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大国小鲜@基层之治】徐州铜山:“新农人”有备而来 小康生活触手可及

2020-10-11 20:12

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有一批被称为“新农人”的年轻人,他们受过高等教育,却放弃都市繁华,扎进农村投资创业;他们给农业农村带来了新理念、新技术、新业态,给农村增添了新活力……

有备而来,拥抱新业态新模式新机遇

国庆假期,走进茅村镇梅庄村的乔园葡萄园,只见一串串蒙着绿色盖头的葡萄挂满枝头,果香四溢,沁人心脾。

园主人是毕业于南京林业大学的返乡硕士夫妻,丈夫叫杨建,妻子叫徐娇。他们一边指点着十几名工人装箱,一边向来访者介绍:“现在采摘的葡萄是园里当家品种——阳光玫瑰,不但易储存,不掉粒,晶莹剔透,果实饱满,香甜可口,而且还带有一股浓郁的玫瑰花香,号称葡萄中的当家花旦,甜度平均达到20度以上。”

优惠的扶持政策,激发了人才回乡创业热情,去年以来,铜山区吸引1200多名青年大学生、退役军人、手工艺人等返乡创业,带动一万多名农村劳动力就业,全面激活农业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8月,铜山公开从退役军人、大学生、乡贤中招录近300名兴村特岗人员,已全部走上工作岗位。仅此一项,区财政每年需支出530万元。

示范带动,创新机制共建乡村未来

走进汉王镇的玉带水街,但见白墙灰瓦,古泉流韵,水车翻转,老树相拥,犹如一幅淡彩水墨画铺展开来。在这条全长420米的“三乡工程”创业街区,汇聚了南山书社、逸品斋、玉带隐居、万生园等多个优质项目,闲置的农房有了大用处,百姓的口袋也鼓起来。

“三乡工程”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有效抓手,但也是一个新鲜事物。为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铜山优先选择湖边、路边、城边、景边等基础条件较好的汉王、柳泉、棠张、伊庄为试点镇先行一步,并坚持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宜居则居原则,“一村一品”,分类指导,精准施策。打造了紫山、倪园民俗村,峨山、北村民宿村,黄西、马集休闲村等30多个特色村、网红村。

为营造“人才下乡”和“能人返乡”的浓厚氛围,铜山还开展了“十佳返乡创业能人”“十佳农业科技服务人才”和“十佳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三个“十佳”评选活动,涌现出了柳泉镇北村杨马洋、张集镇孟庄村张美侠、房村镇房村村张强等一批“人才下乡”和“能人返乡”典型。

项目建设,为乡村振兴蓄积更多原动力

“新农人”需要“扶上马、送一程”。要让年轻人的乡村创业梦想照进现实,要强化政策集成、加大支持力度、搭建服务平台,为“新农人”保驾护航。不少农村农业专家、学者、相关部门领导为新农人创业支招。

针对“人才下乡、能人返乡、资本兴乡”的堵点,铜山出台15条支持措施,靶向施策,精准滴灌。区财政还设立3000万元“三乡工程”专项资金,用于创业激励、人才培训、项目补贴等方面。例如,对大学毕业生和高技能人才到农村创业就业,给予公租房、购房、生活、交通等专项补贴;对当年新获批的省级和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20万元、50万元奖补;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三星、四星、五星级的园区,分别一次性给予5万、20万、50万元奖补……

目前,全区已建立“三乡工程”创业基地50多个,盘活闲置农房1800余套、闲置厂房5万余平方米。面对创业创新的技术需求,铜山依托区农业“双创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高校,建立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休闲农业等10个“三乡工程”培训基地,积极开展各类农村土专家、农村经纪人、技术能人等培训,今年以来线上线下培训超过5000人次。

发展特色产业是铜山做大农业产业的主攻方向。按照“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原则,铜山以“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为突破口,因地制宜招引产业项目,探索形成符合实际、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

黄集镇黄西村采用村委会建设基础设施+招引N个返乡能人创业“1+N”模式,联合建设总投资8000万元的黄西休闲观光园,成功举办了首届国际灯光节,累计接待游客20万人次;柳泉镇北村村把公园种进村里、让乡愁寄在湖里,打造了休闲旅游度假区,300多户村民吃上了“旅游饭”。

实践证明,“三乡工程”培育了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目前,全区已有1200余名人才下乡和能人返乡创业,累计实施项目120项、完成投资30.12亿元,带动一万余名农民就业增收。

