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民国镇江报业中的回族身影

2021-08-12 20:30

据不完全统计,从晚清到民国时期直至新中国成立前,镇江创办的各类报纸约有50余种。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促进了报业的快速发展,加之后来省会迁址镇江,人们日益注重纸质传媒功用,不仅可以从中获知大量国内外新闻,阅读文章,还可得知商品流通的信息,有实力的商家也可以借报纸一角刊登广告,扩大销售,实在是好处多多。这其中就有一部分报纸出自回族报人之手。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1949年年底,镇江创办的报纸约有50余种,其中有6份报纸是出自当时的回族报人之手,分别是创办于1915年7月的《震铎日报》、创办于1921年6月的《三山日报》、创办于1927年8月的《中山日报》、创办于1927年的《益我报》、创办于1931年7月的《扬子江报》和创办于1936年2月的《回报》。而《震铎日报》《三山日报》《中山日报》和《回报》创办者均是回族报人童仁甫。

图一、前排左一童仁甫,右二老者手持《三山日报》。该照片出自1933年1月上海新民书局出版的《天方摩圣奇征录》。

童仁甫(1893—1941),少年学徒,刻苦用功,是我国著名回族报人,热心社会慈善公益事业,上世纪三十年代,曾任中华回教公会江苏省分会主席。他原是天生斋茶食店(回族)的学徒, 才思敏捷,勤学善思,思想进步,积极响应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运动,1915年7月,自己油印出版《震铎日报》,发表进步文章以示支持,发行量达1800余份,停刊信息不详。

童仁甫酷爱文学创作,苦于文章很难发表,便和兴趣相投的同族朋友童西蘋等人合计,决定再办报纸。经多方努力,1921年6月2日《三山日报》创刊号成功发行。该报初为3日刊,后改为日刊,四开两版,发行量860份。先是由扬州印刷所代印,后自建印刷所印刷,社址设在镇江东坞街2号。一开始,童仁甫既任编辑,又要约稿,还忙于发行,待稍事稳定后,即聘用帮手,业务发展后,又于扬州、淮阴等地外派记者,在上海、南京等地设立分社,专事外埠发行、新闻收集、广告业务洽谈等事宜。停刊时间不详。

《三山日报》当时还辟设“朝霞”副刊,专门刊登热爱文学的青年们的文艺作品,是为镇江报纸“副刊”之滥觞。“副刊”当时聚集了一批回族青年文学爱好者,如金南石、谈大可、完常白、沙名鹿、陆泰如等,汉族青年罗灏白、陆泰如等人的作品也经常在这副刊上问世。在此基础上,他们还成立了青年文学组织“朝霞社”。这些文学青年,后来都成了镇江早期的文艺骨干。《三山日报》停刊后,“朝霞”副刊后来在《江苏省报》上重生,且作者群扩大到了扬州等地,如韩北屏、姚江滨、姚慎机等,新中国成立后他们在文学事业上都取得较大成就。至民国23年,《三山日报》已出刊4542期。

始定《回报》副刊之名“文学周刊”

上海“五三惨案”发生后,1925年6月6日,《三山日报》特出一期“号外”以示声援、纪念,“本报启事:本馆各部职工同人昨日休息一天,以示志哀,故今日无报,明日起照旧出版,此布!本馆总理童仁甫谨启。”“号外”这段珍贵文字,详实地为我们再现了96年前“镇人士对沪案之悲激”而采取的爱国抗议声援行动,实在令人动容。特录部分内容如下:

