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长篇连载┃77人的“78天”——2020战疫·镇江援鄂医疗队远征纪实(14)

2021-12-07 09:01

长篇连载┃77人的“78天”——2020战疫·镇江援鄂医疗队远征纪实(14)

王景曙

(续昨日《第四章 烽火岁月》之第23节)

24. 险象环生

援鄂医疗队员这一“逆行者”群体,勇敢的精神实质并无深文大义,简而言之就一句大白话:他们向险而进、乃至冒死上阵。如果换成稍带文采的表达便是:他们用生命抢救生命、用生命守护生命。

任何对哪怕影视桥段式“枪林弹雨”的相关画面摹想,也许都有助于不曾亲历的人们,透彻领会“谢谢你为湖北拼过命”这句当地百姓胜过千言万语的质朴告白。

纵被赞为英雄,实乃凡人之躯。上前线后,凌蓉被人问怕不怕,“怕!是肯定的。”凌蓉讲述,刚到武汉那几天,上完班一觉睡醒,“发现自己还平安着”便是无比幸运。值得欣慰的是,她的幸运一直持续到71天后回家与亲人团聚——其中包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二宝”。

凌蓉的幸运,也是全体援鄂医疗队员的共同幸运。但是,这一并不必然的“零院感”结局,却不足以用来倒推过程。置身前线,深入红区,所有再严苛的感控,都止于“力所能及”。“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战疫,只是基于战略面而判、基于整体面建立起的强大集体信心,这与具体战斗中付出个体代价是两个概念。

战场上既有漫天呼啸的枪林弹雨,更兼防不胜防的流弹横飞:当病人的痰液冷不丁喷溅到防护面屏上、当一次次发现自己的防护服出现破裂……根本无法确定“我”有没有成为那样的“个体”,唯一选择就是继续战斗。78个日日夜夜里,写下太多这样的惊动心魄。

刘竞他们这支庞大的江苏队伍即将进驻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前夕,考察阵地时,先期抵达、已在武汉战斗了一段时间的国家紧急救援队一位江苏专家,以玩笑口吻警示大家:再忙、再累,也绝不能放松防护上的警惕性!否则,万一你感染了、挂掉了,回江苏的只能是你的骨灰!这个不免有些惊悚的“玩笑”,没能让一个人笑起来,听完“全场都安静了”。

方舱医院虽然收治的都是轻症,但其最大风险就在于,那么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内同时集结着近600名确诊患者。刘竞说,当病人因为情绪焦虑长时间紧紧抓住自己的胳膊、当每天自我监测体温“发现偏高”时,内心都会经受煎熬。

冷惠阳还在镇江接到出发通知后,曾连夜打电话给已经在武汉重症病区作战的赵燕燕护士长,请教该带哪些东西。时过境迁,已无被误读之虑,可以揭秘的是,赵燕燕当时据实而言、非常直白的回答,与上述江苏专家的“玩笑”差不多想似惊悚:“你如果不带N95口罩过来,就是来送死!” 

2月底的一天下午,阳韬开始感觉自己“胸背部疼痛,且活动后明显加重”,身为医生,他给出的疼痛评分是“2/10分”。这是在如临大敌的疫区,任何风吹草动都不容马虎,阳韬顿时感到有些害怕起来,脑子里迅速掠过一长串的诊断,其中之一便是“新冠肺炎”。当然,异况后来得到了排除,主要的致疼原因还是过于劳累。

朱玮晔说,尽管培训的时候老师一再强调,要尽可能与患者保持安全距离,但病房实际工作中,面对不少患者表达能力存在障碍的情形,为更清楚了解他们的需求,就只能一遍遍地近距离反复问,甚至“将耳朵凑到患者面前”。

“力所能及”的感控措施,是重要御敌屏障,这个过程中,必须把“能及”做到“极致”。被任命为“江苏三队”H护理小组“感控老师”的秦娇,用“有幸”一词表达自己重任在肩的感受,“跟病人接触是避免不了的,最怕就是感控做不好。”恪尽职守的秦娇,每次出入红区都是“双最后”:协助战友们穿脱防护装备,把好每一道关,确保无误后才放心地“最后一个进、最后一个出”。

使用密闭式吸痰管的病人,正常情况下痰液不会外溢,但那天病人由于发生呛咳,导致接管断开,痰液一下子就喷溅到了冷惠阳的防护面屏上——这只是冷惠阳的红区历险之一,仅发现防护服破裂,她就遭遇过两次,当然其中一次是有惊无险。

