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长篇连载┃77人的“78天”——2020战疫·镇江援鄂医疗队远征纪实(13)

2021-12-06 08:25

长篇连载┃77人的“78天”——2020战疫·镇江援鄂医疗队远征纪实(13)

王景曙

(续昨日《第四章 烽火岁月》之第21节)

22.生死“肉搏”

时间倒回至1月下旬的武汉,医疗援鄂大幕初启。第一批江苏队抵汉后,江夏区第一人医院里,镇江“先遣6勇士”一半分配在重症病区、一半是在轻症病区。因工作需要,尽管身为重症医学科资深主治医师,孙志伟的岗位是在轻症病区。

床位极度紧张以及病情瞬息万变等多因下,梯度架构的“重症病区”与“轻症病区”,当时实际上很难做得到严格的泾渭分明:“重症”诚然为重,“轻症”并不轻的情况,客观存在。

这天上午,孙志伟正在查房,险情瞬间发生:一位新冠肺炎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出现了酮症酸中毒,血压骤降,陷入昏迷,呼吸、循环均呈恶化倾向。旨在补液的紧急抢救措施中,护理打针已经完全找不到血管——“血管都瘪了”,静脉通路一时无法打开。

生死一线间!孙志伟果敢决断:我来做床边CVC(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这项操作在平时的重症医学科是司空见惯、驾轻就熟,孙志伟本人已做过“不下六七百例”,但特定情势下的此刻,非比寻常:笨重的双层防护服、憋闷的N95口罩、视觉受碍的“双镜”(眼镜、护目镜)叠加以及戴着三层乳胶手套,且不借助超声引导,操作难度“翻了几倍”。打下手的护士张艳红,当时也明显看在眼里,“老孙顶着巨大压力”。

最终,置管术取得近乎完美的成功,迅速为病人后续治疗打开了一扇“生命之门”,赢得在场当地医护人员的一致称赞,也相当于给团队上了一堂惊心动魄的实操培训。此刻人在重症病区那边的队长张建国闻讯后,对战友孙志伟给予这样的评价:是金子,在哪儿都发光。

回忆自己从业以来还是头一回的这场“云里雾里的盲战”,孙志伟坦言,当时“不可能有百分百的成功把握”,“手感已经全没了”,只能靠技术积累、解剖基本功,以及“靠强大的心理”。

也在江夏人医的同一个病区,另一场生死营救发生于投入战斗不久、张艳红与季冬梅搭班的2月5日中午。“当时我们正在治疗室准备用物,就听到外面响起一阵喧闹。”张艳红回忆,出去一了解,原来是一位“已经在家等床等了好久”的病人,70岁左右,由两位家属陪同过来,称当天“医院回复有床位了”。

由于家属一时拿不出住院证,张艳红就安排病人先坐到一张椅子上休息,并通知医生前来处置,然后回到治疗室继续忙。仅仅隔了几分钟,外面就传来家属的大声呼救:病人不行了,快救人!张艳红、季冬梅以及南医大的另一名江苏护士一起迅速冲了出去,此时病人已经从椅子上滑落在地,只见呼吸微弱、面部紫绀、口吐白色分泌物。

在医生到达之前,张艳红等人立即联手先行施救,面对极其衰微的末梢循环,好不容易打开了静脉通路,简易呼吸球囊、心电监护全部用上,病人的情况还是越来越糟,心率持续下降,直至出现心跳骤停。几位护士一边以肾上腺素静推,一边实施心肺复苏,一下、两下、三下……大家轮换按压,病人终于被拉了回头。

重症和危重症患者身上,生死之战的警报更是随时都会拉响。

警报拉响

李维亚这天是中午12点至下午4点的班次,原本只负责病区“右边”——病区被一分为二:左半边是危重症患者,右半边是“相对轻一点”的重症患者。

接班不久,李维亚正在病房里派发午餐,逐个叮嘱病人“多吃一点啊”,这时,组长急冲冲赶了过来:“李维亚,左边有个病人血氧直掉,马上就要做气管插管,你是干ICU的,赶紧过去!这边我另外调人过来!”“好的,我这就过去!”

病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李维亚快步穿过走廊,进入病房,来到这个患者面前,麻醉科医生已经到位,“我赶紧连接上呼吸机管路,质检通过,调好模式,设好参数”,推注丙泊酚,微泵泵入咪达唑仑、瑞芬……持续一个半小时的抢救中,医嘱指令密集下达:

“病人的血压在下降,赶紧上去甲肾!”

