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陈列的每一枚钱币、每一页票号、每一张老照片,都记录着红色金融行业的发展……“金融”在这里不仅仅是单纯的数字,更是厚重的历史。
这里就是镇江红色金融的重要历史驿站——位于丹阳市区城河路61号的华东财经委旧址陈列馆。
观“今”
“钱袋子”与“枪杆子” “笔杆子”同样重要
华东财经委旧址是一座青砖灰瓦、木格门窗的雕花小楼,整洁幽静,简洁古朴。以前是原丹阳县陆氏建于清代晚期的私人住宅,原名“崇本堂”。2017年12月1日,镇江红色金融钱币专题博物馆、新四军十大银行货币陈列馆、华东财经委旧址陈列馆在此开馆,占地面积1357平方米,展厅面积480平方米,拥有珍贵文献资料和实物近200件。通过史实资料、实物展示、财经委办公场景复原等形式,让广大参观者重温当时的岁月,了解华东财经委在丹阳那一段时期的工作历史。
庭院三面围墙的内侧,设计了四组浅浮雕,分别展示新四军在苏南、镇江地区进行的抗日经典战役片段,与室内展览遥相呼应,突出金融稳定、经济发展为前线战斗取得胜利所提供的强有力保障。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抗日根据地为支援前线,巩固根据地发展,先后建立了数十个银行等金融机构。序厅的主题浮雕墙上交叠错落着十大银行名称与纸币图案,“红色生命线”红色主题字拱卫正中。
展览围绕主题“红色传承 追溯荣光”,以新四军十大银行的红色货币与历史功绩作为展览核心,突出镇江惠农银行历史,辅以华东财经委历史文献、旧址沿革等,通过货币实物和历史资料,为公众揭秘那段烽火年代里党领导下的华东地区红色金融发展史。
如今,这座陈列馆已成为全国红色金融研究的重要交流平台,打造成继承和发扬党的革命传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普及金融知识的重要窗口。开馆之初,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行长郭新明在参观后表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史中,货币作为独特的斗争工具,‘钱袋子’与‘枪杆子’‘笔杆子’一样,发挥了重要作用。”
曾经的惠农银行“天天转移”
为了从经济上抵制敌伪对抗日根据地的封锁、制止伪币和法币,稳定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经济,1942年深秋,苏南抗日根据地的第一家新四军银行惠农银行在丹阳延陵镇一家盐栈挂牌。惠农银行的成立、惠农币的发行流通,给根据地人民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对巩固和建设抗日根据地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今年98岁的贾南钧是我市一名离休干部,是惠农币诞生和发行的见证人和当事人之一。惠农银行成立后,他当过会计和出纳,也做过发放农贷的工作。他依然清晰地记得,当时发放的农贷主要是给贫苦农民用于购买农具和种子。
当时正是抗日战争最困难的时期,敌伪“扫荡”“清乡”不断。因为离敌人的据点比较近,银行三天两头需要搬家,金库几乎天天转移。“我们都是文职干部,敌人来了我们就要赶快跑。”带着银行的设备、惠农币,还有自己的行李和有关办公用品随时转移,好多战友在转移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近80年过去了,回忆当时的情景贾南钧至今仍哽咽不已。
一次转移的路上,贾南钧将两个装钱的布袋忘在老乡灶边的草堆里。发现钱袋子没拿后,他立刻跑步回去取,急促之下,途中还摔了两次。万幸,钱没丢。
1943年,在转移的路上贾南钧入党了。“当时是四个人一起在一个祠堂入党的。”贾南钧记得当时是一男三女,其中一位是开国少将熊兆仁的夫人杜坚。
1943年10月,为了应对敌人南北夹击的险恶局面,经中共苏皖区党委决定撤销惠农银行,并将其流通的惠农币按照原值兑换收回。惠农银行成立前后不到一年,其发行流通的惠农币弥足珍贵。
今年94岁的胡世平,17岁入党、21岁参军,1948年就从事金融工作,是中国工商银行丹阳支行的老党员、离休干部。1985年,她被选为丹阳市钱币学会会长,对惠农银行以及所发行的惠农银行币这一史实十分重视。为了抢救革命历史资料,她走访和联系了多位新中国成立后任职于国家部局或省、市级相关单位的老同志,请他们提供当年所亲历的大量史实资料,在2004年完成《惠农银行币研究》的编撰工作,为金融货币工作者和研究爱好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
学“史”
华东财经委: 接管上海的 “金融总前委”
1949年3月,中共中央华东局财经委员会在徐州成立,由邓小平、曾山、方毅、刘岱峰、骆耕漠五人组成,邓小平兼财委会书记,曾山为副书记,方毅、刘岱峰、骆耕漠为委员,骆耕漠兼秘书长。
1949年5月,财经委员会随总前委、中共华东局、第三野战军司令部进驻丹阳,华东财经委领导人曾山、方毅、刘岱峰、骆耕漠等在旧址办公。根据党中央指示,曾山领导的华东财经委为解放接管上海,从粮食、煤炭、棉花等方面作了充分的准备,担负起经济上接管上海的“金融总前委”,打响了被陈毅同志称为的“经济上的淮海战役”,为上海这座远东最大的城市胜利回到人民手中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1949年5月25日,华东财经委员会随总前委、华东局机关离开丹阳去上海。1991年,华东财经委员会旧址被丹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丹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被镇江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镇江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镇江在红色金融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早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在镇江茅山地区创建了苏南抗日根据地第一家银行——惠农银行,发行了1元、5元、10元3种惠农银行币,与当时的江淮银行、盐阜银行、淮海银行、淮南银行、大江银行、淮北银行、江南银行、浙东银行、鄂豫边区建设银行等,构成新四军十大红色政权货币机构。(文字 马彦如 单杉 翟进 摄影视频 单杉)
感“言”
用生命筑就的金融长城
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红色金融,是党在革命战争年代领导建设的金融事业,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艰苦卓绝的全面抗战时期,无数革命前辈用心血与智慧筑就了夺取胜利的金融长城。
在没有硝烟的金融战场上,无数革命者在用生命开银行。回首往事,贾南钧经常说:“现在真的不能想象当时的日子是怎么过来的。”为了保证苏南抗日根据地的第一家银行——惠农银行的正常工作、保障惠农币的发行,无数革命者与敌人斗智斗勇,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
镇江是一片红色的土地,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红色金融在镇江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苏南军民进行政治、军事、经济斗争的历史见证,华东财经委在镇江打响了没有硝烟的“红色金融”保卫战,在中国金融史上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红色金融财富。
革命斗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不仅开创了中国革命的崭新局面,还开创了红色金融事业。总结党领导红色金融的文韬武略,为现代金融事业提供经验借鉴,具有现实意义。
华东财经委旧址既有珍贵的文物保护价值,又具有重要的革命传统教育意义。保护好旧址、讲好红色金融故事,呈现在世人眼前的镇江革命历史故事将更加多元和饱满。马彦如
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