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小康路上不掉队 广西32.9万城镇困难群众脱困解困

2021-03-12 17:10 人民网-广西频道  

3月10日,随着天气转凉,南宁市良庆区大沙田街道前进社区党支部书记陈晓丽又来到辖区困难群众谢燕英的家里看望她。

“谢阿姨,您最近身体怎么样了?天气又变冷了,您要多注意啊!” 陈晓丽一进屋,谢燕英就拉着她和社区工作人员的手坐下。“我好得很,多亏你们的帮忙,日子好多了。”

陈晓丽介绍,谢阿姨的老伴已经不在了,她和女儿都患病住在一起,收入困难,属于城镇困难群众。目前在低保政策的帮扶下,生活有保障。

近两年来,广西大力推进城镇困难群众脱困解困工作,从基本生活保障、医疗保障、教育保障、就业保障等多方面入手,推动城镇困难群众同步实现小康生活。截至2020年底,广西经过识别认定的32.9万城镇困难群众实现脱困解困。

“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今年春节,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鹿心社来到城镇困难群众的家中,聊生活、谈工作、问困难,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困难群众心窝里。鹿心社在走访过程中表示,广西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用心用情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妥善解决困难群众生产生活实际问题,做到不落一户、不落一人。

鹿心社看望慰问城镇困难群众何小娟(中)。广西日报记者 黄克摄

组织政策保障,为城镇困难群众兜底

陈某(化名)是东兴市马路镇火光农场的一名职工。家里共有3口人,妻子肢体二级残疾,还患有慢性病,女儿还在读书,陈某需要照顾妻女无法正常外出工作,只能在周边打点儿零散工,生活非常困难。

接到火光农场上报陈某为困难职工的资料后,东兴市总工会权益保障部部长助理许诚上门入户核查,在确定满足条件后,为陈某建档立卡。随后,通过“送温暖”“金秋助学”“生活救助”“医疗救助”等一系列救助活动,陈某家庭的生活费、学费、医疗费等问题解决了。同时,许诚把陈某妻子的相关信息推送给东兴市残联,帮她争取到重残补助金。去年,陈某女儿考上了大学,当地工会又为她送去了助学帮扶金。

许诚鼓励陈某:“你要相信党和政府,我们就是你的娘家人,有困难请跟我们联系。”陈某说:“有这么好的政策,我感到生活有奔头了。”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广西牢牢兜住城镇困难群众生活底线。为了让城镇困难群众在小康路上不掉队,2019年5月,广西党委、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城镇困难群众脱困解困工作的意见》,按照托底保障、共享发展、精准帮扶、社会参与的基本原则,要求用两年的时间,通过建立工作机制、完善政策体系,深入推动城镇困难群众脱困解困工作。

自治区城镇困难群众脱困解困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自治区民政厅厅长朱学庆介绍,广西将城镇困难群众纳入基本生活、基本医疗、教育救助、基本住房安全、就业创业、社会保险“六条保障线”和临时救助、社会资源帮扶“两个全覆盖”救助帮扶范围。截至2020年底,广西经过识别认定的32.9万城镇困难群众,全部落实“六保障、两覆盖”政策,实现脱困解困。

多点发力,因户施策实现精准帮扶

造成群众生活困难的原因有多种,广西针对困难群众致贫原因,从生活、医疗、教育、住房、就业、保险、临时救助、困难职工帮扶八个方面精准施策。

“由于家里没有劳动力,母亲长期住院,我们家一直比较困难。我现在就读职高,想早点工作挣钱,减轻家里负担。”今年16岁的张某(化名),家住南宁市西乡塘区衡阳西路北一巷,属于特困人员。

张某自幼丧父,母亲长期住院导致生活困难。2019年9月,张某家被纳入城市低保,享受低保金每月1380元;2020年7月,按新政策规定,重新认定张某母女为特困人员,保障待遇提升至每月2212元(每人每月1106元),并每月为其母亲发放全护理补贴1086元。

