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镇江讯 位于丹阳最南端的珥陵镇黄埝村,曾是一个经济落后的贫困村。近年来,黄埝村党总支以千亩苗木种植基地、果树种植基地、特色水产养殖基地和乡村企业等项目为依托,不断探索村民增收新模式,引领村民阔步迈上小康路,并成功助推黄埝村成为江苏省卫生村、三星级康居乡村。
村书记领头干,桃农富起来
“如何带领村民在贫瘠土地上‘刨金’过上好日子?”2011年,走马上任黄埝村党总支书记的李兰定陷入沉思,他深入田边地角调研后发现:有6位农民承包土地种上了普通油桃、毛桃,由于缺乏特色品种,加上种植技术落后,桃农辛苦种出来的桃子,总是成为“愁嫁的女儿”。
为了做好“桃”文章,李兰定煞费苦心,一方面,他多次赶赴江苏句容向桃农种植户取经,并率先尝试种了20多亩水蜜桃;一方面,他动员鼓励农民种植水蜜桃,当起了技术员,指导村民更换成特色品种,免费提供种桃技术,加快水蜜桃、油桃种植向专业化、生态化转变。
为扩大桃子销售渠道,让桃子卖出个好价钱,助力农民增收。每到桃子成熟时节,李兰定乐意做起了桃农们的销售员,多方联系销售渠道,将村民们种植的水蜜桃和油桃向外推广,让村民的生活越来越有奔头。目前,黄埝村已有7户村民共种植桃树300多亩,一批桃农率先实现致富。
能人带着干,日子好起来
走进位于黄埝村的丹阳市烽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10余条现代化的面机生产线正在全力运转,一件件饱含工人心血的面机等待装箱入库销至全国各地。
“一人富不是真的富,乡亲们共同富裕才是富。”丹阳市烽创机械负责人冯文兵告诉记者,企业共有20多名50岁以上的本村村民就业,收入稳定,人均年收入3万元以上。
在黄埝村,类似这样吸纳周边村民在企业就业的民营企业还有10多家,村民们跟着能人干,“燃”起了村民脱贫致富的精气神,拔穷根有了最大的干劲和冲劲。56岁的黄埝村村民郭彩娥在家门口的企业工作两年多了,她已经能十分熟练地做好每一道程序,她高兴地告诉记者,“在家门口就能上班,每个月有固定的工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起来了!”
全村齐心干,钱袋子鼓起来
这几年,2000多亩花卉苗木种植基地、100多亩大棚蔬菜种植基地、300多亩特种水产养殖基地、400多亩果树种植基地以及300多亩桃林相继在黄埝村落地,黄埝村村民用勤劳和汗水,将“希望之果”撒播进每一片土地,浇灌出累累硕果。去年,黄埝村集体收入达80余万元,每户村民增收3万余元,更让1500余户50岁以上的老人有了“家门口的工作”,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往日的“荒地”尽披绿装,村民们也个个从“水旱田”中解放出来,钱袋子渐渐鼓了起来,生活也越来越滋润了,一起脱贫致富的奋斗故事正在这片土地不断涌现。面对如此幸福的日子,80多岁的村民陆云芳无限感慨,“当了一辈子农民,做梦都没想到能过上如今的好日子。”(全媒体记者 佘记其 通讯员 郡玉 殷香 姚磊 闵强 晓琪)
编辑:何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