第一次,是冷惠阳在已经下班出仓脱防护服的时候,才发现拉链胶口处存在破裂,其时,“如果发生,已经发生”,冷惠阳只能自我宽慰:呼吸道“还有口罩在挡着”。

遭遇第二次防护服“破裂”的这天,病区一下子来了15位重症病人,冷惠阳与同组另一名队友负责接收了其中的一半,等到把病人妥善安顿好,已经两个小时过去了。进入护士站开始埋头写记录的冷惠阳,忽然听到一声惊呼“冷老师,你头上的防护服破了!”回忆当时这一幕,冷惠阳说,她立马就哭了下来,“眼泪哗哗哗,一直流进嘴里,咸咸的”。在刚刚过去的2小时忙碌里,冷惠阳一直与患者处于近距或接触状态。

闻讯赶来的组长见状,当即安排冷惠阳提前出仓,但是,新收入这么多病人,书写记录、执行医嘱等事务繁多,“我一出去,另外一名队友肯定对付不过来”,泪水还噙在眼中的冷惠阳,做出了坚持续战的决定,只用贴膜在“几个小洞洞”破裂处进行覆盖。

“头顶上理应不是防护服出现破裂的易发部位啊”,随后,战友们进行综合分析,并用一根棉签隔着贴膜仔细探查裂洞,这就惊喜地发现:所谓“破裂”,其实是防护服表层的防水涂料出现数个小洞,并未形成贯穿。小洞的产生应是被头发上的汗渍浸透所致。当天高强度的劳动下,4个小时的班次,冷惠阳不仅没有按组长建议提前2小时出仓,后来还拖班了近2小时。

冷惠阳

黄石那边的PCR实验室里,丁咏霞也含泪见证了身边战友的一次悲喜大逆转。

作为高危岗位之一,“离病毒最近”的实验室检测人员按规定,需定期例行咽拭子检测。2月19日这天早上出来的结果显示:当地疾控中心的周老师,被认为“有一点点可疑”!同事们的心情一下子阴沉起来。

丁咏霞讲述,虽然共事才短短十几天时间,但“60后”的周老师已经在大家心目中树立起可爱的“老顽童”形象,整天说说笑笑乐呵呵,成为给大缓解压力的一枚战地“开心果”。丁咏霞说,她最喜欢听周老师用武汉腔说:“我信你个邪。”

面对突如其来的坏消息,大家“都不怎么讲话,不知道说什么好”,还有繁重的检测任务在等着,唯有赶紧穿上防护服进实验室开始工作。而就在这时,周老师已经默默换下了白大褂,提着几袋方便面,独自去往宾馆自我隔离……

当晚8点10分左右,更换第二种试剂为周老师做检测的结果出来了:阴性!丁咏霞回忆,这一刻,工作群里炸开了锅,随即有人不客气地“逼”周老师交出方便面。慎重起见,周老师第二天又接受了采样复检,再次锁定平安。

25. 俯身之间:一勺勺喂出“悉心与勇气”

重症病房乃至ICU里的护理日常,并不都是穿梭忙碌地“打仗”。一日三餐时分,如果忽略仪器持续发出的蜂鸣声,护士们弯腰在床边一勺一勺、一筷一筷悉心给病人喂饭的场景,却是浓缩着某种岁月安宁的柔性写意。

赵燕燕介绍,喂饭的病人除了意识不清需要进行吸管鼻饲外,一般都是生活不能自理的、没有力气自己吃饭的、上着呼吸机不便自己吃饭的,甚至还包括“病人自己不想吃”的情形。

一天,当赵燕燕把病房里的饭发放到位后,路过自已分管的14床,发现这位50多岁的阿姨迟迟不动筷子,问了之后,“她摇摇头说没有胃口”。随后,赵燕燕就打开饭来一口一口喂给她吃,边喂边鼓励道:“人是铁饭是钢,我们要和病毒打仗,吃饭才是根本。”

刘宁利也是经常通过喂饭的方式鼓励病人吃饭,而对方往往不能交流,只能听自己讲,“我就跟病人讲,我知道你没胃口,不想吃,但就更要多吃点,这样抵抗力才能上得来”。除了喂饭,还刘宁利间隔着问病人“是不是想喝点什么”。刘宁利说,平时自己“确实不太会这么有耐心”和父母拉家常。

表示自己与家人之间平时也不会这么耐心聊天的,还有和刘宁利同龄的戚文洁。戚文洁说,喂的时候一定要把握饭“不能热太烫,也不能太凉”,一般是先让病人“试一下”,她会反复提醒病人有哪儿不舒服就说出来,与之同时,自己“一心二用”:时刻留意监护仪上的各种数据。