“约束具用起来!”

“瑞芬的速度调成3!”

“准备抽血气!”

“密闭式吸痰!”

“记录24小时出入量!”

“胃肠管直接下到90cm,今天先别打食,先胃肠减压,明天确定有胃液了再喂!”

李维亚与护理队友们有人记录,有人执行,紧张而有序地完成各项操作,病人的生命体征终于慢慢稳定下来。李维亚回忆,那一刻自己内心“有种燃烧的感觉”,参与抢救的团队中,无论镇江的护士、常州的护士,还是黄石大冶当地的护士,就在几天前大家还互不相识,危急关头却协作得如此紧密稳妥,因为大家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

ECMO,被称为新冠患者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黄石市第一例上ECMO的紧急抢救,就操作于大冶市人民医院,那天,蒋亚根主动请缨参战。

这是2月27日晚9点多钟。蒋亚根讲述,时病区23床患者病情急转直下,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生命悬危。经江苏援黄石医疗队专家、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副院长黄英姿教授等人及时会诊,判定该患者已符合动用ECMO这一“最高级别”的抢救措施。医院迅速在护理群里发出紧急询问:谁有过参战经验?

对很多医护人员而言,这种高大上的ECMO设备还处在“传说中”,此前见都没见过,更不用说参与实战。而蒋亚根所在的丹阳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此前曾请来中大医院专家做过两例,这使他“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体验。蒋亚根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随即,蒋亚根第一时间赶到病房备战,先进行整理消毒,再对照要求腾出尽可能大的空间,以方便各项操作。直至次日凌晨时分,黄英姿教授率领的ECMO团队抵达,大家紧锣密鼓地各司其职、精准施救,手术取得了成功。这位起死回生的58岁患者,术后即被转往条件更好的黄石市中心医院ICU,接受进一步治疗。

23.“侦察兵”·“试管接力”·“防控图”

应对新冠疫情这种传染性极强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发现、早干预是源头制胜关键。快速而精准、旨在切断传播链的流行病学调查,成为“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的最贴切写照,也是机构名称“疾控”之本意所在。疫情如“水龙头发生严重漏水”,若是把打歼灭战的临床救治比喻成“擦掉污迹”,追根溯源的疾控流调则是力求“关闭水龙头”。

流调队伍被誉为防控阻击战线上的“侦察兵”,援鄂医疗队员刘宇便是这支队伍中的一员。2月17日夜9点30抵达黄石、入住妥当后,刘宇和同一批由江苏省疾控中心派出的5名队员,连夜就赶到黄石市疾控中心,从速了解当地防控形势。

第二天就是一个满负荷的开局之战。一天之中,刘宇边穿插开了5个会议,边参与完成对3个集中隔离点的消杀,并现场指导当地社区居家隔离。从第三天起,刘宇受命下沉到黄石市的下陆区。该市主城区的4个行政区均无疾控机构,便由市疾控中心向各区派驻一个相当于临时肩负起“区疾控中心”职能的流调组,成员构成“4+1+1”:4名当地疾控人员、1名援鄂队员、1名公安干警。

刘宇 (右2)

一组数据可供具象了解刘宇在黄石前线披挂41天的“侦察兵”经历中最核心的战斗内容:其所在下陆区流调组累计完成了58名确诊、疑似或无症状感染者的流调——与此关联,追踪到密切接触者494名;赴2家定点医院、3家集中隔离点和辖区5个街道,指导完成对201名不明原因发热病人的流调——与此关联,追踪到密切接触者543名。

流调的程式并不复杂,就是与患者或相关当事人展开一问一答式的对话,以描述和还原清晰的病毒传播路径。而相当多的时候,要想顺利完成这种非同寻常的“对话”,并不那么容易,你问得再准、你越是想切中要害,却无法收获“有问必答”。因此,“斗智”成为流调工作重要的技术含量。

刘宇介绍,做流行病学调查所面对的都是无辜被病毒感染的人。所以,要有足够耐心,虽陌生初识,却要像对待自己的亲朋好友一样。问话内容千万不能冷冰冰、硬生生,“那样是问不出什么东西的。”

令刘宇印像深刻并收获极大“成就感”的一例前线流调,是位女性确诊患者,农村居民,住在黄石市第五人民医院里。一开始,对方情绪“严重不稳定”,极不配合,面对久攻不下之境,“后来我就跟她唠家常,我说我是江苏来的,我有个大学同学就是你们黄石大冶人……”渐渐地,对方打开了心结,从她身上流调组最终成功挖掘到4名密切接触者线索——其中一名很快便宣告确诊。这例流调耗时超过3个小时,“其中起码一个多小时,就是与她唠家常。”刘宇回忆。

