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徐巷村记忆

2019-10-18 12:12

□ 蔡竹良

丹阳城东约五六公里,九曲河南边有一个小村庄叫徐巷村,那里是生我养我的地方。

徐巷村是典型的苏南水乡。村西原有一条长沟,后被新开挖的勤丰河取代,仅残留靠近九曲河的一小段。村东是一个大水塘,全村以前饮水、淘米洗菜、洗衣全靠它。夏天,水塘是理想的游泳场。中午或傍晚,姑娘们在塘边码头浣洗,哼着小曲,碧波中不时传出孩子们的嬉闹声。

徐巷村曾是一个穷村。我小时候,看到村上只有藏姓、蒋姓两户人家因1949年前做生意,家庭条件较好,住的是宽敞的砖瓦房。其余人家住房都很简陋,大多都是土坯和砖块混砌的墙,还有的是土坯墙稻草屋顶的草屋。最困难的几户竟是两家合住一间房。那时每个家庭小孩都多,七八个人,甚至十多个人住在半间房子里,可以想象住在里面的人有多拥挤和尴尬。我记得村上有一户与别人家合住一间的青年,结婚时只好借了邻居的半间房做新房。

在生产队挣工分的年代,年终能分到现钱的户数不多。家里壮劳力多,老人和孩子少,挣的工分多,才能是余支户,年终决算分红时才可分到现金。如果家里老人和孩子多,往往是超支户,不仅分不到现钱,相反还要倒欠生产队的钱。徐巷村的农业和副业收入在当时所在的东顶大队算是中上水平,但即便如此,全村每年也有将近三分之一家庭是超支户。超支户日常花销和孩子上学费用就只能靠家庭养猪、养羊、养兔。如果一户人家每年有一两头猪,加上几只羊、兔出售,就基本能维持生活开支。年终分配时,余支户领到钱,一家人高高兴兴。大人赶忙到镇上或上丹阳城(老家人称上街)扯布,把裁缝师傅请进家门,给全家大人小孩做新衣。做了新衣,—般都要等到正月初一拜年才会穿出家门亮相。

不管是余支户,还是超支户,都是千方百计想盖新房,急切想改变住房困境。经济条件好一点的人就盖砖瓦房;经济条件差的就盖土坯房,打地基用砖,砌墙用人工制作的土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村上掀起第—次建房高峰,但建土坯房的还是占相当比例。土坯墙虽不如砖墙坚固,但费用低,能快速解决住房拥挤窘迫。我家当时也盖了两间土坯房。盖土坯房虽省钱但费力,制土坯是繁重的劳动,非常艰辛。土坯有两种,一种是小土坯。制作小土坯要把地里的土运到村里的场院上,浇上水然后用脚使劲踩,待把土踩透有了黏性,用不同规格的木模脱成小土坯,晒干后就可用。小土坯主要是用于砌内墙和砌灶。另一种是大土坯。制作大土坯就在农田进行,一般趁稻子收割后种小麦前抢好天气进行。在农田中间把土翻松,翻土面积的大小按照所需土坯数量确定。浇上水,干湿要把控好,先用脚踩,待把土踩透有了黏性,再把表面压平。待稍干后用碌碡反复压结实,待快干时按土坯规格要求画出长方格线,人工用铁锹把土坯挖铲出来堆放。挖铲土坯不仅是重体力活,而且技巧性极强,如挖不整齐,或铲不平整就会影响土坯的美观和使用。待堆放的土坯晾晒干了就可以运回用于砌墙。

以前,村里人起早摸黑在地里干,把土翻过来再翻过去,产量还是很难提高,辛辛苦苦忙一年还是没多少收入。村里的父老乡亲曾学习大寨人战天斗地一直想改变村里贫穷面貌,一心想过上富裕幸福生活。全村人年复一年用人力平整土地,格田成方,修了一条条机耕路。但落后的耕种方式,还是靠天吃饭,从来没有,也根本不可能给农民带来致富的希望。遇到旱涝等自然灾害,粮食减产,全村就得吃返销粮。鱼米之乡,竟解决不了温饱,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岁月。每年一到三春头,村上许多断炊的人家就得求爷爷告奶奶四处借粮。我母亲省吃俭用,精心计划,家里不至于断粮。我母亲有—句口头禅:“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到一世穷。”我家里略有余粮,全是靠母亲严格按计划吃粮,家里粮囤上全标上刻记,每天每月每季按标记用粮。粮食有短缺时,母亲做米饭时就会掺杂大量青菜、山芋等予以弥补。我记得邻居大婶常到我家借粮,真不知那样的日子村里人是怎样熬过来的。

