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镇江讯 在扬中市第一中学的一节思政课堂上,坐着60余名学生,有九年级初中学生,还有20余名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1901班大三学生。中学教师倪红军正在讲授“人民与公民”的联系与区别。
课后,两校学生围绕“人民”这一主题,共讲《半条被子》、《焦裕禄的藤椅》、《袁隆平“禾下乘凉梦”》等党史故事,大学生代表则以《探寻“追光者”,传递榜样薪火》为题进行党课宣讲,现场氛围庄重温馨、掌声不断。
为进一步整合各学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研究力量,促进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党史学习教育协同创新发展,扬中坚持“专家引领、沉浸教学、协同推进”为工作思路,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推进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专家引领,提升学习教育的理论性。在丰裕中心小学,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研室党支部书记蒋俊明,为学校师生作《在党史学习中坚定“跟党走”的信念》专题讲座,带领大家一起追寻党走过的足迹,探访党历经的故事,回顾了中国共产党从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领导中国人们进行伟大社会变革的百年历程。在推动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建设中,扬中积极响应“1+2+4+N” (即1所高校带动2所中学、4所小学,扩展到N个社区和家庭)工作机制,与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合作,邀请学校的专家教授、在校学生走进中小学校园,开展系列主题报告、同课异构、党史微课等,共同探究党史学习教育与思政教学研究的新模式。扬中市教师发展中心徐冬美表示,“通过联盟建设、专家带动,既提高了县级层面思政教师的理论水平,也打通了高校理论研究与基层一线教学的最后‘一公里’”。
沉浸教学,强化学习教育的实践性。在江苏省扬中高级中学,学生代表围绕着“献礼百年 建言献策”的议题,召开了“建议提案办理交办会”,对学校“十四五”发展提出建议,共征集到在硬件设施改善、学习方式方法创新、建立学生心理疏导机制等方面的五组建议、提案。学校党委书记王成杰表示,对广大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要认真整理和总结,并纳入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中,竭尽所能地答复好,办结好。在兴隆中学,一场特殊的思政教育课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孩子们收割着自己种的麦子,学校通过这样的劳动活动引导青少年躬身笃行地学习"亚夫精神"。在滨江小学的操场上,孩子们正在“过草地”、“爬雪山”、“渡长江”,这既是一次体育竞技,也是一次体验教育……这样的“沉浸式”教学还有很多,精心设计红色研学活动,开展红色寻访;把思政课堂搬到馆内和田间,通过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提升课程思政的实践性。
协同推进,注重学习教育的整体性。为了让党史学习教育更符合青少年成长发展规律、更具有学校文化特色,扬中提出将党史学习融入思政课堂教学、主题活动、社会实践、校园文化中,让课程思政与党史学习协同推进。在文化新村幼儿园,学校举行了"童心向党"儿童绘画、儿童观影等活动,通过音诗画的启蒙教育让红色文化种子在孩子们心中悄悄萌芽。在永胜中心小学,孩子们结合学校的草编文化,亲手制作了草帽和草鞋等作品。在江苏省扬中中等专业学校,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美术教师孙永青利用美术剪纸给孩子传授“红色故事”,从“南湖红船”到“古田会议”到“五峰山大桥”,学生们将党史学习与艺术课程相互融合,讴歌党的丰功伟绩。在江苏省扬中高级中学的高二作文课堂上,语文老师黄克龙对全国高考作文“体育之研究”进行解析,指出“现在的年轻人很多在追剧,但什么样的电视剧才值得追,我觉得像《觉醒年代》、《绝密使命》这样的剧,值得你们暑假认真的去看看,你们不仅能了解到革命故事的许多细节,还有很多‘台词’都是语文作文的绝佳素材”。(戴平 蒋玲 心俊)
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