“镇江外交后援会,五日下午一时,在公共体育场开会,计到八十余团体、民众有三万余人,为空前所未有。一时振铃开会,向国旗行三鞠躬礼,宣誓,誓毕即出发,沿途高呼‘杀我国人,杀我学生,此耻不雪,誓不同生!收回租界!收回领事裁判权!经济绝交!中华民国万岁!大中华民国万岁!’等语,呼者及听众均有堕泪者,秩序极其哀肃。男女学生完全罢课游行,工人车夫亦多加入。至交涉署门口休息,由公推之代表童仁甫、杨植之、曹闻青、韩天眷、曹守一、沈嘉猷等六人谒见贾交涉员,面陈公函,并要求电部,力争须达到英政府惩办凶手,赔偿损失,及向本政府道歉之三项目的而后已。当经王科长秀培代见,一一承诺照办,因贾赴沪,已电召回镇,嗣由王科长偕同六代表童仁甫等,及传县长、商会王坐辨、市董会王总董、市议会颜议长致租界口,对民众答复,当经认为满意,高呼民国万岁,并向王一鞠躬誌敬,一面王将情形及要求电呈外交部,请向英当道力争,全体复向英领署小码头底进行。讵其时,租界忽起风波,不知何故,旧工部局所存物件焚毁,并将银山门口租界墙垣冲倒,一时秩序大乱,幸英巡捕只向空放枪示威,加之军警维持得力,故仅有因挤受伤者数十人,县立女子高等学校伤女生七人,茅校长受伤最重,并无因伤毙命者。六时许始各散。后援会致上海只报公会电云,转各报馆公愿。五日午后二时,敝地八十余团体,集合游行,并向交涉署请求严重交涉,一路秩序谨肃,并尊重沪议,未经租界,至四时散会。

……

散会后,军警为预防暴徒藉故滋扰,故特别戒严,以维治安。晚间由军警会同于西门大街一带加岗,遇有形迹可疑者搜查,是以秩序如常,但晚间英界交通断绝。商店是日均书贴悲哀字条,表示民意,但为维持市面计,除本馆职工休息一天誌哀外,并不罢市。闻日人之燧生火柴厂及荧昌火柴厂,均仍罢工,以示坚绝。

游行时,童子军在沿边守卫,颇具尚武精神,英租界及英领署一带,均有军警队伍防护,免生意外暴动,详情续誌明日本报也。”

民国16年(1927),北伐军抵镇江后,《三山日报》于同年8月16日曾出版一种《中山日报》,“以促进民众实行孙总理三民主义为宗旨”,数月后的1928年初即停刊。

1936年《回报》

民国二十五年(1936),童仁甫又与法捷三、戴百川等人合办《回报》,并“经呈请登记”,于当年2月1日(星期六)创刊。《回报》报址总发行所依旧设在镇江东乌街二号,总管理处设在杨家门志德里三号,设有电话和电报挂号,硬件设施较为齐全。报纸版面尺寸27×40厘米(长×宽),竖排版,每期四页,中缝刊广告、启示等。报纸底端有宣传语,每页正反面分别写有“人人需要和平”“天天请读回报”。刊名“回报”下有阿拉伯语翻译。创刊号第一版有著名爱国将领、新桂系三巨头二号人物黄绍竑题字:“回报发刊纪念‘翼教牖世’”,系童仁甫通过白崇禧(回族)之请而书,甚为珍贵。

《回报》初创之时,适逢重大自然灾害翻卷全国,哀鸿遍野,目不忍睹,报社同仁即利用报纸行捐款赈灾之善举,颇得爱心人士踊跃支持。创刊号中缝公益广告一则如下:“救灾即救命,多捐一文钱,多救一条命,回报馆谨代灾民乞赈”。

《回报》虽系民办报纸,但爱国的办报宗旨十分明确。1936年2月14日《回报》第二版刊载“本刊的希望”,今天读来,依旧令人热血澎湃:

“中华民族的危机,摆在我们大家的当前,我们应该地去运用我们的笔杆和意旨,去警醒那一群正在睡梦着的大众。本刊,是在这种的认识下产生了,牠负着挽救民族危亡的重大使命。

我们不需要那无聊的,颓废的一类情调的文字,因为这不是本刊的宗旨……我们需要激昂的,热烈的,民族救亡的高歌!

在民族救亡的认识下,希望爱护本刊的读者诸君,来与编者携手,我们大家共同运用那激昂,热烈,救亡的呼号,去警醒那一群正在睡梦的大众!”。

《回报》紧扣百姓所切,每期均报道国内外“时政要闻”,关注“百姓生计”,“维护民权”,发布“商业信息”,也有国内各地伊斯兰教动态新闻报道,以及伊斯兰教国家历史文化简介。同时,传承《三山日报》办报特色,辟设“文学周刊”副刊,刊载文学爱好者作品,助力文艺青年圆梦。