改革开放后,先是乡镇企业,后是民营企业蓬勃发展。村上年轻人走出田间,纷纷进厂上班,或学木工、瓦工、裁缝等手艺挣钱,家家户户经济收入大增,村里开始掀起第二次建房高峰,纷纷兴建二层楼房。楼房里有了卫生间,用上了太阳能淋浴,从此告别尿桶、马桶。进入新世纪,村上建的小楼房越来越气派。

徐巷村是一个很小的村庄。谁家一声狗叫,全村都能听到。徐巷村虽小,但村风淳朴,村里的年轻人上进心极强。恢复高考后,村上年年都有人考上省丹中,考上大学,或读研读博。这让相邻的几个大村里的人很是羡慕,说是徐巷村风水好。其实,村里人自己心里明白,是因为受优秀村风的熏陶。

徐巷村以前通县城的路都是泥土道。到了雨雪天,路上泥泞不堪,一步三滑,行路十分艰难。改革开放后,家乡建设快速发展,现在,小村彻底改变了面貌,村里通上了自来水,水泥路通到家家门口,安装了路灯,建了村民健身场所,晚上男女老少跳起了广场舞,农村人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呢。改革开放初,经济条件好的家庭想方设法拉关系把户口迁到城里或城郊。而如今,城乡差距在不知不觉中缩小,村里人每年有各种福利和分红,让原先那些把户口迁到城里的人懊悔不已,甚至有人悄悄往回迁。

只是没想到,原先距离丹阳城很远的徐巷村,竟因经济快速发展,今年村庄忽然被征地拆迁。村里人全部被政府安置到城区几个小区,农民一夜成了市民。

夏末秋初,随着挖掘机的轰鸣,徐巷村短短几天便被夷为平地,成为村里人的记忆。村里人将很快融入城里人的生活圈,也许有人会渐渐淡忘已消失了的徐巷村,而生我养我的徐巷村却已深深镌刻在我心里,我留恋村上的每一栋房,每一条巷,每一条道以及村上的一草一木。(编辑 花蕾)

45

□ 蔡竹良

丹阳城东约五六公里,九曲河南边有一个小村庄叫徐巷村,那里是生我养我的地方。

徐巷村是典型的苏南水乡。村西原有一条长沟,后被新开挖的勤丰河取代,仅残留靠近九曲河的一小段。村东是一个大水塘,全村以前饮水、淘米洗菜、洗衣全靠它。夏天,水塘是理想的游泳场。中午或傍晚,姑娘们在塘边码头浣洗,哼着小曲,碧波中不时传出孩子们的嬉闹声。

徐巷村曾是一个穷村。我小时候,看到村上只有藏姓、蒋姓两户人家因1949年前做生意,家庭条件较好,住的是宽敞的砖瓦房。其余人家住房都很简陋,大多都是土坯和砖块混砌的墙,还有的是土坯墙稻草屋顶的草屋。最困难的几户竟是两家合住一间房。那时每个家庭小孩都多,七八个人,甚至十多个人住在半间房子里,可以想象住在里面的人有多拥挤和尴尬。我记得村上有一户与别人家合住一间的青年,结婚时只好借了邻居的半间房做新房。

在生产队挣工分的年代,年终能分到现钱的户数不多。家里壮劳力多,老人和孩子少,挣的工分多,才能是余支户,年终决算分红时才可分到现金。如果家里老人和孩子多,往往是超支户,不仅分不到现钱,相反还要倒欠生产队的钱。徐巷村的农业和副业收入在当时所在的东顶大队算是中上水平,但即便如此,全村每年也有将近三分之一家庭是超支户。超支户日常花销和孩子上学费用就只能靠家庭养猪、养羊、养兔。如果一户人家每年有一两头猪,加上几只羊、兔出售,就基本能维持生活开支。年终分配时,余支户领到钱,一家人高高兴兴。大人赶忙到镇上或上丹阳城(老家人称上街)扯布,把裁缝师傅请进家门,给全家大人小孩做新衣。做了新衣,—般都要等到正月初一拜年才会穿出家门亮相。

