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人民财评:让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融得更深

2021-03-12 17:17 人民网-观点频道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依靠创新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促进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更好发挥创新驱动发展作用。放眼“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创新发展成为重中之重。尤其是科技创新对实体经济的支撑和赋能,将进入更深层次更广范围,两者的深度融合,将全方位推动科技成果进入经济社会主战场,进一步形成澎湃有力的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近年来,不断跃升的科技能力持续为实体经济创造着新增量和新空间。从引领移动通信、核电等重点产业跨越发展,到推动集成电路、5G、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人工智能、绿色环保等新兴战略性产业的发展壮大,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的大幅提升,强化着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北斗导航卫星全球组网,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加快应用,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0万家;北京、上海、粤港澳国际科技创新中心,21家自创区和169家高新区等推动形成一批创新增长点、增长带、增长极……凸显出科技进步所产生的巨大驱动作用。

促进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既是立足发展“刚需”,也是着眼长远的大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要而迫切,无论是向科学技术要解决方案还是要答案,都反映出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的重要性。与此同时,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还不到位,存在一些短板和弱项,包括创新能力还不能满足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关键核心技术还不能完全自主,基础研究、原创性研究比较薄弱;高质量科技成果供给的能力还不够高,对产业链、供应链的支撑能力不够,企业的创新能力仍有待提高等。面向“十四五”,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就必须让创新要素充分流淌在经济和产业各个环节,引发深层次的“化学反应”。

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离不开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补上重点领域的技术短板,离不开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改造和智能化水平提升,离不开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为此,要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完善共性基础技术供应体系,特别是要加快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鼓励企业加大投入,催生更多原创性、颠覆性的技术。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面临的一些“卡脖子”技术问题,根子还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和底层的东西没有搞清楚。为此,需要系统推进基础研究和攻关,下更大力气开展目标导向的应用基础研究,解决生产实践中的科学问题,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的底蕴和后劲,从而更有力地创造新技术、催生新产业、壮大新经济。

以科技创新推动实体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在提升产业链创新能力上下功夫。自主、完整并富有韧性和弹性的产业链供应链,是经济平稳增长的重要保障。一方面,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以科技创新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和自主可控;另一方面,也要围绕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来“强链”和“补链”,进一步鼓励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协同攻关、大力创新,使得产业链供应链创新力更强、附加值更高,从而培育壮大包含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在内的发展新动能。

新征程已启航,展望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发展的宏伟蓝图,只要充分发挥创新这个第一动力的引领作用,持续提升科技创新对实体经济的有效供给,就能有力支撑起产业强、经济强和国家强。

余建斌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编辑:阿奎

58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依靠创新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促进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更好发挥创新驱动发展作用。放眼“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创新发展成为重中之重。尤其是科技创新对实体经济的支撑和赋能,将进入更深层次更广范围,两者的深度融合,将全方位推动科技成果进入经济社会主战场,进一步形成澎湃有力的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近年来,不断跃升的科技能力持续为实体经济创造着新增量和新空间。从引领移动通信、核电等重点产业跨越发展,到推动集成电路、5G、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人工智能、绿色环保等新兴战略性产业的发展壮大,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的大幅提升,强化着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北斗导航卫星全球组网,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加快应用,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0万家;北京、上海、粤港澳国际科技创新中心,21家自创区和169家高新区等推动形成一批创新增长点、增长带、增长极……凸显出科技进步所产生的巨大驱动作用。

促进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既是立足发展“刚需”,也是着眼长远的大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要而迫切,无论是向科学技术要解决方案还是要答案,都反映出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的重要性。与此同时,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还不到位,存在一些短板和弱项,包括创新能力还不能满足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关键核心技术还不能完全自主,基础研究、原创性研究比较薄弱;高质量科技成果供给的能力还不够高,对产业链、供应链的支撑能力不够,企业的创新能力仍有待提高等。面向“十四五”,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就必须让创新要素充分流淌在经济和产业各个环节,引发深层次的“化学反应”。

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离不开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补上重点领域的技术短板,离不开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改造和智能化水平提升,离不开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为此,要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完善共性基础技术供应体系,特别是要加快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鼓励企业加大投入,催生更多原创性、颠覆性的技术。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面临的一些“卡脖子”技术问题,根子还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和底层的东西没有搞清楚。为此,需要系统推进基础研究和攻关,下更大力气开展目标导向的应用基础研究,解决生产实践中的科学问题,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的底蕴和后劲,从而更有力地创造新技术、催生新产业、壮大新经济。

以科技创新推动实体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在提升产业链创新能力上下功夫。自主、完整并富有韧性和弹性的产业链供应链,是经济平稳增长的重要保障。一方面,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以科技创新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和自主可控;另一方面,也要围绕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来“强链”和“补链”,进一步鼓励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协同攻关、大力创新,使得产业链供应链创新力更强、附加值更高,从而培育壮大包含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在内的发展新动能。

新征程已启航,展望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发展的宏伟蓝图,只要充分发挥创新这个第一动力的引领作用,持续提升科技创新对实体经济的有效供给,就能有力支撑起产业强、经济强和国家强。

余建斌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编辑:阿奎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