三山日报号外专刊为上海五三惨案停刊一日抗议

《回报》在浙江、湖南、山东、河南、陕西、安徽、山西、福建、河北、江西、四川、湖北等省广设“分馆”,“国内各省市县镇各级中华回教公会暨回教团体清真寺等均有代售”,故发行量不断攀升。据1937年6月1日《回教青年月报》第三期刊载的《回报》刊印发行广告宣称:《回报》当时已“突破全球纪录”“获有日销壹万万份巨数基本读者”,实属辉煌可观。

《益我报》由童赓伯(中国民族教育先驱童琮之子)创办于1927年,社址在伯先路。日刊。停刊年月和发行量不详。童赓伯追求进步,他借助有限的纸质传媒,积极宣传普及新文化教育,深得广大读者赞同。后因刊发了几篇拥护革命的进步文章,被当局两度查处,最后勒令封刊。《镇江市志》记述其事: “民国16年《自强报》被查封,《正言报》被迫停刊,《益我报》两度被封。”先生不服,向法院起诉。终审判决: 《益我报》停刊,酌情赔偿其损失。

《扬子江报》,日刊,金石庵创办于1931年7月,发行量700份。停刊年月不详。同时,金石庵还兼任《大刚报》驻镇江办事处主任兼驻镇记者,以及“江南新闻通讯社”总经理兼记者,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媒体人。

1937年6月1日《回教青年月报》第三期第六页刊载的《回报》刊印发行广告。

抗战时期,国民党第51军于学忠部在当时的苏北地区曾创办一份《战报》,实时报道战况,揭批日寇侵华暴行,鼓动军队士气。时任社长是赵简子,副社长兼主编则是镇江人完常白(回族)。

与童仁甫合办过《回报》的戴百川(1902—1950),谱名维泽,为人和蔼诚实,平易近人,是镇江回族中热心公益事业人物之一。曾任职镇江县教育局会计,同时开有新苏印书馆,设备齐全,规模较大。1937年淞沪抗战期间,戴百川利用新苏印书馆的设备,每晚出刊《快讯》数份,报导电台所播之前线信息,深受群众欢迎。1937年冬,日军入侵镇江,新苏印书馆被毁一空。(文图 薛龙和)

编辑:缪小兵

68

据不完全统计,从晚清到民国时期直至新中国成立前,镇江创办的各类报纸约有50余种。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促进了报业的快速发展,加之后来省会迁址镇江,人们日益注重纸质传媒功用,不仅可以从中获知大量国内外新闻,阅读文章,还可得知商品流通的信息,有实力的商家也可以借报纸一角刊登广告,扩大销售,实在是好处多多。这其中就有一部分报纸出自回族报人之手。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1949年年底,镇江创办的报纸约有50余种,其中有6份报纸是出自当时的回族报人之手,分别是创办于1915年7月的《震铎日报》、创办于1921年6月的《三山日报》、创办于1927年8月的《中山日报》、创办于1927年的《益我报》、创办于1931年7月的《扬子江报》和创办于1936年2月的《回报》。而《震铎日报》《三山日报》《中山日报》和《回报》创办者均是回族报人童仁甫。

图一、前排左一童仁甫,右二老者手持《三山日报》。该照片出自1933年1月上海新民书局出版的《天方摩圣奇征录》。

童仁甫(1893—1941),少年学徒,刻苦用功,是我国著名回族报人,热心社会慈善公益事业,上世纪三十年代,曾任中华回教公会江苏省分会主席。他原是天生斋茶食店(回族)的学徒, 才思敏捷,勤学善思,思想进步,积极响应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运动,1915年7月,自己油印出版《震铎日报》,发表进步文章以示支持,发行量达1800余份,停刊信息不详。

童仁甫酷爱文学创作,苦于文章很难发表,便和兴趣相投的同族朋友童西蘋等人合计,决定再办报纸。经多方努力,1921年6月2日《三山日报》创刊号成功发行。该报初为3日刊,后改为日刊,四开两版,发行量860份。先是由扬州印刷所代印,后自建印刷所印刷,社址设在镇江东坞街2号。一开始,童仁甫既任编辑,又要约稿,还忙于发行,待稍事稳定后,即聘用帮手,业务发展后,又于扬州、淮阴等地外派记者,在上海、南京等地设立分社,专事外埠发行、新闻收集、广告业务洽谈等事宜。停刊时间不详。

