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镇江讯 河道拓浚,支河清淤,新建防汛道、景观道、挡浪墙、滚水坝……位于宝堰镇境内的墓东水库溢洪河经过近一年的治理,如今旧貌换新颜。用前隍村委会副主任奚建华的话说,这项为民办实事工程,不仅保证了全村的农业灌溉用水,还改善了河道沿线的环境面貌,让村民实实在在享受到了乡村振兴的“红利”。
墓东水库溢洪河在宝堰境内承担着防洪、排涝、灌溉等多种功能,因为河道年代久远,防洪标准低,行洪能力差,影响防洪安全,两岸群众要求改造的呼声很高。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宝堰镇党委政府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问需于民,广征民意,把群众反映的“问题清单”变成“履职清单”,着力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用一件件好事、一桩桩实事,让群众的获得感更加充实、幸福感更可持续、满意度指数更高。
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镇党政领导干部率先领办民生实事清单,并定期向全社会公布进度,接受群众监督。
宝堰镇依水而兴。河,对于宝堰人来讲已不单单是生活所依,更是文化和情感的寄托。老通济河作为贯穿古镇的水系,近年来由于缺少系统性治理,水体污染严重。自去年8月以来,河道周边居民频频反映水质发臭,影响正常生活。经过深入调查发现,老通济河集镇段污水管网不健全,沿路管网老旧破损,多年无人管理,部分生活污水直排入河,几乎成为天然垃圾场,导致了水质发臭的现状。镇党委研究决定,实施老通济河生态环境提升项目,修复河道生态,建立多样性的生态景观体系。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解冉作为项目领办人,紧紧围绕“服务民生解难题”的工作要求,多次组织召开项目推进会,倾听群众对项目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类矛盾,监督检查项目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工作,确保项目按期按质竣工,满足群众对于优质生态环境的需求。
目前,项目已完成水体清淤、河边绿化、生态护坡及水生植物工程施工,景观桥、太平桥、东大街入口、赏月亭等内容的改造也已经结束。河道内水流清澈,河两岸绿草如茵,主动投入河道岸线生态环境维护的群众越来越多。
宝堰镇把为民办实事作为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的试金石,聚焦民生服务和经济发展,坚持“党建领航、支部服务、党员示范”,为项目建设提供全过程、精准化服务。全镇设立党员责任区30个、党员示范岗12个。党员干部主动深入项目一线当先锋打头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化解难点。成立了朗悦新材料、嘉园牧业功能性党支部,着力解决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难点、痛点、堵点;每季度召开企业家座谈会,通过“当面提意见,一线话发展”,找准优化营商环境中的各种问题症结加以解决。该镇还组建了8支党员先锋突击队,在脱贫攻坚、防疫防汛、文明城市创建、项目建设等领域勇担当、善作为,全力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取得实效。在疫苗接种预防工作中,宝堰镇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走在前、做表率”,带头接种。同时,深入一线,走村入户,开展排查、宣传工作,把接种政策送到群众的家门口,把思想工作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确保符合接种条件人群做到“应接尽接”“不漏一人”,努力构建全民免疫屏障,牢牢掌握疫情防控主动权,全镇疫苗接种进度始终跑在全区前列。
为民办实事,是党和政府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承诺。宝堰镇党委政府始终将党史学习教育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在改善民生、发展民生上发力,用民生实事“丈量”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截至目前,年初排定16个实事项目已办结14个,剩余项目也在稳步有序落实中。(通讯员 倪立 庄琴 全媒体记者 崔宁华)
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