作为援派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疾控中心的一名检验人员,年轻女战士杜萌的任务,是每天前往包括重症病房在内的各相关场所,采集咽拭子样本,选择空旷地带对所有样本进行物表消毒,再逐一核对姓名和编号。“每一份样本都对应着一个鲜活的生命,绝不能出一点差错。”一只只小小试管,在杜萌指间无不显得“沉甸甸”。

杜萌

抵汉之前,“90后”杜萌身上就已有三个“最”:她是镇江77名援鄂医疗队员中,工龄最短——2019年硕士毕业后进入镇江市疾控中心,参加工作仅大半年时间;前述,她是镇江派出的最后一位队员;而28岁的她,在同批“江苏公共卫生三队”中不仅是唯一女队员,也年龄最小。

后来的战地岁月,亦可用三个“最”来提纲挈领式概括杜萌的工作经历:最多的一天,穿脱防护服8个来回;最忙的一天,与团队共采集了2753份检测样本;最危险的时刻,每天都是——因为每天都要面对可能有病毒呼出的开放气道。

“块头不大,胆子却很大”,这是队长周连战斗期间对杜萌留下的深刻印像,进入红区后“她一点不怯场”,动作要领始终保持不变形。那次,根据上级调度跨区域作业,周连携杜萌进入金银潭医院重症病区,进行了100多份的“无死角”采样,脱防护服出仓时,“她竟然还对我说,‘你先撤,我断后’。”

早在出征援鄂前一个多月时间里,被家中4岁小侄女经常指认“你身上有病毒”的杜萌,在镇江本土奋战防控一线期间,尚能“每两天轮休一天”,到达武汉后,她和队友们就再也没休息过一天。每天收集好所有待检样本之时,“基本就到晚上了”,然后得迅速将样本护送至检测机构。

下班回到住地的杜萌,仍不能开启“休息模式”,因为她还另兼重要“文字任务”——需及时汇总来自检测、消杀、流调等3个组的当天工作内容,形成书面的工作日志和工作简报各一份,上报指挥部。等到所有事情忙完,差不多都已是午夜时分。回首那段日子,杜萌最突出的感受就是“每天都缺(睡)觉”。

时间宝贵、分秒必争。无论在武汉还是在黄石,无论湖北还是全国,公共卫生战线上,那些“承载着鲜活生命”的试管,在“杜萌们”手上停留不会太长时间就会进入实验室,交由下一棒“丁咏霞们”接力——丁咏霞及团队战友们不是离病人最近的人,却离病毒最近。

前线始战之时,孙国付说自己“来不及紧张”,冯丽萍和肖花说“后来就忘却了恐惧”,而抛下家中三个孩子、同样奋战在千里之外的丁咏霞,则是“没有时间感受孤单”,每天除了工作,“其余时间只想赶紧休息,保证体力。”

在相当于“军火库”重地的PCR实验室里,与病毒“近身”较量的核酸检测,是个复杂繁琐、需要胆大心细的操作。丁咏霞讲述,其中的核酸提取环节是最关键、也是最危险的一步,开盖、加样、裂解、上机……“开盖如果用力过猛,就相当于有个病人在你面前咳嗽一次”。

特定时期、特殊使命。“火中取栗”般获得的实验室数据,决定着每个病人或相关当事人的悲欢与去向,所以须慎之又慎,“我们每次都是经多人核对无误之后,才会上报检测结果。”丁咏霞介绍,如果某一份标本显示阳性或者疑似,他们就要更换试剂再行复检——整个流程又将重走一遍。

战斗到第18天的丁咏霞,在日记中写道:“今天(2月18日)白天,我们已经检测了两批样本共234份,原本以为今天的工作可能会早点结束,但下午4点多又接到通知,还有一批医院样本马上送过来……”

随时有始料不及的样本送达已是一种常态,但日记中所记2月18日这天后来送达的“又一批”样本,可不是个小数字,基于“每天样本必须清零”的工作制度,丁咏霞及队友当天的总检测量达到了362份——创开战以来新高。然而,这一“新高”纪录只维持短短5天时间,就被2月22日奇迹般的431份再次刷新——这也创下全国17支援鄂省级应急检验队的单日检测量最高记录!

