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翔
■摘要
网红是营销手段、产品是创新标的,沉下心来做基本功,促旅游业逆袭;在生活服务业发展上,敏锐捕捉风向的变动,以“新体验驱动新业态”。两大产业上的变化,当有助于我们理解重庆在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竞争中为何能够领先一步。
近日,《重庆市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方案》正式公布,让重庆再一次成为新闻的焦点。舆论关注,是因为,今年7月一则消息颇让人跌眼镜——“经国务院批准,在上海市、北京市、广州市、天津市、重庆市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天津且不说,中西部城市中,相对重庆来说,无论是国际影响力、区域影响力还是综合消费数据,武汉和成都作为内陆消费中心城市的优势更明显。甚至,有媒体刊文《五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确立,重庆和天津能否担起此重任?让人担心》。于是,重庆究竟会拿出怎样的行动方案,便成为了一个颇让人关注的话题。
事实上,今年初的一组数据亦让人跌了眼镜。2020年十大消费城市出炉,重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1787.2亿元,超越广州,成为全国第三个消费总额突破万亿元的城市。虽然重庆的消费第三城的地位,更多是依靠人口数量优势支撑,但毋庸置疑,近十年来,重庆的消费数据是一个不断攀升的上扬线。
时至今日,已然有很多文章阐述重庆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优势,说重庆底气十足,但十多年前的重庆并非如此。王志纲在其书《大国大民》中披露了一个故事:“2006年年底的一个夜晚,时任重庆市委常委、副市长特地请我吃饭,席间他讲了一个有趣的小故事。重庆作为水陆码头,来往旅客如云,但几乎所有游客到了朝天门以后就坐上船离开了。重庆市专门为此开会:怎么把游客留住?至少也得让他们吃顿火锅,能住下来更好。但怎么留住游客,想了半天没招。万般无奈之下,市政府只好下发文件,要求所有游船必须晚上八点以后再开,逼得游客在附近吃饭。但他也明白,行政手段终究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但今日的重庆,应该可以说,解决根本问题的路径已然找到并大见成效。重庆是如何突破当年囧境的,尚未见到有文章揭示。但其在两大产业上的变化,当能给我们以启示。
其一是旅游业。十多年前的重庆,标签是工业化城市;但近年来的重庆,给国人最深刻的印象当是“网红”。与此相映的,则是重庆的旅游逆袭。尽管重庆曾被称为是“中国最富有旅游资源”的城市,但很长时间,其资源优势并未能真正转化为现实的产业价值,旅游业发展并不突出。变化起于2017年。那一年,重庆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2018年5月16日,重庆举办规格空前的旅游发展大会,提出“全力打造重庆旅游业发展升级版,适应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要求”。旅游业对消费带动效果立竿见影。2018年,重庆接待游客5.97亿人次,位居全国第一,旅游总收入达4343.5亿元,同比增长31.3%;签约文旅产业项目261个,签约金额7621亿元;10月,世界旅游及旅游业理事会(WTTC),将重庆评为全球旅游增长最快城市。
看重庆旅游,两个方面应当重视。其一是众人皆知的重庆“网红”。传统景点并没有多少出彩,那些吸粉无数的新兴网红打卡地,是酷似《千与千寻》取景地的洪崖洞、穿楼而过的李子坝轻轨、悬空行驶的长江索道,魔幻复杂的黄桷湾立交桥,全国最深地铁红土地站,还有波浪公路、螺旋停车场、屋顶马路……将重庆人习以为常却具有重庆唯一性、独特性的资源一一挖掘出来,精心打造,旅游产品的创新,是让重庆逐步走向“魔幻之巅”的真正原因。网红只是营销手段,产品才是创新标的,当是重庆旅游给我们的深刻启示之一。其二是常人不知的重庆“基本功”。其他城市很少见到的旅游资源普查工作,在重庆至少搞了两次。一是2017年,重庆启动史上最大规模生态旅游地质资源调查,两年完成38区县、33个区块,共计82375平方千米的旅游地质资源调查。二是2018年,重庆再次启动全市旅游资源普查,涉及范围包括地文景观、水域景观、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建筑与设施、历史遗迹、人文活动等8个主类、23个亚类、110个基本类型。家底清晰、数据扎实,决策就有方向。沉下心来做基本功,当是重庆旅游给我们的深刻启示之二。
其二是生活服务业。2020年10月,智联招聘联手美团研究院发布《2020年生活服务业新业态和新职业从业者报告》。报告给出了在美团平台上的生活服务业新业态交易额TOP10,分别是外卖、团购、闪购、网约车、民宿、主题餐厅、共享出行、轻医美、密室、生鲜零售,并提出了“生活服务业新业态城市”的概念,拉出了领先梯队、高潜梯队、潜力梯队的三级名单。领先梯队6个城市中,重庆赫然名列其中,并与成都共同成为“新体验驱动新业态”的典型代表。新媒体《智谷趋势》如是分析:在当前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生活服务消费的内循环体系也俨然初具雏形,“城市发展数字化新基建——新技术和新体验提出了新需求——新需求催生新业态——新业态创造新职业——新职业带动新就业——新就业提高居民收入、创造新需求——城市经济新增长点形成”。《智谷趋势》同时强调:“很多地方政府都没有意识到,新业态新职业会反哺城市经济。”“时代的机遇,往往只眷顾先知先觉者……只有少数的趋势洞察者敏锐捕捉到风向的变动,在新一轮竞争中抓住新契机,甚至实现超越。”
无疑,重庆实现了超越。
编辑:缪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