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南京市委、市政府率先全面启动建设低碳先锋城市,致力于打造“碳中和”南京样板。近日,记者探访了南京市部分大型工业生产企业发现,依靠科技和管理创新实现节能减排,正成为大企业降本增效、转型发展的自觉行动。
近日,南钢传来好消息,在“全国重点大型耗能钢铁生产设备节能降耗对标竞赛”2020年度竞赛中,南钢第一炼钢厂2号转炉荣获“优胜炉”称号。此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2020年重点用能行业能效“领跑者”企业名单中,南钢转炉工序成为负能炼钢的“领跑者”。南钢板材事业部第一炼钢厂设备管理室主任助理董菊花说,“整个风机的控制是全自动智能化控制,这样的话可以节电,投资了380万元汽化水,提高了蒸汽品质和蒸汽的回收量。”
记者在现场看到,钢水奔流的炼钢车间内秩序井然;生产车间外,水清路洁,环境怡然。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成为负能炼钢“领跑者”的关键在于技术和管理的双创新。董菊花说,“我们采用的是PDCA的闭环管理的工作方法,P就是我们制定一些目标和指标,D就是我们怎么做,C就是我们对做的情况做一些检查跟评价,那么A就是改进。”南钢板材事业部第一炼钢厂厂长助理程鑫祥说,“同时,制定奖惩制度,要求每项能耗指标均有责任人,与个人的收入挂钩,与领导的绩效关联,鼓励员工提出节能降耗的合理化建议,对有价值的建议给予奖励并组织实施。”
依靠科技创新,实现节能减排,梅钢公司最近也啃下一个“硬骨头”——他们自主研发了“梅钢特色”发热球和冷压球,实现了高炉“一次灰”全量返产。梅钢制造部资源管理室主任胡建光说,“由于高炉一次灰含了一定的碳含量,来替代外购发热剂,一年可以至少实现5000万元以上的经济效益,冷压球的主要作用是替代外购矿石,预计在下半年高炉一次灰如果返产在1万吨以上,那么我们会创造约有1000万元以上的经济效益。”
高炉一次灰返产不出厂,在环境保护方面成效显著,为实现固废源头减量、推进绿色制造,确保低成本生产与生态文明建设齐头并进作出了积极贡献。 梅钢能源环保部副部长杨小青说,“我们针对重点能源介质编制了《一厂一册》方案,挂图作战,今年1至7月,能源成本节约了8000万元。多措并举,开展固废不出厂劳动竞赛,全员行动,今年公司1至7月份固废不出厂率高达99.5%。2023年实现100%固废不出厂,建设无废工厂。”
目前南京市正积极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及实施路径研究,起草《南京市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实施意见》,抓紧编制《南京市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总体实施方案》和《南京市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会同长三角碳研院编制完成《南京市“十四五”低碳发展规划》。加快构建低碳发展政策体系,尽快明确低碳发展的思路、目标和重点任务,科学谋划好双碳实现路径,为都市圈、长三角乃至全国提供南京样本。
来源:南京广播电视台
编辑:缪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