心跳监测传感器,若应用于可穿戴设备,可以提高采集信号的准确性。

“蚕丝丝素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活性和可调控的生物降解性,用它来制作创面修复产品安全可靠。”近几年,苏州大学还以天然蚕丝制成的“人工皮肤”替代自体皮,开发了有别于传统丝绸的丝蛋白创面修复材料系列产品。“目前,国内大面积烧伤的病人,要么选择自体真皮移植,要么用美国进口的人工真皮,价格昂贵。用蚕丝来制作的创面修复产品,能有效促进创面愈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还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在生物医用蚕丝材料领域进行过大量研究的李明忠教授告诉记者。

在江浙地区,纺织印染企业较为集中,如何排污成为所有印染厂面临的难题,“有没有办法不产生污水呢?”带着这样的设想,去年,实验室发明了“无水染色”的方式。“之前,蚕丝印染时所用的化学染料,需以水为介质溶解”,陈国强介绍,“无水染色”是用二氧化碳作介质溶解染料,这种染色方式,牢靠度、鲜艳度,各方面效果不逊于水。剩余的二氧化碳还可以重复使用,从根本上解决了印染“水污染”的问题。据悉,目前在江苏,已经有印染厂引进了“无水染色”的设备,正处于调试改造中。

同样的“绿色改造”也出现在喷墨印花油墨应用领域中。以前,喷墨印花需要先喷到纸上,再进行高温转移,印到蚕丝布上,如果花型不清晰,还需要人工干预处理,实验室探索开发了无转印纸直喷喷墨技术,将墨直接喷到布上面,省去了中间喷纸的环节,不仅降低印花过程中的成本和能耗,还从根本上解决了图像清晰度不高、渗色、转印纸浪费等问题。

除了助力中国丝绸行业转型升级,“现代丝绸国家工程实验室”还以丝绸技术优势服务国家战略。比如,企业把丝绸产业推广到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一带,实验室专家团队全程提供技术指导,推动当地丝绸产业从起步,向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目前,当地已建成桑园基地30万亩,带动22万农户增收,1.3万户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民家庭脱贫奔小康。

变革思维,传承好舌尖上的“非遗”

民以食为天。舌尖上的“非遗”是中华文化的一块瑰宝,如何传承好发展好美食“非遗”?如何从老字号中吃出新滋味,又从创新菜品中挖掘传统文化?

今年6月初,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第三批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名单中,扬州大学的“中餐非遗技艺传承实验室”成功获批,实验室整合了烹饪与营养、食品科学与工程、旅游管理、人工智能等多学科优势,是一个以交叉学科为基础、以特色发展为动力的综合性实验室。在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院长周晓燕看来,实验室有一个神圣的使命:探讨中餐非遗的创新发展之路,为传统菜品、老字号的发展传承注入活力。

“中餐非遗不缺技术,最缺的是变革的思维,吸收外界元素进行创新,传统在内,时尚在外,才能让非遗美食更好地适应时代。”这是密集调研过程中淮扬菜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周晓燕最强烈的感受。

谈及中餐非遗的变革,周晓燕有点着急,举起例子来滔滔不绝:比如,江苏的阜宁大糕,是往年苏北地区过年必备的糕点,但现在大家吃得少,因为传统做法油多糖多,甜得腻人。“我们可以从原材料入手,以荞麦、玉米、紫薯为主,在制作过程中,减少猪油,增加植物油,还可以加入芝麻和蔓越莓等果仁,既不破坏本来绵软甜香的特殊口感,更满足现代人营养健康的需要。”

在传承中创新,离不开抱团充电。12月中旬,扬州大学承办的2021年中华名小吃非遗技艺研修班中,来自全国各地30名烹饪大师同台竞技。

细若须发的山西龙须拉面,状若凝脂、形似菊花的天津“狗不理”包子,香气四溢、脆感十足的陕西稷山麻花,造型雅致、品种繁多的江苏扬州富春茶点……

承办中餐研修班,是2017年以来扬州大学每年的必备活动,目前,已有超过15个省近200名烹饪大师在这里切磋技艺。随着“朋友圈”的扩大,美食文化也在交流中碰撞、在吆喝中扩大市场。

“搭建一个比学赶超的擂台,让各类非遗技艺传承人‘头脑风暴’。”周晓燕的初衷是,激发出非遗大师们更多灵感,培育更多“非遗”传承人才。

在调研过程中,周晓燕还发现,很多非遗美食传承人岁数偏大,有一些甚至70多岁了也没有收徒,手艺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困境。还有很多非遗美食小作坊生产规模小,效益不太好,如何拯救那些濒危的饮食非遗技艺?

在“中餐非遗技艺传承实验室”,有个特殊的全自动烹饪机器人,每当非遗大师现场表演,机器人手臂上的数十个传感器同时工作,大师操作的配方、烹饪温度、时长等各因素,都能精准捕捉。演示完毕后,机器人便能模拟重现大师的动作,相似度达到90%以上,现在它已能演示500道左右淮扬菜了。

周晓燕认为,这种数字化记录也能应用在“非遗美食产业化”上,比如,现在扬州炒饭名声在外,但很多地方都是挂羊头卖狗肉,名不副实。通过对扬州炒饭大师的操作过程进行数字化记录,就能整理出扬州炒饭的“标准化方案”,让各地生产出地道的扬州炒饭。

“舌尖上非遗的传承不仅仅是美食的传承,还是以人为核心、以生活为载体的活态传承。”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副院长孟祥忍花了两年时间,研究扬州地区烹饪技艺非遗项目传承人,以他们口述为线索,展现了百年间淮扬菜发展兴盛的变迁过程。

今年3月出版的《淮扬百年:扬州烹饪技艺非遗传承人口述史》,记录了徐永珍、陈恩德、居长龙、薛泉生、周晓燕、陈春松、王立喜、张玉琪等八位扬州本地的淮扬菜大师口述,这也是国内首部记录烹饪技艺的非遗传承人口述史。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宏伟 周娴

来源:交汇点

编辑:阿奎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