“去年我们又帮助张某母亲申请医疗救助10000元和临时救助6900元。”西乡塘区民政局低保办主任曾晓莉说,当地政府会结合政策和实际情况,全力帮助张某渡过难关。

做好城镇困难群众脱困解困“大文章”,单靠政府力量还不够,还需要发动社会和企业的力量。

黄品利在广西扬翔慈善基金会的帮助下,日子逐步改善。扬翔股份有限公司供图

黄品利是广西扬翔股份有限公司隔离中心的值班员。今年春节,她收到公司发放的5000元慰问金,心里倍感温暖。“为了给儿子治病,几乎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

这些年,黄品利带着身患白血病的儿子辗转多地寻医治疗。“虽然欠债累累,但是经过自己的努力以及广西扬翔慈善基金会的帮助,生活已经慢慢变好,感恩在这样一个温暖有爱的大家庭。”黄品利满含热泪地说。

“2017年扬翔慈善基金会成立以来,每年募集的资金除了用于帮扶内部困难职工,还用于开展捐资助学、扶贫济困等公益行动。”该公司董事长莫金枝介绍,今年春节为82名困难职工发放节日慰问金28.2万元,以使困难家庭能过一个温暖祥和的春节。

“政府、社会、企业等多方参与,广西形成了推进城镇困难群众脱困解困的强大合力。”朱学庆介绍,广西除整合人社、教育、社保、医保、住建、司法等政府部门资源外,还引入社会组织第三方监督,提高帮扶实效,增强解困脱困工作专业化、社会化能力。

据统计,2020年,广西民政部门支出城镇低保、特困资金18.65亿元,惠及城镇低保对象、特困人员36.2万人。基本医疗保险方面,去年,广西累计支出参保资金5.43亿元,资助城乡困难群众324.44万人。教育救助方面,2019年秋季学期以来,广西累计资助城镇困难群众家庭子女11.05万人次,发放各类资助金9689.3万元。困难职工家庭由2016年初的5万多户降至目前的3230户。

创新管理,搭建便利服务“大平台”

立春刚过,家住南宁市兴宁区的何秋莹心里暖暖的,前些日子,南宁市人社部上门为她送上了“量身定制”岗位。

“考虑到何秋莹属于视力四级残疾,不太方便出门找工作,我们采取了‘送岗上门’服务。”南宁市人社局就业中心主任黎金球介绍,何秋莹的母亲患病,弟弟也是盲人,家庭条件比较困难。此次提供的岗位工作环境单纯,对视力要求不高,不会造成视觉疲劳,离家不远收入也稳定。同时,这个岗位属于公益性岗位,能够获得政府和社区的双重补贴。

量身定制、送岗上门,这些贴心、暖心的服务,让众多困难群众感到十分温馨。

南宁市良庆区大沙田街道社区工作人员来到困难群众家中,检查燃气用气情况,叮嘱老人时刻注意用气安全。良庆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打开广西困难职工智慧云帮扶综合管理平台,困难职工的家庭信息、因何致困、目前已享受何种保障等信息一目了然。自治区总工会权益保障部负责人表示,通过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困难职工求助“零跑腿”。

群众“零跑腿”的背后是数据“多跑腿”。为此,自治区总工会与自治区民政厅签署数据共享合作协议,在全国省级工会中率先建立城镇困难职工业务和管理系统,将有关业务数据接入全区低收入居民家庭经济核对平台,在全区范围实现城镇困难职工家庭财产收入线上信息比对,落实精准识别、无纸化建档、信息化管理和动态跟踪帮扶。

“为了让困难群众更快捷享受政策红利,广西所有县(市、区)完成了城乡低保审批权下放乡镇(街道),简化低保审核审批程序、缩短办事时限,打通了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朱学庆表示,广西开通了社会救助自助申请平台,困难群众通过手机“刷脸”足不出户就可以申请救助。

此外,在疫情期间,广西各级民政部门在受理救助申请时实行容缺受理,对新申请救助的,按照先行救助、事后补齐手续的原则开展救助,实行当月审批当月发放,有效保障城镇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不受疫情影响。

今后,广西将保持救助帮扶政策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建立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着力提高社会救助政策的覆盖面和精准度,让困难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沈泉池、张芳、王勇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编辑:阿奎

