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仰之弥高 钻之弥坚——纪念镇江民间文学大师康新民

2021-12-06 11:38

2011年6月,我市民间文化学者康新民的新作《走进民间》出版了,这部著作记录了康新民从事民间文化工作50年来的精彩片段,及他退休后对民间文化的感悟,深入浅出,从多个视角对草根文化做了诠释。最为珍贵的是,书中首次披露了他搜集整理的镇江工匠传说、鸦片战争镇江抗英斗争传说歌谣等我市非物质民间文化遗产的原始文本,对这批非物质民间文化遗产的申报、传承、保护起了重要的作用。

2021年10月15日,康新民走了。

他的爱人马巧玉在电话中告知我时,我心头不由地一怔,像被人打了一拳似的。虽然他住进重症病房,我就有了不祥的预感,但总觉得他年龄比我小,之前身体一直比我好,我还没走,他怎么会呢!可结果,他还是走了。

我望着窗外,愣了好一会,一件一件的往事,在脑海中闪过。

我和他相识于1960年底。那时我刚调进镇江市人民委员会文化处。没几天,他也来了。一身朝气,满面笑容,一看就是一个容易相处的小伙子。他是调进市文联的。当时,文联和文化处合署办公,文化处的领导兼任文联的领导。康新民来了之后,文联的专职干部有了三个人,文化处连领导在内是八个人。工作是统一领导、分别部署,互相配合,不分你我。康新民是我们十一人中年龄最小的,大家不约而同地称他为小康。

他那时还没结婚,但已与马巧玉在热恋中。马巧玉是市麻纺厂的劳动模范、全国妇联表彰的“红色巧姑娘”。她爱好唱歌,在表演唱《红色巧姑娘》节目中,扮演一个角色。康新民之前在市建筑公司工作,参演的是反映建筑工人劳动生产的说唱《五桶砂浆》。他们的节目一道被选中去北京参加文化部、全国总工会举办的全国工人业余文化会演。他们就是在这样的共同爱好和活动中,走到了一起。

康新民到文联不久,就参与了一项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觉得意义深远的工作——搜集镇江民间故事尤其是近代镇江人民抗英斗争故事的活动。起因是1961年春,江苏省民间文学研究会来镇江采风。镇江市文联决定全力参与,并借此契机将镇江民间文学活动推广开来。于是,迅速地成立了一个民间文学小组,第一批七个成员,由市文联副主席郭维庚担任组长,与省民研会的同志一道下农村、到田头、访渔民、找工匠,搜集各种民间故事、歌谣和传说。这项工作持续了好几个月,康新民不仅搜集记录了十多万字的原始资料,而且承担了这项活动的许多组织工作。他联系、寻找采访对象,安排来访人员食宿、交通,甚至包括一些突发事情,如采访人员突然生病,需要请医生、找药物,等等。搜集采访告一段落后,汇总的几十万字的原始资料,要进行鉴别、分类、整理、编印。虽然有几位热心的民间文学爱好者,会时不时地来文联帮帮忙,但责任全在康新民的肩上。因为他是唯一的专职人员。他要统筹安排,星期日也无法休息,晚上还常常加班。那时,他结婚的日期已经确定,一些该做的准备,却没时间去完成,甚至在结婚当天,上午还在处理文稿。正是他的全力以赴,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连续整理编印出《抗英斗争故事集》《鲁班传说集》等共五大本(油印本),其中收录了故事七八十篇、歌谣十多首,从中向北京《民间文学》刊物和南京上海两地的报刊推荐发表了十多篇,1962年又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以抗英斗争故事为主的《画圌山》一书。这本书是镇江民间文学界有史以来正式出版的第一本成果集。随着时光的流逝,这本书现在已成为有钱也买不到的文物级的出版物了。

如果说,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这次民间文学采风活动,对于康新民来说,只是牛刀小试,那么,20多年后的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的编纂,便是他在这个领域的巨构杰作了。编纂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即民间故事、歌谣、谚语)是中央部署的“六五”“七五”期间的重点科研项目,同时启动的共有十大集成(志书)。从完成任务这一角度考虑,康新民只要把以前积累的资料,按要求选编一下,就可以了。其他几套集成(志书)就有这么做的,既省事,又省钱。可是康新民认为,民间文学好似高山,以前所做的一切,并没有到达山顶,不应该有单纯的任务观点。他认为应该从发展民间文学事业这个大局着眼,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来一次民间文学家底大盘点、大普查。他先后发动了五千多人深入到全市各个乡镇开展调查,搜集到六千多篇故事、歌谣,近万条谚语,总字数达一千六百万字。