隔离病区的重症病房里特别是ICU里,护士给病人喂饭是习空见惯,但“全副武装”之下、尤其戴着厚厚的手套,动作灵活度严重受制,直接导致劳动强度加大。即便对于拥有21年临床经验的护理老将肖花而言,也不可谓不面对挑战。时间最长的一次“我给一位爷爷喂饭”,从头到尾,中间用微波炉热了两次,耗时差不多三四十分钟。肖花介绍,那些正用着无创呼吸机的病人,摘下面罩后不可能一气呵成地把饭吃完,而是需要“进食—吸氧—再进食”反反复复,有时需要摘、戴面罩十几次才能将一顿饭喂完。

与肖花的体验差不多,在戚文洁看来,长时间俯着身子给病人喂饭,首先就是个十足的体力活,“保持一个姿势,腰有些吃不消,还有脖子。”而刘宁利一旦遇到喂饭时间较长的情形,“隔段时间我就跟病人说,我先站一会啊。”

有位一连几顿“厌食”的老奶奶,引起了朱玮晔的注意。经了解,原来这位病人因胃部不适,平时在家里就一贯不怎么吃米饭,朱玮晔随即转告后勤从下一顿开始送稀饭、面条,并照顾着她吃下去,老奶奶不由惊讶眼前这位只有24岁的小姑娘“做事就这么周全”;而同是“小姑娘”的赵甜甜,不仅给病人打水、喂饭、削水果,甚至还承担了帮病人洗假牙这样的照料。

一段时间里,张绘慧照料着一位79岁的老太太,患者两肺感染严重,静息状态下氧饱和度都只能维持在90%左右,稍有活动就胸闷、气喘明显。张绘慧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关心老太太饿不饿。老太太经常耍小孩子脾气,“越是不让她这样子她越要这样子”,于是张绘慧就跟她拉家常,始终心平气和地哄着她吃饭,慢慢地患者病情日见好转,直至康复出院。

与潜在风险相比,体力消耗似已不足挂齿。一勺勺喂出的“悉心与柔情”,背后却是“勇气与担当”的强力支撑。烈性传染病的环境下,喂饭需要“适度俯身、前倾”,讲话时还要贴得更近些,赵燕燕介绍,这就与病人之间形成了小于0.5米的“亲密距离”,而进食中的病人不戴口罩,其呼吸道高度开放,“风险还是蛮大的”。

明日请看《第四章 烽火岁月》之第26节(上)

编辑:陈路

141

长篇连载┃77人的“78天”——2020战疫·镇江援鄂医疗队远征纪实(14)

王景曙

(续昨日《第四章 烽火岁月》之第23节)

24. 险象环生

援鄂医疗队员这一“逆行者”群体,勇敢的精神实质并无深文大义,简而言之就一句大白话:他们向险而进、乃至冒死上阵。如果换成稍带文采的表达便是:他们用生命抢救生命、用生命守护生命。

任何对哪怕影视桥段式“枪林弹雨”的相关画面摹想,也许都有助于不曾亲历的人们,透彻领会“谢谢你为湖北拼过命”这句当地百姓胜过千言万语的质朴告白。

纵被赞为英雄,实乃凡人之躯。上前线后,凌蓉被人问怕不怕,“怕!是肯定的。”凌蓉讲述,刚到武汉那几天,上完班一觉睡醒,“发现自己还平安着”便是无比幸运。值得欣慰的是,她的幸运一直持续到71天后回家与亲人团聚——其中包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二宝”。

凌蓉的幸运,也是全体援鄂医疗队员的共同幸运。但是,这一并不必然的“零院感”结局,却不足以用来倒推过程。置身前线,深入红区,所有再严苛的感控,都止于“力所能及”。“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战疫,只是基于战略面而判、基于整体面建立起的强大集体信心,这与具体战斗中付出个体代价是两个概念。

战场上既有漫天呼啸的枪林弹雨,更兼防不胜防的流弹横飞:当病人的痰液冷不丁喷溅到防护面屏上、当一次次发现自己的防护服出现破裂……根本无法确定“我”有没有成为那样的“个体”,唯一选择就是继续战斗。78个日日夜夜里,写下太多这样的惊动心魄。

刘竞他们这支庞大的江苏队伍即将进驻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前夕,考察阵地时,先期抵达、已在武汉战斗了一段时间的国家紧急救援队一位江苏专家,以玩笑口吻警示大家:再忙、再累,也绝不能放松防护上的警惕性!否则,万一你感染了、挂掉了,回江苏的只能是你的骨灰!这个不免有些惊悚的“玩笑”,没能让一个人笑起来,听完“全场都安静了”。

方舱医院虽然收治的都是轻症,但其最大风险就在于,那么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内同时集结着近600名确诊患者。刘竞说,当病人因为情绪焦虑长时间紧紧抓住自己的胳膊、当每天自我监测体温“发现偏高”时,内心都会经受煎熬。

冷惠阳还在镇江接到出发通知后,曾连夜打电话给已经在武汉重症病区作战的赵燕燕护士长,请教该带哪些东西。时过境迁,已无被误读之虑,可以揭秘的是,赵燕燕当时据实而言、非常直白的回答,与上述江苏专家的“玩笑”差不多想似惊悚:“你如果不带N95口罩过来,就是来送死!” 