《三山日报》当时还辟设“朝霞”副刊,专门刊登热爱文学的青年们的文艺作品,是为镇江报纸“副刊”之滥觞。“副刊”当时聚集了一批回族青年文学爱好者,如金南石、谈大可、完常白、沙名鹿、陆泰如等,汉族青年罗灏白、陆泰如等人的作品也经常在这副刊上问世。在此基础上,他们还成立了青年文学组织“朝霞社”。这些文学青年,后来都成了镇江早期的文艺骨干。《三山日报》停刊后,“朝霞”副刊后来在《江苏省报》上重生,且作者群扩大到了扬州等地,如韩北屏、姚江滨、姚慎机等,新中国成立后他们在文学事业上都取得较大成就。至民国23年,《三山日报》已出刊4542期。

始定《回报》副刊之名“文学周刊”

上海“五三惨案”发生后,1925年6月6日,《三山日报》特出一期“号外”以示声援、纪念,“本报启事:本馆各部职工同人昨日休息一天,以示志哀,故今日无报,明日起照旧出版,此布!本馆总理童仁甫谨启。”“号外”这段珍贵文字,详实地为我们再现了96年前“镇人士对沪案之悲激”而采取的爱国抗议声援行动,实在令人动容。特录部分内容如下:

“镇江外交后援会,五日下午一时,在公共体育场开会,计到八十余团体、民众有三万余人,为空前所未有。一时振铃开会,向国旗行三鞠躬礼,宣誓,誓毕即出发,沿途高呼‘杀我国人,杀我学生,此耻不雪,誓不同生!收回租界!收回领事裁判权!经济绝交!中华民国万岁!大中华民国万岁!’等语,呼者及听众均有堕泪者,秩序极其哀肃。男女学生完全罢课游行,工人车夫亦多加入。至交涉署门口休息,由公推之代表童仁甫、杨植之、曹闻青、韩天眷、曹守一、沈嘉猷等六人谒见贾交涉员,面陈公函,并要求电部,力争须达到英政府惩办凶手,赔偿损失,及向本政府道歉之三项目的而后已。当经王科长秀培代见,一一承诺照办,因贾赴沪,已电召回镇,嗣由王科长偕同六代表童仁甫等,及传县长、商会王坐辨、市董会王总董、市议会颜议长致租界口,对民众答复,当经认为满意,高呼民国万岁,并向王一鞠躬誌敬,一面王将情形及要求电呈外交部,请向英当道力争,全体复向英领署小码头底进行。讵其时,租界忽起风波,不知何故,旧工部局所存物件焚毁,并将银山门口租界墙垣冲倒,一时秩序大乱,幸英巡捕只向空放枪示威,加之军警维持得力,故仅有因挤受伤者数十人,县立女子高等学校伤女生七人,茅校长受伤最重,并无因伤毙命者。六时许始各散。后援会致上海只报公会电云,转各报馆公愿。五日午后二时,敝地八十余团体,集合游行,并向交涉署请求严重交涉,一路秩序谨肃,并尊重沪议,未经租界,至四时散会。

……

散会后,军警为预防暴徒藉故滋扰,故特别戒严,以维治安。晚间由军警会同于西门大街一带加岗,遇有形迹可疑者搜查,是以秩序如常,但晚间英界交通断绝。商店是日均书贴悲哀字条,表示民意,但为维持市面计,除本馆职工休息一天誌哀外,并不罢市。闻日人之燧生火柴厂及荧昌火柴厂,均仍罢工,以示坚绝。

游行时,童子军在沿边守卫,颇具尚武精神,英租界及英领署一带,均有军警队伍防护,免生意外暴动,详情续誌明日本报也。”

民国16年(1927),北伐军抵镇江后,《三山日报》于同年8月16日曾出版一种《中山日报》,“以促进民众实行孙总理三民主义为宗旨”,数月后的1928年初即停刊。

1936年《回报》

民国二十五年(1936),童仁甫又与法捷三、戴百川等人合办《回报》,并“经呈请登记”,于当年2月1日(星期六)创刊。《回报》报址总发行所依旧设在镇江东乌街二号,总管理处设在杨家门志德里三号,设有电话和电报挂号,硬件设施较为齐全。报纸版面尺寸27×40厘米(长×宽),竖排版,每期四页,中缝刊广告、启示等。报纸底端有宣传语,每页正反面分别写有“人人需要和平”“天天请读回报”。刊名“回报”下有阿拉伯语翻译。创刊号第一版有著名爱国将领、新桂系三巨头二号人物黄绍竑题字:“回报发刊纪念‘翼教牖世’”,系童仁甫通过白崇禧(回族)之请而书,甚为珍贵。