工作做到这一步,绝对是功德圆满了。可是康新民没有满足,更没有歇脚,他在编好镇江市三套集成的同时,又把攀登的目光瞄准了另一座高山——民间艺术。

说到康新民与民间艺术,我想起我曾经写过的一篇读后感。那是十年前的一个春天,康新民在他的新著《走进民间》付梓之前,来到我家,要我为他的新书写一篇序言。我诧异地问他:“你怎么找我呢?在这个领域,你是专家,我最多只是一名小学生,我为你写序,典型的班门弄斧啊!”但他的态度是诚恳的,我无法完全拒绝,最后以一篇读后感交了差。就在这篇读后感中我写到了康新民与民间艺术。我说:“我不知道他是如何在民间文学普查后又将目光转向民间艺术的,也许是民间文学普查中某一件事的触发,也许是他早就孕育于心了。”反正我知道当时上级文化部门并没有特别的要求,也没有人要他如何如何。就这样,他凭着他的事业心,凭着他作为文化工作者的责任心,主动地将民间艺术抓起来了。

康新民当时的行政职务是镇江市群众艺术馆馆长。他调动了馆内的部分人才,带领一些志愿者,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20多次大大小小的民间艺术采风,走访了200多位民间艺术家,用摄影、录像等手段,记录了石雕、面塑、竹编等多个民间技艺流程,积累了一大批实物和资料。其后他又挑选部分民间艺术家参加省或中央举办的各种博览会、展览会和评比活动,并因此获得多项大奖或金奖。他又为许多民间艺术家写了专访,在报纸和电视上宣传,并推荐他们申报有关的艺术职称。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镇江市就有十多人先后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授予的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和民间工艺美术家的称号。通过这些活动,使一些濒临灭绝的艺术门类有了复苏的可能,一些自生自灭的品种得到了扶持,镇江市也在保护抢救民间艺术工作中走在了全省的前列。这为其后开发旅游资源、保护非遗等工作做了实实在在的前期准备,显示出康新民工作中的前瞻性。

抓了民间艺术,攀登还在继续。康新民又提出建立民间文艺资料库的构想。这个构想可不同凡响,是开创性的。因为在此之前,全国没有先例。虽然经过多年的工作,积累了不少资料,客观上有了如何保存的需求,但是,单纯的静态的保存与由保存延伸到动态的收藏、保护、欣赏、展示、研究、开发和利用,不仅是功能的提升,更是一项前无古人的文化建设,用“异想天开”四个字来形容,毫不为过。我曾经设想,如果换作是我,也许早就打了退堂鼓。偏偏康新民凭着他毫无杂质的意念,鼓足勇气去面对一个又一个的难题,最终在民间文艺界高高地竖起了“中国第一库”的大旗。这件事的成功,固然是得到了许多有识之士的支持,但如果没有呐喊并冲锋在前的康新民,绝对到达不了胜利的彼岸。

由此可以看出,在康新民身上有一股坚韧不拔的韧劲,不由我又想起马巧玉曾经说过康新民脾气很犟,那是在他退休之后。他退休和没退休似乎差不多,常常要去“库里”(民间艺术馆)看看,在家里也是伏在电脑前码字。马巧玉叫他休息休息,他听到了像耳边风,急得马巧玉说他像牛一样倔。我也曾用牛来形容他,因为他生肖正好属牛。他80岁时,我送他一件小摆设,一只体态壮实、昂首待斗的牛(塑料制品)并且编了段三字诀,意图用调侃的方式劝他注意休息。

三字诀的前一半是这样的:“老康头,大红牛。年八十,志未酬。学电脑,再研究。传真经,启后秀。想当年,出茅庐,不怕虎,初生犊。勇气足,敢拼斗。任劳怨,不吹牛。搜故事,编戏曲,写小说,创诗歌。干中学,善汲收;学中干,多面手。俗文学,特成就。作品丰,精研究,创纪录,资料库。传非遗,大建树,国务院,发津贴,省地市,评双馨,民研会,树标兵。我者欣,尤服膺……”最后又引用两句宋诗:“老牛粗了耕耘债”,就应“啮草坡头卧夕阳”。虽然我这样写了,可是他怎会听呢!我隐隐约约地知道,他还有一个写作计划。当他得知自己身体有病之后,他更得抢时间啊!遗憾的是现代医疗技术还是没能发达到帮助康新民战胜病魔。

无论小说、散文的创作,还是新故事、儿歌的创作,康新民都有不俗的表现。我在三字诀中,作了约略的提及。这有助于对康新民作为民间文学代表人物的认知。因为,康新民这三个字,几乎要与镇江民间文学画等号了。

是啊,在镇江,只要提到康新民,便会想到他是民间文学的开拓者、光大者;只要提到民间文学,便会想到在二十世纪的后半叶,镇江出了一个康新民以及他创建的“中国第一库”。欣士敬)图为资料图