2月底的一天下午,阳韬开始感觉自己“胸背部疼痛,且活动后明显加重”,身为医生,他给出的疼痛评分是“2/10分”。这是在如临大敌的疫区,任何风吹草动都不容马虎,阳韬顿时感到有些害怕起来,脑子里迅速掠过一长串的诊断,其中之一便是“新冠肺炎”。当然,异况后来得到了排除,主要的致疼原因还是过于劳累。

朱玮晔说,尽管培训的时候老师一再强调,要尽可能与患者保持安全距离,但病房实际工作中,面对不少患者表达能力存在障碍的情形,为更清楚了解他们的需求,就只能一遍遍地近距离反复问,甚至“将耳朵凑到患者面前”。

“力所能及”的感控措施,是重要御敌屏障,这个过程中,必须把“能及”做到“极致”。被任命为“江苏三队”H护理小组“感控老师”的秦娇,用“有幸”一词表达自己重任在肩的感受,“跟病人接触是避免不了的,最怕就是感控做不好。”恪尽职守的秦娇,每次出入红区都是“双最后”:协助战友们穿脱防护装备,把好每一道关,确保无误后才放心地“最后一个进、最后一个出”。

使用密闭式吸痰管的病人,正常情况下痰液不会外溢,但那天病人由于发生呛咳,导致接管断开,痰液一下子就喷溅到了冷惠阳的防护面屏上——这只是冷惠阳的红区历险之一,仅发现防护服破裂,她就遭遇过两次,当然其中一次是有惊无险。

第一次,是冷惠阳在已经下班出仓脱防护服的时候,才发现拉链胶口处存在破裂,其时,“如果发生,已经发生”,冷惠阳只能自我宽慰:呼吸道“还有口罩在挡着”。

遭遇第二次防护服“破裂”的这天,病区一下子来了15位重症病人,冷惠阳与同组另一名队友负责接收了其中的一半,等到把病人妥善安顿好,已经两个小时过去了。进入护士站开始埋头写记录的冷惠阳,忽然听到一声惊呼“冷老师,你头上的防护服破了!”回忆当时这一幕,冷惠阳说,她立马就哭了下来,“眼泪哗哗哗,一直流进嘴里,咸咸的”。在刚刚过去的2小时忙碌里,冷惠阳一直与患者处于近距或接触状态。

闻讯赶来的组长见状,当即安排冷惠阳提前出仓,但是,新收入这么多病人,书写记录、执行医嘱等事务繁多,“我一出去,另外一名队友肯定对付不过来”,泪水还噙在眼中的冷惠阳,做出了坚持续战的决定,只用贴膜在“几个小洞洞”破裂处进行覆盖。

“头顶上理应不是防护服出现破裂的易发部位啊”,随后,战友们进行综合分析,并用一根棉签隔着贴膜仔细探查裂洞,这就惊喜地发现:所谓“破裂”,其实是防护服表层的防水涂料出现数个小洞,并未形成贯穿。小洞的产生应是被头发上的汗渍浸透所致。当天高强度的劳动下,4个小时的班次,冷惠阳不仅没有按组长建议提前2小时出仓,后来还拖班了近2小时。

冷惠阳

黄石那边的PCR实验室里,丁咏霞也含泪见证了身边战友的一次悲喜大逆转。

作为高危岗位之一,“离病毒最近”的实验室检测人员按规定,需定期例行咽拭子检测。2月19日这天早上出来的结果显示:当地疾控中心的周老师,被认为“有一点点可疑”!同事们的心情一下子阴沉起来。

丁咏霞讲述,虽然共事才短短十几天时间,但“60后”的周老师已经在大家心目中树立起可爱的“老顽童”形象,整天说说笑笑乐呵呵,成为给大缓解压力的一枚战地“开心果”。丁咏霞说,她最喜欢听周老师用武汉腔说:“我信你个邪。”

面对突如其来的坏消息,大家“都不怎么讲话,不知道说什么好”,还有繁重的检测任务在等着,唯有赶紧穿上防护服进实验室开始工作。而就在这时,周老师已经默默换下了白大褂,提着几袋方便面,独自去往宾馆自我隔离……