如同方舱里的张菲菲不敢想象一个班次“仅仅给病人测一遍体温,就要消耗两三个小时”,丁咏霞后来在当天日记中由衷感慨:“有时候,人的潜力真是无穷的,这次在黄石经历的很多挑战,是我们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但我们却做到了……”事实上,这份感慨又是“通感”之一:包括丁咏霞,每一位援鄂医疗队员在前线都无异于经历了一回职场及人生的“挑战不可能”。

进入2月下旬后,丁咏霞及团队长时间持续面对每天数百份的检测量。2月24日这天傍晚,工作还没结束,在已经完成300多份之后,忽然发现核酸提取仪的套管用光了,工作被迫中止。但“24小时样本清零”的制度绝不能打折,最后大家一致决定:把原本当晚的夜班,改到明天上午上班之前的早晨6点补工。

丁咏霞

不仅仅在于体力付出的高强度劳动中,还要时刻保持高度凝神,水都不怎么敢喝水,“早上倒的一杯,到晚上还有大半杯”。每天午饭后,就在疾控中心办公室的沙发上简单靠一靠;每天夜里,下班回到酒店的丁咏霞都会“累得往床上一瘫”。

联防联控是一场纵横交错、点面结合、层层推进的“立体战”。与临床救治“同一战线、不同阵地”的,除疾控流调、检测、消杀,还有栾立敏他们。作为中央指导组防控组驻武汉社区防控小分队的专家组成员,“栾立敏们”的主要任务是分头下沉到面广量大的基层社区和农村,开展疫情排查,采集信息、反馈问题、提出建议。

栾立敏参与防控的武汉市蔡甸区,既是火神山医院所在地,也是冯丽萍等人所属“江苏三队”最初战斗的中法新城院区所在地,其驻地与中法新城院区仅隔一条马路。互不相识、也从未照面的他们,“彼主内、此主外”,在同一地界上共同汇聚起援鄂的“江苏力量”“镇江力量”。

武汉战斗52天里,从没休息过一天的栾立敏,用不着记“今天是星期几”,他只记得一共出过13天太阳,其余都是阴天、雨天、雪天或多云,而每天的工作安排都提前计划好的,天气再恶劣,也得风雨无阻。

2月15日那天一大早,栾立敏出门时雪还下得很小,9点多钟开始大风呼啸,雪花也变成了雪珠子,“打在脸上刺疼”。当天,栾立敏等人的计划是需要实地查察永安街道所辖1所大型养老机构、1家卫生院和4个社区(村)的疫情防控。在扑面而袭的风雪中,徒步向距离很远的老湾村挺进时,“当地联络员劝我们能否暂停工作休息一天”,栾立敏婉拒了。

哪个社区(村)疑似患者较多或新增了确诊患者、哪里出现了聚集性疫情等重要动向,防控小分队就会及时赶往哪里。栾立敏说,只有把基层的痛点、堵点、薄弱点从细从实找出来,加以解决,才能有效支撑战“疫”全局。

栾立敏把参与“武汉大排查”的那段日子称为“激情岁月”:他和战友每天早出晚归,中午走到哪就在哪吃饭、有什么就吃什么,吃完就开战,由此跑遍了蔡甸区所有的11个街办、所有的51个社区和127个千以上人口的村——覆盖蔡甸区总人口75%以上。先后督查指导了12家卫生院、5个发热患者留观点、14家密接隔离点、9家康复驿站及15家养老机构、2家精神中心、2所监狱、1所强制戒毒所、1所看守所等特殊机构。硬是用自己的脚印,栾立敏及战友在武汉市蔡甸区千余平方公里城乡大地上,踏出了一张信息精准可靠的“全域防控图”。

栾立敏双脚踏出“全域防控图”

在此期间,栾立敏所在工作组共向当地指挥部集中反馈报告5次,提出整改要求和措施建议20条,指挥部均以文件、调度会等形式向全区通报落实。

国家卫健委基层司对栾立敏等人发来感谢信

3月4日,栾立敏还武汉战斗之时,以13支区队伍整体汇成的中央指导组防控组驻武汉市社区防控小分队,荣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而后来栾立敏回到镇江9天之后,3月26日,蔡甸区率先被宣布为武汉市第一批5个“疫情低风险”区域;又相隔十余天后,国家卫健委基层司以专函给江苏省卫健委发来一封“感谢信”,点名对“勤勉工作、勇于担当、忘我付出”的栾立敏等4位江苏派出的社区卫生专家表达“诚挚的谢意”;再后来,栾立敏于2020年10月被授予“镇江市人民奖章”荣誉称号。