来源:京江晚报

编辑:陈路

144

2011年6月,我市民间文化学者康新民的新作《走进民间》出版了,这部著作记录了康新民从事民间文化工作50年来的精彩片段,及他退休后对民间文化的感悟,深入浅出,从多个视角对草根文化做了诠释。最为珍贵的是,书中首次披露了他搜集整理的镇江工匠传说、鸦片战争镇江抗英斗争传说歌谣等我市非物质民间文化遗产的原始文本,对这批非物质民间文化遗产的申报、传承、保护起了重要的作用。

2021年10月15日,康新民走了。

他的爱人马巧玉在电话中告知我时,我心头不由地一怔,像被人打了一拳似的。虽然他住进重症病房,我就有了不祥的预感,但总觉得他年龄比我小,之前身体一直比我好,我还没走,他怎么会呢!可结果,他还是走了。

我望着窗外,愣了好一会,一件一件的往事,在脑海中闪过。

我和他相识于1960年底。那时我刚调进镇江市人民委员会文化处。没几天,他也来了。一身朝气,满面笑容,一看就是一个容易相处的小伙子。他是调进市文联的。当时,文联和文化处合署办公,文化处的领导兼任文联的领导。康新民来了之后,文联的专职干部有了三个人,文化处连领导在内是八个人。工作是统一领导、分别部署,互相配合,不分你我。康新民是我们十一人中年龄最小的,大家不约而同地称他为小康。

他那时还没结婚,但已与马巧玉在热恋中。马巧玉是市麻纺厂的劳动模范、全国妇联表彰的“红色巧姑娘”。她爱好唱歌,在表演唱《红色巧姑娘》节目中,扮演一个角色。康新民之前在市建筑公司工作,参演的是反映建筑工人劳动生产的说唱《五桶砂浆》。他们的节目一道被选中去北京参加文化部、全国总工会举办的全国工人业余文化会演。他们就是在这样的共同爱好和活动中,走到了一起。

康新民到文联不久,就参与了一项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觉得意义深远的工作——搜集镇江民间故事尤其是近代镇江人民抗英斗争故事的活动。起因是1961年春,江苏省民间文学研究会来镇江采风。镇江市文联决定全力参与,并借此契机将镇江民间文学活动推广开来。于是,迅速地成立了一个民间文学小组,第一批七个成员,由市文联副主席郭维庚担任组长,与省民研会的同志一道下农村、到田头、访渔民、找工匠,搜集各种民间故事、歌谣和传说。这项工作持续了好几个月,康新民不仅搜集记录了十多万字的原始资料,而且承担了这项活动的许多组织工作。他联系、寻找采访对象,安排来访人员食宿、交通,甚至包括一些突发事情,如采访人员突然生病,需要请医生、找药物,等等。搜集采访告一段落后,汇总的几十万字的原始资料,要进行鉴别、分类、整理、编印。虽然有几位热心的民间文学爱好者,会时不时地来文联帮帮忙,但责任全在康新民的肩上。因为他是唯一的专职人员。他要统筹安排,星期日也无法休息,晚上还常常加班。那时,他结婚的日期已经确定,一些该做的准备,却没时间去完成,甚至在结婚当天,上午还在处理文稿。正是他的全力以赴,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连续整理编印出《抗英斗争故事集》《鲁班传说集》等共五大本(油印本),其中收录了故事七八十篇、歌谣十多首,从中向北京《民间文学》刊物和南京上海两地的报刊推荐发表了十多篇,1962年又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以抗英斗争故事为主的《画圌山》一书。这本书是镇江民间文学界有史以来正式出版的第一本成果集。随着时光的流逝,这本书现在已成为有钱也买不到的文物级的出版物了。

如果说,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这次民间文学采风活动,对于康新民来说,只是牛刀小试,那么,20多年后的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的编纂,便是他在这个领域的巨构杰作了。编纂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即民间故事、歌谣、谚语)是中央部署的“六五”“七五”期间的重点科研项目,同时启动的共有十大集成(志书)。从完成任务这一角度考虑,康新民只要把以前积累的资料,按要求选编一下,就可以了。其他几套集成(志书)就有这么做的,既省事,又省钱。可是康新民认为,民间文学好似高山,以前所做的一切,并没有到达山顶,不应该有单纯的任务观点。他认为应该从发展民间文学事业这个大局着眼,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来一次民间文学家底大盘点、大普查。他先后发动了五千多人深入到全市各个乡镇开展调查,搜集到六千多篇故事、歌谣,近万条谚语,总字数达一千六百万字。

