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镇江讯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回望革命岁月、战争烽火,无数爱国青年用青春抒写了一曲曲悲壮之歌。镇江这座自古英雄辈出的城市,也涌现了一大批年轻的革命志士。“杨门三烈”杨瑞年、杨青年和杨华年,就是无数镇江爱国青年的代表。
杨瑞年姐弟3人出生于镇江城里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家庭。他们的父亲杨效颜,是一位正直、进步的爱国人士。杨瑞年自幼聪明伶俐,敢作敢为,上学期间成绩优异,还在课余阅读大量进步书刊,尤其对鲁迅著作和邹韬奋主编的《生活》周刊爱不释手。
1935年,杨瑞年从苏州女子师范毕业回到镇江,在上海地下党派来的同志领导下秘密组织了一个读书会。“一二·九”运动后,杨瑞年和读书会同伴积极排演救亡节目,1937年春,杨瑞年等被当局以“共党嫌疑”逮捕入狱。同年夏,经家人保释出狱。“七七事变”后,杨瑞年与一群爱国青年排演《张家店》《咆哮的河北》等抗日剧目。
在姐姐的影响下,妹妹杨青年也全身心地投入抗日救亡的洪流。1937年初冬,姐妹俩北上寻求报国之路。后来,杨青年参加了新四军,杨瑞年参加了八路军一一五师学兵队。
1938年2月,学兵队结业,杨瑞年与70余名学员奉调南下参加新四军,后由军部分配编入军部战地服务团,任负责管理女兵生活的女队副队长。在此期间,杨瑞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8年秋,杨瑞年调任新四军教导总队训练处文化教员。
1939年初,17岁的杨华年在姐姐的动员召唤下,背起行装也到泾县云岭参加了新四军。
1941年1月6日,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爆发。教导总队抽调舒文、杨瑞年等人组成民运小分队开展民运工作。1月12日夜,民运小分队在石井坑参加了军部的突围行动。13日天明时,杨瑞年突围至大康王坑口附近遇阻失散,当天,她被顽军所俘。在教导总队任文化干事的杨华年也未能突围而被俘。
杨瑞年、毛维青等5位女战士断然拒绝了国民党52师的拉拢收买,被从定潭押解上饶。集中营特务头子为了软化这批抗日“囚徒”和掩盖集中营的法西斯监狱性质,决定成立“更新剧团”和“更新球队”,指名要杨瑞年当剧团主角。杨瑞年原本断然拒绝,后经狱中秘密党支部研究,认为可以利用外出演出机会了解情况,打通与外界的联系,决定让其参加。1941年12月6日,在杨瑞年的精心策划和机智掩护下,“更新剧团”5人成功逃出魔窟。1942年元旦前夕,在杨瑞年等精心掩护下,又有5名难友再次越狱成功。特务头子认准杨瑞年是“共党顽固分子”,从此对她加倍警戒和迫害。
1942年初夏,日本侵略军发动浙赣战役。6月5日,上饶集中营向福建转移。6月17日,杨华年所在的第6队100多名“囚犯”行进到福建省崇安县赤石镇,进行暴动。但暴动成功后,杨华年由于长期苦役和疾病,步履艰难,后来跌进山沟,第二天被搜山的宪兵发现。他赤手空拳与宪兵搏斗,被敌人连戳数刀后壮烈牺牲,年仅20岁。
上饶集中营在经历了茅家岭暴动和赤石暴动后,决定用大规模的屠杀向革命者作最残酷的报复。1942年6月20日下午3时,特务们开始分批枪杀革命志士。杨瑞年就义前大声呼喊:“同志们,我们的血不会白流!抗战一定会胜利!革命一定能成功!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身中3枪后,她依然挺立着高呼口号“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中华民族解放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
当杨瑞华壮烈牺牲的噩耗传来,时任新四军第4师师长的彭雪枫含着眼泪说:“瑞年同志真是一位女中豪杰!”
当姐姐和弟弟英勇牺牲的时候,远在淮北抗日根据地的杨青年正朝气蓬勃地战斗在抗日的第一线。抗战胜利后,杨青年在党的领导下又投入了反对国民党挑起内战的斗争,直到在解放战争中因公殉职。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后,杨效颜老先生在南京报纸上连登数日寻人启事,苦苦寻找离别太久的3个儿女。3位烈士生前的战友们先后给杨老先生和镇江市军管会写信,详告各自所知的情况。从此,杨门三烈的英雄事迹传遍了镇江的大街小巷。
近日,记者联系了“杨门三烈”的侄女杨红女士,她的父亲是杨瑞年的幼弟杨万年。她向记者展示了叶飞上将妻子王于畊著的《往事灼灼》一书,书中一篇《长江的女儿——记杨瑞年同志》的文章,详细地回忆王于畊与杨瑞年共同战斗的革命岁月,记录了杨瑞年勇于奉献的革命经历、敢于担当的开朗性格、不怕牺牲的无畏精神。文中写道“瑞年,你就是长江的女儿。多年来我思念你,向人们谈到你,我都说你是长江的女儿……”
据杨红回忆,幼年时,她的父母在广西支边,后来因为爷爷健康问题,回到镇江。爷爷喜欢画画,曾为家中三位烈士写下诗句:“我有三竿竹,直上青云霄。生来不屈曲,哪怕暴风摇。”
父亲回镇后,在学校教书。受父亲影响,杨红也成为一名教师,并多次评为优秀班主任。她表示,当时,很多人因为三位烈士,给予家人关心和尊重。但是爷爷和父亲都没有因此向政府部门提过什么要求,就连市政府当年发放给杨家的八百斤抚恤粮都捐给了市烈军工属协会作为经费。抗美援朝期间还积极捐款,为志愿军购买飞机和大炮。
杨红说:“我们就是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家庭,长辈们正直善良,乐于助人,甘于奉献的精神,一直对我们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全媒体记者 谢勇)
编辑: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