不管是余支户,还是超支户,都是千方百计想盖新房,急切想改变住房困境。经济条件好一点的人就盖砖瓦房;经济条件差的就盖土坯房,打地基用砖,砌墙用人工制作的土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村上掀起第—次建房高峰,但建土坯房的还是占相当比例。土坯墙虽不如砖墙坚固,但费用低,能快速解决住房拥挤窘迫。我家当时也盖了两间土坯房。盖土坯房虽省钱但费力,制土坯是繁重的劳动,非常艰辛。土坯有两种,一种是小土坯。制作小土坯要把地里的土运到村里的场院上,浇上水然后用脚使劲踩,待把土踩透有了黏性,用不同规格的木模脱成小土坯,晒干后就可用。小土坯主要是用于砌内墙和砌灶。另一种是大土坯。制作大土坯就在农田进行,一般趁稻子收割后种小麦前抢好天气进行。在农田中间把土翻松,翻土面积的大小按照所需土坯数量确定。浇上水,干湿要把控好,先用脚踩,待把土踩透有了黏性,再把表面压平。待稍干后用碌碡反复压结实,待快干时按土坯规格要求画出长方格线,人工用铁锹把土坯挖铲出来堆放。挖铲土坯不仅是重体力活,而且技巧性极强,如挖不整齐,或铲不平整就会影响土坯的美观和使用。待堆放的土坯晾晒干了就可以运回用于砌墙。

以前,村里人起早摸黑在地里干,把土翻过来再翻过去,产量还是很难提高,辛辛苦苦忙一年还是没多少收入。村里的父老乡亲曾学习大寨人战天斗地一直想改变村里贫穷面貌,一心想过上富裕幸福生活。全村人年复一年用人力平整土地,格田成方,修了一条条机耕路。但落后的耕种方式,还是靠天吃饭,从来没有,也根本不可能给农民带来致富的希望。遇到旱涝等自然灾害,粮食减产,全村就得吃返销粮。鱼米之乡,竟解决不了温饱,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岁月。每年一到三春头,村上许多断炊的人家就得求爷爷告奶奶四处借粮。我母亲省吃俭用,精心计划,家里不至于断粮。我母亲有—句口头禅:“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到一世穷。”我家里略有余粮,全是靠母亲严格按计划吃粮,家里粮囤上全标上刻记,每天每月每季按标记用粮。粮食有短缺时,母亲做米饭时就会掺杂大量青菜、山芋等予以弥补。我记得邻居大婶常到我家借粮,真不知那样的日子村里人是怎样熬过来的。

改革开放后,先是乡镇企业,后是民营企业蓬勃发展。村上年轻人走出田间,纷纷进厂上班,或学木工、瓦工、裁缝等手艺挣钱,家家户户经济收入大增,村里开始掀起第二次建房高峰,纷纷兴建二层楼房。楼房里有了卫生间,用上了太阳能淋浴,从此告别尿桶、马桶。进入新世纪,村上建的小楼房越来越气派。

徐巷村是一个很小的村庄。谁家一声狗叫,全村都能听到。徐巷村虽小,但村风淳朴,村里的年轻人上进心极强。恢复高考后,村上年年都有人考上省丹中,考上大学,或读研读博。这让相邻的几个大村里的人很是羡慕,说是徐巷村风水好。其实,村里人自己心里明白,是因为受优秀村风的熏陶。

徐巷村以前通县城的路都是泥土道。到了雨雪天,路上泥泞不堪,一步三滑,行路十分艰难。改革开放后,家乡建设快速发展,现在,小村彻底改变了面貌,村里通上了自来水,水泥路通到家家门口,安装了路灯,建了村民健身场所,晚上男女老少跳起了广场舞,农村人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呢。改革开放初,经济条件好的家庭想方设法拉关系把户口迁到城里或城郊。而如今,城乡差距在不知不觉中缩小,村里人每年有各种福利和分红,让原先那些把户口迁到城里的人懊悔不已,甚至有人悄悄往回迁。

只是没想到,原先距离丹阳城很远的徐巷村,竟因经济快速发展,今年村庄忽然被征地拆迁。村里人全部被政府安置到城区几个小区,农民一夜成了市民。

夏末秋初,随着挖掘机的轰鸣,徐巷村短短几天便被夷为平地,成为村里人的记忆。村里人将很快融入城里人的生活圈,也许有人会渐渐淡忘已消失了的徐巷村,而生我养我的徐巷村却已深深镌刻在我心里,我留恋村上的每一栋房,每一条巷,每一条道以及村上的一草一木。(编辑 花蕾)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