工作做到这一步,绝对是功德圆满了。可是康新民没有满足,更没有歇脚,他在编好镇江市三套集成的同时,又把攀登的目光瞄准了另一座高山——民间艺术。

说到康新民与民间艺术,我想起我曾经写过的一篇读后感。那是十年前的一个春天,康新民在他的新著《走进民间》付梓之前,来到我家,要我为他的新书写一篇序言。我诧异地问他:“你怎么找我呢?在这个领域,你是专家,我最多只是一名小学生,我为你写序,典型的班门弄斧啊!”但他的态度是诚恳的,我无法完全拒绝,最后以一篇读后感交了差。就在这篇读后感中我写到了康新民与民间艺术。我说:“我不知道他是如何在民间文学普查后又将目光转向民间艺术的,也许是民间文学普查中某一件事的触发,也许是他早就孕育于心了。”反正我知道当时上级文化部门并没有特别的要求,也没有人要他如何如何。就这样,他凭着他的事业心,凭着他作为文化工作者的责任心,主动地将民间艺术抓起来了。

康新民当时的行政职务是镇江市群众艺术馆馆长。他调动了馆内的部分人才,带领一些志愿者,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20多次大大小小的民间艺术采风,走访了200多位民间艺术家,用摄影、录像等手段,记录了石雕、面塑、竹编等多个民间技艺流程,积累了一大批实物和资料。其后他又挑选部分民间艺术家参加省或中央举办的各种博览会、展览会和评比活动,并因此获得多项大奖或金奖。他又为许多民间艺术家写了专访,在报纸和电视上宣传,并推荐他们申报有关的艺术职称。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镇江市就有十多人先后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授予的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和民间工艺美术家的称号。通过这些活动,使一些濒临灭绝的艺术门类有了复苏的可能,一些自生自灭的品种得到了扶持,镇江市也在保护抢救民间艺术工作中走在了全省的前列。这为其后开发旅游资源、保护非遗等工作做了实实在在的前期准备,显示出康新民工作中的前瞻性。

抓了民间艺术,攀登还在继续。康新民又提出建立民间文艺资料库的构想。这个构想可不同凡响,是开创性的。因为在此之前,全国没有先例。虽然经过多年的工作,积累了不少资料,客观上有了如何保存的需求,但是,单纯的静态的保存与由保存延伸到动态的收藏、保护、欣赏、展示、研究、开发和利用,不仅是功能的提升,更是一项前无古人的文化建设,用“异想天开”四个字来形容,毫不为过。我曾经设想,如果换作是我,也许早就打了退堂鼓。偏偏康新民凭着他毫无杂质的意念,鼓足勇气去面对一个又一个的难题,最终在民间文艺界高高地竖起了“中国第一库”的大旗。这件事的成功,固然是得到了许多有识之士的支持,但如果没有呐喊并冲锋在前的康新民,绝对到达不了胜利的彼岸。

由此可以看出,在康新民身上有一股坚韧不拔的韧劲,不由我又想起马巧玉曾经说过康新民脾气很犟,那是在他退休之后。他退休和没退休似乎差不多,常常要去“库里”(民间艺术馆)看看,在家里也是伏在电脑前码字。马巧玉叫他休息休息,他听到了像耳边风,急得马巧玉说他像牛一样倔。我也曾用牛来形容他,因为他生肖正好属牛。他80岁时,我送他一件小摆设,一只体态壮实、昂首待斗的牛(塑料制品)并且编了段三字诀,意图用调侃的方式劝他注意休息。

三字诀的前一半是这样的:“老康头,大红牛。年八十,志未酬。学电脑,再研究。传真经,启后秀。想当年,出茅庐,不怕虎,初生犊。勇气足,敢拼斗。任劳怨,不吹牛。搜故事,编戏曲,写小说,创诗歌。干中学,善汲收;学中干,多面手。俗文学,特成就。作品丰,精研究,创纪录,资料库。传非遗,大建树,国务院,发津贴,省地市,评双馨,民研会,树标兵。我者欣,尤服膺……”最后又引用两句宋诗:“老牛粗了耕耘债”,就应“啮草坡头卧夕阳”。虽然我这样写了,可是他怎会听呢!我隐隐约约地知道,他还有一个写作计划。当他得知自己身体有病之后,他更得抢时间啊!遗憾的是现代医疗技术还是没能发达到帮助康新民战胜病魔。

无论小说、散文的创作,还是新故事、儿歌的创作,康新民都有不俗的表现。我在三字诀中,作了约略的提及。这有助于对康新民作为民间文学代表人物的认知。因为,康新民这三个字,几乎要与镇江民间文学画等号了。

是啊,在镇江,只要提到康新民,便会想到他是民间文学的开拓者、光大者;只要提到民间文学,便会想到在二十世纪的后半叶,镇江出了一个康新民以及他创建的“中国第一库”。欣士敬)图为资料图

来源:京江晚报

编辑:陈路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