(明日请看《第四章 烽火岁月》之第24、25节)

编辑:陈路

164

长篇连载┃77人的“78天”——2020战疫·镇江援鄂医疗队远征纪实(13)

王景曙

(续昨日《第四章 烽火岁月》之第21节)

22.生死“肉搏”

时间倒回至1月下旬的武汉,医疗援鄂大幕初启。第一批江苏队抵汉后,江夏区第一人医院里,镇江“先遣6勇士”一半分配在重症病区、一半是在轻症病区。因工作需要,尽管身为重症医学科资深主治医师,孙志伟的岗位是在轻症病区。

床位极度紧张以及病情瞬息万变等多因下,梯度架构的“重症病区”与“轻症病区”,当时实际上很难做得到严格的泾渭分明:“重症”诚然为重,“轻症”并不轻的情况,客观存在。

这天上午,孙志伟正在查房,险情瞬间发生:一位新冠肺炎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出现了酮症酸中毒,血压骤降,陷入昏迷,呼吸、循环均呈恶化倾向。旨在补液的紧急抢救措施中,护理打针已经完全找不到血管——“血管都瘪了”,静脉通路一时无法打开。

生死一线间!孙志伟果敢决断:我来做床边CVC(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这项操作在平时的重症医学科是司空见惯、驾轻就熟,孙志伟本人已做过“不下六七百例”,但特定情势下的此刻,非比寻常:笨重的双层防护服、憋闷的N95口罩、视觉受碍的“双镜”(眼镜、护目镜)叠加以及戴着三层乳胶手套,且不借助超声引导,操作难度“翻了几倍”。打下手的护士张艳红,当时也明显看在眼里,“老孙顶着巨大压力”。

最终,置管术取得近乎完美的成功,迅速为病人后续治疗打开了一扇“生命之门”,赢得在场当地医护人员的一致称赞,也相当于给团队上了一堂惊心动魄的实操培训。此刻人在重症病区那边的队长张建国闻讯后,对战友孙志伟给予这样的评价:是金子,在哪儿都发光。

回忆自己从业以来还是头一回的这场“云里雾里的盲战”,孙志伟坦言,当时“不可能有百分百的成功把握”,“手感已经全没了”,只能靠技术积累、解剖基本功,以及“靠强大的心理”。

也在江夏人医的同一个病区,另一场生死营救发生于投入战斗不久、张艳红与季冬梅搭班的2月5日中午。“当时我们正在治疗室准备用物,就听到外面响起一阵喧闹。”张艳红回忆,出去一了解,原来是一位“已经在家等床等了好久”的病人,70岁左右,由两位家属陪同过来,称当天“医院回复有床位了”。

由于家属一时拿不出住院证,张艳红就安排病人先坐到一张椅子上休息,并通知医生前来处置,然后回到治疗室继续忙。仅仅隔了几分钟,外面就传来家属的大声呼救:病人不行了,快救人!张艳红、季冬梅以及南医大的另一名江苏护士一起迅速冲了出去,此时病人已经从椅子上滑落在地,只见呼吸微弱、面部紫绀、口吐白色分泌物。

在医生到达之前,张艳红等人立即联手先行施救,面对极其衰微的末梢循环,好不容易打开了静脉通路,简易呼吸球囊、心电监护全部用上,病人的情况还是越来越糟,心率持续下降,直至出现心跳骤停。几位护士一边以肾上腺素静推,一边实施心肺复苏,一下、两下、三下……大家轮换按压,病人终于被拉了回头。

重症和危重症患者身上,生死之战的警报更是随时都会拉响。

警报拉响

李维亚这天是中午12点至下午4点的班次,原本只负责病区“右边”——病区被一分为二:左半边是危重症患者,右半边是“相对轻一点”的重症患者。

接班不久,李维亚正在病房里派发午餐,逐个叮嘱病人“多吃一点啊”,这时,组长急冲冲赶了过来:“李维亚,左边有个病人血氧直掉,马上就要做气管插管,你是干ICU的,赶紧过去!这边我另外调人过来!”“好的,我这就过去!”

病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李维亚快步穿过走廊,进入病房,来到这个患者面前,麻醉科医生已经到位,“我赶紧连接上呼吸机管路,质检通过,调好模式,设好参数”,推注丙泊酚,微泵泵入咪达唑仑、瑞芬……持续一个半小时的抢救中,医嘱指令密集下达:

“病人的血压在下降,赶紧上去甲肾!”

“约束具用起来!”

“瑞芬的速度调成3!”