来源:铜山发布、无线徐州

编辑:陈路

46

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有一批被称为“新农人”的年轻人,他们受过高等教育,却放弃都市繁华,扎进农村投资创业;他们给农业农村带来了新理念、新技术、新业态,给农村增添了新活力……

有备而来,拥抱新业态新模式新机遇

国庆假期,走进茅村镇梅庄村的乔园葡萄园,只见一串串蒙着绿色盖头的葡萄挂满枝头,果香四溢,沁人心脾。

园主人是毕业于南京林业大学的返乡硕士夫妻,丈夫叫杨建,妻子叫徐娇。他们一边指点着十几名工人装箱,一边向来访者介绍:“现在采摘的葡萄是园里当家品种——阳光玫瑰,不但易储存,不掉粒,晶莹剔透,果实饱满,香甜可口,而且还带有一股浓郁的玫瑰花香,号称葡萄中的当家花旦,甜度平均达到20度以上。”

优惠的扶持政策,激发了人才回乡创业热情,去年以来,铜山区吸引1200多名青年大学生、退役军人、手工艺人等返乡创业,带动一万多名农村劳动力就业,全面激活农业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8月,铜山公开从退役军人、大学生、乡贤中招录近300名兴村特岗人员,已全部走上工作岗位。仅此一项,区财政每年需支出530万元。

示范带动,创新机制共建乡村未来

走进汉王镇的玉带水街,但见白墙灰瓦,古泉流韵,水车翻转,老树相拥,犹如一幅淡彩水墨画铺展开来。在这条全长420米的“三乡工程”创业街区,汇聚了南山书社、逸品斋、玉带隐居、万生园等多个优质项目,闲置的农房有了大用处,百姓的口袋也鼓起来。

“三乡工程”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有效抓手,但也是一个新鲜事物。为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铜山优先选择湖边、路边、城边、景边等基础条件较好的汉王、柳泉、棠张、伊庄为试点镇先行一步,并坚持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宜居则居原则,“一村一品”,分类指导,精准施策。打造了紫山、倪园民俗村,峨山、北村民宿村,黄西、马集休闲村等30多个特色村、网红村。

为营造“人才下乡”和“能人返乡”的浓厚氛围,铜山还开展了“十佳返乡创业能人”“十佳农业科技服务人才”和“十佳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三个“十佳”评选活动,涌现出了柳泉镇北村杨马洋、张集镇孟庄村张美侠、房村镇房村村张强等一批“人才下乡”和“能人返乡”典型。

项目建设,为乡村振兴蓄积更多原动力

“新农人”需要“扶上马、送一程”。要让年轻人的乡村创业梦想照进现实,要强化政策集成、加大支持力度、搭建服务平台,为“新农人”保驾护航。不少农村农业专家、学者、相关部门领导为新农人创业支招。

针对“人才下乡、能人返乡、资本兴乡”的堵点,铜山出台15条支持措施,靶向施策,精准滴灌。区财政还设立3000万元“三乡工程”专项资金,用于创业激励、人才培训、项目补贴等方面。例如,对大学毕业生和高技能人才到农村创业就业,给予公租房、购房、生活、交通等专项补贴;对当年新获批的省级和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20万元、50万元奖补;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三星、四星、五星级的园区,分别一次性给予5万、20万、50万元奖补……

目前,全区已建立“三乡工程”创业基地50多个,盘活闲置农房1800余套、闲置厂房5万余平方米。面对创业创新的技术需求,铜山依托区农业“双创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高校,建立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休闲农业等10个“三乡工程”培训基地,积极开展各类农村土专家、农村经纪人、技术能人等培训,今年以来线上线下培训超过5000人次。

发展特色产业是铜山做大农业产业的主攻方向。按照“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原则,铜山以“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为突破口,因地制宜招引产业项目,探索形成符合实际、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

黄集镇黄西村采用村委会建设基础设施+招引N个返乡能人创业“1+N”模式,联合建设总投资8000万元的黄西休闲观光园,成功举办了首届国际灯光节,累计接待游客20万人次;柳泉镇北村村把公园种进村里、让乡愁寄在湖里,打造了休闲旅游度假区,300多户村民吃上了“旅游饭”。

实践证明,“三乡工程”培育了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目前,全区已有1200余名人才下乡和能人返乡创业,累计实施项目120项、完成投资30.12亿元,带动一万余名农民就业增收。

来源:铜山发布、无线徐州

编辑:陈路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