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镇江讯 38岁的刘美红是扬中市八桥镇红旗村党委书记。这位仪静体闲的女书记最近与村民们一道分享喜悦:2400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开始兴建,7月底封顶后安装屋顶光伏发电;招引的古德尚新材料已经入驻“高创园”,市场前景广阔;销售势头正劲的康翔电子正式进村落户……更为欣喜的是,在扬中一季度“八位一体”综合排名中,红旗村首次跻身前十,位列第六。
“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这样的进步,得益于镇里组织的‘村村结对’。”刘美红由衷感叹道:“通过结对帮扶,我们的思路开阔了、信心更足了”。46岁的幸福村党委书记朱志银对此更有感触,他说,“幸福村在“八位一体”排名中一直落后,通过帮扶,大家的精气神足了,工作有起色了,综合排名也在不断靠前”。
两位村党委书记所说的“村村结对”指的是八桥镇组织的“强村帮扶弱村”活动。去年7月,综合实力较强的利民村和永胜村分别结对幸福村和红旗村。如今,试点有了成效:被帮扶的幸福村也现“幸福气”了,红旗村已展“红旗样”了。
红旗村是扬中的一个贫困村,如何助其脱贫致富?八桥镇党委书记吴玉青去年4月份到任时常思考这一问题,他说:“针对村级发展不平衡,过去采用外出学习的形式,往往针对性不强。榜样就在身边,与红旗村相邻的永胜村无论是党建工作、还是经济工作均处于扬中前列,能否通过强村带弱村,有效提高补短板的针对性?”
听说镇里准备实施“村村结对”,刘美红有些兴奋,主动表示要找个“师傅”好好学。她说,扬中历史上有三个红旗村,如今独享“红旗”这个村名,只有让红旗村这面“红旗”高高飘扬,才不负这个好名字。
通过活动教育人、鼓舞人。红旗村借鉴永胜村的经验,举办了“我的红旗我的家”晚会,所有节目由红旗人自编自导自演,并隆重表彰“最美红旗人”,突出“红旗”、突出“家”,激发红旗人当家做主的意识。今年春节,村里的老会计丁启宝告诉村党委书记刘美红,他儿子手里有固定的业务订单,愿意在村里注册公司,为红旗的发展注入一股力量。目前,这家年销售2000多万元的公司已落户红旗村。
针对幸福村“两委”战斗力不强、作风不实等问题,镇党委委员、人武部部长兼利民村党委书记刘乔荣召集两个村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找客观原因,也找自身原因,从思想深处找原因、求办法。事实证明,思想统一了,工作重点列出来了,结对工作也就顺利多了。
“这里将建设一条1.2公里的法治文化长廊。”在兴达路,幸福村党委书记朱志银告诉记者:“这在以前几乎不可能,没有钱不说,即使有钱,也想不到去建这样的文化设施。”朱志银说,以前过分强调底子薄、群众工作难做,通过与利民村干部的交流,发现他们在干部管理模式、建章立制等方面有很多好的做法。通过学习,幸福村的干部主动“亮身份、受监督、作表率”,大大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借鉴利民村的一系列文化惠民活动,幸福村不仅有效化解现实矛盾,也解决了一些历史遗留问题。通过共谋、共促,利民村和幸福村在去年扬中市社会治理创新工作案例大赛中分获一二名。
“贴近群众、美化环境、解决矛盾……村里的这些进步,我们作为群众看在眼里、乐在心里。”57岁的幸福村村民祝贞平说:“村村结对以来,干部腿更勤了,暖心的话更多了,实事做得更多了”。
八桥镇“强村帮扶弱村”本意是以强带弱、先进帮后进,在实施过程中,四个村结对聚合力,互学显活力。
红菱与秧草套种是永胜村的高效农业项目,成为被学习的经典项目。“我们发现红旗村的血糯米项目,效益更好,更符合健康饮食的理念。”永胜村党委书记李卫东说,这项项目让我们对高效农业产业有了更深的思考。
幸福村成立的扬中首家村级企业联合会在人才、资金、信息等方面发挥不小作用,利民村效仿成立了村企业联合会。听说联合会的一个企业家计划在国内上马2亿元的船舶动力总成项目,村党委书记刘乔荣经过三个星期的接触、3天3夜的连续跟进,在4月底举行的河豚节闭幕式上与这位在澳洲发展的企业家签订了投资协议。
5月,八桥镇将“村村结对”活动扩至全镇9个村,实现全覆盖。原先的“1+1”扩展为“1+2”,即永胜村、利民村、八桥村分别与两个村结对,三个村突出“组织共建、发展共谋、和谐共促”,旨在破解村级发展瓶颈,实现“党建上台阶、发展有成效、群众见实惠”的效果。(全媒体记者 徐心俊 袁 刚 通讯员 高 志)
编辑:缪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