“准备抽血气!”

“密闭式吸痰!”

“记录24小时出入量!”

“胃肠管直接下到90cm,今天先别打食,先胃肠减压,明天确定有胃液了再喂!”

李维亚与护理队友们有人记录,有人执行,紧张而有序地完成各项操作,病人的生命体征终于慢慢稳定下来。李维亚回忆,那一刻自己内心“有种燃烧的感觉”,参与抢救的团队中,无论镇江的护士、常州的护士,还是黄石大冶当地的护士,就在几天前大家还互不相识,危急关头却协作得如此紧密稳妥,因为大家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

ECMO,被称为新冠患者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黄石市第一例上ECMO的紧急抢救,就操作于大冶市人民医院,那天,蒋亚根主动请缨参战。

这是2月27日晚9点多钟。蒋亚根讲述,时病区23床患者病情急转直下,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生命悬危。经江苏援黄石医疗队专家、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副院长黄英姿教授等人及时会诊,判定该患者已符合动用ECMO这一“最高级别”的抢救措施。医院迅速在护理群里发出紧急询问:谁有过参战经验?

对很多医护人员而言,这种高大上的ECMO设备还处在“传说中”,此前见都没见过,更不用说参与实战。而蒋亚根所在的丹阳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此前曾请来中大医院专家做过两例,这使他“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体验。蒋亚根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随即,蒋亚根第一时间赶到病房备战,先进行整理消毒,再对照要求腾出尽可能大的空间,以方便各项操作。直至次日凌晨时分,黄英姿教授率领的ECMO团队抵达,大家紧锣密鼓地各司其职、精准施救,手术取得了成功。这位起死回生的58岁患者,术后即被转往条件更好的黄石市中心医院ICU,接受进一步治疗。

23.“侦察兵”·“试管接力”·“防控图”

应对新冠疫情这种传染性极强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发现、早干预是源头制胜关键。快速而精准、旨在切断传播链的流行病学调查,成为“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的最贴切写照,也是机构名称“疾控”之本意所在。疫情如“水龙头发生严重漏水”,若是把打歼灭战的临床救治比喻成“擦掉污迹”,追根溯源的疾控流调则是力求“关闭水龙头”。

流调队伍被誉为防控阻击战线上的“侦察兵”,援鄂医疗队员刘宇便是这支队伍中的一员。2月17日夜9点30抵达黄石、入住妥当后,刘宇和同一批由江苏省疾控中心派出的5名队员,连夜就赶到黄石市疾控中心,从速了解当地防控形势。

第二天就是一个满负荷的开局之战。一天之中,刘宇边穿插开了5个会议,边参与完成对3个集中隔离点的消杀,并现场指导当地社区居家隔离。从第三天起,刘宇受命下沉到黄石市的下陆区。该市主城区的4个行政区均无疾控机构,便由市疾控中心向各区派驻一个相当于临时肩负起“区疾控中心”职能的流调组,成员构成“4+1+1”:4名当地疾控人员、1名援鄂队员、1名公安干警。

刘宇 (右2)

一组数据可供具象了解刘宇在黄石前线披挂41天的“侦察兵”经历中最核心的战斗内容:其所在下陆区流调组累计完成了58名确诊、疑似或无症状感染者的流调——与此关联,追踪到密切接触者494名;赴2家定点医院、3家集中隔离点和辖区5个街道,指导完成对201名不明原因发热病人的流调——与此关联,追踪到密切接触者543名。

流调的程式并不复杂,就是与患者或相关当事人展开一问一答式的对话,以描述和还原清晰的病毒传播路径。而相当多的时候,要想顺利完成这种非同寻常的“对话”,并不那么容易,你问得再准、你越是想切中要害,却无法收获“有问必答”。因此,“斗智”成为流调工作重要的技术含量。

刘宇介绍,做流行病学调查所面对的都是无辜被病毒感染的人。所以,要有足够耐心,虽陌生初识,却要像对待自己的亲朋好友一样。问话内容千万不能冷冰冰、硬生生,“那样是问不出什么东西的。”

令刘宇印像深刻并收获极大“成就感”的一例前线流调,是位女性确诊患者,农村居民,住在黄石市第五人民医院里。一开始,对方情绪“严重不稳定”,极不配合,面对久攻不下之境,“后来我就跟她唠家常,我说我是江苏来的,我有个大学同学就是你们黄石大冶人……”渐渐地,对方打开了心结,从她身上流调组最终成功挖掘到4名密切接触者线索——其中一名很快便宣告确诊。这例流调耗时超过3个小时,“其中起码一个多小时,就是与她唠家常。”刘宇回忆。

