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国
锅盖面是镇江的一张名片,被评为全国十大面条之一,是镇江餐饮行业极具代表性的美食,与香醋、肴肉并称镇江三怪,即“香醋摆不坏,肴肉不当菜,面锅里煮锅盖”。
镇江人喜食面条,据说镇江有面馆(店)5000多家。不少知名的面馆早上门庭若市,中午排着长队,但绝大多数面馆不做晚市。央视报道过镇江锅盖面,里面有一句解说词是这样说的,“许多镇江人的一天是从一碗热气腾腾的锅盖面开始的”。
镇江人为什么这么爱吃面条?这与镇江的历史和镇江的地理位置密不可分。镇江位于中国第一天然大河长江与中国第一人工大河大运河交汇处,自古就是长江上重要渡口,是南北交通枢纽。历史上北方每有重大战乱,北方人南下避乱,渡过长江许多人就在镇江落脚。后来黄淮地区水旱灾害频频,很多灾民逃荒的首选地也是镇江。镇江人很包容,不排外。镇江是块福地,自然灾害很少,外地人来镇江很容易谋生。大量的外来人口影响了镇江的人口结构、语言文化乃至风俗习惯,镇江人也深深地影响了外来人口,使镇江变成南北文化的融合区。镇江人爱吃面食尤其喜食面条,就是南北饮食习惯融汇的结果。
曾任镇江市委书记的张卫国曾经很精辟地指出:“镇江人既有南方人的精明,又有北方人的豪爽。”就是指镇江人性格上具有南北文化交融的特点。
面锅里煮锅盖究竟起源于何时,目前还没有确切的资料,但至少有上百年乃至数百年历史。可是以前不叫锅盖面,而是叫“火面”。从我记事起,就知道“火面”这个词。年轻的时候,看到不少面馆(店)门口写着“火面”或“供应火面”的字样。当然,也有少数店家写的是“伙面”。对于“火面”的起源,我至今没有看到令人信服的说法。
我年轻的时候,还是计划经济年代。那时面店的面条分两种,一种二两一碗,需要二两粮票八分钱;一种是三两一碗,需要三两粮票一角一分钱。这里说的二两三两,指的是面粉重量,实际做成面条,还要加上含水量,夏季冬季标准不一样。
过去面馆还有一样与现在不同,那时一般面馆没有浇头,下的是光面。我小时候听外婆说过,抗战前外婆家在南门大街开肉店,常有人早上来店里切二三两肉丝,拿荷叶一包去面馆,面馆老板或伙计看到就接过来,放入捞面的漏勺,放进面锅里烫一烫,再倒入面碗里,然后捞起面条放入面碗,一碗香喷喷肉丝面就做好了。抗战爆发,肉店被日寇飞机炸毁,外婆家就从小康人家变成贫困户了,这是题外话。
锅盖面的小锅盖20多厘米直径,用杉木制作。杉木是广泛生长于南方山区的一种树木,具有树干直、生长快、价格低、不易变形、不惹白蚁等优点,是南方普通百姓砌房造屋、制作家具的首选木材。用杉木制作小锅盖,有两个好处,一是面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增加面条的可食性;二是防止面汤溢出。
锅盖面好吃,必须有好酱油。酱油都是各家的独门绝技,店家要在里面加上若干作料,熬上几个小时。前些年恒顺就推出锅盖面酱油,让市民在家下面也能下出锅盖面的味道。但老百姓家里没有小锅盖,没有大锅大火,比店里的味道总要差了一些。
镇江锅盖面虽然有相当的历史,也有美丽的传说,但从火面到锅盖面,改变发生在改革开放前后,有一帮镇江餐饮界的大佬商量起个好名字,锅盖面才慢慢叫响。尤其是浇头越来越花样繁多,大的店里有肴肉、猪肝、腰花、大排、肉圆、肉丝、鸡蛋等一二十种浇头,由顾客任选,有的店还有大麦粥和各种小菜,供顾客免费选用。
也有名不符实的,我至少看到过两家面店,只有马口铁制的大锅盖,根本没有杉木的小锅盖,却也堂而皇之打着“镇江锅盖面”招牌,只是生意清淡、门可罗雀,硬撑了几年,最终关门大吉。还有一些面馆有锅盖,但经常不用,因为生意好时嫌小锅盖揭来揭去比较麻烦。
如今,镇江锅盖面的名头越来越大。最近,镇江锅盖面协会与南京世百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签订协议,今年年底前,锅盖面有望进入南京师范大学、东南大学等五所南京高校,3年内进入30所高校食堂,为来自天南地北的学子餐桌上增添一道美食。
编辑:朱超
审核:杨佩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