60

3月10日,随着天气转凉,南宁市良庆区大沙田街道前进社区党支部书记陈晓丽又来到辖区困难群众谢燕英的家里看望她。

“谢阿姨,您最近身体怎么样了?天气又变冷了,您要多注意啊!” 陈晓丽一进屋,谢燕英就拉着她和社区工作人员的手坐下。“我好得很,多亏你们的帮忙,日子好多了。”

陈晓丽介绍,谢阿姨的老伴已经不在了,她和女儿都患病住在一起,收入困难,属于城镇困难群众。目前在低保政策的帮扶下,生活有保障。

近两年来,广西大力推进城镇困难群众脱困解困工作,从基本生活保障、医疗保障、教育保障、就业保障等多方面入手,推动城镇困难群众同步实现小康生活。截至2020年底,广西经过识别认定的32.9万城镇困难群众实现脱困解困。

“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今年春节,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鹿心社来到城镇困难群众的家中,聊生活、谈工作、问困难,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困难群众心窝里。鹿心社在走访过程中表示,广西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用心用情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妥善解决困难群众生产生活实际问题,做到不落一户、不落一人。

鹿心社看望慰问城镇困难群众何小娟(中)。广西日报记者 黄克摄

组织政策保障,为城镇困难群众兜底

陈某(化名)是东兴市马路镇火光农场的一名职工。家里共有3口人,妻子肢体二级残疾,还患有慢性病,女儿还在读书,陈某需要照顾妻女无法正常外出工作,只能在周边打点儿零散工,生活非常困难。

接到火光农场上报陈某为困难职工的资料后,东兴市总工会权益保障部部长助理许诚上门入户核查,在确定满足条件后,为陈某建档立卡。随后,通过“送温暖”“金秋助学”“生活救助”“医疗救助”等一系列救助活动,陈某家庭的生活费、学费、医疗费等问题解决了。同时,许诚把陈某妻子的相关信息推送给东兴市残联,帮她争取到重残补助金。去年,陈某女儿考上了大学,当地工会又为她送去了助学帮扶金。

许诚鼓励陈某:“你要相信党和政府,我们就是你的娘家人,有困难请跟我们联系。”陈某说:“有这么好的政策,我感到生活有奔头了。”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广西牢牢兜住城镇困难群众生活底线。为了让城镇困难群众在小康路上不掉队,2019年5月,广西党委、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城镇困难群众脱困解困工作的意见》,按照托底保障、共享发展、精准帮扶、社会参与的基本原则,要求用两年的时间,通过建立工作机制、完善政策体系,深入推动城镇困难群众脱困解困工作。

自治区城镇困难群众脱困解困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自治区民政厅厅长朱学庆介绍,广西将城镇困难群众纳入基本生活、基本医疗、教育救助、基本住房安全、就业创业、社会保险“六条保障线”和临时救助、社会资源帮扶“两个全覆盖”救助帮扶范围。截至2020年底,广西经过识别认定的32.9万城镇困难群众,全部落实“六保障、两覆盖”政策,实现脱困解困。

多点发力,因户施策实现精准帮扶

造成群众生活困难的原因有多种,广西针对困难群众致贫原因,从生活、医疗、教育、住房、就业、保险、临时救助、困难职工帮扶八个方面精准施策。

“由于家里没有劳动力,母亲长期住院,我们家一直比较困难。我现在就读职高,想早点工作挣钱,减轻家里负担。”今年16岁的张某(化名),家住南宁市西乡塘区衡阳西路北一巷,属于特困人员。

张某自幼丧父,母亲长期住院导致生活困难。2019年9月,张某家被纳入城市低保,享受低保金每月1380元;2020年7月,按新政策规定,重新认定张某母女为特困人员,保障待遇提升至每月2212元(每人每月1106元),并每月为其母亲发放全护理补贴1086元。