作为援派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疾控中心的一名检验人员,年轻女战士杜萌的任务,是每天前往包括重症病房在内的各相关场所,采集咽拭子样本,选择空旷地带对所有样本进行物表消毒,再逐一核对姓名和编号。“每一份样本都对应着一个鲜活的生命,绝不能出一点差错。”一只只小小试管,在杜萌指间无不显得“沉甸甸”。

杜萌

抵汉之前,“90后”杜萌身上就已有三个“最”:她是镇江77名援鄂医疗队员中,工龄最短——2019年硕士毕业后进入镇江市疾控中心,参加工作仅大半年时间;前述,她是镇江派出的最后一位队员;而28岁的她,在同批“江苏公共卫生三队”中不仅是唯一女队员,也年龄最小。

后来的战地岁月,亦可用三个“最”来提纲挈领式概括杜萌的工作经历:最多的一天,穿脱防护服8个来回;最忙的一天,与团队共采集了2753份检测样本;最危险的时刻,每天都是——因为每天都要面对可能有病毒呼出的开放气道。

“块头不大,胆子却很大”,这是队长周连战斗期间对杜萌留下的深刻印像,进入红区后“她一点不怯场”,动作要领始终保持不变形。那次,根据上级调度跨区域作业,周连携杜萌进入金银潭医院重症病区,进行了100多份的“无死角”采样,脱防护服出仓时,“她竟然还对我说,‘你先撤,我断后’。”

早在出征援鄂前一个多月时间里,被家中4岁小侄女经常指认“你身上有病毒”的杜萌,在镇江本土奋战防控一线期间,尚能“每两天轮休一天”,到达武汉后,她和队友们就再也没休息过一天。每天收集好所有待检样本之时,“基本就到晚上了”,然后得迅速将样本护送至检测机构。

下班回到住地的杜萌,仍不能开启“休息模式”,因为她还另兼重要“文字任务”——需及时汇总来自检测、消杀、流调等3个组的当天工作内容,形成书面的工作日志和工作简报各一份,上报指挥部。等到所有事情忙完,差不多都已是午夜时分。回首那段日子,杜萌最突出的感受就是“每天都缺(睡)觉”。

时间宝贵、分秒必争。无论在武汉还是在黄石,无论湖北还是全国,公共卫生战线上,那些“承载着鲜活生命”的试管,在“杜萌们”手上停留不会太长时间就会进入实验室,交由下一棒“丁咏霞们”接力——丁咏霞及团队战友们不是离病人最近的人,却离病毒最近。

前线始战之时,孙国付说自己“来不及紧张”,冯丽萍和肖花说“后来就忘却了恐惧”,而抛下家中三个孩子、同样奋战在千里之外的丁咏霞,则是“没有时间感受孤单”,每天除了工作,“其余时间只想赶紧休息,保证体力。”

在相当于“军火库”重地的PCR实验室里,与病毒“近身”较量的核酸检测,是个复杂繁琐、需要胆大心细的操作。丁咏霞讲述,其中的核酸提取环节是最关键、也是最危险的一步,开盖、加样、裂解、上机……“开盖如果用力过猛,就相当于有个病人在你面前咳嗽一次”。

特定时期、特殊使命。“火中取栗”般获得的实验室数据,决定着每个病人或相关当事人的悲欢与去向,所以须慎之又慎,“我们每次都是经多人核对无误之后,才会上报检测结果。”丁咏霞介绍,如果某一份标本显示阳性或者疑似,他们就要更换试剂再行复检——整个流程又将重走一遍。

战斗到第18天的丁咏霞,在日记中写道:“今天(2月18日)白天,我们已经检测了两批样本共234份,原本以为今天的工作可能会早点结束,但下午4点多又接到通知,还有一批医院样本马上送过来……”

随时有始料不及的样本送达已是一种常态,但日记中所记2月18日这天后来送达的“又一批”样本,可不是个小数字,基于“每天样本必须清零”的工作制度,丁咏霞及队友当天的总检测量达到了362份——创开战以来新高。然而,这一“新高”纪录只维持短短5天时间,就被2月22日奇迹般的431份再次刷新——这也创下全国17支援鄂省级应急检验队的单日检测量最高记录!