《回报》初创之时,适逢重大自然灾害翻卷全国,哀鸿遍野,目不忍睹,报社同仁即利用报纸行捐款赈灾之善举,颇得爱心人士踊跃支持。创刊号中缝公益广告一则如下:“救灾即救命,多捐一文钱,多救一条命,回报馆谨代灾民乞赈”。

《回报》虽系民办报纸,但爱国的办报宗旨十分明确。1936年2月14日《回报》第二版刊载“本刊的希望”,今天读来,依旧令人热血澎湃:

“中华民族的危机,摆在我们大家的当前,我们应该地去运用我们的笔杆和意旨,去警醒那一群正在睡梦着的大众。本刊,是在这种的认识下产生了,牠负着挽救民族危亡的重大使命。

我们不需要那无聊的,颓废的一类情调的文字,因为这不是本刊的宗旨……我们需要激昂的,热烈的,民族救亡的高歌!

在民族救亡的认识下,希望爱护本刊的读者诸君,来与编者携手,我们大家共同运用那激昂,热烈,救亡的呼号,去警醒那一群正在睡梦的大众!”。

《回报》紧扣百姓所切,每期均报道国内外“时政要闻”,关注“百姓生计”,“维护民权”,发布“商业信息”,也有国内各地伊斯兰教动态新闻报道,以及伊斯兰教国家历史文化简介。同时,传承《三山日报》办报特色,辟设“文学周刊”副刊,刊载文学爱好者作品,助力文艺青年圆梦。

三山日报号外专刊为上海五三惨案停刊一日抗议

《回报》在浙江、湖南、山东、河南、陕西、安徽、山西、福建、河北、江西、四川、湖北等省广设“分馆”,“国内各省市县镇各级中华回教公会暨回教团体清真寺等均有代售”,故发行量不断攀升。据1937年6月1日《回教青年月报》第三期刊载的《回报》刊印发行广告宣称:《回报》当时已“突破全球纪录”“获有日销壹万万份巨数基本读者”,实属辉煌可观。

《益我报》由童赓伯(中国民族教育先驱童琮之子)创办于1927年,社址在伯先路。日刊。停刊年月和发行量不详。童赓伯追求进步,他借助有限的纸质传媒,积极宣传普及新文化教育,深得广大读者赞同。后因刊发了几篇拥护革命的进步文章,被当局两度查处,最后勒令封刊。《镇江市志》记述其事: “民国16年《自强报》被查封,《正言报》被迫停刊,《益我报》两度被封。”先生不服,向法院起诉。终审判决: 《益我报》停刊,酌情赔偿其损失。

《扬子江报》,日刊,金石庵创办于1931年7月,发行量700份。停刊年月不详。同时,金石庵还兼任《大刚报》驻镇江办事处主任兼驻镇记者,以及“江南新闻通讯社”总经理兼记者,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媒体人。

1937年6月1日《回教青年月报》第三期第六页刊载的《回报》刊印发行广告。

抗战时期,国民党第51军于学忠部在当时的苏北地区曾创办一份《战报》,实时报道战况,揭批日寇侵华暴行,鼓动军队士气。时任社长是赵简子,副社长兼主编则是镇江人完常白(回族)。

与童仁甫合办过《回报》的戴百川(1902—1950),谱名维泽,为人和蔼诚实,平易近人,是镇江回族中热心公益事业人物之一。曾任职镇江县教育局会计,同时开有新苏印书馆,设备齐全,规模较大。1937年淞沪抗战期间,戴百川利用新苏印书馆的设备,每晚出刊《快讯》数份,报导电台所播之前线信息,深受群众欢迎。1937年冬,日军入侵镇江,新苏印书馆被毁一空。(文图 薛龙和)

编辑:缪小兵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