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 阳 节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尽了重阳节的思乡之情。
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时间在农历九月初九。“九九”谐音“久久”,古人便在此时祭祖、推行敬老活动。重阳节的习俗有登高远眺、赏菊花、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因此,重阳节也叫“登高节”、“茱萸节”、“菊花节”。
重阳节为何被定为敬老节?
1989年,我国政府将农历九月初九正式定为“中国老人节”、“敬老节”。2012年12月28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进一步在法律上明确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作为老年节。那么,为什么将重阳节定为敬老节呢?
辛一 摄
在中国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又为“极数”,指天之高为“九重”。
辛一 摄
九月初九,日与月皆逢九,是双九,故曰“重九”,同时又是两个阳数合在一起,故称“重阳”,所以这一天为重阳日。因为“九九”重阳与“久久”谐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因此,重阳节寓意深远,自古以来,人们就对重阳节怀有特殊的感情。
“百善孝为先”重阳节,比起吃糕喝酒,不如多回家陪陪老人。中国渐渐步入老龄社会,而老年人又恰恰是最需要陪伴的群体。大多数人都明白“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道理,可忙碌的年轻人如何才能在百忙中抽空陪陪父母呢?重阳节作为一个敬老、爱老、专属于老年人的节日,让子女们又多了一个回家的理由。
重阳节登高的习俗是怎么来的?
重阳节登高的风俗历史悠久,其由来大致有三。其一是登高避灾,其二是古人的山岳崇拜,其三是登高“辞青”。
汉代流传有汝南人桓景在九月九日登高以避灾的故事。桓景是东汉汝南(在今河南省平舆北)人,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记载,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
然而,《续齐谐记》不过是一部志怪书,连作者自己也没有把它视作史实。晋代葛洪《神仙传》卷五记载,费长房在东汉时曾做过汝南市掾(街市小官),后来跟仙人壶公入山修道。
可是,桓景其人在有关东汉、三国时期的各种文献资料中均无记载。后来的《宋书·符瑞志》中倒是提到过东晋成帝时有个叫桓景的太守,但时间上已相差了百余年。显然,这个故事“纯属虚构”,只是一个传说而已。
各地有哪些特色重阳节风俗?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在重阳节这一天,除了登高望远、吃重阳糕、赏菊、饮菊花酒、插茱萸和簪菊这些较为普遍的传统习俗外,各地还有些独特的过节形式。
晒秋
南方有些山区村落保留了“晒秋”特色。在湖南、广西、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被称为“晒秋”。发展至今,不少地方的这种晒秋习俗慢慢淡化,然而在江西婺源的篁岭古村,晒秋已经成了农家喜庆丰收的“盛典”。随着果蔬的成熟,篁岭每年九月九开始进入晒秋旺季,并举办隆重的晒秋节。
晚上过节
重阳节前后在陕北是收割的季节,当地有首歌唱道:“九月里九重阳,收呀么收秋忙。谷子呀,糜子呀,上呀么上了场”。陕北过重阳是在晚上,白天是一整天的收割、打场。到了晚上,人们喜爱享用荞面熬羊肉,待吃过晚饭后,人们三三两两地走出家门,爬上附近山头,点上火光,谈天说地,待鸡叫才回家。夜里登山,许多人都摘几把野菊花,回家插在女儿的头上,以之避邪。
扫墓
一些地方的群众也有利用重阳登山的机会,祭扫祖墓,纪念先人的习俗。福建莆仙人以重阳祭祖者比清明为多,故俗有以三月为小清明,重九为大清明之说。由于莆仙沿海,九月初九也是妈祖羽化升天的忌日,乡民也会到湄洲妈祖庙或港里的天后祖祠、宫庙祭祀,求得保佑。
放纸鹞
放纸鹞是惠州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换句话说,惠州民间过重阳节是以放纸鹞为主要特征的。此习除惠州流传的民谣中有叙述以外,光绪《惠州府志》亦有记述。纸鹞即现在的风筝,五代之前,北方习惯称之为“纸鸢”,南方则多叫它“鹞子”,“纸鹞”则是综合了南北方的叫法。
蒸米果
在福建莆仙,人们沿袭旧俗,要蒸九层的重阳米果。我国古代就有重阳“食饵”之俗,“饵”即今之糕点、米果之类。近代以来,人们又把米果改制为一种很有特色的九重米果。此米果分九层重叠,可以揭开,切成菱角,四边层次分明,呈半透明体,食之甜软适口,又不粘牙,为重阳敬老的最佳选择。
此外,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老人节”、“敬老节”,在全国各地,不少家庭的晚辈会在这一天搀扶着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或为老人准备一些可口的饮食。
全媒体记者 缪小兵
整理自 中国新闻网、江苏文明网、新华网、北京晚报
编辑:金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