如同方舱里的张菲菲不敢想象一个班次“仅仅给病人测一遍体温,就要消耗两三个小时”,丁咏霞后来在当天日记中由衷感慨:“有时候,人的潜力真是无穷的,这次在黄石经历的很多挑战,是我们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但我们却做到了……”事实上,这份感慨又是“通感”之一:包括丁咏霞,每一位援鄂医疗队员在前线都无异于经历了一回职场及人生的“挑战不可能”。

进入2月下旬后,丁咏霞及团队长时间持续面对每天数百份的检测量。2月24日这天傍晚,工作还没结束,在已经完成300多份之后,忽然发现核酸提取仪的套管用光了,工作被迫中止。但“24小时样本清零”的制度绝不能打折,最后大家一致决定:把原本当晚的夜班,改到明天上午上班之前的早晨6点补工。

丁咏霞

不仅仅在于体力付出的高强度劳动中,还要时刻保持高度凝神,水都不怎么敢喝水,“早上倒的一杯,到晚上还有大半杯”。每天午饭后,就在疾控中心办公室的沙发上简单靠一靠;每天夜里,下班回到酒店的丁咏霞都会“累得往床上一瘫”。

联防联控是一场纵横交错、点面结合、层层推进的“立体战”。与临床救治“同一战线、不同阵地”的,除疾控流调、检测、消杀,还有栾立敏他们。作为中央指导组防控组驻武汉社区防控小分队的专家组成员,“栾立敏们”的主要任务是分头下沉到面广量大的基层社区和农村,开展疫情排查,采集信息、反馈问题、提出建议。

栾立敏参与防控的武汉市蔡甸区,既是火神山医院所在地,也是冯丽萍等人所属“江苏三队”最初战斗的中法新城院区所在地,其驻地与中法新城院区仅隔一条马路。互不相识、也从未照面的他们,“彼主内、此主外”,在同一地界上共同汇聚起援鄂的“江苏力量”“镇江力量”。

武汉战斗52天里,从没休息过一天的栾立敏,用不着记“今天是星期几”,他只记得一共出过13天太阳,其余都是阴天、雨天、雪天或多云,而每天的工作安排都提前计划好的,天气再恶劣,也得风雨无阻。

2月15日那天一大早,栾立敏出门时雪还下得很小,9点多钟开始大风呼啸,雪花也变成了雪珠子,“打在脸上刺疼”。当天,栾立敏等人的计划是需要实地查察永安街道所辖1所大型养老机构、1家卫生院和4个社区(村)的疫情防控。在扑面而袭的风雪中,徒步向距离很远的老湾村挺进时,“当地联络员劝我们能否暂停工作休息一天”,栾立敏婉拒了。

哪个社区(村)疑似患者较多或新增了确诊患者、哪里出现了聚集性疫情等重要动向,防控小分队就会及时赶往哪里。栾立敏说,只有把基层的痛点、堵点、薄弱点从细从实找出来,加以解决,才能有效支撑战“疫”全局。

栾立敏把参与“武汉大排查”的那段日子称为“激情岁月”:他和战友每天早出晚归,中午走到哪就在哪吃饭、有什么就吃什么,吃完就开战,由此跑遍了蔡甸区所有的11个街办、所有的51个社区和127个千以上人口的村——覆盖蔡甸区总人口75%以上。先后督查指导了12家卫生院、5个发热患者留观点、14家密接隔离点、9家康复驿站及15家养老机构、2家精神中心、2所监狱、1所强制戒毒所、1所看守所等特殊机构。硬是用自己的脚印,栾立敏及战友在武汉市蔡甸区千余平方公里城乡大地上,踏出了一张信息精准可靠的“全域防控图”。

栾立敏双脚踏出“全域防控图”

在此期间,栾立敏所在工作组共向当地指挥部集中反馈报告5次,提出整改要求和措施建议20条,指挥部均以文件、调度会等形式向全区通报落实。

国家卫健委基层司对栾立敏等人发来感谢信

3月4日,栾立敏还武汉战斗之时,以13支区队伍整体汇成的中央指导组防控组驻武汉市社区防控小分队,荣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而后来栾立敏回到镇江9天之后,3月26日,蔡甸区率先被宣布为武汉市第一批5个“疫情低风险”区域;又相隔十余天后,国家卫健委基层司以专函给江苏省卫健委发来一封“感谢信”,点名对“勤勉工作、勇于担当、忘我付出”的栾立敏等4位江苏派出的社区卫生专家表达“诚挚的谢意”;再后来,栾立敏于2020年10月被授予“镇江市人民奖章”荣誉称号。

(明日请看《第四章 烽火岁月》之第24、25节)

编辑:陈路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