当晚8点10分左右,更换第二种试剂为周老师做检测的结果出来了:阴性!丁咏霞回忆,这一刻,工作群里炸开了锅,随即有人不客气地“逼”周老师交出方便面。慎重起见,周老师第二天又接受了采样复检,再次锁定平安。

25. 俯身之间:一勺勺喂出“悉心与勇气”

重症病房乃至ICU里的护理日常,并不都是穿梭忙碌地“打仗”。一日三餐时分,如果忽略仪器持续发出的蜂鸣声,护士们弯腰在床边一勺一勺、一筷一筷悉心给病人喂饭的场景,却是浓缩着某种岁月安宁的柔性写意。

赵燕燕介绍,喂饭的病人除了意识不清需要进行吸管鼻饲外,一般都是生活不能自理的、没有力气自己吃饭的、上着呼吸机不便自己吃饭的,甚至还包括“病人自己不想吃”的情形。

一天,当赵燕燕把病房里的饭发放到位后,路过自已分管的14床,发现这位50多岁的阿姨迟迟不动筷子,问了之后,“她摇摇头说没有胃口”。随后,赵燕燕就打开饭来一口一口喂给她吃,边喂边鼓励道:“人是铁饭是钢,我们要和病毒打仗,吃饭才是根本。”

刘宁利也是经常通过喂饭的方式鼓励病人吃饭,而对方往往不能交流,只能听自己讲,“我就跟病人讲,我知道你没胃口,不想吃,但就更要多吃点,这样抵抗力才能上得来”。除了喂饭,还刘宁利间隔着问病人“是不是想喝点什么”。刘宁利说,平时自己“确实不太会这么有耐心”和父母拉家常。

表示自己与家人之间平时也不会这么耐心聊天的,还有和刘宁利同龄的戚文洁。戚文洁说,喂的时候一定要把握饭“不能热太烫,也不能太凉”,一般是先让病人“试一下”,她会反复提醒病人有哪儿不舒服就说出来,与之同时,自己“一心二用”:时刻留意监护仪上的各种数据。

隔离病区的重症病房里特别是ICU里,护士给病人喂饭是习空见惯,但“全副武装”之下、尤其戴着厚厚的手套,动作灵活度严重受制,直接导致劳动强度加大。即便对于拥有21年临床经验的护理老将肖花而言,也不可谓不面对挑战。时间最长的一次“我给一位爷爷喂饭”,从头到尾,中间用微波炉热了两次,耗时差不多三四十分钟。肖花介绍,那些正用着无创呼吸机的病人,摘下面罩后不可能一气呵成地把饭吃完,而是需要“进食—吸氧—再进食”反反复复,有时需要摘、戴面罩十几次才能将一顿饭喂完。

与肖花的体验差不多,在戚文洁看来,长时间俯着身子给病人喂饭,首先就是个十足的体力活,“保持一个姿势,腰有些吃不消,还有脖子。”而刘宁利一旦遇到喂饭时间较长的情形,“隔段时间我就跟病人说,我先站一会啊。”

有位一连几顿“厌食”的老奶奶,引起了朱玮晔的注意。经了解,原来这位病人因胃部不适,平时在家里就一贯不怎么吃米饭,朱玮晔随即转告后勤从下一顿开始送稀饭、面条,并照顾着她吃下去,老奶奶不由惊讶眼前这位只有24岁的小姑娘“做事就这么周全”;而同是“小姑娘”的赵甜甜,不仅给病人打水、喂饭、削水果,甚至还承担了帮病人洗假牙这样的照料。

一段时间里,张绘慧照料着一位79岁的老太太,患者两肺感染严重,静息状态下氧饱和度都只能维持在90%左右,稍有活动就胸闷、气喘明显。张绘慧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关心老太太饿不饿。老太太经常耍小孩子脾气,“越是不让她这样子她越要这样子”,于是张绘慧就跟她拉家常,始终心平气和地哄着她吃饭,慢慢地患者病情日见好转,直至康复出院。

与潜在风险相比,体力消耗似已不足挂齿。一勺勺喂出的“悉心与柔情”,背后却是“勇气与担当”的强力支撑。烈性传染病的环境下,喂饭需要“适度俯身、前倾”,讲话时还要贴得更近些,赵燕燕介绍,这就与病人之间形成了小于0.5米的“亲密距离”,而进食中的病人不戴口罩,其呼吸道高度开放,“风险还是蛮大的”。

明日请看《第四章 烽火岁月》之第26节(上)

编辑:陈路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