“去年我们又帮助张某母亲申请医疗救助10000元和临时救助6900元。”西乡塘区民政局低保办主任曾晓莉说,当地政府会结合政策和实际情况,全力帮助张某渡过难关。

做好城镇困难群众脱困解困“大文章”,单靠政府力量还不够,还需要发动社会和企业的力量。

黄品利在广西扬翔慈善基金会的帮助下,日子逐步改善。扬翔股份有限公司供图

黄品利是广西扬翔股份有限公司隔离中心的值班员。今年春节,她收到公司发放的5000元慰问金,心里倍感温暖。“为了给儿子治病,几乎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

这些年,黄品利带着身患白血病的儿子辗转多地寻医治疗。“虽然欠债累累,但是经过自己的努力以及广西扬翔慈善基金会的帮助,生活已经慢慢变好,感恩在这样一个温暖有爱的大家庭。”黄品利满含热泪地说。

“2017年扬翔慈善基金会成立以来,每年募集的资金除了用于帮扶内部困难职工,还用于开展捐资助学、扶贫济困等公益行动。”该公司董事长莫金枝介绍,今年春节为82名困难职工发放节日慰问金28.2万元,以使困难家庭能过一个温暖祥和的春节。

“政府、社会、企业等多方参与,广西形成了推进城镇困难群众脱困解困的强大合力。”朱学庆介绍,广西除整合人社、教育、社保、医保、住建、司法等政府部门资源外,还引入社会组织第三方监督,提高帮扶实效,增强解困脱困工作专业化、社会化能力。

据统计,2020年,广西民政部门支出城镇低保、特困资金18.65亿元,惠及城镇低保对象、特困人员36.2万人。基本医疗保险方面,去年,广西累计支出参保资金5.43亿元,资助城乡困难群众324.44万人。教育救助方面,2019年秋季学期以来,广西累计资助城镇困难群众家庭子女11.05万人次,发放各类资助金9689.3万元。困难职工家庭由2016年初的5万多户降至目前的3230户。

创新管理,搭建便利服务“大平台”

立春刚过,家住南宁市兴宁区的何秋莹心里暖暖的,前些日子,南宁市人社部上门为她送上了“量身定制”岗位。

“考虑到何秋莹属于视力四级残疾,不太方便出门找工作,我们采取了‘送岗上门’服务。”南宁市人社局就业中心主任黎金球介绍,何秋莹的母亲患病,弟弟也是盲人,家庭条件比较困难。此次提供的岗位工作环境单纯,对视力要求不高,不会造成视觉疲劳,离家不远收入也稳定。同时,这个岗位属于公益性岗位,能够获得政府和社区的双重补贴。

量身定制、送岗上门,这些贴心、暖心的服务,让众多困难群众感到十分温馨。

南宁市良庆区大沙田街道社区工作人员来到困难群众家中,检查燃气用气情况,叮嘱老人时刻注意用气安全。良庆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打开广西困难职工智慧云帮扶综合管理平台,困难职工的家庭信息、因何致困、目前已享受何种保障等信息一目了然。自治区总工会权益保障部负责人表示,通过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困难职工求助“零跑腿”。

群众“零跑腿”的背后是数据“多跑腿”。为此,自治区总工会与自治区民政厅签署数据共享合作协议,在全国省级工会中率先建立城镇困难职工业务和管理系统,将有关业务数据接入全区低收入居民家庭经济核对平台,在全区范围实现城镇困难职工家庭财产收入线上信息比对,落实精准识别、无纸化建档、信息化管理和动态跟踪帮扶。

“为了让困难群众更快捷享受政策红利,广西所有县(市、区)完成了城乡低保审批权下放乡镇(街道),简化低保审核审批程序、缩短办事时限,打通了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朱学庆表示,广西开通了社会救助自助申请平台,困难群众通过手机“刷脸”足不出户就可以申请救助。

此外,在疫情期间,广西各级民政部门在受理救助申请时实行容缺受理,对新申请救助的,按照先行救助、事后补齐手续的原则开展救助,实行当月审批当月发放,有效保障城镇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不受疫情影响。

今后,广西将保持救助帮扶政策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建立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着力提高社会救助政策的覆盖面和精准度,让困难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沈泉池、张芳、王勇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编辑:阿奎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